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中日俄三国关系史不仅是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中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本书既介绍了日俄共同侵略中国的"两强凌一弱"格局,又有中苏联合抗日的史实;既有双边的敌友转换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20世纪以来民族地理学术成果及思想的考察,试图阐明以中国为代表的民族地理研究综述。据文献分析民族地理呈专门化、专题化、具体化、现代化多元一体的综合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历史研究需要进行科学分期,由于所研究的对象不同,因而分期的标准也不尽相同。20世纪中日俄(苏)三国关系史可分为7个时期。1900-1917年为两强凌-弱时期;1917-1931年为三国关系初次变化时期;1931-1945年为战争笼罩三国时期;1945-1949年为三国关系特殊时期;1949-1960年为三国关系再次变化时期;1960-1972年为敌友关系相互转变时期;1972-1991年为三国关系终趋正常时期。 相似文献
4.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是作所《中国中世社会》一书的序论。章大致叙述了四个问题:一、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社会史论战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现在中国思想界与学术界发展的一个高潮;二、这次社会史论战主要是理论之争,缺乏材料作理论基础。以重理论更应重材料为宗旨的《食货》半月刊应运而生;三、论述了史学研究中理论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并简单介绍了辩证唯物史观全面的、运动的观点和以物为主,但又不轻视精神的反作用的观点;四、指出辩证唯物史观是当代最先进的方法,是真理,仍是有生命力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史学思想涌进了中国思想界、学术界,辩证唯物史现有些技忽略。但在不远的将来,辨证唯物史观会在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道路上重现光辉。 相似文献
5.
6.
20世纪宋代方志研究大体可分为清代、民国、20世纪80年代后三个阶段,清代与民国时期的研究成果虽然少,但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为以后宋代方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宋代方志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以后,中国学术界摆脱“左”的枷锁,步入了自由探讨学术的新时期。20多年来,历史学的勃勃生机是明显的: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僵化模式被打破,经济史、化史、社会史等各个学科 相似文献
8.
9.
对曾巩的研究一向没有像唐宋其他"七家"一样平衡,曾巩的研究在文学史上曾经一度出现过无人问津的阶段。本文试图对曾巩的研究从20世纪至今进行简单的整理;试图从整理中看到曾巩研究的薄弱点。 相似文献
10.
光阴荏苒 ,岁月沧桑。回眸 2 0世纪 ,中国满文文献的整理研究 ,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果 ,有力地推动了清史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的长足进展。当我们走进 2 1世纪的时候 ,回顾过去 ,总结经验 ,探索未知 ,开拓向前 ,对于促进新世纪学术研究 ,繁荣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满文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满文文书档案 ,包括清代中央和地方军政机构形成的满文文书档案 ;一类是满文图书、谱牒和碑刻等。清朝保留下来的满文文献 ,数量浩大 ,价值珍贵 ,是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学术界一直予以高度的关注。从 2 0世… 相似文献
11.
12.
魏晋十六国北朝,西北和整个北方地区一样经历了一个剧烈的民族互动、融合的过程。期间,民族思想理论纷然杂陈,见仁见智,有些不合时宜,如“徙戎论”,有些思想是传统思想在新形势下的重提和应用,如对边疆民族的“羁縻”思想和对内迁民族加强管理的思想等,在实践中收到了极好的社会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必要的论列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民族、宗教与20世纪爱尔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爱尔兰的民族问题是英国殖民时代留下的遗产。由于历史的原因,爱尔兰两个民族在20世纪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其巨大的宗教、化差异,加上英国在爱尔兰问题上的高压政策,使得爱尔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国家。自1819年英国人开埠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断迁入新加坡。如今,在这个土地面积仅有680多平方公里的国度里,生活着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苏格兰人、荷兰人、阿拉伯人、犹太人、阿富汗人、日本人、菲律宾人、泰国人、缅甸人、尼泊尔人以及欧亚混血人等东、西方各色族群,成为一个“民族博物馆”。在社会生活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族群之间彼此友好相待、和睦共处,共同绘制出一幅多元和谐的新加坡“族群地图”。这种多元和谐的社会局面反映着新加坡族群关系的基本特征,也日益成为相关学术工作者们关注、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西方“文化”概念成为整理传统中国历史遗产的重要概念工具。国人编纂文化史有意展现传统中国的文化成就,反映出中西文化竞争下,国人隐秘的文化争胜意识。“文化”与“历史”结合,逐渐成为历史叙事的核心概念。文化史在史学研究的对象、价值判断、时代分期、研究方法等方面发展出自身特征,亦反映出西方文明史、文化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中国“新史学”的影响。文化史在实践中注重对民族历史生活的呈现,表现出民族史的特征,其叙述特定群体或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揭示群体的精神内核。历史、文化与民族融会一体,在西学东渐、传统文化权威失坠的情况下,文化史构建了一种彰显社会凝聚力的叙事。 相似文献
16.
河南地处中原,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方神奇的热土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河南成为全国文物大省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经济的腾飞,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文物考古工作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1998年5月1日河南博物院开馆,以无与伦比的文物精华,向人们再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深深震撼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我们的祖先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能够创造出领先世界的奇迹来,那就更加激励当代亿万炎黄子孙去努力… 相似文献
17.
十六国时期是一段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也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重要历史时期。这段历史对北朝末年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乃至隋的统一都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鉴于这段历史的重要,古人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记述和研究。据掌握北魏崔鸿所撰《十六国春秋》是记载十六国史最早也是最系统的一部专著。因该著书之客观,所以史料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8.
有明一代,战事频仍。为适应国防需要,明王朝于卫所军、募兵等之外,又兴民兵。民兵是明代国家兵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关于明代民兵的研究多与兵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两汉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四百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重要表现。汉代无论是在教育理论上,还是在教育实践上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初步建立起较完备的教育制度和体系,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教育的基础。20世纪以来关于汉代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拟对此作一综述。一、1949年前国内汉代教育研究概况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够长期延续而生生不息,即使在外来文化的剧烈冲击下亦能保持其本质特色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哲学家罗素… 相似文献
20.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一直备受瞩目,相关论著和论文皆不少见。杨筠如的《九品中正制与六朝门阀》(商务印书馆,1930年;以下凡引述已注作品的观点,不复注)是民国以来第一部专论九品中正制的著作。此后最可注意者,当属唐长孺的《九品中正制度试释》(武汉大学编译委员会,1951年;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