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中国历史学的数千年发展相比,20世纪中国历史学最重要的进步是在中西文化的撞击、融汇和交流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文明演化的全新历史问题。50年代以《红楼梦》讨论为契机的“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就是其中之一。毕竟,相对于同一时期史学界就历史发展动力、历史创造...  相似文献   

2.
姜芃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一书,已在2007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十多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开设的“西方史学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最新资料修订而成。除一位作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外,其他六名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史学理论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全书共分14章,即现代西方史学的演变、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西方思辨的历史哲学、西方分析的历史哲学、法国年鉴学派、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美国的新政治史、西方心理史学、西方城市史学、西方妇女史学、西方家庭史学、西方儿童史学和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挑战。全书不仅描述了20世纪不同阶段历史学的发展趋势,涉及多个历史学分支学科,而且还从历史学与社会以及社会学术思想的关系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人们了解研究西方史学理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出版  相似文献   

3.
一点希望     
《史学月刊》是建国后创刊最早的史学刊物之一,也是我喜爱阅读的刊物之一。回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全国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的高潮,史学界的许多同志都希望能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历史,以马列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在各级党政部门领导下,为了加强教学和科  相似文献   

4.
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哲学家奥克肖特在其《经验及其模式》中阐发了一种独特的历史经验理论。在对历史学性质的看法上,虽然后现代历史哲学在奥克肖特的视野之外,但他实际上兼备了"现代"和"后现代"的双重视域,因而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现代和后现代,以便形成一种对历史学相对合理的认识。而且,奥克肖特的历史经验理论也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当前西方历史哲学领域有关"经验"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史学界历来对雍正的《大义觉迷录》毁多誉少,一般的都认为它是满族统治者对具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实行镇压,替清朝统治的“合法性”辨护的产物,更有的认为,是替他的咸丰以后的子孙创造了向帝国主义投降的理论根据,也替现代蒋介石之类的各国地主资产级级反动派创造了向帝国主义投降的理论根据。”(《文汇报》1963.2.3日)今天,我们依据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用民族平等的观点,唯物的分析评价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不平等现象,对《大义觉迷录》加以重新认识,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继承其优秀的思想成果,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雍正的《大义觉迷录》是在处理曾静、张熙这桩重要的文字狱中产生的,因而给后来读史者留下一副凶神恶煞的专制主义者的面孔。  相似文献   

6.
论雅斯贝尔斯的历史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1969)作为存在哲学家闻名遐尔,但他作为历史哲学家却知之寥寥。许多学者虽然都知道他的“历史性”、“历史意识”、“轴心时代”等概念,并不十分清楚他在《时代的精神状况》、《哲学》、《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等著作中阐发的历史哲学的完整的思想内容。他的历史哲学在历史学专家中受到冷遇,往往被认为是内容贫乏和公式化。  相似文献   

7.
关于在越南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奴隶占有制社会形态、这一社会形态的起迄年代怎样、何朝代属于这个范围等问题,从1951年到现在十三年来在越南史学界中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这个问题所以会引起史学界的激烈争论,乃是由于它关系到《越南通史》的编撰问题、关系到越南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文化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开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往,我国学者在研究西方历史哲学时,遵照沃尔什的划分,将历史哲学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两大块。前者有黑格尔、斯宾格勒、汤因比等学者,后者在国人中知名度大的便是克罗齐与柯林武德。这其中不乏他们相应的代表作‘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和《历史的观念》都有中译本的缘故。对西方历史哲学有所了解的人,几乎都同时知道克罗齐的论断“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和柯林武德的论断“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我看来,克罗齐与柯林武德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历史哲学领域内并驾齐驱的两位大师,相信在许多人眼中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世界历史观念”即指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历史理论。系统考察近代西方“世界历史观念”的形成过程,并探讨哲学和历史学的关系在其间演变发展的逻辑线索,有助于我们在方法论上搞清楚坚持和发展科学的“世界历史观念”的逻辑机理。本文拟就这方面问题谈一点浅见,旨在求教。近代西方“世界历史观念”的产生有其深远的思想渊源。但要正确地追溯其思想渊源,科学地考察其萌生过程,必须首先搞清楚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历史哲学与“对历史的哲学思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世界历史理论具有双重规定性:哲学历史观上的和具体的史…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究竟有没有本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仍然是史学界尚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在一些论著中往往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替代历史学理论。这种倾向等于取消了历史学自身理论的研究,这对历史科学的发展,不能不说是理论上的阻碍。我们认为历史学是有自身的理论体系的,这种理论体系应当依据历史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加以确定。现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李锐 《炎黄春秋》2007,(4):64-65,73
2005年年底,收到一位老同事寄来的《综合哲学随笔》,他同作者高亮之是浙江大学的同学。读后使我大开眼界,许多思考过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的启发。首先想到的是,我1990年写的《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思想初探》那篇八万字的长文中,曾对毛泽东的理论思想、哲学观点包括《矛盾论》、《实践论》作过探讨。剖析过他的“斗争哲学”思想。“动”与“斗”是他早年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观念,既是宇宙观也是人生观;终其一生,好动喜斗,尤其实践了自己“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诺言。  相似文献   

12.
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近年来,“历史人类学”这一名词开始频繁在国内报刊出现,既有学者大力倡导,亦有学者相当怀疑。①近代史学界对此亦有回应。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从学术史的维度,系统地回顾了20世纪社会学和人类学在中国史学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其间对历史学引入人类学视野与方法有诸多分析与讨论②,张佩国则直接使用“历史人类学”一词,出版了他的专著《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③。那么,什么是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在中国史学界的出现对近代史研究可能意味着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新世纪的中…  相似文献   

13.
发刊词     
《史学理论研究》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史学理论研究》是一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专门研究历史学领域各种理论方法论问题的学术刊物,是一本探讨有关客观历史过程和有关历史认识以及史学本身发展中各种重大问题的理论刊物,是一本推动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相互渗  相似文献   

14.
历史认识:主体意识和主体的创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 ,历史认识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的创造性被忽略 ,这同忽略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在历史矛盾运动过程中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性作用有直接的联系。历史观念的进步、历史学思想的发展和史学理论的创新 ,都离不开历史认识主体意识的提高和加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历史认识理论 ,是能动的反映论。历史认识不是、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地再现历史 ,机械地重构历史。历史认识的过程 ,是历史认识主体依据一定的史学理论方法论进行积极的“创造”的过程。“创造”的目的是使主体认识的结果更加接近客观的历史本质 ,更加符合历史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人均书籍出版量多年稳居世界前茅的国度。因之,除了书籍广告和书讯,对于书评也是予以重视的。日语所谓书评,《广辞苑》的解释是“对书籍的内容进行批评和介绍的文章”。日本史学界的学术刊物,突出者如《史学杂志》(史学会编辑)、《历史学研究》(历史学研究会...  相似文献   

16.
“历史事实”问题是国际史学界、尤其是史学理论界长期关注的热点。相对而言,国内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我们几乎没有把它当作是一个研究课题,虽然有些史学理论的研究与这一课题有关,或者可以归入这一课题范围中,但自觉地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研究,则可以说是一个空白。1987年第4期的《史学理论》刊出的陈启能先生《论历史事实》一文(下文简称陈文),填补  相似文献   

17.
对福柯《词与物》所包含的历史观,国内学界一直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笔者以为,《词与物》在历史哲学上包含两个重要论点:(1)福柯的认识型在本质上是一种统计规律,它使得历史发展的每一个剖面成为认识型支配下的概率事件。这样,历史事件在成其所是之前,我们无法知其所是,因为它们都是统计的结果。(2)“真实的历史”应包括“词的历史”(历史文本)和“物的历史”(客观历史)两个共轭的范畴,二者具有互补性。而且,历史学家不可能同时取得对两者的准确把握,“物的历史”愈趋于精确,“词的历史”就愈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反之亦然。所以,《词与物》所包含的历史哲学思想,极富挑战性,具有鲜明的福柯风格,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18.
读了贵刊 2 0 0 0年第 2期刊登的《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再认识笔谈》 ,颇感兴趣 ,得益匪浅 ,感慨良多。中国史学界终于走上了摆脱僵化的理论误区、冲决“五种生产方式”定式旧藩篱的道路。当然 ,道路肯定是漫长而曲折的 ,更要做许多细致的工作。相信史学界同行们定会将已经开始的研究进行下去。中国史不是我研究的领域 ,不过史学研究终究是相通的 ,因此想为研究“五种生产方式”者提供一点学术性原始资料。去年 1 1月的会议我无缘参与。看了《笔谈》 ,在受益之余 ,深感在“五种生产方式”问题上对马克思误解颇深 ,遗害尤烈 ,到了不得不说的地…  相似文献   

19.
近儿年来,史学界对引进现代自然科学方法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气氛热烈。本刊这一期刊登的一组文章,意即反映这一动向,并希促进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方法论问题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要对研究有用,方法总是愈多愈好。因之,我们对引进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例如系统论等,一是欢迎,二要对它们进行研究,确定其内容与适用范围,以及如何应用于历史研究,三是希望提倡者用你所提倡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以其实际成果参加讨论。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方法论,提倡用马列主义方法论进行历史研究,同时也提倡用马列主义对其它方法论进行研究,并用以丰富发展马列主义方法论。过去,我们运用马列主义方法论进行历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运用中出现片而性,以致现在的研究工作不适应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但这不是马列主义方法论本身的缺陷,而是由于我们对马列主义方法论研究不够,未能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其丰富内容,冉加上“左”的影响所落得的结果。为了提高对马列主义方法论的认识,全面地准确地把握其科学内容,我们欢迎史学理论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并乐于为这类文章提供篇幅。由于篇幅有限,对某些文章我们作了删节,敬请作者鉴谅。  相似文献   

20.
几年以前,何兆武先生曾提出,中国的历史学需要认真进行一番"历史理性的重建"。他说,研究历史而不事先从事探讨和认识历史是什么、历史学是什么以及(尤其是)我们对历史认识的性质是什么,就盲目地径直去探讨所谓历史的客观规律,这就好比是"飞鸟要想赶过自己的影子"。所以,对历史学或历史认识的本性进行批判,"这是历史研究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前导(Prolegomena)工作。"(历史理性批判散论》自序,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最近,笔者读到张艳国研究员的新著《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以下简称"张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