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丑牛 《文史博览》2006,(9):36-39
农民看病只要五分钱,医生、护士、卫生员记劳动工分,亦农亦医。从此,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遍布乡村,深山农民看病可以不出门。这是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只是一名身居深山的普通医生,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合作医疗之父”的覃祥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一位在香港生活过的内地居民表示:“香港医疗不是因为看病不贵而著称,其实真正和内地的区别是,他们对医生和医院大体是信任的”  相似文献   

3.
御医不好当     
古时专门给皇帝和皇宫里的皇家成员看病的医生被称为“御医”,也叫“侍医”,在外人眼里,御医能在皇帝的身边工作,是很风光的事情。这种看法其实也不无道理。由于御医的服务对象是皇帝,这要比其他医生的服务对象特殊,因此,很多人认为,肯定连皇帝有时也要听御医的话,对御医高看几分。  相似文献   

4.
叶芳 《江淮文史》2000,(2):116-125
和许多人慕名前来找柴仲培医生看病、手术一样,我是慕名前来采访他的。67岁的柴仲培仍然是个大忙人。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省立医院普外科病房的医生办公室里,他刚从院里参加一个会议回来。这位省立医院前外科主任兼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外科教授、1992年荣获政府特殊津贴、曾被省政府授予“十佳健康卫士”奖章的名外科专家衣着朴素、  相似文献   

5.
古代给帝王看病,可是件玩命的事儿。不仅病治得好坏关系医生性命,而且给皇上诊断时的礼仪也马虎不得,稍有疏忽,便有生命危险。给皇上号脉叫盼‘龙卧’。给皇上看病不能坐下,而是跪着诊断,足见做医生的艰难。明《谷山笔尖》有这样记载:嘉靖皇帝朱厚熄,一日召太医令徐伟“人盼龙脉”。徐伟一进殿便“匍伏膝行”,见皇上靠在床上,“龙衣曳地”,徐不敢以膝压衣,奏日:“皇上龙衣在地上,臣不敢迎前”。朱厚熄将衣提起,出腕让徐盼脉。徐末发现异常,叩拜而去。随后,朱厚熄手札赐内阁日:“伟适盼脉,称‘衣在地上’,足见忠爱。地上…  相似文献   

6.
石门坎作为偏远的贵州西北部的一个村庄,曾经震惊朝野、扬名海外,也算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奇迹了。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一个名叫柏格里的英国传教士,九十多年前,他冒着生命的危险,携家带眷来到这里,建立教堂、学校,为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人创立文字、培养学生、看病送药,使这个不到百户人家的小寨子,十数年间成为周边滇黔川三省交界地区十几个县的文化教育和宗教信仰中心,使这个小寨子被称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国外来信来函直写“中国石fi坎”即能寄达。石JI坎现在是贵州省咸宁县石门乡政府所在地。我慕其名久矣,今年元旦始…  相似文献   

7.
我的同事戴莹告诉我,她在中医科学院采访时,一位专家说起鲁迅先生的那个名篇《父亲的病》,说文中给鲁迅的父亲看病的医生“陈莲河”就是当时的一位名医何廉臣,这位中医的医疗思想至今仍具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12年中,我就像医生为病人傲检查一样,为大约1.5万家企业“看病”,其间有机会深入了解它们的首席执行官(CEO)。很多企业的“没落”,与其CEO关系密切。有些CEO的“病”乍一看是“感冒发烧”,实则乃“恶性肿瘤”。截至目前,我所发现的“CEO疾病”多达12种,也相应地为他们准备了12种处方。  相似文献   

9.
方晓燕 《文史天地》2012,(12):56-57
众所周知,鲁迅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多次讲述过他为重病父亲抓药来往于各家当铺、药房,找寻偏方的故事。1926年11月10日他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旧事重提之七”,讲述了为他父亲诊病的中医荒诞不经的作法。第一位给鲁父看病的医生是原宫廷太医姚芝轩,药引非常难找,须是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诊治两年间,几乎隔日便要请他看病,每次诊金一元四角。  相似文献   

10.
袁养和 《神州》2010,(1):16-21
原来面积只有0.96平方公里的华西村,是新中国版图的千万分之一。在这片被誉为“中国农村缩影”的土地上,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足音,一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文博》1999,(5)
1974年,当陕西省临潼县的几位农民在骊山北麓打井时发现了秦始皇陵陪葬坑的兵马俑时,世人为震惊。数以千计与真人一般大小的陶俑所组成的战阵,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此后不久。秦始皇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流传着一种说法:美国看病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不仅费用昂贵,而且比中国人去国内医院看病还要难。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在美国看病要预约,预约医生要等很久,等轮到自己了,人也病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在美国,很多人都有家庭医生,他们从出生到离世,一辈子只找家庭医生。作为初级医疗服务承担者,美国家庭医生分流了大部分病人,其数量占医生总人数的80%以上。美国的家庭医生成为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3.
母爱是偏方     
我不知道从何时起得了这么折人(“折人”一词不够规范,可改为“折磨人”)的病:胃病。(此处应写明此病的“折磨人”的症状,与下文呼应)也不知从何时起药柜里摆满了各种胃药、止疼药,但总之,(这三个字应该删除)这些药服用时能减轻症状,但旧病复发再服用上次的药就没有用了,(加上“依然”两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到医院看病,医生每次开药都是“老三样”,(应说明“老三样”具体指什么)还附加一句令我耳朵都生茧的话:“少吃辛辣食品,多饮水,饮食  相似文献   

14.
孙小兵 《神州》2012,(6):359-359
有这么一个故事:宋朝绘画之风盛行。宋子房做画院博士时,曾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让考生作画。画作中有的着意表现“深山”,有的着意表现“古寺”。然而,束子房认为这些画作都很平庸,其原园就是不切题,因为最关键的“藏”字并没表现出来。那“藏”该如何表现呢?一考生是这样画的:苍郁的群山,代写语文教育论文中问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这样就把“深山藏古寺”之“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幅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真正抓住了“题眼”,即能集中传达旨趣的关键字——一“藏”。审题审得准、立意立得妙。作文如作画。作画要审题。作文更要审好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部队。在其光荣的作战史上,中外公认的奇迹比比皆是。皮定均旅中原突围即是辉煌史诗中动人心魄的一章。邓子恢、滕代远称“皮旅”是“从敌人堆里打出来的。”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女士当时闻迅禁不住连声称赞“奇迹!奇迹!”  相似文献   

16.
我如果输了,那些假的医疗器械、假的治疗就要在医院继续用下去。全国的老百姓就都跟着输了因为打击假劣医疗器械,她被迫离职,提前退休,“四金”被“强制封存”,既领不到退休金,也享受不到医疗保险,因此自嘲是“医生职业、工人编制、农民待遇”  相似文献   

17.
闻之 《大江南北》2023,(2):34-36
14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刘秀祥,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大山,成为深山学子的“引路人”。如今,他已是中共二十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广西深山里居住了十几年的德国人卢安克关闭了他的博客,只保留了“宽容推动发展跟和平”、“我乡的贫困生”、“我翻译的书”3个链接.  相似文献   

19.
宁家坡隶属于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镇,是一个寻常的小山村。20世纪末叶,在距离宁家坡近百公里的河南孟津小浪底,一座代表着当今最先进水平的大型水利枢钮工程拔地而起,大山里长期生存养成的思维模式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展现在质朴的农民面前,垣曲古城盆地一带的“千岛湖”竟然奇迹般  相似文献   

20.
最近,黄修已先生在《炎黄春秋》上发表《“红色文学史”五十年祭》。修已是我在北大时同班同学。我们都曾参与编写所谓“红色文学史”。该书当年曾被赞誉为“奇迹”和“创举”。修已的文章重提这尘封了半个世纪的往事,发人深省,感触良多。其实,这个“奇迹”和“创举”,不是孤立发生的事件。我想围绕编书的前前后后,也谈谈我今天对此“奇迹”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