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是二十世纪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研究的重要基础,研究者为此付出了大量劳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工作有其特色和价值,蒲松龄及《聊斋志异》正是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秋萍 《民俗研究》2006,(3):188-194
关于《聊斋志异》的创作动机,历来的研究者都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即认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在科举失败后,为了寄托孤愤而写作的泄愤之辞。但是《聊斋志异》素材的民间来源,《聊斋志异》与民间审美、民间叙事的种种割不断的联系,也是不容抹杀的事实。《聊斋志异》故事中的人物往往具有民间审美趣味,人物身上很少有庙堂之气,多了民间凡尘的世俗味,他们都是凡夫俗子,“引车卖浆者流”。就连具有神奇法力的妖魅鬼怪们,也没有神圣的光环,他们也同样要食人间烟火,与普通人相差无几。因此,《聊斋志异》的叙事贴近民间生活,全书充满着价值取向趋于…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是清代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注重民间科学、关心治生实用之学的学者.他一生著述宏富,总计不下数百万字,除《聊斋志异》外,尚有文集、诗集、词集、戏曲、俚曲、杂著等.因年代久远,他的末印著述大多损毁或亡佚,能流传至今者,可谓希世之珍了.因此,建国后对蒲松龄的遗作遗文的搜集和整理一直为蒲学研究者所注重.1955年北京古籍刊行社影印出版《聊斋志异》手稿,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对蒲松龄遗著做了多方收集,编辑出版了《蒲松龄集》.本文将要向读者介绍的是蒲松龄的又一部手书遗稿——《聊斋杂记》.这部书稿于1987年业经辽沈书社与辽宁省图书馆、邗  相似文献   

4.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塑造了众多的花妖狐魅,这些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鲜明地反映了蒲松龄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深刻地揭示了蒲松龄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5.
孙克诚 《文献》2007,(3):154
成书于同治11年(1872)的《即墨县志》,是在明万历版、清乾隆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其《杂稽志》之《拾遗篇》有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文一则,无标题,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6.
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据《芥川龙之介事典》记载,青少年时期的芥川一有闲暇时间就经常读妖怪之类的书,如去上野图书馆读《聊斋志异》。他还经常听周围的人给他讲各种鬼怪离奇的故事或传说。加之他小时候生活的工商业区环境,养父家的文学气氛,本地的离奇古怪之事,无不吸引着他对怪奇的兴趣。高中时四处搜集资料,把搜集的有关资料整理为《椒图志异》。这就是他效仿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写下的笔记。 聊斋本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而椒图原意则为“喜欢沉默的龙”,即“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鸱吻之类也。椒图、,形式螺蛳,性好闭。故立门上。”…  相似文献   

7.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以文言写成,措词用语皆极其讲究,且反复修改,几乎用尽大半生心血。作者借鉴古代典籍文献有关词语或修辞方法,清代与今天的注家凡遇此多不出注,这对于读者深入体会小说韵味或许造成一定的障碍。本文拟列举蒲松龄借鉴古代典籍文献的有关方式,力图建立起《聊斋志异》与古典文献相联系的一个通道,从而探讨作者在小说创作中的艰苦用心。  相似文献   

8.
曲健 《神州》2014,(17):17-17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以其优美的文笔描写了众多女性艺术形象。她们个性鲜明,风格各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显现了进步的女性意识。本文拟从经济、文化、爱情三个方面入手,选取典型女性形象,阐述《聊斋志异》中所折射的女性意识,并简要探讨形成所述女性意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小说中,许多有性爱描写,其数量足以让我们分析特征,概括规律。蒲松龄以生花妙笔,阐析情感之幽微,其  相似文献   

10.
清初秀才蒲松龄(1640~1715年)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名叫《蒋太史》的纪实文言小说,写的是清顺治四年(1647)探花蒋超的轶闻逸事(太史是明清翰林的别称),文中充满着佛教的因缘学说。蒋超其人并非出自蒲柳泉先生的杜撰,历史上确有真人真事。蒲松龄与蒋超是同时代人,他的创作态度是严肃认真的,而不是“妄言妄听,记而存之”  相似文献   

11.
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是二十世纪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研究的重要基础,研究者为此付出了大量劳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工作有其特色和价值,蒲松龄及<聊斋志异>正是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我爷爷是商人,也是医生。他贩木材、贩盐的同时,熟读《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医学古籍,给远乡近邻的人治病疗伤。文革前,爷爷过世,父亲将他的医书悉数运回,堆放杂物间里。我翻看过的有《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伤寒论》《汤头歌诀》《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等。其中,仅有一本老版的带插图的小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相似文献   

13.
蒲松龄逝世以后五十年,就是乾隆三十年(1765),赵起呆才把他的遗著《聊斋志异》在杭州刻板。明年五月,赵起杲暴病死了,鲍廷博继续校刻,到十一月完成,世称青柯亭刻本,也称知不足斋刻本。青柯亭是赵起杲的室名,知不足斋是鲍廷博的室名。同时,王金范在山东蒲台县选钞了一部十八卷本的《聊斋志异》,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四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林枫同志到东北工作期间,在解放战争初期战火纷飞的年代,极力抢救、搜集和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史实,阐述了林枫同志在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远见卓识。从而使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周昉《簪花仕女图》、蒲松龄《聊斋志异》半部手稿等一部分珍贵历史文物、古籍善本、字画得以保存至今。  相似文献   

15.
赵伯陶 《古籍研究》2000,(3):113-116
清代蒲松龄(1640—1715),以其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志异》一书扬名后世,二百多年脍炙人口,谈狐道鬼几乎家喻户晓。20世纪30年代以后,《聊斋志异》又逐渐赢得研究的垂青,有关作的生平考证及其诗、戏曲、俚曲、杂的研究,也日益成为众多名学的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6.
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与蒲松龄《聊斋志异·向杲》中的向杲都是人异化为物的故事,但两者却有着深刻的差异:《变形记》体现的是外在的物的世界和异己的环境对人的挤压,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向杲》则体现了中华民族"善有善报"的良好愿望,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文章从思想意蕴角度对《变形记》与《向杲》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杨立琼 《丝绸之路》2011,(22):90-91
科举取士是中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然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古板的"八股取士"逐渐丧失了其积极意义,沦为伤害读书人乃至全社会的毒瘤。《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之作者蒲松龄、吴敬梓都经历过科举,作家的痛苦经历使得他们能够痛定思痛,对读书人整体的精神世界做出真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中,对于科举制度都有所描写和批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广泛地接触到科举制度题材的重要作品。作者根据自己一生科场失意的痛苦体验和深入观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采用狐仙鬼怪的神话形式,含着积怨的泪水,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聊斋》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之一也正是从对科举制度种种弊端的抨击和讽刺上表现出来的;即使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蒲松龄也给我们提供了探索明清科举制度的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19.
岛崂山,因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而名扬四海。现代山水画家石磊,则因数十年坚持画崂山而名之。石磊其人,本名孙玉国。1947年出生于山东烟台海阳普通农家。务过农,当过店员和美工。1980年结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此走上了专业画家之路。1990年他为了亲近自然,了  相似文献   

20.
罗琦  赵好 《文物天地》2023,(2):77-79
《鹤轩笔札》手稿本是目前仅见的数种蒲松龄手稿之一,为其在宝应县作幕宾时所著,内容为康熙九年十月至十年五月代幕主孙蕙撰写的书启、公文、谕告80篇。可据此校勘、补充和完善路大荒编订的《蒲松龄集》,以及探讨蒲松龄的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