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秋萍 《民俗研究》2006,(3):188-194
关于《聊斋志异》的创作动机,历来的研究者都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即认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在科举失败后,为了寄托孤愤而写作的泄愤之辞。但是《聊斋志异》素材的民间来源,《聊斋志异》与民间审美、民间叙事的种种割不断的联系,也是不容抹杀的事实。《聊斋志异》故事中的人物往往具有民间审美趣味,人物身上很少有庙堂之气,多了民间凡尘的世俗味,他们都是凡夫俗子,“引车卖浆者流”。就连具有神奇法力的妖魅鬼怪们,也没有神圣的光环,他们也同样要食人间烟火,与普通人相差无几。因此,《聊斋志异》的叙事贴近民间生活,全书充满着价值取向趋于…  相似文献   

2.
吴文强 《东方收藏》2023,(10):16-19
屏风的发展历史悠久,其装饰风格的变化更与历代经济水平、审美趣味的变化相关联。清末民初,屏风装饰风格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了浅绛彩或新粉彩瓷板画屏风。这些屏风的装饰风格深受近代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和新旧交替的社会思潮影响,亦与收藏者本人的经历、处境、喜好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在匆匆的日子里,学生常常觉得身边没有风景,常常为写作无米下锅而犯愁,常常被写作的无趣无奈而折磨。听了杨菁老师的作文课《爱在细微处——主题摄影写作指导》,我受到了启示,引发了对趣味写作的思考。趣味写作,首先要  相似文献   

4.
范莹 《神州》2011,(23):23-24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女性文学的园地里可说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派繁荣景象。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女性写作高潮的涌现,我们发现评论界在谈到女性文学时,就会与"身体写作""欲望叙事"这类的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概念相关联,有关女性身体书写的文学、文化现象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一点不可否认"身体写作"确是当代女性文学写作的一大特色,有的作家成为"女性文学"中"欲望叙事"的代表人物,并因此而走红。现在就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是否就囿于"身体欲望"写作中,在"身体写作"之外还有着怎样新的话题?本文将从王安忆、铁凝、张洁和迟子建等几位作家及作品入手,尝试着对女性与我们民族历史、女性与传统伦理、女性与社会底层等"身体写作"之外的话题进行思考和阐释,洞见在"身体写作"和"欲望叙事"之外,女性文学研究的广阔天地,寻求女性文学研究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不但是杰出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在长篇小说《红楼梦》中写了大量诗词。这些诗词具有多方面的审美趣味,对刻划人物形象、推动人物发展等起了重要作用。本对曹雪芹诗词的审美趣味进行了较全面、深入地论述。  相似文献   

6.
范莹 《神州》2011,(10):23-24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女性文学的园地里可说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派繁荣景象。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女性写作高潮的涌现,我们发现评论界在谈到女性文学时,就会与“身体写作”“欲望叙事”这类的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概念相关联,有关女性身体书写的文学、文化现象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一点不可否认“身体写作”确是当代女性文学写作的一大特色,有的作家成为“女性文学”中“欲望叙事”的代表人物,并因此而走红。现在就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是否就囿于“身体欲望”写作中,在“身体写作”之外还有着怎样新的话题?本文将从王安忆、铁凝、张洁和迟子建等几位作家及作品入手,尝试着对女性与我们民族历史、女性与传统伦理、女性与社会底层等“身体写作”之外的话题进行思考和阐释,洞见在“身体写作”和“欲望叙事”之外,女性文学研究的广阔天地,寻求女性文学研究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7.
安克斯密特视自己为19世纪历史主义的继承者和更新者。他立足反省历史写作的性质,从讨论作为整体的历史文本入手,主张将19世纪的历史主义的核心概念——个体性或历史的观念——去本质化,使之成为叙事主义历史哲学的叙事实体,即以一个特定的观点、一种历史解释或者某一特定的视角将启蒙史学与历史主义、叙事主义联系起来,以阐明历史写作的连贯性与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审美意识是人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的意识的升华。它由审美感、审美需要,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等元素构成。审美意识随社会制度、社会环境、民族习惯的不同而各呈纷彩。它主要包括天然形态、  相似文献   

9.
后设史学是有关史学理论的理论,是对于历史思维形式与程序的反思。作者据此对历史思维的构成因素和原则进行了反思和论述。历史思维大体包括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这样两个遵循不同逻辑的方面或过程,前者旨在获致坚实有效的实证知识,后者旨在将历史知识转化为叙事。这个历史思维过程又包含认知、政治和审美等三个维度。作者探究并阐明了历史思维的两个过程和三个维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周淑红 《丝绸之路》2022,(2):107-110
新历史主义小说以其颠覆性的历史观念、民间性的叙述立场和个人化的历史言说消解了传统历史叙事的宏大与崇高,淡化了二元对立的阶级意识,探索历史的侧面和角落,将眼光回归到个体的人身上,关注真实的人的生存、欲望和命运,强调人的主体性,显现出对个体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1.
辽东满族民间叙事是满族民众的历史记忆,是区域内满族社会史、氏族史、家庭史的浓缩与剪影,也是满族精神、文化、智慧、审美的艺术载体。辽东满族民间叙事蕴含着独特而深厚的文化质素与内涵,各类叙事文本以一种无形的张力,彰显着满族不同支系族群的文化个性。对其予以审视与剖析,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复原和再现辽东满族社会的文化自然积累、发展的原生形态,构筑复线的区域小写历史。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白居易《琵琶行》的文本细读,潜入其登峰造极的笔工文字表面,展现这首诗歌在音乐美学角度所蕴涵的强大艺术生命力,挖掘文本中对音乐感性经验描写的方式、状态、程度,重点观照其对音乐音响所进行的过程性或层次性描述,突出其对音响素材、琵琶演奏技法与表现等方面的典型性描摹,揭示其对演奏主体、欣赏主体之间分离或暗合等微妙关系变化的细致把握,展示其音乐美学完满性的指征要求,勾画其所欲准确、清晰而诗意表现的那种古代优秀民族器乐及器乐演奏的切实场景,从而归纳出《琵琶行》中的特殊审美趣味及对感性经验描写的取舍,结合作者自身对审美经验的认知,以此来深入探讨其作为一种进行审美鉴赏与价值评判典范的本质缘由。进而,在白氏以语言文字来言表音乐过程、再现音响艺术形象性的写作方式中,体现出历史久远之下的、现今音乐美学感性经验描写深可借鉴的意义,即一种仿佛"不可为而为之"的音乐美学写作姿态。这不仅是提供给我们去参考如何寻找合式的语言来契合于音乐音响自身的某种成功路径,也以其写作事实证明,合式语言描述是完全有可能做到与音乐音响事实想吻合的境地的。白居易因其《琵琶行》,应是中国艺术历史上一位卓越的音乐批评先驱。  相似文献   

13.
浅谈现代审美观念与现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桂芬 《丝绸之路》2010,(22):78-79
现代设计是现代社会人们审美观念和趣味的集中反映,不断提高和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因此,为了提高现代设计的艺术品位和审美内涵,有必要了解和把握现代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收藏历史     
正时间是历史的母体,但并非所有的时间都能与历史并行。当历史因价值观以及审美趣味抑或生活方式对时间进行选择时,时间才会获得有意味的历史存在的形式,历史是对时间有选择性的  相似文献   

15.
冉璐璐 《神州》2011,(29):179+181
本文集中讨论了导演许鞍华的电影艺术风格,然后浅析了导演的创作心理定势,即从电影作品与创作者的生平、创作动机和审美趣味之间的联系这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冉璐璐 《神州》2011,(12):179-179,181
本文集中讨论了导演许鞍华的电影艺术风格。然后浅析了导演的创作心理定势,即从电影作品与创作者的生平、创作动机和审美趣味之间的联系这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不少学者从书写风格、叙事方式、材料的使用以及写作的目的和动机等多方面,质疑希罗多德历史书写的真实性,进而否认其作为史家的身份以及古典史学与现代史学之间的传承关系.面对诸如此类的质疑与挑战,又有许多学者撰文维护希罗多德作为史家的声誉.本文正是以希罗多德研究中这两种学术思潮为背景,通过对希罗多德著作产生的思想背景、文化语境及其作者的写作方式和叙事逻辑等方面的考察,力图从思想史的角度综合论证,希罗多德所开创的这种写作体裁是古代希腊人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它与后世的“历史学”有着实质性的关联与承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周纪文  方超 《民俗研究》2010,(4):233-246
周立波及其海派清口在近两年迅速走红,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象,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极为典型地表征了市民审美文化在新世纪的发展变化,在表现方式、审美趣味和文化观念上都显示出新的形态和美学特征,已经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一种新气象。  相似文献   

19.
何敏 《神州》2012,(3):42-42
翻译不仅需要重视原文,具有科学性,也需要具有艺术性,这样才能有助于解决很多无法翻译的问题,才可以将文章的美感与社会作用充分表达出来。这是因为翻译可以解决词汇不对等、习语与成语、语法与句法、文化差异等翻译中棘手的问题。而实现翻译的艺术性就需要译者在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艺术追求上多加努力。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是女性作家文本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思想,而女性叙事方式是女性意识形态在文本中的具体呈现。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中国二十世纪现代女作家王安忆的《长恨歌》,这两部创作于不同年代,有着不同民族文化和审美背景的作品,却有着相似的女性叙事方式,折射出女性作家相通的女性主义思想。文章试从两部作品文本的女性叙事方式入手,探讨女性作家不同于经典叙事文本的女性叙事特点,发掘其文本在女性主义思想方面的共通之处,以利于女性文本意识形态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