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项德颐 《古今谈》2002,(2):49-50
五十五年前的1947年7月初,南京发生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南京哭陵”事件。当时我在南京,亲身见闻这一幕:当时“中央训练团”以黄埔军校一期生黄鹤为首的四百多名国民党高级将领,因鉴于蒋介石等倒行逆施,国是日非,一起前往中山陵墓前哭诉衷肠。原为“谒陵”,后来却演成一幕“哭陵”哀剧。  相似文献   

2.
刘斌 《文史春秋》2010,(8):14-18
1925年8月,孙中山先生的坚定追随者廖仲恺先生被刺杀,9月1日国民党为他举行国葬,灵榇暂厝广州。为褒扬廖仲恺的功绩,国民党决议将他附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侧,但10年过去了仍"附他人之傍"。1935年初,何香凝向国民党中央提出加快筹备迁葬事宜,国民党却决而不行,在何香凝的一再要求下,终得以成行。在迁葬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外让汪精卫有意避开公祭礼?廖仲恺被刺后遗下的血衣原由何香凝保存,但几经波折后,血衣失踪了,至今仍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3.
管林 《岭南文史》2007,(3):45-48
廖仲恺(1877-1925),原名思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今惠阳)人。他以巨大的政治魄力,作为孙中山得力的助手,协助孙中山冲破重重阻力,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创办黄埔军校,推动北伐大业,为此遭受暗杀。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抛洒了满腔热血,他的名字彪炳史册。  相似文献   

4.
中山棱     
孙中山的墓室约80平方米,自“博爱门”进去,便是392级石阶,全部用花岗石和钢筋水泥建成。逐级上升,依次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平台,最后是祭堂和墓室。陵墓附近有音乐台、光华亭、水榭等辅助建筑。中山陵背靠巍峨山峰,面临开阔平原。陡峭而多级的石阶,展示出陵墓的雄伟气势;漫山苍松翠柏,映衬着陵园的秀丽风光。登上陵前的平台,可眺望岿然的钟山和蜿蜒的秦淮河,将满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为治理党军分离的痼疾,决议改党建校,以校建军,引入苏俄党军体制。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成为近代中国实践崭新驭军模式的开始。但在孙中山、廖仲恺、蒋介石等人的认知与践行之间,存在难以去除的隔膜。1924年初开始建立的党军体制,其制度规划与实际运行既有契合也有背离。国民党政权的军事现代化之路——党化与国家化,新旧杂糅,荆棘丛生。此后,在这种"党军""国军"的名义下,军权支配党权、政权。兼带私人属性的党军、军政关系,对国民党政权的成长与政治命运造成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齐廉允 《文史天地》2013,(10):22-27
廖仲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创造了一段璀璨而华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领袖廖仲恺在为人处世方面,堪称道德楷模。他在追随孙中山革命的20多年历程中,所变现出来的忠贞、勤奋、廉洁、沉毅、果敢等道德风范,曾获得世人有口皆碑的称颂。是留给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高尚品德并将垂范永久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神州民俗》2008,(4):14-15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其时,北京政坛风云多变,南北和议无望。国民党虽然提出“继承总理遗志”,要求全党化悲痛为力量,但领袖去世后出现的权力真空,无可避免地引起了各派系的争夺。  相似文献   

9.
1925 年孙中山病逝北京,遵其生前归葬南京钟山的遗愿,国民党特派元老林森主持修陵工程。以林森为首的党人颇费气力,从选陵、建陵直至归葬,历时 4 年终成大典。期间,这场民国唯一一次国家级葬礼,历经了怎样的周折,奉安胜地为何让许多权要心欲归之? 期间颇多故事,《中山陵及奉安秘闻》一文为您详说。  相似文献   

10.
史成雷 《文史春秋》2011,(11):46-48
在南京,有一条最为重要的主干道,它的两旁栽着上千株郁郁葱葱的高大梧桐,路面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这条道路便是南京著名的中山路。中山路全长12公里,从城西北长江边上的下关直通城东南的中山门,然后接陵园路到中山陵,贯通了南京最为繁华的鼓楼、新街口、大行宫等处。从长度上来讲,  相似文献   

11.
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和夫人何香凝的合葬墓坐落在南京紫金山西麓林海中.这座墓葬原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当年由于江青的干扰,何香凝险些未能棺葬于此.  相似文献   

12.
在大革命时期,作为国民党左派代表,廖仲恺对于农民问题及农民运动的理论有其独到的见解,希望发动工农群众通过革命的方式把国民革命推向高潮并取得最终的胜利。本文通过对廖仲恺关于农民问题和农民运动的理论及其革命经历的梳理,分析他在复杂多变的大革命形势下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激进的思想,从而理清廖仲恺农民革命思想产生的渊源。  相似文献   

13.
1919年底到1920年初,廖仲恺与胡汉民一起,与胡适就井田制度是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场辩论。一、廖仲恺与胡适为什么就井田制是否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论?1918年5月,受到西南军阀的排挤,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不久,廖仲恺在广州办理完财政部移交工作、为援闽粤军筹募到经费后,离粤赴沪,与先期抵沪的孙中山汇合。他们在上海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重新思索中国民主革命建设的问题。"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爆发,使廖仲恺和孙中山等人深受鼓舞,孙中山潜心于自己的著述,同时命廖仲恺与朱执信、  相似文献   

14.
革命是他一生的事业,唤醒国人、振兴民族、改善民生是其矢志不移的追求。在陵墓的设计者吕彦直心里,国父堪比美国的林肯。于是孙中山最后的归宿地,  相似文献   

15.
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安葬于南京中山陵,这是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当时,除了出特刊、拍摄相关新闻影片之外,还由总理奉安委员会向参加奉安的人员各颁发一枚奉安  相似文献   

16.
南京行纪     
中山陵来南京之前,一直渴望能去中山陵看看。下了火车,坐车直奔中山陵。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北,风景秀丽,又名紫金山。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就位于钟山之上。夹在人流中,我漫步于中山陵的林间道路上,道路两旁的树木高大参天,远山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苍翠葱郁。导游不时向游客介绍孙中山先生,只可惜都是简单的认识,无法让人们真正了解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1924年至1927年所进行的首次合作,曾经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由于国共两党的合作,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时代。  相似文献   

18.
张耀杰 《江淮文史》2016,(4):116-119
正在整个国民党统治时期,先后附葬于南京中山陵的党国元老共有4位,分别是韩恢、廖仲恺、范鸿仙、谭延。其中范鸿仙是功勋卓著却很少被后人所称道的安徽籍革命党人。范鸿仙的革命业绩范鸿仙,名光启,188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北乡一个耕读之家。他从小聪颖好学,早年曾中过秀才。1907年范鸿仙来到上海,在于右任等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开始了记者兼革命家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19.
此事发生在上世纪的20年代,似不足奇,因中国的老百姓刚刚摆脱封建帝制的桎梏;但在现在,仍有人争烧岁首第一柱香,不少城市的马路也仍有摆摊算命测字的术士,等等,就不仅奇怪而且可悲了。  相似文献   

20.
廖仲恺与商人在政治理念上有相当大的差异和冲突,在财政经济方面虽有矛盾,却需要妥协与合作。从民元至20年代初,双方以调适、合作为主。1924年扣械潮发生至广州商团被镇压期间,廖仲恺成为商人众矢之的,双方冲突达于极限。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需建立革命联合战线,廖仲恺加强了同商人的团结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