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敏 《攀登》2005,24(6):133-135
以往的研究大都认为孔子没有对人性问题作深入的思考,本文认为孔子虽然没有对人性的道德价值作简单的判断,并不等于没有认真深入地思考这一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孔子的人性论思想表现在其仁学思想的体系中。  相似文献   

2.
郭泽鹏 《沧桑》2014,(6):79-80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领域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哲学问题。中西方基于各方面的差异,在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问题上秉持不同的态度。本文通过解构、比较中西方法律与道德关系形成的路径,寻求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彦 《攀登》2014,33(4):62-66
儒家文化的存在有其深层的内在机理,它通过仪式化的方式将人类关系中的典范提炼出来并加以系统化,并在政治体制和民间百姓层面传承下来。但是,这种克已复礼的伦理道德体系有一种系统性缺陷,在某些方面对人性造成了一定的扭曲。它的仪式化运作与西方基督教文化是大相径庭的,这也造成了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道德伦理的不同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4.
宋代礼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思想家的观念中,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是以道德为基础并涵盖法律与宗教的礼,德礼与政刑是本末体用关系,内在的道德原则决定着外在的礼乐政刑。为政以礼的内涵是:以道德为内容,以教化为手段,培养百姓眼从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遵守法度禁令的自觉性,从而消除社会动乱的根源。而刑罚也是推行道德教化的强制性。段.宋儒以礼治本于人性、刑政出自德礼的思想重建了传统儒家礼治论的形上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冯友兰认为传统的儒家哲学是一种伦理学,那么,道德问题即是其最主要的问题。在传统的儒家哲学里,道德是内在的,因而是超越历史的。而在冯友兰的新理学体系里,因为消解了传统儒学"天理"、人性之道德价值性的内涵,因而道德是外在于人的,是社会之理的基本内容;人所有的道德理性,也由此从传统儒家哲学之道德的"内在自觉"而向新理学之"外在自觉"转换了,因而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逐渐凸现出种种职业道德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本文从“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读解经济与道德关系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上的本质与表征,进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现实道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理念,创作上以热烈的笔调肯定和赞扬了“湘西”世界的生命活力和激情,揭示了原始状态下的人性内涵,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一些后来的作家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在沈从文作品中,美好的人性或人性美不仅具有独特的内涵,而且广泛在性爱与人性、道德与人性、社会与人性等多重层面上得到展开,具有多方面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中的人都有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前提.我们把这种处于经济关系中追求个人利益的人称为经济人,将这种追求称为经济人之偏好.经济是道德文化的基础,而经济人之偏好则是人各种需要中最根本的需要,所以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下如果谋求道德的重建,必须首先正视人性中的经济人之偏好.  相似文献   

9.
探讨人文主义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由于对人类文化属性的强调,人文主义把人性视为文化的产物,并将其与自然置于强烈的对比和对立关系之中。此种人文主义观念对于人类正在遭遇的生态危机有一定关系。但是人文主义并不因此而应该受到完全否定。问题的出路不在于人类文化的重新自然化,也不在于自然的文化化,而在于寻求一种将人性看作自然与文化之合成的新人文主义。借此,人文主义能够将其对自然的传统理解作为人类文化成就的潜能保持下来。同时,它还可以获得一种新的跨文化普遍性,使人类能够在保持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分享共同人性,重新认识人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倍受汉代统治阶级重视。在汉代道德与法律两者之间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并存关系,其中在汉代道德观念中体现着深刻的法律思想,而在汉代法律思想和司法实践中同样体现着厚重的道德观念,而汉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也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汉代社会之中。而本文通过对汉代“劫质”案的考察就集中体现了笔者对汉代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的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家族制度问题是日本重要的道德问题、政治问题和法律问题,日本人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经济生活都被置于“家”的观念的束缚之下,可以认为,近代以来日本的成功与失败,都与日本传统家族制度及家族道德有密切关系。“君臣一家”、“劳资一体”、“企业一家”的观念,便是日本传统家族制度与家族道德在日本人的政治关系及经济关系中的突出反映。本文拟对日本传统家族制度的特征及其影响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乔军  李桂荣 《攀登》2001,20(Z1):187-189
当代中国法治与道德的关系为法律和道德的本质一致,历史使命相同,郝是社会价值的表现形式.但二者形威和存在的历史阶段、表现形式、具体内容以及调整的范围和实施的手段又有所不同.在社会实践中,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十分重要.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即法律与道德协调发展;构建法治和德治秩序;培育正义的道德观和法律观;划清法律和道德问题的界限,彻底清除人治思想.  相似文献   

13.
袁春艳 《神州》2013,(16):57-57
中国古代作品中有许多文品与人品相背离的现象,本文分别从道德与人性的冲突、乱世之中,人们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文学自身的独立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洁癖四个层次来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简单的理论准备:道德和法律的异同道德的逻辑基点是对人性的信任,以人性本善的假设作为自己的前提;以利他主义为核心原则,强调人的义务与责任;以自律为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强调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是社会成员为自身规定的行为之“应当”,体现着“自由选择”,往往具有多层次性。法律的逻辑基点是对人性的不信任,以人性本恶的假设作为自己的前提;以不得侵害他人为原则,以维护法定权利为主旨;以他律为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强调社会的有序与和谐;是国家对其社会成员所提出的“必须”的行为规定,体现着“普遍要求”,具有普遍性特征。道德和法律异中…  相似文献   

15.
从悖论浅议人地关系中的人性内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叶岱夫 《人文地理》2005,20(2):124-128
从哲学意义上说,不先研究人的秘密而想洞察自然的秘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从人的"二律背反"本性内涵的表现出发去探寻人与地的关系。在探讨和分析了人地关系中人性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从文化人与地的关系、人类自身的矛盾性、生存态度所决定的人性特征、忽略人性研究的严重后果等4个方面认知了人地关系中的人性内涵。最后在分析了技术与人性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指出了人性的本质内涵是内省式的"自己创造自己",而不是在对"地"的无限度索取中迷失自我,并提出人性内涵重新塑造和回归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与法律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是道德与法律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不仅是西方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话题。法律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和范畴,二者有不同的载体和运作方式,有不同界定和严格界限,区别是明显的。然而,二者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具有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乔军  李桂荣 《攀登》2001,20(7):187-189
当代中国法治与道德的关系为:法律和道德的本质一致,历史使命相同,都是社会价值的表现形式。但二形成和存在的历史阶段、表现形式、具体内容以及调整的范围和实施的手段又有所不同。在社会实践中,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十分重要。本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即法律与道德协调发展;构建法治和德治秩序;培育正义的道德观和法律观;划清法律和道德问题的界限,彻底清除人治思想。  相似文献   

18.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历史理性之在古代发现,这似乎是中国学术传统的一个特色。中国古代历史理性的产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殷末至周初),作为正题(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是一致的;第二阶段(西周后期至秦),作为反题(anti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背离,而与自然理性相附合;第三阶段(汉代),作为合题(syn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重新结合,并与自然理性(人性之自然)兼容。  相似文献   

19.
人性论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假设,而不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描述。由于重视参验的思想方式所决定,传统儒家无法用纯逻辑的方式论证人性,而试图用现实生活中人的善恶说明人性的善恶,于是,儒家的人性论便陷入了逻辑的悖论。性善论的意义在于它说明了“善从何来”,宋儒把道德善外化为天理,做出了绝对的道德承诺,但是却通过“禀气说”最终论证了人与人之间在本原意义上的不平等。等级结构——人治成为儒家政治哲学的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20.
记得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学界有人性善性恶之争。孟子讲:人性无有不善,人生下来就有同情、怜悯、羞恶之心,这就是仁义礼智四种天赋道德的萌芽。《三字经》头一句也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从文革中暴露的事实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