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伟大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崭新内容,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属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有机系统、博大精深,从内容逻辑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谱系,从价值逻辑上融合和创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系,从实践逻辑上巩固和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影响力、现实回应力和人心凝聚力,从现实逻辑上揭示和彰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民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相似文献   

2.
邓倩 《攀登》2023,(5):1-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是集中表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综合符号系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其具有话语理念的人民性、话语内容的科学性,以及话语价值的实践性三大鲜明特征。深入探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的来源和鲜明特征,对转变党的理论术语向大众话语阐释方式,夯实群众根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彰显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提升国家形象都具有多重时代战略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薛千嬿 《风景名胜》2020,(1):0122-0122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关于环保和生态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生态文明建筑做了顶层设计对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有了深刻理解,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诠释了生态文明的建设战略思想。针对什么是建设生态文明系统,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系统,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系统。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方案,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开创性的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4.
任瑞姣 《黑龙江史志》2013,(21):337-33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永恒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在本质内涵上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我们相信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帮助群众树立生态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制度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终将会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高到了战略发展的高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也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展现了我党在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并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等问题时敢于直面、勇于解决的坚定决心。本文立足于此,试从生态文明概念及其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问题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价值等四个问题对其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刘欣欣 《区域治理》2022,(12):13-15,46
推进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在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要立足我国国情,从生态文明视域出发,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特色,并结合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优势,提升我国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早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重要的历史阶段。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及深入贯彻落实,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解决了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实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自觉的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中共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2002年11月至2005年2月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准备酝酿阶段,中共十六大将"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吴静 《攀登》2020,39(4):73-79
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发展的规律性共识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与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儒家生态智慧关怀和尊重天地万物的思想意识,是将所有的生命与物种普遍纳入道德关怀之内。这种关怀是提升生命体悟和道德修养的境界,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人性与道德层面的价值支撑。在对"天人关系"的体认中,儒家生态智慧以"天人和谐"为价值旨归,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理念,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这种生态观念表现为对待自然始终保持着一种"仁爱"之情,其"道德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同自然界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基本一致。同时,把自然的欣欣向荣视为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繁荣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中国化成果作为理论支撑,而这就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蕴进行深度挖掘。儒、释、道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份,闪烁着耀眼的生态光辉。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大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攀登》2017,(2)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为哲学基础,对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新的科学论断,既肯定了自然的优先性,又强调了自然的社会历史性,从而揭示了现代性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制度优势,诠释了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完整性与全面性,指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向。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先,培养人们的生态自觉意识与生态责任意识,将生态文明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革命。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党理政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又顺应当今时代的潮流。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念,生态文明也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张文晓 《攀登》2020,39(2):25-29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党的十二大至十九大报告的分析研究,根据时代背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文明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等因素,可以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历程划分为萌发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总结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的特征,对于解决当前生态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进一步拓展,对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新定位,对生态文明建设途径进行新的概括。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地方综合志和地方综合年鉴及有些专业志和专业年鉴都着重记述各地各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及学术研究的成绩与成果,这些浓墨重彩积极地促进了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自然部类(或生态文明建设)的编纂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有组织的协力攻关,拿出一个科学的编纂教程。以此为方志文化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史志鉴文化新常态的拓展丰富,共圆中国梦、方志梦。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反思的结果。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方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一点就是"生态人"的培养,而"生态人"培养的关键在于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教育是帮助人们树立观念最好的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诸多教育学科中最有效的一门,较之其它学科,它有着出众的优势,理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这凸显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态产品,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在生态文明视阈下,地方政府应当采取举措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谭丽  卢湘元 《旅游纵览》2014,(4):254+260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新高度,同时也提出了生态价值等若干新的概念以及新的建设目标。这既是党在以往探索基础上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同时也对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生态问题日益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一问题不能仅仅依靠科技、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还有待于人们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经》中蕴含着人类最原始的生态哲学思想,从生态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当今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从形成《诗经》生态思想的背景出发,对305首诗歌进行具体、系统的分析,挖掘其反映先民有生态思想的信息,重点探讨《诗经》中的生态思想,并具体阐述这种生态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当代价值,以期今人能够从中获到保护生态的意识,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20.
《攀登》2017,(5)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基本标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历史演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浪潮中,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汲取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价值理念,加强政府的生态职能和生态意识,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