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补遗”,续修志书中所特有的篇目和内容,即把前志遗漏的内容在续修志书中补记完整,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对前志进行补遗历来是编修续志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早在2000年3月份发出的《关于续修地方志的几项规定》(讨论稿)中,就将“补遗和考订”列为全国续修志书的五项内容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从目前所见到的几十部续修县市志篇目和几部已经出版的续修志书,除四川《大邑县志续编》等极少数县志外,大多数都没有设置“补遗”门类,更不要说补记前志漏缺的历史事实。为了认真做好续志补遗工作,笔者结合本地实际,就前志究竟遗漏了哪些内容,为什么会遗漏?在续志中应该补记哪些,以及如何补记浅谈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2.
为了认真做好对前志"补遗"工作,分析前志究竟遗漏了哪些内容,为什么会遗漏?在续志中应该补记哪些,以及如何补记。认为主要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实为宗","据事直书",还历史一本来面目,留下一部真正可为明鉴的"信史"。  相似文献   

3.
“补遗”,续修志书中特有的篇目和内容,即把前志遗漏的内容在续修志书中补记完整,还历史本来面目。对前志进行补遗历来是编修续志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早在2000年3月发出的《关于续修地方志的几项规定》(讨论稿)中,就将“补遗和考订”列为全国续修志书的五项内容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从目前所见到的几十部续修县市志篇目和几部已经出版的续修志书,除四川《大邑县志续编》等极少数县志外,大多数都没有设置“补遗”门类,  相似文献   

4.
<正>补遗,就是把前志遗漏的内容在续志中补记完整,还历史以本来面貌。首轮新志编修大多是在理论、人才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始,因为志书涉及的时限长、内容广、字数多,难免会有遗漏和错讹。2000年3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发出  相似文献   

5.
补遗,就是把前志遗漏的内容在续志中补记完整,还历史以本来面貌。首轮新志编修大多是在理论、人才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始.因为志书涉及的时限长、内容广、字数多,难免会有遗漏和错讹。2000年3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发出《关于续修地方志的几项规定》(讨论稿),其中第4条指出续修志书应当包括承前简述、续修正文、专题记述、补遗和考订、附录和索引5项内容。  相似文献   

6.
续志必须重视"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志应设“补遗”门类或专项,把首轮新编志书漏记的内容补记完整。前提是指导思想要正确,明确“古…‘近”“现”和“详略…‘粗细”的概念,对诸如民国时期、抗日时期及解放后的一些重大运动的历史资料要认真记实记清。认真总结前志编纂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其成败得失是“补遗”必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续志中对前志纠错、补阙是修志的一个好传统,也是客观现实的需要。纠错要注意克服“护短”的心理障碍。纠错内容主要包括史实引用不准,对同一事物记述互相矛盾,数字错误,篇目设置有失规范,内容违反科学常识,错别字以及地名、纪年错误等等。补阚主要是对前志应该记述的门类、事件、人物存在的缺项或有明显遗漏进行补充。纠错、补阙的方法主要有设勘误表、随志补缺漏、设专栏补阙、设专题考证类目等。  相似文献   

8.
书讯     
由四川通江县志办公室李秀国编著的《志局内外》是一本很独特的文集。此书为大32开本 ,22万字 ,分设“名家序言”、“史志评论”、“书札往来”、“邑人补记”、“史志年谱”、“史料补白”、“文献辑存”等 ,其内容大多出于史志界名家之手 ,对辑存修志史料 ,总结修志经验 ,探讨方志理论 ,研究地方民俗 ,指导读志编写有一定帮助。如需订购此书 ,可与广东省史志办秘书处联系(16元/册 ,含邮资)。电话 :83132882邮编 :510031书讯$广东省史志办@夏临昌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历史负责,根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续修地方志的几项规定(讨论稿)》的精神,增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决定在续修《增城市志》(1994-2005年)中设置“前志补遗勘误”篇,补记《增城县志》不足之处(特别是本应记述而没有记述的具有重大影响和重要意义的人、事、物和已记述的重要人、事、物中缺漏的主要事迹、主要情况),改正其中的错讹之处。  相似文献   

10.
“正史”至清初凡二十二部,其中有艺文,经籍志者仅五部,已有的艺文志记一代藏书之盛,登录一朝著作又颇多遗漏,所以有补史艺文、经籍志(下或简称“补志”)之举,究其源委,实发轫于清康熙初黄虞稷承修之《明史艺文志稿》,兴起于乾隆朝,发展于嘉道间,繁荣于鸦片战争以后。  相似文献   

11.
传统意义上所讲的续志,是在前志基础上续记以后一段历史时期的事情,体例基本依照前志,只是类目上略有增删,属断代志。这表明续志非常强调与前志的衔接,衔接是续志的根本,没有前志为源头,“续”无从谈起。从我们所查阅到的旧志中的续志来看,在其断限内记述内容,与前志连续性极强。以《(道光)泰州志》及《续纂泰州志》为例,前志36卷,续志35卷,均以“序”、“建置沿革”为开篇,“杂志”为结尾:《续纂泰州志》删去  相似文献   

12.
清人云生(亦称“云大人”)总纂修的《打牲乌拉志典全书》(以下简称《全书》)自一九八一年发现以后,引起了国内外清史专家们的极大关注。但是该书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有关清入关前的设置,客观上因原始档案焚毁一旦而“无凭嵇查”。因此,《全书》中自然出现了遗漏及空缺。此外,《全书》被收录进《吉林省地方志考论、校释与汇辑》一书,该书注释中,又有舛漏之处。本文仅以迈图嫡系子孙所藏的《傅氏族谱》为据,对以上遗漏和错误方面,略作补订和厘正。  相似文献   

13.
装帧豪华、洋洋数百万言的《遵义市志》,最近已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标志着地方志乘的编纂,又有了一项极其重要的新成果。地方志一贯有综合性的特点,新编《遵义市志》也不例外,也可以说“理想型”的地方志一定要有综合、全面的特点,如此才能完整再现一方区域的“全息图景”,否则不仅有历史事实(存在的历史)遗漏的不足,而且也会留下文化意义(存在的意义)“流失”的缺憾。因为历史文化既是事实的存在,又是意义的存在,在中国人看来,事实的存在与意义的存在是统一的,不能脱离事实的存在另去寻求纯粹意义的存在,所以才有图可亡,史…  相似文献   

14.
伊犁河谷9部首轮志书均在全志之末设有《附录》编,收录诗文、旧志、文献碑记、奇闻轶事等。纵观这些附录,其优点是收录诗文有价值、所录史料珍贵。但同时存在遗漏重要文献资料、所录与当地无关系、要项从“正位”贬到“附录”、志中有志、个别资料缺少价值等瑕疵。  相似文献   

15.
首届新编方志很少将笑话和幽默故事收入。而笑话和幽默故事是民间创作,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往往表现出人民群众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幽默诙谐的性格。东北是出产“笑星”之地,说明这里有着丰厚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幽默土壤。我们应努力搜集整理这些民间创作。如首届志书中没有收载,可在续修志书中补记。现选载河北《平乡县志》中《笑话》一节7则笑话和山西《万荣县志》中《口头文学———万荣憎》一节无题序和8则幽默故事,供方志编纂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来稿摘登     
《中国地方志》2007,(3):62-63
河北省石家庄市地方志办公室刘铁侃来稿认为,第二轮市志篇目应大胆创新,增设市前志篇。增设市前志篇的目的是,让世人在看市续志的时候知道和市续志紧密相连的市前志的一些情况。篇下设三章或三目:一、编纂,写明市前志的名称,从何时开始编,编纂过程,何时由何出版社正式出版,市前志护封照片,凡例,目录,字数,主编、副主编、编辑、撰稿人名等。二、保存,在我国和世界上哪个国家什么档案馆或图书馆保存着市前志,并画图标明。三、利用,市前志出版后国内外利用情况,产生过哪些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第二轮修志有两种理解:是“修‘续志”’还是“‘续’修志”。从“‘修’续志”的含义看主要包括续、补、纠、创四方面:一、续就是续记前志断限后的史事;二、补就是补前志所当有而实缺了的内容;三、纠就是纠前志之谬;四、创就是在前志基础上的创新。…续’修志”的理解则认为是继续修订志书、融汇前志,修成新的通志。作为理论探讨或是实践摸索,需要在修志过程中不断总结、丰富。  相似文献   

18.
西汉财政家桑弘羊建立的均输法曾在全国推行。其推行的初期,均输官只在少数地方设置,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史记·平准书》)此后,均输官在很多郡县都设置起来,均输网遍布全国。但是,《汉书·地理志》只记千乘一郡有均输官,显然与元封元年在许多郡国设均输官的事实不符,是《汉书》的遗漏。或者认为《汉书·地理志》并未遗漏,而是均输官有许多别名,“用均输之特产品而命名”,“故南海、交趾近海多庶羞,即置圃官及羞  相似文献   

19.
1974年3月,重庆市博物馆在广安县明月乡(今属华蓥市)征集到明户部尚书王德完墓志铭志盖(图见封三)、(图一)及诰封太夫人古氏附葬墓志铭(图二)志盖(图三)共四块,其质地和大小相差不大。王德完墓志铭,青石质,高74、宽102、厚9厘米。真书,四十行,满行38字,约一千四百余字。由大学士叶向高撰文。实物现藏重庆市博物馆。《墓志》颂扬了王德完一生业绩和阐述其一生遭遇,同时也补充了《明史》和《州志》对王德完记叙的遗漏。如《墓志》载:“皇祖升遐遗诏起公太常少卿”,说明万历皇帝崩驾前已悟对王德完的处理不当,  相似文献   

20.
用志工作是方志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用志过程中方志工作者处于何种位置,应做好哪些工作,值得方志界认真研究。搞清这些问题,便于方志工作者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用志工作。在此,笔者就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