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学月刊》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喜欢并经常阅读的刊物之一。它不仅给我以知识,还扩大了我的治学视野。《史学月刊》的前身是《新史学通讯》,是我国著名学者创办的。当时史学刊物很少,在河南省有《新史学通讯》,在天津有《历史教学》。新史学从那时进入我的记忆。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才有今日的收获,《史学月刊》成为我国史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唐明 《百年潮》2002,(11):38-43
大公报百年诞辰,是可喜可贺之事.可惜我的父亲唐振常已于今年1月27日逝世,不能参加这一盛会了.近日翻阅父亲生前所写文章,连带忆及平时所谈往事,写就此文.略有所感,兼而述之.  相似文献   

3.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我因编导《武训传》,为此也"臭"名远扬。时过境迁,几十年过去了,今将我当年编导此剧的经过作一回忆。  相似文献   

4.
<正>看了《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4期上《〈烈火金钢〉作者刘流和我》一文后,十分感慨,文中充满了作者对老战友——我的父亲无限怀念的革命情谊,作者对战火纷飞中的往事是那样记忆犹新,对我父亲的描写维妙维肖,我们看了觉得十分亲切,非常感动。  相似文献   

5.
于光远  韩钢 《炎黄春秋》2008,(12):61-63
齐燕铭同志的名字,我是上世纪40年代开始知道的。1943年,延安上演过一出京剧《逼上梁山》,演出很轰动,受到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剧本是中央党校的研究员杨绍萱写的,编剧和导演就是齐燕铭。毛泽东特地致信杨、齐,称赞他们做了“很好的工作”,高度评价:“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这“将是旧剧革命的划时代的开端。”我那时在延安,当然也知道这件事,但不熟悉他本人。  相似文献   

6.
李晓倩 《神州》2014,(7):82-84
<正>有人说,这是一部用喜剧手法拍摄的悲剧电影。每一次相爱,松子用尽全力,最后却伤痕累累。但她转身笑着活下去的勇气却会让观众挂满泪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某天在手机《one》上看到这句话以及这部电影的名字,很好奇。我对日本影视剧一直不是特别感兴趣,《被人嫌弃的松子一生》虽是2006年旧片,电影开头画面的浓墨重彩,人物的怪异夸张造型以及无厘头表情一度让我怀疑是不是点错了链接,这让我有了观看下去的兴趣,它只是一部关于一个女人一  相似文献   

7.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每当唱起这首熟悉的歌曲时,人们眼前就会浮现出电影《铁道游击队》中游击队员扒火车、打鬼子的精彩场面。那么,这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怎样诞生的?  相似文献   

8.
暴力感十足的球场肉搏,小人物身上不可小觑的小宇宙和单纯执着的性格构成简单有趣的励志故事。制作上并未用技术烘托,但改变传统体育竞技模式,以暴力热血带活整个团队的斗志和激情。男主演完美的融合了赛场上的凶猛和生活中的呆傻。自然而滑稽表演令我们真的愿意去相信:他并不喜欢暴力,暴力对他而言,绝非解决一切矛盾的手段,而只是获得尊重和归属感的方式。实际上,他让我们忽略了影片剧  相似文献   

9.
2008年新年的前夕,我办完事从外面回来,正好碰上康启昌大姐来到我的住宅楼下给我送来还没有整理完的书稿。我接过那厚厚的稿子,没说上几句话,她着急办事,便匆匆地走了。我看着她远去的身影,从她的身影我想到散文作家鲁野先生,他与康启昌都是凤城人。风城,又是我在80年代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王海珍 《人物》2011,(2):62-63
这个被媒体誉为"拥有台湾最美的声音"的女子,已经不能满足仅仅让台湾人听到她的歌声,她希望她的声音能跨越海峡,她更希望自己能在海的这一边找到心灵的真正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