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模式息息相关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只有通过研究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才能搞清楚.在八大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有益探索,是因为这个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认识比其他时期更准确.中国共产党从多方面批评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强调学习苏联经验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2.
八大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两种思路林蕴晖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对斯大林个人崇拜错误所作的揭露,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方面长期存在的弊端逐渐暴露了出来。1955年夏季以后,在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  相似文献   

3.
二十年代前后苏联的农民问题与社会稳定丁笃本20年代是苏联社会大变动时期。1921年苏维埃俄国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很快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折。可是到20年代末,苏联又匆匆中止新经济政策,全面火速推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结果导致在30年...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他的领导紧密相连。而苏联模式则是苏联在斯大林领导时期,逐渐形成的一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模式。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影响着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失误。本文通过梳理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初步认识、毛泽东在新中国筹建中对苏联模式的学习,毛泽东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中对苏联模式的反思和维护三个历史时期,说明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并且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30年代前后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世界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市场、原料产地和势力范围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在欧洲的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公开宣布要消灭共产主义,并且很快形成柏林—罗马—东京反共轴心,世界很快陷入世界大战的危险之中,苏联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焦点国家。在这种背景下,苏联用较短的时间进行了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建设,从一个落后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相似文献   

6.
苏东剧变之后,使世界上10个社会主义国家改变性质或不复存在,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个联邦制国家先后解体,国外共产党员的总人数由原来的4400多万锐减为1000多万,且多数丧失了执政地位。世界社会主义步入空前低潮,人类历史发生大曲折、大逆转。但是,社会主义中国则成为顶住这一逆流的中流砥柱。原因何在?当然,这首先应归功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所开创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归功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并发展了党的基本路线。另外,追根溯源,与我们党在八大前后开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纪念八大召开50周年的时刻,探讨八大前后我们党开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当今中国的发展壮大的关系,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50年代中期我国对苏联建设模式的突破王真50年代初期,苏联的建设模式曾对我国发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当时完全是以苏联为师的。从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开始,我国注重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标志着对苏联建设模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在史学领域,分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分歧、争论较多的问题.2015年以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及对历史认识的逐步深入,笔者认为国史可分为五个时期:即1949-1956年为中国结合实际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时期,或者说是以苏联的建设道路为目标模式的时期;1956-1978年为中国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或者说是要突破苏联模式,试图把计划经济体制加突出政治和群众运动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的时期;1978-1992年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1992-2012年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局面时期;2013年以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成熟和定型时期.  相似文献   

9.
赴苏联谈判的日日夜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赴苏联谈判的日日夜夜袁宝华43年前,我随周恩来总理、陈云同志和李富春同志到莫斯科,参与商谈和确定苏联援助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具体方案,征求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同志对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见。在苏联前后生活了10个月。回忆起在苏联参加谈判的日日夜夜,许多...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后,苏联的科学研究走出了经院的大门,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服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进程中确立了的苏联的科学研究体制,对于苏联工业化和苏联社会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研探这种体制的利弊并从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一直是苏联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拟就此作些初步尝试,着重分析苏联科研体制的确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工业基地的建设1953~1957年,国家进入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一期间,武汉奠定了全国工业基地的重要地位。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以后,中国全面接受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作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为确保这一方针全面贯彻与实施,中央组织了中国  相似文献   

12.
国家资本及其国有企业是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和主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家资本,是对前半个世纪官僚资本的否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初级形式。它并不是什么人幻想的产物,也并非机械地照搬“苏联模式”的恶果,而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矛盾演化的必然。国家资本及其国有企业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是中国工业化的主干。  相似文献   

13.
近代法国的经济增长常被人们视为落后和缓慢的,道至很多的批评,并据此认为法国的工业化是不太成功的典型。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近代法国的经济增长从长时段来看,其表现并不比英国和德国差。看似缓慢的法国经济增长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增长模式,即渐进的但却是相对持续的增长。重新认识法国的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对我们正确理解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为我们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很有稗益的,本文愿意为此尽绵薄之力。一、没有“起飞”的经济增长:渐进模式一般研究工业化的理论认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总有个经济起飞的阶段。作为工业化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影响了大半个世纪和几十个国家的模式,斯大林模式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苏联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国家安全提供了保障;但是斯大林模式发展到后期,已经不能满足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僵化的体制,弊端重重。文章从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两方面评价斯大林模式,以求对斯大林模式得出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5.
正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彼时,正值苏联实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它充分抓住了这一机会,从西方引进了大批先进技术和设备,还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工。1932年,在苏联各地工作的外国技术人员约2万人(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关于这些人员对苏联工业化的贡献,国内学界早有涉及,但其在苏联的生活情况则鲜为人知。本文尝试利用已公布的苏联历史解密档案,还原援苏外国技工的居住景况。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50年代,苏联通过派遣大批顾问专家的方式,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教育等领域,全方位地援助新中国。在毛泽东向苏联"一边倒"的大政方针下,苏联教育模式成为中国高等院校办学的唯一样板。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高校学习苏联教育模式的试点,"1950年到1957年间,人民大学先后共聘请苏联专家98人,为全国聘请专家最多的高等学  相似文献   

17.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在经历了战后短暂的相对稳定时期之后,爆发了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正在进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苏联,在努力争取一个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的同时,积极利用世界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造成的困境,发展和扩大与它们的经济关系,大量引进机器设备和先进技术,大大加速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高宁 《沧桑》2010,(6):8-9,26
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种种原因,采取了"一边倒"政策,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并以苏联的经验为基本,仿照苏联的模式,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模式在我国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和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越来越束缚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也发现了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提出了对苏联模式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的思想,并开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高宁 《沧桑》2010,(12)
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种种原因,采取了一边倒政策,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并以苏联的经验为基本,仿照苏联的模式,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模式在我国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和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越来越束缚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也发现了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提出了对苏联模式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的思想,并开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从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制度层面来看,集中体现于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由于八大仍把消灭资本家所有制和个体劳动者所有制的残余规定为党要继续实现的任务,这就使当年的探索没能摆脱苏联模式的框架,探索也因此中断以至逆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邓小平首先从社会主义模式的角度提出问题,全党才得以摆脱苏联模式的理论和框架的影响,从而逐步摸索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