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鹏 《沧桑》2012,(5):87-89
作为人类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其人种来源问题一直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17世纪以后,中外学者对中国人种的由来提出了十种不同的说法,这些例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来说,一类是土著说,其中以巴比伦说影响最为深远。  相似文献   

2.
从一开始,法兰西民族的高卢祖先说便是一种历史想象和一种有意识的构建.18世纪早期,贵族坚持法兰克征服者说,严重动摇了中世纪以来流行的高卢人与法兰克人的同宗说,也为近代法国埋下了种族斗争的导火线.大革命以及后大革命时期,高卢祖先被高度政治化,成为时人与旧制度进行彻底切割的一个有力工具.法兰西民族和日耳曼民族在19世纪的冲突与战争,更令法国学界备感构建高卢祖先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学界逐渐抛弃种族决定论,而以社会政治因素作为构建高卢祖先说的主要因素.高卢祖先说可谓是应近现代法国民族政治共同体建设的需要而构建的,高卢祖先最终"战胜"抑或"吸纳"法兰克祖先,成为法兰西民族唯一的集体祖先的过程,正是法兰西民族的政治民族属性不断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范静静 《史学月刊》2023,(2):115-129
层累说的现代性争议衬托出其作为转型期理论的魅力。关于层累说的最初批评并不牵连今文经学。“今文经学促成说”始于《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之后的《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阶段,径直向层累说对托古改制说的借用发难。愈演愈烈的风势逐步殃及层累说的条条立论,学术史与思想史夹击下的清理式阐释似让层累说再难摆脱今文经学的烙印。但现有解释与彼时境况的多重冲突要求重新理解二者关系。以正向叙事回归顾颉刚本身,经由历时的缕述发现层累说提出时期,顾颉刚对今文经学的态度并不像如今认定的那般紧密,托古改制说亦未得其青睐,保持相当程度的疏离才是二者间的真实样态。这一情形有所变化始于层累说提出之后,托古改制说、甚至刘歆造伪说均被用作丰富层累说的借力,顾颉刚也不再吝啬对今文经学的肯定。将今文经学之于层累说的影响由推动性倒置为源头性的行为即由此发生。层累说与今文经学并不同质,它们对何为历史事实的不同判定是分离二者的最佳说明。谈论其关系若以断裂性为前提,或许更能呈现层累说作为现代史学命题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4.
犯罪构成理论在我国犯罪体系乃至整个刑法学的理论体系中都占有核心地位。但是在理论上,由于对“犯罪构成”这一概念的多义性理解,以致刑法学中一直存在着形式多样、内容复杂的各种不同体系、不同流派、不同主张的犯罪构成理论。尤以犯罪构成的“法定说”及“理论说”的对立为其代表。本文试图通过对犯罪构成概念内涵外延的剖析,论证“法定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夏玉润 《安徽史学》2010,(2):90-100
朱元璋的出生地,近年来出现了凤阳、盱眙二说。其实,早在朱元璋在世时,凤阳说是唯一一说。永乐以后,围绕朱元璋出生前后所发生的圣瑞之象,在社会上被炒作得越发神奇,在以讹传讹的过程中,泗州盱眙地方官员采用编纂地方志等方式,将这些圣瑞之象拉入盱眙县,从而产生盱眙说。盱眙说从产生之日起,一直是作为社会上流传的小道而存在,而凤阳说在明清两代一直是全社会及史学界的共识。近年来,盱眙说再次抬头,向凤阳说挑战。  相似文献   

6.
南宋著名学者洪兴祖著有《论语说》一书,朱熹称"其说多可采",并在《四书集注》中多有采用,惜其书早佚,今已难窥其堂奥。1997年笔者曾同友人一起辑得洪氏《论语说》佚文20余条,刊于《文献》季刊。近年来,笔者又陆续新辑得洪氏《论语说》佚文50余条,并略加疏证之。凡原《洪兴祖论语说辑佚》中之阙漏者,亦一并订补之。  相似文献   

7.
王蛟 《神州》2013,(17):219-219
犯罪构成理论在我国犯罪体系乃至整个刑法学的理论体系中都占有核心地位。但是在理论上,由于对"犯罪构成"这一概念的多义性理解,以致刑法学中一直存在着形式多样、内容复杂的各种不同体系、不同流派、不同主张的犯罪构成理论。尤以犯罪构成的"法定说"及"理论说"的对立为其代表。本文试图通过对犯罪构成概念内涵外延的剖析,论证"法定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思想学说中最为重要的学说之一,它是在古人宇宙观的指导下,把万事万物纳入一个相生相克的动态体系之中,且力图以此动态之关系把握整个宇宙间的秩序。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五行说体系的逐步建立进行了历史考察,在其起源上,区分了五行说中因素的出现及其体系的建立;在体系逐步完成过程中,有三大子系统及两次重大的整合。三大子系统分别为地上之五行、天上之五行及人之五行。两次重大整合为地上之五行与天上之五行的整合,及整合后的体系与人之五行的再次整合。文章还利用新出土材料,对人之五行纳入五行体系做了详尽梳理。整体而言,五行体系在商代晚期开始初步建立,西周春秋时期得到大力发展,且在春秋晚期趋向成熟,完成于战国晚期。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文献、族源、考古、地理等四个方面对楚都丹阳"丹淅说"和"枝江说"进行对比研究,然后综合起来考察.总的来说丹淅说优于枝江说,枝江说的文献依据较晚,在考古和族源方面完全得不到支持,在地理上也难以解释.但丹淅说也不圆满,存在很大的漏洞.丹淅说如要真正成立,还需要对枝江说方面的驳难作出认真的回应.  相似文献   

10.
郑州商城隞都说与郑亳说合理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锋 《中原文物》2005,(5):51-56
郑州商城隞都说与郑亳说合理与否的关键,主要取决于郑州商城的始建年代、文献记载的地望、周围环境和学术体系等四个方面.比较双方论据的结果显示,郑州商城隞都说比郑亳说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张杨 《神州》2012,(31):167-167
20世纪30年代唐兰先生在批判“六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理论“三书说”。“三书说”的提出是对传统权威的首次挑战,为我国研究汉字的构造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了中国文字学的发展。然而,“三书说”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当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三书”的价值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白玉栋  刘永祥 《神州》2013,(9):68-68
说课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是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形式,说课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广大领导和教师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为教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如何说好课也是我们每位教师所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张坤 《神州》2013,(20):157-157
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重理解、轻口头表达的现象,致使学生的语文素质难以平衡发展,更难以适应随交通、通讯日益现代化而带来的“听说的世纪”对人才语文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重理解、轻口头表达的现象,致使学生的语文素质难以平衡发展,更难以适应随交通、通讯日益现代化而带来的“听说的世纪”对人才语文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围绕禅让说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继续深化的余地,20世纪后期以来发现的诸多战国竹书为此提供了新的材料依据。《唐虞之道》、《子羔》、《容成氏》三篇竹书均与禅让说有关,其学派归属应为儒家。儒家文献关于同一观念的不同记载表明,儒家内部对禅让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而且在历史上出现过三派并存的局面。由于不符合统治阶层维护权利的实际需要,积极鼓吹禅让说的儒家派别渐趋衰亡。这一事实表明统治阶层的支持,对于学派的兴衰往往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孔子家语》“层累”形成说考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学术界逐渐摒弃<孔子家语>"伪书"说的同时,仍有学者认为<家语>是由<说苑>等文献经孔安国等人之手"层累"而造成的.通过对比分析<说苑>与<家语>两者互见的材料,将有助于我们对该问题的再认识.同时,此类研究方法混淆了后人主观作伪与客观整理之间的区别,应该启发我们对古籍研究方法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刘勰《文心雕龙》代表了一般的表现说。这种表现说固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有其合理的一面,朱光潜先生在批评刘勰所代表的一般的表现说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以至于掩盖了《文心雕龙》表现说的某些合理性,这是必须予以指出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学术观点长期研讨,对于郑州商城研究取得进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也不例外。《“郑亳说”不合理性刍议》一文力判“郑亳说”不合理,然其判言中诸多失理之处,使其可信性丧失。  相似文献   

19.
“三形态说”“五形态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3年3月14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世长辞了。3月17日举行葬礼时,其亲密战友恩格斯致悼词。他强调指出,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发现,其中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这一重大发现的具体内容指的是什么?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这个问题又尖锐地提出来了,围绕“三形态说”、“五形态说”、“三形态与五形态包容说”,展开了争论。  相似文献   

20.
刘君 《安徽史学》2003,(4):87-91
关于“西学中源”说的讨论由来已久,为数不少的学人对其持否定态度。就“西学中源”说的源起时间而言,也众说不一。该对“西学中源”说的源起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作通过阐述“西学中源”说在晚清的发展变化过程,论证了“西学中源”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曾经产生过的历史作用,并给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