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堡特是语言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其关于语言和民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与当今社会提倡的"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理论不谋而合。这种语言学理论更是大规模运用到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更好发展与前进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历史表明,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宗教对各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同样,任何一种宗教都以特定的民族作为载体。民族与宗教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民族关系始终处于重要地位。中华民族发展趋势是,各民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交往越来越密切,交融越来越明显。从统一和分裂看中国民族关系,在统一时期,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为统治民族,都是中国的统一;在分裂时期,是同一个国家内的纷争。从历史上民族政策看民族关系,多种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体制并存,保证了民族共聚于一个国家之内。历史上的民族政策适应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和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需要,使中央政府与各民族的关系越益紧密,管理逐步趋向同一,共同性不断增加。历史上各民族交融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显著。历史经验证明,各民族只有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互相依存才能促进各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民族及各地方的歌唱艺术极为丰富多彩,具有与世界其他民族声乐艺术不同的特点、风格和独特的规律。民族唱法由于运用嗓音与共鸣调配上的区别而形成了特色,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字、腔、声、情、味”五个字上。民族声乐艺术要与时俱进,需不断创新发展,既要努力学习和继承我国的传统唱法及理论,又要研究学习外国声乐理论和他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发展的过程和存在的客观条件,这为我们分析、研究语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对比语言学主要是描述并解释语言之间的异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学各领域,其学科重要性和独特性已经凸显。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独立学科,对其研究方法的思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中,语料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文章分类,对语料库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中的应用做一个整体性综述。研究发现,基于语料库的对比语言学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研究的比重很小,这也是以后的语料库研究所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民族在发展其自己历史与文化的过程中,都留下具有其自己特点的物质遗存,这类遗存往往成为我们探讨该民族文化、地理、经济等各方面特征的物质材料依据。包括建筑遗存在内西藏古代文化是高原民族历史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稻作民族的谷神祭典──从苗族的谷神信仰谈起李露露远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南方就已经种稻,我国各民族在发展传统农业技术上,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但是,各民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些后进的民族,由于生产力低下,往往把农作物收成,归功于神灵的帮助,于是形成一系列...  相似文献   

8.
马仁姣 《黑龙江史志》2013,(15):271-271
在当今社会倡导世界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各民族处于大分散,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情况,由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背景,民族共同心理等条件有所不同,各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民族性。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我国不仅有通用的普通话,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民间也产生了以地区为使用范围的方言。以东北地区的方言为例,它就是受到了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从而沉淀而来,其中满语对其的影响是尤为重要的,它对东北地区的行政名词,日常事物,习俗等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观察并分析民族地区博物馆实践以及文化文物系统、民族系统两套权威统计数据,有助于从宏观的视角评述民族地区博物馆的发展历史。研究显示,民族地区博物馆发展历史和现状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博物馆起步普遍较晚,但最近20年发展迅猛;二是博物馆种类单一,以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纪念馆为主,缺乏艺术类博物馆;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与民族分布不均衡;四是新型的生态博物馆给民族地区博物馆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0.
新县志设民族篇是一种创新,是实事求是反映县情,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和新的体例编写新方志的需要,是贯彻党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的体现。 (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几十个民族共居,几乎没有一个市、县是单一民族的。在新疆,现在有40多个民族(其中有13个世居民族)混居在全疆各个县市。各民族都有着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文化、语言文字、习俗信仰等独特特点,有着相对稳定的或大或小的聚居区。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共同劳动、  相似文献   

11.
论抗战时期党的民族纲领发展背景及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重要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民族纲领的发展与党结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特点,逐渐走向成熟密切相关。这一时期党的民族纲领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团结中华各民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允许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有平等权利,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在共同抗日原则之下,各民族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由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曾作过重要的贡献,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缔造统一的多民族祖国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又都是祖国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早在秦汉时期新疆就有塞种、月氏、汉、羌、匈奴、乌孙、吐火罗、丁零等众多部落和民族繁衍生息。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都曾创建了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又都影响并吸收了其它民族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民族融合或部分融合了别的一些民族,有的民族又被别的民族所融合,组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无论新疆的古代  相似文献   

13.
“民族语言是民族化的形式。”看来,要了解一个民族的化发生、发展的历史,民族语言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经过数代人的不倦努力,中国语言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为一批批后继向更高层次的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语言学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还是有大量未经开垦的“处女地”的存在,尤其是某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譬如医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和研究目标出发,以"武松打死了老虎"和"武松把老虎打死了"为例,分析由于认知心理对语言现象的影响,造成把字句与主谓句式表述的差异过程,并试图找出其动因。认知语言学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的认知语言学家观点虽不相同,但对语言所持的基本假设都大同小异,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上这一基本观点。与形式语言学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作者近影 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的一部分,在各民族文化发展史上都是出现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在人类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以至后世没有文字的民族中都是靠这种口头的民间文学将人类认识自然、战胜自然的经验流传下来。高尔基很早就说过:“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从其劳动和社会经验中抽取出来的知识总汇。”在今天,我们研究民族的心理、文化、思想、审美观等方面,“民间文艺才是最真实,最可贵的第一手材料”。土族在漫长的民族形成过程中,也创造了很多的民间文学,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世界的东方与西方,其社会形态都按照统一的规律运行与发展。然而由于生产方式以至地理、气候环境的差异,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诸形态又各呈特点。我想以中、日近代史学发展为例说明:一、东方民族一旦进入近代,都被迫无奈地进行一次“三级跳远”,即独立——民主——近代化。二、东方史学(泛指文化)被东方民族上述的三项时代任务所制  相似文献   

17.
离墨 《文史春秋》2009,(11):1-1
56个民族56朵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点鲜明、光彩绚烂的本民族文化与传统。同时,各民族又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友好往来,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8.
民族高校是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基地,发展民族高校大学生入党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积极发展民族高校大学生入党,对壮大党的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团结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族关系是一种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动着的社会关系,"新"与"旧"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演替,任何"新"因素的出现,都与"旧"因素有着或明或暗,或远或近的联系,而且一个常态的社会在民族关系发展中追求"新"因素对"旧"因素的扬弃。对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基本态势的认识必须超越简单的线性思维的约束,在一个多维的空间里分析和把握,因为今天的民族关系是在一种复杂的有着数千年历史延续性、有现有的社会条件下不断演化的社会关系。从民族关系存在问题的视角入手,从经验上判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中实际上也是新旧杂陈,新问题不断出现,旧的问题仍在解决之中态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是协调民族关系的基本条件,各民族得到共同繁荣和发展是协调民族关系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20.
西方民族音乐学经过300年的酝酿,以比较音乐学崛起,与其同时出现的还有民族主义和人类学的音乐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对峙,这三股思潮最终磨合成以人类学为主流、音乐学为支流的民族音乐学或音乐人类学。之后虽有20世纪60年代末倾向于音乐学的“语言学转向”.但终究未能撼动人类学的主体地位,反而激发了人类学背景下反语言学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本文就西方民族音乐学100年来的发展轨迹从四个阶段加以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