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伪满政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而产下的"怪胎",为了巩固和发展这个历史上的"怪胎",日本关东军曾颇有用心地制定了一整套的职官制度,军事职官任免制度也在其中,对军事职官的任用采取日满两系并用的方针,由日系控制实权,而后针对升迁混论、系统庞杂现象,对军事职官的任免又采取了"本职位制"、"停年制"和"考科制"等几种形式,以此牢牢把握军事大权,独自操纵和控制殖民地的军队,通过日本人对任免制度的实际掌控,达到控制整个满洲政权的目的,充分体现了这个伪满政权的傀儡性和殖民性。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期,中国从帝制走向共和,而日本从明治时代走向大正民主运动时期。在这个转折时代,日本既继承和沿用对清末留日学生的积极接受、消极教育和利己管理政策,又不得不面对该政策日益明显的负面效应,最典型的是"留日者反日",这与其培养留日学生"亲日倾向"和借此扩大日本在华势力的目的背道而驰。于是,日本政府内部逐渐出现改变对中国留日学生放任自流的"不干涉主义",转而采取"优待主义"的建议和动向,虽在当时未能落实,但毕竟是此后"改善"留日学生政策的量变积累,反映了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其所依存的时代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君王论"这个专门探讨领袖学的专栏,第一期谈过希拉里,及"从政需要打不死"这项领袖特质。结果,美国总统初选的最新发展,Comeback Gal(打不死女郎)希拉里,再次展示这种绝地反击力挽狂澜的能力,继1月8日在新罕布什尔州反胜后,再于3月4日缔造出另一个"大奇迹日",在命悬一线、事前民调看淡的情况下,在关键性的俄亥俄州和得克萨斯州初选中,同时绝处缝生,再次显示其打不死的韧力。  相似文献   

4.
这个终其一生只活过13个快乐年头的美丽女子,如今是生是死,都因为日朝两国对于遗骨鉴定的各执一词而显得扑朔迷离。各执一词的背后,是日本"难以再向朝鲜提供进一步的粮食援助",朝鲜则宣称日本"恶意利用横田惠问题,企图达到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女,中国菜,法国男士瑞士山",当全世界都在背诵这个幸福条律,憧憬日本女人的顺从与温柔时,一本自传体小说《黑道月亮》却横空而出,让人们惊讶:原来日本女人也有枭雄。2007年,让国际传媒最为关注的日本女性,无疑就是《黑道月亮》的作  相似文献   

6.
在1937年11月到12月侵华日军进攻中国首都南京与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期间,日军主力第16师团两名法西斯青年军官向井明敏与野田毅对中国战俘与平民进行骇人听闻的所谓"百人斩"杀人比赛。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等报刊对这两名法西斯分子的疯狂行径,在短短十余天时间中,竟连续四次进行跟踪报道,把这两个杀人恶魔吹捧为"日本勇士",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个事例典型地说明了战时日本新闻传媒记者中的绝大多数人具备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一切思想特征与行为特征,是日本当局对中国实施武力征复与屠杀恐怖政策的宣传鼓动者。他们的战场报道宣扬日本的"侵略有理"与"屠杀有功",充满了法西斯的野蛮、霸道与无耻。  相似文献   

7.
臧运祜 《民国档案》2007,(2):97-105
我国学界在关于"汪精卫与日本关系"的一些有限的研究中,所使用的资料主要还是中、日双方当事人的资料,以至于这个重要史实,迄今还充满了传奇与神秘的色彩.本文就1939年12月日本内阁情报部发表的"绝密"资料《支那新中央政府成立的经过概要》,对于日本的"汪精卫工作"进行了考论.日本方面首先认定"汪精卫和平运动发端于1938年春中国事变进入正式阶段之际",而并非起于中国内部抗战以来的和战之争.日本的"汪精卫工作",是在1938年1月、11月的第一次、第二次"御前会议"分别决定的对华政策,以及近卫首相发表的第一次、第二次声明之间进行的;汪精卫集团的降日,是日本实施对华政策的必然过程和最终结局.汪精卫在河内"工作"无成的情况下,半推半就地投入了日本的怀抱之中;他既已逃亡上海、蛰居于日本的卵翼之下,其政治生命从此就完全听命于日本.1939年6月的汪精卫第一次访日,把他与日本的关系公开化;回国之后,开始了组建伪中央政权的工作.日本首先自我否定了"重光堂协议",趁机继续贯彻第二次"御前会议"的决定,并把将来对于该伪政权的政策,预定于与汪氏集团达成的密约之中."汪精卫工作"不仅是日本的"谋略",而且是日本侵华国策的产物,前者是从属于后者的,或者说是后者的形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8.
壬辰战争的失败和清朝的统一意味着日本在军事层面扭转中日落差行动的破灭,但明清鼎革给江户日本带来了"华夷变态"的直接反映,为日本在文化层面扭转中日落差提供了契机。然而,中日之间悬殊的文化落差毕竟是日本难以逾越的鸿沟。于是,以古学派为主的江户学者认为,朱子学把佛老思想引入儒学的严重后果是中国在文化上的"由华变夷"。江户学者通过对《大学》和《中庸》的新诠,将其去"中国脉络化"而建"日本脉络化",其重点不再阐述"格物穷理"、"天道性命"、"人心道心",而着重论述"人伦日用之道",并以政治而非道德为中心,"伦理意识"逐渐让位于"政治事功",进而在文化层面上实现日本的"脱夷入华",为日本文化的中心主义提供学理支撑,初步完成了近世日本"自文化中心主义"的建构,对其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世界大战的需要,日本军方抛出"总体战理论",并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事变初期,日本当局内部就战略问题发生了意见分歧,随着国际形势以及事变的扩大朝着对日本有利的方向迅速发展,日本决定扶植傀儡政权长期占有中国东北,并调整战略态势,策划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东亚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10.
正杜甫《春望》诗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诗生动抒发了作者忧国伤时的伟大情怀,读来常常让人感动不已。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下,我的少年时代曾在沦陷敌手的南京度过,痛苦地尝到了当"小亡国奴"的滋味,现在回忆起来,仍不免感慨万分。20世纪中期的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南门改称"中华门",开辟了一条并不很宽的马路叫"中华路",靠近城门有一座南门  相似文献   

11.
近代日本对外扩张主要由日本政府的强权外交和战争行为所推动,而日本文人则通过构建日本对外扩张的"合理性",以此参与日本的对外扩张。日俄战争前日本文人构建日本向"满洲"扩张的种种"合理性",以此煽动日本民众支持日本政府对俄国开战向"满洲"扩张。  相似文献   

12.
正被誉为"日本禅学第一人"的铃木大拙指出,"禅是中国的实际精神和充满高远思索的印度形而上学的牢固焊接"。禅对日本文化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在日本的社会文化生活处处可见禅的踪影。一、禅与禅宗及其流派禅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静坐冥思",由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创立。据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冥思49日,终于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这个静坐冥思的过程,就是"禅"。禅经过代代相续,由第28代传人菩提达摩传入中国。菩提达摩也因此成为"禅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日本艺伎是一个神秘而又有些暧昧的职业,其实人们对艺伎有着很多的误解。300多年来,艺伎已经成为日本独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一些著名的艺伎甚至对日本历史的走向有过微妙的影响。幕府催生日本艺伎17世纪末期,日本兴起了代表市民阶层的"町人文化",艺伎也在这个日本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悄然诞生。艺伎的起源可追溯到德川幕府早期表演歌舞的流浪女艺  相似文献   

14.
"我们正在斗争……今后任何问题都可能会导致自民党垮掉和政府更迭。日本需要一名强势领导者,以应对内政外交复杂局势。"这是在竞选期间,福田康夫最有激情、叫得响的一句口号,也是最受日本民众拥戴的一面旗帜,尽管这与他持重、温和的风格有些不一致。但日本民众最有感触,5年半的"小泉时代",让日本的内政外交几乎走进了死胡同。一年的"后小泉时代(安倍政权)",小泉政治的阴影仍然笼罩在日本人头上。那么,福田能够带领日本民众走出小泉的阴影吗?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曾经说过这佯一段话:“在造成今日我之各种感力中,要以我在童年和家庭所身受者为最大。我对于人生与平民的观点,皆在此时期得受最深刻的感力。究而言之,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康健的  相似文献   

16.
一位85岁的老人,在风烛残年之际,居然打赢了一场长达5年的"国际诉讼",在东京先后两次胜诉,告倒了日本一出版社和两名日本人。这是关于"南京大屠杀"在日本的首次胜诉。笔者作为一名与该案有密切联系的"当事者",经历了这场"国际诉讼"的前前后后,特撰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朱良 《炎黄春秋》2010,(11):55-58
<正>我有幸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获得"解放"后,以"青年工作者"身份参加廖承志会长为团长的中日友协代表团于1973年4月16日至5月18日访问日本32天。中日关系一直是我国对外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毛泽东主席特别是周恩来总理曾为增进中日人民友谊和发展两国关系付出了巨大心血。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关系,对日本这个盟国搞了"越顶外交",加  相似文献   

18.
正日本各界对孙文神户讲演(1924)的冷漠,昭告了东亚世界"王道"价值的终结。偶有东洋霸权者的道德式主张,可究其实也不外是"以德行仁者王"的反面——"以力假仁者霸"。这意味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曾一度使"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这一中国古典的理论装置,变成了弱者的哲学。其超直观的逻辑俨然被表述为:过分强调"德"者,一定是因为已无能言"力";而一旦国力强大,侵越他国疆土甚至杀人越货,也  相似文献   

19.
父母们或许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人是由"血肉之躯"加"精神世界"而"合成"的,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但需要"物质喂养",而且还需要"精神喂养"。这个道理说来浅显直白,但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仅关注孩子的肚子,不关注孩子的脑瓜"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历史研究》2012,(6):65
杨栋梁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本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的成果,约500万字,集十余位作者之力完成。全书发掘使用了大量日本原初性政府公文、报刊时论文章、各类调查文献及学者著述,在分析总结古代日本中国观的基础上,深度考察了1603年以来日本对华认知的特点及其演变。第一卷"总论",把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概括为从质疑到蔑视(1840—1895)、从蔑视到无视(1895—1924)、从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