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大学虽然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但中国的大学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教育传统之中。《大学》、《学记》蕴含的教育理念为现代大学提供了思想资源,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德育为先和知识的实践性取向深深影响着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绪形康 《世界汉学》1998,(1):212-214
1997年4月,日本爱知大学正式成立了现代中国系(日文名称为“现代中国学部”)。这是日本国内第一个以“中国”命名的院系,同时这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创举。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集以来,不仅迅速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百貌,使之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且也促进了  相似文献   

3.
使命是其主体在社会实践中所应担当的责任。现代大学的使命是利用其先进的知识文化服务和引导社会向前发展。大学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的中心,其使命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党志峰  李嘉莉 《沧桑》2011,(2):161-162
诚信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具有历史性、学理性、实践性的特质,也蕴涵着具有普遍价值的因素。本文立足于大学的时代背景,从价值角度阐述大学诚信教育的价值意义,并就大学诚信教育在现代大学的价值体现进行探讨,力求为我国现代大学品质、文化、精神和制度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韩坷 《文史博览》2007,(7):32-32
众所周知,学士、硕士和博士是现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学位。现代大学和学位制进入中国不过百余年,可是这几个学位名称却是古已有之,只不过当年不是用  相似文献   

6.
赵准旺     
《收藏家》2004,(9):i005-i006
赵准旺先生,是中国现代水墨画家。1945年生,北京市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美国现代艺术交流学会会长、美国西并经大学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古以来对于学校的观念,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教书育人。 然而,过于简便和宽泛的语言选择能够扼杀掉一切的细节和意义。从世界范围的现代大学的实践及其成就来看,“教书育人”这样简便的定义显然不足以囊括大学的真正精神。  相似文献   

8.
潘德昌 《世界历史》2005,(2):140-142
20 0 4年 9月 1 8— 2 0日 ,由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主办、渤海大学历史系承办的“繁荣2 1世纪中国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在锦州隆重召开。著名史学家、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名誉会长齐世荣教授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张宏毅教授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秘  相似文献   

9.
智效民 《文史月刊》2014,(10):41-48
现代大学在中国只有一百来年的历史。当初的大学,主要有国立(包括省立)、教会、私立三种形式。办大学需要大量资金,而学校又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因此私立大学要比国立大学、教会大学难办得多。在这方面,张伯苓创办的私立南开大学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对此,国内外有过许多评论。比如上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友好人士为纪念张伯苓先生70寿辰,出版过一本书,名叫《另一个中国》(应译为《这里是另一个中国》)。司徒雷登在该书《导言》中说:“做为燕京大学校长,在美国我有一批潜在的赞助者。美国人习惯于响应国内和国外在教育和宗教方面的呼吁。他们了解传教士呼吁的目的。他们有相当的财富。张伯苓没有这些优越条件。在中国,高等教育一向是由国家办理的。大学的经费是由中央政府或省政府提供的。办私立大学,张伯苓是一个拓荒者。”  相似文献   

10.
现代大学进入国人的视野,与救亡图存的局势密切相关,而国人对于现代大学的理解,则经历了"作育专才"说、"研究高深学问"说和"造文明"说三个阶段的递进。胡适在这一递进中,堪称"造文明"说的先驱。他的"兴大学,造文明"之梦生发于留学时期,实践于归国以后。这一努力虽然历经各种困难和挫折,有时胡适也不免有沮丧之感,但总体上还是应之以他"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胡适的现代大学梦最终重挫于内战,然其诉诸"造文明"的大学理想,不啻为中国近代大学史上的重要遗产,对当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钱基博,字子泉,号潜庐,江苏无锡人。现代著名古文大家,文史学家,历任清华大学、光华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华中大学等高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就任华中师范学院(即今华中师大)历史系教授。钱基博诂经谭史,旁涉百家,学识渊博,于四部之学皆有阐发,著述甚丰,有《现代中国文学史》《经学通志》《近百年湖南学风》等,为一代硕学通儒,文章巨擘,有着"天下通儒"之誉~①。钱基博先生一生爱乡爱国,对故土无锡充满了纯朴  相似文献   

12.
兼士 《安徽史学》2006,(5):128-128
由中国现代史学会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办的“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8月14-16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会议收到论60余篇,有80余位学参加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13.
陈纪莲 《神州》2012,(6):31-32
以一个“乡下人”姿态砰然闯入中国现代文坛,以一张小学学历而最后成为大学教授,这便是沈从文传奇的一生。沈从文先后在吴淞中国公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等高等学校任教。在以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里,他的大部分时间实在学校里度过的,所以大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建设现代大学的两大重要因素。大学文化是实现大学理想和价值、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是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渗透在大学文化血液里的大学精神,是在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其凝聚着当代大学所应具备的创新精神、育人要旨和开放意识,成为了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结晶,也是整个社会日益进步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信息化条件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如何适应信息化条件,更好地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国大学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信息化条件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即利用网络交流信息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建立和占领网络阵地,主动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培养一批会使用网络技术的高素质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
正内容简介《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以时间为经,以人物活动为纬,讲述了初起于留日学生爱国风潮,最终消逝在日军侵华炮火中的中国公学近30年的校史。中国公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较早的私立大学之一,由爱国留学生发起、依靠民间集资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所存在时间不到30年的学校,先后有一大批现代史上大名鼎鼎的中外人士与它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王麟 《文史春秋》2006,(1):24-25
人们多认为,开中美百年化交流先声,是耶鲁的毕业生容闳,而未能意识到,1879年哈佛曾首聘中教师戈鲲化先生,应可成为中美交流的另一序幕。1636年成立的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先创立、最负盛名的大学。哈佛由传统的学院发展为现代大学,是在艾列特校长上任后,此后分理、法、商、医学院,学生和教职员都多了三五倍,校务蒸蒸日上。校内不少教授都醉心于东方思想艺术,加上与华通商传教骤增,外交又成为另一项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今年,南京市人大审议了《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条例》,准备用立法的形式保护民国建筑;国务院颁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南京的中央体育场旧址、国民大会堂旧址、中央大学旧址、金陵大学旧址、金陵女子大学旧址等一批民国建筑赫然在目。  相似文献   

19.
姚远 《东南文化》2003,(1):53-57
作为教会大学毕业生的陶行知,在金陵大学求学期间,陶行知从一个尚且懵懂的徽州少年,转变成了一名追求自由民主、信奉“知行合一”的先进青年,成为他“爱满天下”的教育事业的逻辑起点。可谓金陵大学是陶行知早年智悲双修、悟证光明的菩提树。本文将通过陶行知在早期金陵大学求学经历的考察,探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教会学校间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20.
赖晨 《文史春秋》2013,(7):60-63
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人,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贫穷的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1岁。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