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庐山南麓的山神庙——宫亭神庙,本位于鄱阳湖边的小山上,有镇护风浪的信仰功能。庙中供养的庐山神,最初的信仰原型可能是蛇,后来逐渐人格化。随着汉代以降神仙说的传入,山神逐渐确定为庐君。由于神庙的特殊影响,进入此地的官僚、术士和僧人均与其发生接触,并在各自的叙述系统中传承着斩伐、交往或度化庙神等传说。信仰接触又体现为物化的景观。从中古早期庐山信仰景观的空间分布来看,神庙和道馆均位于山南地区,佛教寺院则沿山北发展,山上是想象中的山神、神仙活动场所。庐山的这种多元信仰图景及其空间格局,对于理解中古早期山林宗教场所的兴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神本来是有老婆的,原先山神庙里都供有他们夫妇的塑像。那么,后来山神为什么又跟土地在一块呢?这里边有个缘由。据说,先前山神有个老婆,人材嘛倒是长得满不错的。不过,就是有个不好的毛病:贪嘴好吃。平时人们供奉的东西,总是老婆吃得多,山神吃得少。老婆以为自己长得漂亮,凡事还欺着点男人。山神因自己生得又黑又丑,只得暗忍暗受:谁叫自己讨个漂亮老婆呢! 山神庙附近有个村子。村里有个小伙子,名叫阿根,父母早死了,也没有兄弟姊  相似文献   

3.
西藏是一个神人共处的世界,在藏族人心目中,神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如山有山神(日拉),水有水神(曲吉杰布),家有家神(钦拉),灶有灶神(套拉)……。通常,人们出门做事得祭地方神,山上放牧打猎得祭山神,烧火做饭及逢年过节得祭灶神等等。  相似文献   

4.
传说马梅阿小时候,家里很穷,每天都靠他割草卖过日子。他卖的草多了,家中的人才能拿钱买点粮食糊口,要是他卖的草少了,家中的人就要挨饿。有一天,马梅阿上山去割草,他转来转去,转了半天还没有割到草,他累了,就跑到山坡上的山神庙里歇息。他看着空草篮,想想家中吃了上顿没下顿,越想内心越难过。突然,他看见庙里木雕的山神老倌正笑眯乐呵地站在神龛上,好象正在嘲弄自己。他一气之下,一跃而起,指着山神雕像,破  相似文献   

5.
藏族灶神琐闻丹巴拉姆西藏是一个神人共处的世界,在藏族人心目中.神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如山有山神(日拉),水有水神(曲吉杰布),家有家神(钦拉),灶有灶神(套拉)……通常,人们出门做事得祭地方神,山上放牧打猎得祭山神,烧火做饭及逢年过节得祭灶神等等等等...  相似文献   

6.
试论避灯祭的实质庄福林一、避灯祭的过程大祭的第一天晚上,举行避灯祭。避,方言读作“背”(bei)。满族人家除西墙上的神板外,在北墙上,东北角或西北角,另庋块神板,板上放着木匣和香碟。木匣中的索罗条子代表哪些位神,各族不尽相同。但有一位是相同的,她就是...  相似文献   

7.
工布年     
O妇女『J初一早上敬上地神中敬+地神时家中主妇给布人硕头上点L小块陌油④祭环完上地神,妇女们排成长队高歌欣神由I返回封③大年初一早l她人们一块去肚山神,幼后书地介公饮治,互祝断年福远口村民们从后塑中在村中心的经杆 下起舞欣歌这也是献给村神的 胶盘。口新年敬洒的姑娘因年长者要受到材民葬欲,他的也 自低扭负烦舞的角色由赛马曲射响箭工布年@张鹰  相似文献   

8.
别让冰雹捶打五各让人们饱尝丰收的喜悦尽情地弹弦高歌起舞祭山神请您看住豺狼虎豹别让它们窜进山寨吞噬牲畜让牛马象串串红珠挂满山头让羊群象白云盖满山川一年十二个月一月有三十天威力无比的山神啊一年之中今天的日子最好祭龙神在圣洁的神树下面我们点燃香火供上佳肴美酒向您磕头祷告请您把祭品享受呼风唤雨的龙神啊在清澈洁净的龙潭旁边我们给您敬上鲜美的牛羊奶浆请您把丰盛的素食①品尝让山乡四季风调雨顺让春天的禾苗油绿茁壮夏天的庄稼要象森林一样发旺秋天的金谷要堆满小柜大仓喝完了酒、吃饱了肉宁青您把住各路山口别让病魔乱窜乱…  相似文献   

9.
浙南山区龙泉、庆元、景宁三县约有菇民20万人。自古以来,每年菇民们都要到全国各省山区栽培香菇,建造了大大小小各种形式的菇神庙。典型的有:菇山神坛、村落神殿、大型菇神庙等三种主要类型。本文以庆元县的菇神庙——西洋殿为例,初步探讨了菇神庙与菇神信仰在浙江及世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神共舞 在早已选定的日子里,山和树的影子在一条大水里飘飘忽忽地晃荡着,在村中最为醒目的古建筑严氏祠堂里,供奉着严氏列祖列宗灵牌,香火缭绕.十几个傩舞队员披戴红色头巾,套上各式各样的面具,尽情表演着.面具花样繁多、颜色鲜艳夺目,配上獠牙、大口、犄角、火云,再加上怒目瞪眼、凶神恶煞等狰狞恐怖的表情,一个个威风神气的神灵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祭神农氏活动,大都在春节期间的正月里进行,也沿袭了社日祭祀习俗。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为春分,民间常把春分当做社日。祭杜活动以祭土地神为先,祭五谷神次之。这也体现了一种理念: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资源,没有土地,神农氏及其后人又从那儿种得五谷?因果关系,也融入了社祭礼仪中.祭社与祭神农,都是对农耕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武夷山村野民间祭社稷,还保留着吃社饭、演社戏、玩社火的遗风。  相似文献   

12.
赵磊 《文史天地》2014,(7):47-49
正坐落在今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的南海神庙,是自隋代起历朝皇帝祭祀南海神祝融的场所。庙内现存两块明朝嘉靖皇帝御赐的碑刻,一块是嘉靖十一年(1532年)的《御祭南海神求赐子嗣文》(下称求子碑),另一块是嘉靖十七年(1538年)的《御祭南海神谢赐皇嗣文》(下称谢子碑)。乍一看,两块碑刻的联系十分紧密,前者是皇帝祈求南海神赐予子嗣,以承继大统,后者则是皇帝喜得龙子,向海神谢恩。  相似文献   

13.
古代天子祭天地乃为重典,但上古所祭为一元至上的上帝神,天地二元神崇拜至汉代才逐渐确立。据《汉书.郊祀志》载:“三十余年间,天地之祠五徙焉。”祭祀天地的地点不定,正是二元神崇拜体制确立过程中的现象。而天地时而合祭,时而分祭,开启后代纷争,又反映了当时阴阳观念与五行学说磨合的情形。汉初祭祀基本循秦制,所祭至上神为“上帝”。秦人所祠,“唯雍四上帝为尊”①,雍四所祭白、青、黄、赤帝,皆为上帝。汉高祖为汉王二年,又立北黑帝祠,仍为祭上帝。秦所祭天、地(所谓“天主”、“地主”),只是八神中的二种②,汉高祖时有“九天巫,祠…  相似文献   

14.
裕固族自然崇拜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就是山神崇拜仪式“祭鄂博。”裕固族有两句歌谣:“家家门上有亲亲,每个山垭腰上有鄂博。”鄂博,就是山神。山神崇拜来源于原始先民的万物有灵意识,是原始先民游牧生活和母系社会的一种产物。他们认为人间需要的很多物质是神灵给的,连一些自然现象也是神灵在操纵,把大自然人格化。这种原始意识在藏族先民吐蕃  相似文献   

15.
夏日塔拉草原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像从大海里浮出的,金光四射,万里辉煌。祁连山仿佛悬挂在天空,把雄壮的身影铺展在宽阔的草原上。八字墩在金光中千红万紫,成群的牛羊随着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走进了草原。我的阿瓦(爷爷)像一尊神稳稳地骑在马背上,他硕大的银耳环在阳光里白光闪闪,像圆圆的镜子照射着他的身前身后。阿瓦的银耳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它的历史跟我们家族的历史一样漫长,从阿瓦出生带在耳朵上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他,像来自祖上的血缘遗传一样。阿瓦80岁了,耳环依然在他的耳朵上银光闪闪。阿瓦骑在高大的毛乐(马)上,奔走在八字墩西斜的风里,一道彩虹映照出他身上紫色的光芒,铺天盖地的霞光血一样披挂在他和毛乐身上。马鞍是用榆木磨制的,用了几十年,磨得光滑如玉。阿瓦骑在马上,赶着拥有500多只羊的羊群游牧在祁连山腾格里大坂南麓腹地。阿瓦一生没有离开过大坂山,没有离开过牛窝窝羊圈圈,他接生过无数牛犊羊羔,游走过无数的山川河流。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草青草黄,他的长袍始终没换过,像他坚守一生一世的爱情。他坚守着一种婚姻,一片草原,一顶帐篷,一群牛羊,像山神一般守护着八字墩大山。阿瓦17岁在八字墩草原结婚,18岁生下我的阿扎(父亲)。阿扎的成长过...  相似文献   

16.
民艺镜头     
《中华遗产》2012,(6):144-147
“万载”傩神 以面具为神,独此地无二。江西万载县池溪村傩神庙就是傩面的世界。“面”“面”相视:有怒目阔口者、眉清目秀者、忠义威武者、皂面无情者,这四色傩神,其受香火。客家傩舞开锣的时候,傩面即被迎请出庙,开始傩的“神戏”之旅。江西是傩文化的发祥地,艺人匠心独运,从刻制的赣傩面具上,既能感受到他们对干种神角的致敬,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新年伊始,四川省崇州市城区中心广场上新塑起一尊常璩铜像,吸引着来往行人驻足瞻仰.至此,中国地方志的老祖宗在全国有了第一尊铜像.  相似文献   

18.
不那么严格地讲,社会主义制度史迄今为止可以分成两个大相径庭的时期:一个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一个是改革开放、再思考再认识的时代;斯大林去世大体上可视为第一个时代的终结,赫鲁晓夫现象代表着第二个时代的开始。尽管有许多矛盾与缺憾,赫鲁晓夫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他的成就与不足同时反映着现实社会主义的进步和曲折。 (一)从赫鲁晓夫开始,人们不再视斯大林为一尊神,一尊不可动摇、不可违抗、不可  相似文献   

19.
魏斌 《中华文史论丛》2021,(1):57-100+400-401
保存至今的六通元氏縣東漢碑刻,是三公山神祠、封龍山神祠、無極山神祠、白石神君祠等山神祠廟之碑(其中一通位於總祭性質的西門外神壇)。這些碑刻由地方官府主持建立,記述的也主要是神祠與官府的交涉。但實際上,這些山神祠更爲日常性的信仰圖景,用於廟巫和周邊地域民衆的祭祀祈禱活動。官府只是在特定場合下介入,一方面是祈雨禳災需要和長吏的德政追求,一方面可以藉此凝聚官府與民衆的關係。官府祭祀提升和强化了神祠的信仰權威性。民衆祭祀分爲個人和集體性兩種,後者包括血緣性家族和超越血緣的地域性羣體兩種結合方式,與早期道教組織和佛教邑義有着内在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20.
贾思京  刘岳兵 《历史研究》2023,(5):124-142+222
《明治宪法》的颁布将明治时代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奠定了近代日本宪政体制基本框架。天皇宗教权威是通过重申“天照大神—天皇”结构,使天皇“神圣”化以及“神圣天皇统治”共识化而形成的,是官方宗教政策与社会尊皇倾向相互“匹配”的结果。明治政府主导的祭政一致、祭教分离体制,明确“天照大神—天皇”传承是天皇统治神话的核心内容。“神圣天皇统治”的政治神话以“国体”形式落实在国民世界观、价值观之中,推动了“神圣”天皇共识化。近代日本存在以“神圣”天皇为中心的宗教文化,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世俗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