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舒晴 《神州》2020,(4):11-11
余华的小说《活着》的情节可谓是跌宕起伏:福贵在年轻时又赌又嫖,是个实实在在的“纨绔子弟”;后来娶了妻,家里却面临了破产;破产后,福贵在为生病的母亲请郎中时抓去当壮丁,成为了一名国民军;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儿子有庆却因为献血失去了生命,女儿凤霞因为产后出血失血过多而死,妻子家珍一卧不起,不久也倒下了;女婿二喜和外孙苦根也相继意外逝世。  相似文献   

2.
赵小舟 《神州》2013,(33):19-19
《活着》的韩文版自序当中余华写道"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叫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和平庸"。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活着》是富贵一家的死亡史,是富贵一生的苦难史,《活着》似乎更就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死亡带给了富贵最深刻的灾难和最大的折磨,它无情地带走了富贵所有的生活希望和微薄的幸福,而富贵却顽强地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3.
何军民 《丝绸之路》2011,(12):70-71
《古诗十九首》围绕着一个共同主题,即对生命哲理美的深切感悟,将诗意的审美设定与生命的超越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诗意的丰富性之中融合着深刻的人类生命的哲学冥想,生命的哲学思考中蕴涵着诗意的丰富性;永恒与有限、忧郁与欢乐及来去亲疏的矛盾在哲理的审美性和生命的理性化中展开。  相似文献   

4.
王怡晨 《丝绸之路》2014,(24):48-49
余华长篇小说《活着》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张艺谋导演的《活着》由这部小说改编拍摄而成。从叙事学的故事情节、叙述视角和叙述时间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活着》小说与电影两种叙事形态迥然不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魏燕燕 《沧桑》2011,(1):260-261
冯至的《十四行集》有存在主义的共性,除此之外,诗句的字里行间透露着朴素的思辨与哲理意味。可以说,《十四行集》是诗人将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与我国的传统哲学进行揉合,基于其深切的生命体验创作出来的生命之歌。包括对生命内涵的沉思,对生命经营的沉思,对生命经历的沉思及对生命交流的沉思。  相似文献   

6.
打开2021年第11期《名人传记》,首篇文章《“活着的烈士”柴云振》让我深受感动。柴云振机智勇敢、深藏功名,在我心里,他简直就是个奇人。他让我的记忆词典里多了一位伟大英雄,也让我情不自禁奋笔疾书,为这位英雄鼓与赞。  相似文献   

7.
邹啸峰  熊晓爽 《神州》2013,(33):22-22
在对石评梅诗歌的研究中,很多人习惯用"悲情"一词作为定论。但当我们将石评梅的诗歌与石评梅所处的时代、社会以及石评梅遭遇和生存状况结合起来,我们却可以发现,石评梅的诗歌散发着强烈的生命意识,石评梅的诗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充满了浓厚的感伤色彩,没有放弃对生命、爱情、光明与理想的热烈的追求。石评梅以诗歌抒发人生,倾述爱情,寻找生命的本质;努力追求把人世的不幸化为对不合理社会的控诉;在强烈的感情状态下,充满了对光明的憧憬和向往。  相似文献   

8.
陈思跃 《神州》2011,(12):98-100
在《最爱》中,一对艾滋病男女在濒临死亡的阴影下,怀揣对生活的眷恋,勇敢地演绎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生死绝恋。这部影片将人性的善恶美丑表现得淋漓尽致,把那段惊世骇俗的凄美爱情,那些小人物无奈的选择与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一种悲剧之美。《最爱》展示的悲剧不是让人们欣赏别人的不幸,而是让人们反观自身,珍惜生命,让人们从不幸中看到希望,从爱中感受力量,学会欣赏世间的一切生命。  相似文献   

9.
曲健 《神州》2014,(17):17-17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以其优美的文笔描写了众多女性艺术形象。她们个性鲜明,风格各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显现了进步的女性意识。本文拟从经济、文化、爱情三个方面入手,选取典型女性形象,阐述《聊斋志异》中所折射的女性意识,并简要探讨形成所述女性意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有“清诗第一”之誉的郑珍在道成时期亲历了各种劫难,在贫病、播迁以及亲邻的死丧中求生,对生死等问题有着比同时代人更为深刻的体认与思索.他将这种体认与思索引入诗歌创作中,使其诗彰显出强烈而深刻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生之短暂的焦虑与化解;在枉死与顺生之间的抉择;对天道的质疑与接受.此三方面将一个衰乱之世底层文人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以及命运的困惑与挣扎展现出来,不仅增加了郑珍诗歌的厚度与高度,也为我们了解清季文人的生存心态提供了一种鲜活的参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通过对朱淑贞本人的生平经历对其作品的赏析分析角度出发,对其思想情感的发展脉络作以简要的概述,来对其探求其生命生活的态度,粗浅的对其生命意识进行总结合和概括。  相似文献   

12.
雷天宇 《神州》2013,(7):4-4
喜欢读余华,因为他现实,他的小说里有人生,人生里有故事,故事里有沉淀。喜欢他的《活着》,因为它冷峻——是深重的悲剧命运的集合,也因为小说里处处皆是的人性的关怀。美国作家艾米丽这样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纵观小说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不禁让我想起了日本导演黑泽明的  相似文献   

13.
《生命之河》(唐世彦,中国联出版社出版)是本人的自传。书前有《序》,书后有《附录》、《后记》,正8章70篇(节),凡22万字。  相似文献   

14.
《华夏人文地理》2001,(3):130-130
我们每个人应该都吃过鸡,但有一种方法烹制的鸡大部分人都没吃过。这种做法是我两年前在西南的一家省城报纸上看到的。  相似文献   

15.
10年前,这些纽约客们的生活并无交集,"9·11"如同一根红线,把他们的生活串了起来。他们的人生从此改变,一如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6.
张妮 《神州》2013,(2):8-8
本文通过对《活着》这篇小说的写作手法、生活哲学的解读,进而探讨这篇小说的主题——中国式的“活着”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7.
从《弟兄》《伤逝》看鲁迅小说的忏悔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世琼  胡志明 《沧桑》2009,(1):248-249,251
忏悔意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人在面对万恶的封建文化和黑暗的社会现实时,对其坚决抨击,不惜自我解剖,流露出浓厚的忏悔意识。鲁迅站在历史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愿望和动机,剖析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彻底批判和否定自我。在《弟兄》《伤逝》等小说中,鲁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强者在面对重重罪恶时追求超越的忏悔之路。  相似文献   

18.
杨晴 《神州》2012,(17):6-6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树立清醒的生命意识是发扬人文精神是全体和基础,珍爱生命,尊重人格是文明回归的体现,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茂文  闫续瑞 《沧桑》2011,(2):146-147,150
童年经验作为一个最初的意向结构对作家创作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80年代的先锋作家余华,他非常重视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而且坦言自己的小说创作很大程度上与童年经验有关。余华童年时期胆小的性格,导致他对暴力充满了渴望,长期生活在医院周围使他对死亡持有一种绝对的冷静,文革时期的社会大环境让他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在他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不可消除的阴影。这些童年经验无疑对余华的小说创作有着重大影响,在他的小说《现实一种》中也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20.
徐鹤 《神州》2012,(21):122-123
本文从生命的物理特性与审美意义两个方面出发来关照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意识。针对当前青少年生命意识薄弱和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匮乏的现状,强调语文教学中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