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岳枫 《湖南文史》2002,(5):36-40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偏僻的乡村里.两幢相隔不远的小楼孤立地立在那里,里面各自住着一位同病相怜的老人.一位是俄罗斯帝国的最后一个统治,克伦斯基,另一个就是大陆末代总统李宗仁。这是历史特意的安排,让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被革命推翻而流亡海外的统治,落得一个相同的命运。可他们的归宿却大相径庭,克伦斯基骨埋亚巴拉契亚山下,李宗仁却落叶归根。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外交场合,人们常见郭德洁随侍李宗仁左右,殊不知李宗仁南征北讨的戎马一生中,还有一位原配夫人李秀文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在本文中,李秀文回忆了她与李宗仁穿越大半个世纪的婚姻,为我们了解李宗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著名历史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唐德刚先生在《撰写〈李宗仁回忆录〉的沧桑》一文中这样写道:“李宗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历史和命运,三凑六合,却渐次提携他在中国军政两界的地位逐年上升,终于在国民党政权统治大陆的最后一年中,成为国家元首——有  相似文献   

4.
何基沣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曾在冯玉祥的帐下参加过倒曹(罢贿选总统曹锟之职)运动,在驱逐末代皇帝时大显身手,也曾在抗战中留下英名,但却因“通共”罪名几乎遭到李宗仁的陷害,何李之感情坚冰整整冻结了近30年。在祖国和正义的感召下,由1949年何基沣在贾旺前线举起义旗,到1965年李宗仁在北京首都机场发表声明,两人终于先后站到了共产党和人民的同一面旗帜下,历史的恩怨在“爱国一家”声中消融,并化成了一条友谊的小溪,在彼此心中静静地流淌着。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曾三次暗杀桂系首领李宗仁。这不但在民国史上是件特大的奇闻,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事。然而,李宗仁却一次次奇迹般地躲过了蒋介石的暗算,化险为夷。这是幸运,是偶然,还是另有内幕呢?  相似文献   

6.
正抗战时期解放区有一首民歌:"一九三七年哪,日本鬼子进了中原,先占了卢沟桥,后占了山海关,烧杀掠抢到了济南。鬼子就放大炮哇,八路军就拉大栓,瞄了一瞄准,巴勾!撂倒个翻译官,两眼一翻上了西天!"然而在日军翻译官中,也有一些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与李宗仁交往密切的夏文运就是其中一位。在广州初识李宗仁《李宗仁回忆录》中提到的何益之就是夏文运的化名。夏文运1905年出生于辽宁大连。1925年受"满铁"老总的资助,  相似文献   

7.
张宁 《文史天地》2014,(5):42-46
正笔者读民国史,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即蒋介石、唐生智、刘湘这样的一批武将,虽然标榜自己是"新派"人物,信仰科学,但是在人生的不如意阶段或者前途未卜的迷惘期,却还是愿意去寺庙拜拜菩萨,请求高人指点。这些逸史散见于各种回忆录、文史资料,真真假假,是非难辨。但读到《李宗仁回忆录》时,却发现真有这样几则"迷信"故事,汇集并编纂如下,以飨读者。李宗仁是广西桂林临桂西乡村人。他的家乡如同中国大多数地区的农村一样,迷信  相似文献   

8.
李宗仁于1949年去美国。北平解放前夕携眷去台的史学家萧一山1960年应美国国务院之邀访美。时外传李宗仁有回中国内地定居之意,美、台方面便对李氏加强监视,一时间李氏寓所亲友却步,门可罗雀。而萧一山却不顾环境险恶与外界阻挠,毅然到李寓拜访。李宗仁认为在世态炎凉的时势下,萧的来访是极义气可贵的。后李终于冲破艰险返回大陆,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及此段经历,十分感慨地写道:“我和一山是终身的朋友。”现将萧一山与李宗仁的交往简叙如下:  相似文献   

9.
郭德洁女士是广西新桂系领袖李宗仁先生的夫人。她是桂平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与李宗仁认识,并结为伉俪,时年仅二十出头,年轻的郭德洁便陪伴李宗仁左右,两个相濡以沫近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0.
刘波 《文史春秋》2004,(12):15-16
李宗仁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曾从过四位塾师:第一位开蒙塾师是他的父亲李春荣(字培英),当年他6岁,读了大约三年书;第二位是龙均时,读了两年书,随后又到他父亲设在古定村的私塾读了两年书:第三位是临桂县两江镇肖家村的李庆廷;第四位是拳师李植甫。  相似文献   

11.
1966年,当70多岁的李宗仁向胡友松求婚时,胡友松犹豫不决。她想:自己一个尚未婚配的27岁的姑娘怎么能嫁给一个比自己大49岁的老人呢?可这老人却是一位非同一般的大人物、一位了不起的神秘人物……  相似文献   

12.
1938年3、4月间,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部队在台儿庄地区歼灭日军矶谷和坂垣两个精锐师团1万余人,这是我国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最为精彩最为壮烈的一幕,打破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野心,意义十分重大。但是这样一个大胜仗,竟主要是由国民党杂牌军打出来的。在当时日军步步紧逼、气焰嚣张,国民党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李宗仁能指挥“杂牌”部队打一个大胜仗,实属不易。战后蒋介石曾惊讶地对李宗仁说:“你居然能指挥杂牌部队!”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李宗仁巧妙运用他的用人艺术,充分调动“…  相似文献   

13.
1914年,在将校讲习所担任少尉的李宗仁(1891-1969,国民党桂系将领,曾任中华民国代总统),因为讲习所的停办,成了失业军官.在此情形之下,李宗仁决定返乡务农.当年秋天,李宗仁返回了广西临桂县. 李宗仁对种地的一套活计并不陌生,对返乡务农也不介意.可他在桂林的一些朋友得知此事后,便觉得这样的人才,务农实在可惜,于是就介绍他到桂林来教书.当时的桂林,开办了诸多新式学校,教授的也都是新式课程,但新式的师范教育体系却没有建立.  相似文献   

14.
程思远从农家子弟到留欧博士,从李宗仁秘书到亲历台儿庄大战,从旅居海外到协助李宗仁回国,从国民党中常委到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书写了一个个传奇。李宗仁回国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程思远在海外为李宗仁归国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在1965年7月18日,陪同在海外漂泊16年的李宗仁夫妇乘飞机远渡重洋回到了祖国。回国后的程思远,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担任中国和平促进会会长、台湾研究会会长职务,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读者朋友,不知你是否知道,李宗仁先生曾有一位关系甚笃的把兄弟,李宗仁称其“三哥”。苦难身世这位“三哥”叫杨树诚,河北盐山县曾庄人,生于1885年,童年身世极为凄苦。  相似文献   

16.
著名国民党爱国将领李宗仁先生,曾有一位关系甚笃的把兄弟,这人就是李宗仁称其为“三哥”的杨树诚。身世杨树诚,河北盐山县曾庄人,生于1885年,其父杨福履,52岁时妻子才生下了杨树  相似文献   

17.
何每 《文史春秋》2005,(3):43-46
新桂系领袖李宗仁在1921年间,由于在广东与粤军作战失利,败退回广西,曾一度落魄在玉林之兴业境内,依仗六万大山作隐蔽,养精蓄锐伺机。在这一时期,李宗仁得到了当地不少人的帮助,也招揽了大量人才到麾下。其中最出名的有黄旭初、黄绍兹、白崇禧、俞作柏、李明瑞……这些人日后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多见于诸经传及史资。然而,历史的记载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正在鄂西北之地,有一座名叫老河口(湖北襄阳市下辖县级市)的小城。这座小城濒临碧水悠悠的汉水,背靠林木葱秀的马头山,风光十分旖旎,但在全国来说,老河口这座小城却是鲜为人知的,尤其是还与当代的一位名人——李宗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出任第五战区长官司令,他在指挥著名的台儿庄战役  相似文献   

19.
正蒋介石与李宗仁同为国民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在1920年代中后期,蒋介石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宗仁则是北伐名将、新桂系"一号人物",雄踞广西一隅。正因如此,当时面对各方力量难以驾驭的蒋介石曾为了笼络人心,拉拢桂系力量,主动"示好",向李宗仁抛出橄榄枝,与他交换兰谱,结拜兄弟。后来,两人在长达20多年的共事岁月中,这段"手足之情"中隐藏的利害关系、派系斗争逐渐显露出来,两人之间的矛盾愈加突显,直至最终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20.
抗战初期,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在徐州地区,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打了一个震惊中外的大胜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台儿庄战役。此役使不可一世的日军精锐第五、第十师团,几乎全军覆没,大灭了侵略者的威风,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此役,国民党军队无疑起了主要作用。但是,人们却不大知道,中国共产党人也为大战的胜利,作出了功不可没的巨大贡献。贡献之一,就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战爆发前,曾经三劝李宗仁,终于促使李宗仁最后毅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作出了在徐州台儿庄地区与气势汹汹的日军大打一仗的战役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