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宇  辛怡华  胡望林  王颢 《文物》2023,(3):28-37
<正>旭光墓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马营镇旭光村东南,墓地南依秦岭,北临渭河,东侧为东沙河,西距石鼓山墓地约5公里,与渭河北岸戴家湾墓地相距约4公里(图一)。为配合城市建设,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在旭光村开展了两次考古发掘: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发掘墓葬8座,其中西周墓5座、战国墓3座;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发掘墓葬69座,其中西周墓40座,东周墓25座,汉、唐墓各1座,  相似文献   

2.
上马墓地位于山西省侯马市上马村以东台地上,北距浍河南岸0.5、西北隔浍河距晋国新田古城遗址2.5公里。墓地南北长约500、东西宽约400米,总面积约200 000平方米(图一)。自1959年至1986年,我们先后对此墓地进行了13次发掘,共发掘古墓葬1300余座,占墓地总面积的90%以上。1986年还发掘了3座车马坑(编为1、2、3号)。墓地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现将3号车马坑及其主墓的主要发掘收获先行介绍如下。一、主墓两座墓葬(M1283、M1284)位于墓地  相似文献   

3.
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一号奴隶殉葬墓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文物》1972,(8)
山东省博物馆于1965—1966年,派出专人调查了山东省益都县苏埠屯(村)属于奴隶社会时期的一处墓地,并发掘了四座奴隶殉葬墓。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一号墓的材料。一、地理概况墓地在山东省益都县城东北20公里,南距胶济铁路约4公里,东距(氵弥)河1.5公里的  相似文献   

4.
<正>塔尔梁墓地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窑沟乡塔尔梁村东南坡地之上,西距黄河约3公里,东北距清水河县城约50公里(图一)。墓地于2010年11月被发现,后经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现2座五代砖室壁画墓(编号M1、M2),除M1顶部略有破坏外,基本保存完整。现将这2座墓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洛阳东郊西周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秋冬二季,为配合交通部二局四处基本建设,先后两次发掘、清理了西周时期的马坑3座、墓葬9座,出土了一批器物。墓地位于洛阳东郊邙山南坡的杨文镇交通部二局四处家属院内。南距洛阳约5公里,西距马坡西周墓地约1.3公里,东距我队1994年清理的C5M906西周墓60多米(图一)。现将这批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3—7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咸阳渭城区塔儿坡发掘一处战国晚期秦人墓地,共发掘古墓葬406座(其中战国晚期385座、汉代20座、唐代1座),窑址13座(汉代2座、唐代10座、明代1座),出土文物847件(组)。该墓地东距秦咸阳城宫殿遗址约12公里,东距咸阳城西界约7公里。1995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该墓地东侧的咸阳市钢管钢绳厂分厂建设,发掘清理战国晚期墓葬381座,出版考古报告《塔儿坡秦墓》。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至一九八七年一月,湖北省文化厅组织荆沙铁路考古队对工程涉及的荆门市十里铺镇王场村境内的包山墓地进行了发掘。该墓地北距十里铺镇三公里,南距楚故都纪南城约十六点五公里。这次共发掘八座墓葬,其中五座楚墓,三座汉墓。包山大冢为其中最大的一座,编号为包山M2,是目前湖北省已发掘的仅次于江陵天星观M1的大型楚墓。该墓保存完好,为一有封土堆的土坑竖穴木椁墓。封土堆高出周围地面约5.8米,底  相似文献   

8.
《文物》2015,(3)
<正>山嘴墓地位于内蒙古宁城县三座店乡山嘴村南约1公里的山梁阳坡处,东北距三座店乡政府约6公里(图一)。1987年9月,为配合平双公路(河北平泉县—内蒙古林西县双井店乡)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山嘴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5座。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形制以"甲"字形砖室墓为主,墓室平面近圆形或圆角方形;其中1座为长方形土坑石棺墓。  相似文献   

9.
为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2006年5~7月,在河北省文物局、石家庄市考古所、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的积极支持与大力协助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朝阳市博物馆发掘了河北正定野头墓地。该墓地位于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野头村与西柏棠村相邻处,距正定县城约10公里(图一)。共发掘墓葬18座(编号ZYM1~ZYM18,以下简称M1~M18),分布在东西长150、南北宽约100米的区域内。墓葬均为砖室墓,其中东汉墓14座、唐墓1座、北  相似文献   

10.
张广东 《文物》2012,(9):16-22,34
新峰墓地位于禹州市梁北镇南,跨越郭村和苏王口村,北距禹州市区约5公里,东经113°25′43″、北纬34°6′28″,海拔127~135.5米(图一)。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从2007年6月开始,许昌市文物工作队在禹州市文物管理所的配合下,对新峰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已发掘、清理战国、汉、唐代墓葬484座。2007年11月,在新峰墓地发掘清理一座东汉画像石墓(M127),出土"阳翟"文字瓦当等器物40余件(套)。现将该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巴达木墓地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二堡乡巴达木村东,北距哈拉和卓墓地1公里,南距高昌故城4公里,西距阿斯塔那墓地3.5公里。2004年10月份,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发掘清理巴达木墓地79座,从出土文书和墓志表明这批墓葬时代为麴氏高昌国至唐西州时期,墓主姓氏有白、康、竺、买以及祖籍甘肃兰州,河南南阳和山东等地的汉人,是一座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公共墓地。  相似文献   

12.
墓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东北蔡沟塘西麓低缓的山坡上,西距宝瞻公路约50米,西南距东吴镇政府约1公里(图一)。2006年8月5日至9月5日,为配合当地基本工程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过程中共清理晋代砖室墓葬5座(包括西晋元康年间纪年墓葬2座),出土一  相似文献   

13.
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物》1988,(5)
包山墓地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十里铺镇王场村的一座名叫包山大冢的土岗上,北距十里铺镇约3公里,南距楚故都纪南城约16公里。在包山土岗东1公里处,鲍家河由北向南流去。这座土岗南北长600、东西宽约200、高出周围地面2—6米。岗脊中部由南往北分布着5个土冢,这5个土冢下是6座古墓,我们依次编为1—5号墓(3号墓封土堆下有3A、3B 两座墓)。在土岗偏西,又有3座古墓,编为6—8号墓。这9座墓构成了包山墓地(图一)。据调查,以包山墓地为中心,半径10公里范围内,还分布着直径20米以上的土冢41个,集中分布于河流两岸,越靠近楚故都纪南城越密集。  相似文献   

14.
楼兰城郊古墓群发掘简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0年3月至4月,在楼兰古城进行考古调查时,考古工作队的小分队在古城东北直线距离约4.8公里处,发现古幕群一处。我们称此处为平台墓地,编号为MA,发掘墓葬7座。在平台墓地东北约2公里,距古城约6.9公里处,又找到了1914年斯坦因挖掘命名为LC的墓地,我们称为孤台墓地,编号为MB,发掘墓葬2座。现将这两处墓地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河南桐柏月河墓地第二次发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河墓地位于桐柏县月河镇左庄村北的斜坡地带,西距桐柏县城13公里(图一)。月河墓地在1964年曾经发现过有铭铜器,1993年南阳市考古研究所在该墓地发掘了4座春秋墓葬,其中一号墓资料已经公布旺。2001年底,为配合国家重点项目宁(南京)西(西安)铁路的建设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柏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月河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从2001年10月  相似文献   

16.
鞍山倪家台明崔源族墓的发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源族墓位于鞍山市东郊千山公社倪家台大队村东的山坡上,距市(立山)区十一公里,鞍山至千山的公路由村中通过(图一)。解放前,崔源墓曾经被盗,在墓室上部封土中挖出"昭勇将军崔公墓志铭"一合。此后墓葬遗迹不明。近年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残存的墓园,经过调查,确定此处即为崔源墓地。1975年,我们对崔源族墓进行了发掘,从6月10日开始至9月13日结束,共发掘墓葬十九座(编号为15号),出土墓志九合(连同崔源墓志共为十合),墓  相似文献   

17.
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家台墓地位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镇郢北村一座东西向的小土岗上,南距汉代古郢城北垣约1公里,与鸡公山墓地为一冲之隔,西北距楚故都纪南城约5公里,北距长湖约1公里,西南距江陵县城(荆州城)约5公里(图一)。 1993年3月,郢北村挖鱼池,暴露一批墓葬。荆州地区博物馆配合工程,发掘清  相似文献   

18.
河南方城县城关镇汉画像石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4月底,方城县城关发现一座古墓。6月上旬至中旬,地区文物队与县文化馆共同进行了清理发掘。墓地距方城潘河东岸约500米,地势较高,由北向南呈缓坡状。1976年春在此墓东南约200米处曾发掘一座汉画像石墓。此墓早年被盗,墓内淤土中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陶豆等器物残片,估计此墓所在原是一春秋战国遗址。  相似文献   

19.
1981年冬,湖北黄冈县黄州公社群英大队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批古墓.经调查,属竖穴岩坑墓,确定暂时保护.1982年夏,由省、地、县文物考古部门派员联合组成的考古发掘队,对这批岩坑墓进行了清理发掘.这处墓地,位于黄州北约10公里的太平寺附近,南距禹王城(邾城)约2公里.清理发掘工作从6月8日开始,到16日结束,历时九天,共清理岩坑墓六座,编号为太M1、M2、M3、M4、M5和M6.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郭家细湾墓地位于鄂州市司徒村,西北距六朝武昌城遗址约1500米,北距长江约1000米,在洋澜湖东岸的低矮丘陵上(图一)。2002年10~11月,为配合公路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鄂州市博物馆联合在此进行勘探、发掘,共清理10座六朝墓及2座唐墓。现将六朝墓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均为砖室墓,其中多室墓1座(M3)、双室墓1座(M8)、单室墓8座。单室墓依其平面形制,又可分为“凸”字形墓(M1、M2、M5)、“刀”字形墓(M7、M10、M12)和长方形墓(M9、M11)三种。举例说明如下:M5单室“凸”字形墓。墓向175°,分为甬道与墓室两部分(图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