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初的迁民分为民人迁徙、富民迁徙和罪囚迁徙三大类 ,每一大类中又包含若干小类。第一大类为民人迁徙。民人迁徙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一 ,无田无产者。从苏、松等江南地区的迁民 ,除富户和罪囚外 ,几乎都属无田无产者。洪武三年六月 ,朱元璋曾说 :“苏、松、嘉、杭、湖五郡地狭民众 ,佃民无田以耕 ,往往逐末利而食不给。临濠 ,朕故乡也。田多未辟 ,土有遗利 ,宜令五郡民无田产者往临濠开种。”(《明洪武实录》卷五三)又如洪武二十七年 ,“迁苏州府崇明县无田者五百余户于昆山开种荒田”(《明洪武实录》卷二三一 )。在北方的迁民中 ,亦有…  相似文献   

2.
《沙州伊州地志》编号斯0367号,是敦煌卷子中一个重要的地理残卷,共存八十五行,首部残缺,一至二十七行记沙州寿昌县地域,二十八至八十三行记伊州地域,八十四至八十五行为写著题记。沙州部分残缺,伊州部分完整。卷子反映了沙州、伊州的地域、沿革、城镇、交通、烽燧及河流、湖泊、物产等自然环境和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不见记载的重要问题,补充了《唐书·地理志》及《元和郡县图志》的不足。它不仅是研究沙州,伊州历史、地理的巫要资料,而且为中西交通、民族迁徒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准备就播仙镇、石城镇的,设置及沿革、鄯善人的迁徙、与萨毗城有关的中西交通以及《沙州伊州地志》的著录依据等问题作一点探讨并联缀成篇,赘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论点摘编     
藏彝民族走廊与茶马古道申旭发表在《西藏研究》1999年第、期上的文章,从民族迁徒的角度对藏彝民族走廊和由大理经缅甸至西藏察隅的茶马占道作了研究。文章说,我国民族学界提出的藏彝民族走廊,人体包括甘肃南部、青海东部、西藏东部、云南西部以及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这一狭长地带。从占至今,藏彝民族走廊主要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活动的舞台,尤其是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毗邻区域,占代氏羌族自北向南迁徙与这一区域藏缅语族各民族形成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第一,从有关民族的史诗、迁徙传说和语言等方面可以找出其祖先沿着藏…  相似文献   

4.
客家先民的第二次迁徒.是由于唐朝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而发生的。迁徙到达江南一带的客家先民与继而从北方迁徙的难民流合在一起.最终来到了赣南和闽西,也就是客家传说中的葛藤坑所在地。“葛藤坑传说”被称之为客家民系的传世神话。这也标志着客家民系已临近了最后形成与诞生。石城石壁被称为客家人的祖地,也就是最终的“葛藤坑”的所在地。包括孙中山的先祖——孙誗,也是辗转迁到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5.
秦九都八迁的路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秦九都八迁的起迄路线 ,一般认为是由甲至乙、由乙至丙式的依次相递迁徙。事实上秦都邑迁徙的路线并不都是如此直线式的 ,而是有部分的迂回。本文着重讨论了秦的首次迁都和文公、献公的迁都路线 ,认为秦的首次迁都并非一般认为的由西犬丘迁至秦邑 ,而恰恰相反 ,是由秦邑迁至西犬丘 ;文公的迁都氵开渭之会 ,非迁自氵开邑而是迁自西犬丘 ;献公的迁都栎阳 ,非迁自泾阳而是迁自雍城  相似文献   

6.
盘庚迁都地望辨——盘庚迁都于偃师商城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商灭夏以后,其国都曾五次迁徙。在这五次迁徒中,盘庚迁都是最后一次,也是人们最熟知的一次。对于盘庚迁都的地望,古籍中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或以为在黄河以南,或以为在黄河以北。安阳殷墟发现以后、通过对出土甲骨文和其它遗存的研究,证实了《古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的记载,从此,盘庚迁都的地望在黄河以南的说法就很少有人再提了。近年来,在河南偃师县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商代早期城邑,由于其地望正好符合一些文献记载的汤都西毫的地望,有的研究者认为这座城就是汤都西毫,从而也就使盘庚迁都于黄河以南的说法又复活了。有的同志认为:“安阳小屯很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方志》2009,(9):63-63
沈力民在《福建史志》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在首轮志书中,人13志记述的内容主要有:人口总量(包括总户数、总人13、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分布(包括地区分布、城乡分布);人13变动(包括自然变动、人13迁徒);人口结构(包括年龄、职业、文化、民族的构成)。这些记述都侧重于从人13的规模、数量上进行分类记述。  相似文献   

8.
中原地区大汶口文化因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因素是大汶口文化在河南境内传播的结果。约在公元前三千一二百年至公元前两千五六百年,由于大汶口文化的人口增长,势力膨胀及中原原始文化的相对衰弱,部分大汶口人沿颍水及其支流贾鲁河迁徒到豫中,继而又迁徒到豫西地区。这给中原原始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古代文明在中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陈涉世家》写的是一个“才能不及中人”的平民,帅领一群“失期法当斩”的戍卒,奋起冲击中国历史上版图甚大,法网最密的中央集权制王国政权的一段史实。时间虽只六个月,其意义却甚深远。第一,“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的秦王朝,“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敢于冲击。第二,“陈胜虽已死,其所置侯王将相竟亡秦,由  相似文献   

10.
试论拜占庭的拓殖运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7—9世纪拜占庭的农业拓殖运动,是中世纪世界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在实行军屯和民屯的政策方面,拜占庭继承了罗马共和到帝制时代的历史传统,但与罗马时期以开疆拓土为目标的外张性拓殖相比,拜占庭拓殖的主要目的是守护边疆、强化政府管理机制。拓殖政策的实行,使得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新来者"将其"蛮荒时代"的社会和生产结构方面的因素糅进拜占庭的社会生活当中,促进了中世纪东地中海各不同起源的民族之间的融合,促进了一个堪称为"东方基督教文化圈"的东地中海文明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唐若水 《古今谈》2006,(2):80-80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的发源地在哪里?是何时由狼演变而成的?这种演变的过程和原因是什么?狗在地球上又是怎么迁徒、发展的?美国权威的《科学》杂志不久前刊登了由瑞典、美国和中国三国科学家合作研究的有关狗的三篇科学报告,其中的一篇《家犬起源于东亚的遗传学证据》似乎给了我们答案。  相似文献   

12.
李安又获国际电影节奖。说"为国人争光"吧,似乎乃国家在积弱时代的俗套。今日,该考虑《色·戒》对世界文化的意义,但其累积的历史透视还缺乏深广度。目前看得较清晰的是《断背山》在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地位。《断背山》是用同志故事颠覆了最能代表美国男性"雄健性"的西部牛仔理想。美国人把西部原野神话化始自西部边疆已消逝之时,即1890年,该年美国人品普查局(Census Bureau)宣告国土境内已无可拓殖的边疆。在电影还没  相似文献   

13.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隆林县仡佬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拜树节。仡佬族人拜树,并不拜所有的树,而只拜青棡树。在隆林,青棡树之所以成为仡佬族所拜的祖宗树,同历史上这个民族的迁徙有关。仡佬族有首民歌唱道: 云南下来一条河,这里流来那里落。仡佬古时无住址,贵州飘流广西落。相传,古代居住在贵州省安顺等地的仡佬族人民向广西的隆林迁徒时,由仡佬族的“大房”(辈份最高者)带着祖公祖婆的香炉和灵位先走,经过的道路,都用树叶打上记号,为后边来的本族人做路  相似文献   

14.
《元史》载成吉思汗1227年攻打西夏,七月壬午病重,己丑逝於萨里川哈老徒行宫。萨里川哈老徒行宫在漠北,他不可能在八天之内从西夏赶到漠北。较为符合逻辑的观点是,行宫可以随着守斡耳朵的皇后迁徙至西夏,所以成吉思汗去世地点仍是西夏境内。元代漠北的成吉思汗祭祀在他的四大斡耳朵举行,由此出现了“斡耳朵思”一词,它是後世“鄂尔多斯”一词的来源。元之後的成吉思汗祭祀地点转移到了漠南的鄂尔多斯,其转移的原因,是因为蒙古人深信成吉思汗曾表示愿在鄂尔多斯安度晚年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15.
厦门大学人类学家蒋炳钊先生编著的《畲族史稿》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畲族是中国东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本书作者从1958年便开始了对该族历史的调查与研究,《畲族史稿》集中反映了作者几十年的有关学术成果,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全书分五篇,首篇论述了畲族的族称、来源和迁徒,认定畲族是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古代越人的后裔;第二篇叙述了畲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肯定了畲族人民对山区经济开发的历史功绩;第三篇重点介绍畲族人民的革命斗争;第四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稿编辑、朱庭光主编的《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第一分册,是一部具有特色的学术性和知识性兼备的世界史新书。该书共辑入世界古代史有一定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的重大事件55篇,起自公元前4000年纪后期古埃及统一王国的形成,迄于公元1000年中期日耳曼人大迁徒。论述上下数千年,纵横亚非欧,取材广博、内容丰富、叙事生动、见解  相似文献   

17.
地区领导把史志办当作地委、行署的一个职能部门,给任务、压担子。地委、行署除要求史志办认真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编修出版县志、《地区志》和《伊吾保卫战》、《抗日时期中共党人在哈密所,还让地区史志办组织指导、编写审定出版地区各处的58部专业志;平时还给地区史志办出题目,编写为现实服务的地请专著,如《哈密旅游》、《腾飞的哈密绿洲》、《哈密瓜与哈密》、《开发淖毛湖》《哈密回王》、《新疆哈萨克族迁徒史》、《哈密史略》和《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在哈密》等。1985年,还与地区经协办联合编写招商引资项目,参加地区召开的…  相似文献   

18.
谈迁(1594——1657),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明亡后尝自署名“江左遗民”。浙江海宁县麻泾港人。他以毕生心血和惊人的毅力写成了近五百万字的编年体明史《国榷》,以及笔记史料《枣林杂俎》、《北游录》,方志《海昌外志》等九种著作。尤其是他的《国榷》一书,在私人编撰的明史中,篇帙最浩繁,内容最宏富,或为研究明史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19.
韩州,是辽朝在东北设置的一个重镇,在军事上、政治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金代仍沿袭辽的韩州设置,但其治所已有变更。据文献记载,韩州治所从辽至金曾三次迁徙,对此三次迁徙的地望,近人多有考证,但其说不一。近来读到段一平同志的《韩州四治三迁  相似文献   

20.
乐山文庙     
乐山文庙胡方平乐山文庙古称嘉定府3庙,嘉庆《四川通志》卷77记载嘉定府文庙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庙址原在城西育贤门外育贤坝上。明洪武间沫水为害被毁。明嘉靖安磐《修城记》云:“尝闻父老云,永乐中,州学在津南数十步,以今计之,正当中流,决啮迁徒可知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