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彩夺目的中世纪阿拉伯文化,是阿拉伯各国人民在继承古代文化的基础上辛勤劳动、努力创造的。它象一盏明灯,照亮了黑暗的中世纪,促成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阿拉伯文化中成就最卓著的是天文学。白塔尼(公元?—929年)经过四十一年的仔细观测和精心计算,著成恒星表。艾卜勒·外发(公元939—998年)首次把正割和正切应用到天文观测中,正确地算出了二均差。伊本·优努斯(公元950—1008年)的哈克慕历是他对后世的最大贡献。在数学方面阿拉伯人除了传播阿拉伯数字及十进位法外,对代数学、几何学和三角学都有很大的贡献。花刺子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阿拉伯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奠定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基础。本文以大量史实,从不同侧面说明外来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洲、非洲、欧洲的大帝国。在帝国存在的六个多世纪内,产生了瑰丽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是指阿拉伯帝国统治时代,在帝国范围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而用阿拉伯文字来表达的文化。阿拉伯文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阿拉伯语言、文学、数学(几何、三角、代数学)、医学(人体解剖与医学)、天文学、化学(尤其是炼丹术)、哲学及伊斯兰神学和宗教建筑艺术诸方面。它们都具有明显的阿拉伯性格和宗教的烙印。阿拉伯文化形成,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是伊斯兰教的作用。伊斯兰教是塞姆族人所创造的三大一神教中,最具有个性,最有东方特色的宗教。伊斯兰教用自己的宗教信条、清规戒律。严厉的考验,把游牧的阿拉伯人结成整体,即使远徙他乡,也不  相似文献   

4.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认同的核心内涵正在经历着一系列重新定义的任务,命题的多重性导致观点的多样化。在西方前所未有的优势和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面前,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日益担心自身的文化认同困境以及文化自主特性阿拉伯学者认为全球化确实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认知并不是相同的,而是多元主义的。阿拉伯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出应对良方,包括排斥全球化、应对全球化、捍卫全球化以及敌视全球化,以伸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学者对全球化的不同视角说明阿拉伯世界的思想、社会与文化的多元化,对全球化的多元认知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影响元素。而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参与全球化而言,全球化不可能被全部接受也不能全部抛弃,接受其的态度可以称为“积极中立“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博  程圩 《人文地理》2008,23(1):74-79
文化构成旅游的灵魂,在文化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和事项.因此,实现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必须要清楚上述二者的关系、必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特性的梳理与描述,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对待文化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杭州拥有三项不同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复杂的城市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让杭州必须整体考虑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OUV)的发挥和利用。文化生态理论将杭州的文化发展视为一个有机的生态场域,需要全面考虑三项世界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以及遗产地社区间的关联,主张构建一个从整体上关照三项世界遗产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环境,使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对伦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经验的总结分析,杭州可以从整体统筹文化和遗产资源、在地方遗产保护法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赋予不同类型世界文化遗产不同的价值定位、设计好城市景观线路等四个方面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物古迹是过去文化的载体,文化既是不同人们共同体在特定时空中适应环境与社会的结晶,也是人类曾经的生存可能性的记录,因此,文化遗产是发展的智慧资源而非包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文物与文化遗产及其价值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拓展和提高的过程,经历了由古玩、文物到全民性的文化遗产自觉的演变。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文化及历史文化遗产,既是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开的选择,也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古今中外文化大会面时代人类和谐共处、共同繁荣的前提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京西古村落地域文化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门头沟区分布有30余座古村落。京西古村落,把传统庭院与崎岖的山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原始的民居风貌、古朴的山地四合院、丰富的历史遗存、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堪称我国明清山村建筑和乡土文化的典范。京西古村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北京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  相似文献   

9.
文化线路是近年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被认为是拓展文化遗产规模和复杂性趋势新的发展成果,具有多维度的文化内涵,往往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体系,一种文化遗产资源的集  相似文献   

10.
程鹏  俞泉 《丝绸之路》2010,(8):55-57
阿拉伯人自古重视商业经营,按古代历史学家的说法,阿拉伯人不是掮客便是商人。阿拉伯文学奇葩《一千零一夜》中商人形象比例也在各类人物中占绝对优势,这源自古代阿拉伯的社会文化背景,即古代阿拉伯商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优势使得《一千零一夜》成了一个展现商人生活的大舞台,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阿拉伯文化的重商情结。  相似文献   

11.
文化线路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网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型的提出,为在世界建立一个能反映今天文化遗产保护特殊性的新的体系提供了可能性。它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自然环境保护更紧密地结合;更充分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文化遗产的意义;更充分展示人类文明进程;使文化多样化的保护更好地发展并与现有价值评价体系相结合;更有效地促进跨国界项目的保护并可能构建能涵盖原存体系的由文化线路保护构成的保护网络。  相似文献   

12.
程明  刘慧中 《南方文物》2007,(4):170-171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在我们周围,是民族的魂之所系、国家的根之所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确立我国文化身份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张中骞 《神州》2013,(36):24-24
中东问题,阿拉伯局势一直是有关世界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个问题与阿拉伯人的文化心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代的阿拉伯人尊古复古,排斥西方文明,在宗教中固步自封,迷失自己。悠久的历史遗产成了他们肩上沉重的包袱,西方世界的不公使他们对西方文化缺乏理性而正确的认识,所有这一切都对阿拉伯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本文通过对阿拉伯人文化心态进行全面深刻的解读,以期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以摆脱痼习,创造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林华 《神州民俗》2009,(10):5-9,21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此项战略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加强重视、齐心协力来共同完成。在实施过程中,社会各界都应切实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必须统筹规划,建立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健康、科学、持续、有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陈露 《神州》2012,(9):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特殊文化形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丰富群众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阐述,分析"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根基、源泉和生态场。只有文化得到了传承,人类的创造力才能得到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才能被体现。文化多样性作为一种文化观或者一种文化立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舆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旅游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不同程度的关注。然而非物质遗产开发、保护现状不容乐观,这不仅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产生了阻碍作用,而且还会降低文化旅游价值,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难度加大。本文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总结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探究保护特点以及原则,最后重点分析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开发、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8.
青藏地区是一个文化多样、地理位置独特的地方,有丰富而独特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青藏地区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民族特色、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相互交融的和谐关系。各民族文化在长期交往中彼此影响,相互依存,和睦共处,共同营造了青藏地区多民族文化共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文化遗产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定位,取决于文化遗产自身价值的存在,取决于对文化遗产价值的揭示,也取决于文化遗产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功能作用。本文力图从这三方面作理论与实践的论述,揭示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是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前提。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文化遗产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它承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方式、科技水平、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是时代的符号和象征。保护文化遗产其实就是保护其作为符号的价值。而且,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信息符号,肩负着传承历史的重要责任。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文化传承,保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