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朱万章 《收藏家》2008,(5):49-55
“天风”一词最早出现在近代美术史上,是1930年的事。在这之前的1929年,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高奇峰(1889—1933年)因患肺病,迁入广州二沙岛梁培基开设之“颐养院”疗养,由德国医生柯道(H.F.Otto)主治,并尊医嘱以政府购画款在岛上自建一楼作养病之用。翌年,高氏肺病稍愈,遂搬入新楼,颜其额日“天风楼”。  相似文献   

2.
梁培基是清末民初知名于世的民族资本家,广东顺德县大都乡人,在梁氏家族系谱中,名世雍,别字慎馀,是梁培基药厂的创始人,于1947年辞世。  相似文献   

3.
梁培基(1875-1947)是民国时期广东著名的民族工商家、制药家和广州名医.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湖广和云贵地区出现了可怕的疟疾,当时特效的奎宁丸还未普遍使用,边远地区的百姓多用乞求仙婆施法驱邪,或请巫医服符水来治病,因此死亡率甚高. 为解除百姓的病痛,梁培基以他医家和制药家的特有眼光,大胆地推出一种自制的治疟疾药物,命名为“梁培基发冷丸”(广东民间称疟疾为“发冷”).该药采用中成药丸的剂型,以治疟疾有特效的“硫酸奎宁”为主要原料,再配以中药甘草粉等制成,疗效显著.可是如何让老百姓尽快了解并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梁培基动了不少脑筋.  相似文献   

4.
"天风七子"是指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奇峰(1889-1933)的七个弟子。"天风"一词最早出现在近代美术史上,是1930年的事。在这之前的1929年,高奇峰因患肺病,迁入广州二沙岛梁培基开设之"颐养院"疗养,由德国医  相似文献   

5.
为家乡办一点实事──记归国藏胞白玛旺杰巴桑1994年8月,德国籍藏胞白玛旺杰先生与大人马达斯专程从德国赶回西藏,他们此行一是为了参加布达拉宫的竣工庆典,二是给布达拉宫的青年喇嘛举办业余英语培训班。白玛旺杰先生是堆巴人,也就是日喀则吉荣一带的人,他地方...  相似文献   

6.
格哈德·A.李特(Gerhard A.Ritter)是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批判社会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李特1929年出生于柏林,二战后在柏林自由大学求学期间曾担任德国史学泰斗弗里德里希·迈内克(Friedrich Meinecke,一译梅尼克)的学术助手,并成为迈内克在纳粹时期流亡美国的学生汉斯·罗森伯格(Hans Rosenberg)在柏林任客座教授期间的第一批德国学生。作为罗森伯格的批判社会史理念在联邦德国的主要传承人,李特在德国社会史研究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并培养了一大批社会史研究人才。他最为有名的学生于尔根·科卡(Jürgen Kocka)认为,李特对德国社会史研究的贡献"至少与汉斯·罗森伯格一样大"。李特在德国政党史、议会与选举史、福利国家史、工人史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与其他批判社会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不同,李特并不认为社会史必须独霸史学界,而是可以作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其他分支包括传统的政治史和睦相处。李特因其学术成就与包容性在联邦德国史学界受到同行的广泛认同,1976—1980年曾任德国历史学家协会主席,并在1990年德国再统一之际担任原东德历史科学重建工作的领导人。李特先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在2006年的古稀之年还推出了广受赞赏的力作《德国统一的代价——再统一与社会福利国家的危机》,~((1))并因此获得了德国史学界的最高奖项——历史学家奖。他虽然身为社会史研究的先驱,但并不歧视外交史研究。2013年,已经84岁的他又出版了外交史专著《汉斯-迪特里希·根舍、外交部与与德国的统一》。~((2))就在同年11月初,李特先生应邀参加"北京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并于11月5日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作了关于德国社会福利国家史的学术报告。老先生精力之旺盛,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在此前一天,笔者对李特先生就德国历史与历史学作了专门采访。由于录音的整理与核对花费了较长时间,再加上其他工作的影响,采访文稿未能及时发表。鉴于老先生身体之硬朗,笔者以为,再晚也能让他看到这篇采访的中文版,不料在去年6月末收到李特先生的学生魏斯(E.Weis)先生转来的噩耗,说李特先生已经于6月20日以86岁的高龄在柏林逝世。本刊特此发表这篇两年前的采访,以介绍与追悼这位杰出的德国史学前辈。~((3))  相似文献   

7.
池子华 《文史天地》2022,(12):31-33
<正>他是德国人,却因为政治问题而无法在德国立足,他流亡他国,几乎成为“江湖郎中”。就是这位“流浪者”,不改初心,毅然投身到反法西斯战争之中。他最后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他就是来自德国的“白求恩”——顾泰尔。“流亡”医生顾泰尔(1908—1993),原名卡尔·考泰勒(Carl Coutelle),1908年7月出生于德国埃尔贝菲尔德。1927年起先后在波恩、杜塞尔多夫、弗赖堡学习医学,  相似文献   

8.
沈语冰   《世界》2006,(6):26-29
流光飞逝。著名作家、书法家、学者、医生洪丕谟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里,那些熟悉先生为人的亲朋好友、弟子同行,那些热爱他美文、痴迷他大作的崇拜者,还有那些曾经与他一起吟诗作画、品茗谈食、论医问药,乃至向他  相似文献   

9.
钦鸿 《钟山风雨》2011,(4):31-34
南通文化老人梁朱明先生去世的噩耗传来时,我非常难过。在此前的两个月,我在南通附院住院期间,曾去同院的特护病区看望他,只见他瘦得皮包骨头,颧骨突出,双眼深陷,气管被切开插着呼吸机,话也说不出来。医生说他慢性支气管炎十分严重,随时有可能引起肺部感染导致全身衰竭。  相似文献   

10.
<正>他是抗战时期第一批来到中国的“西班牙医生”,他曾追随白求恩试图前往八路军敌后战区服务,虽经多方努力没有成功,但他为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事业做出了贡献。因为年龄最长,他成为“西班牙医生”的“老大哥”。他就是捷克医生——纪瑞德。援华医疗队的“先遣队员”纪瑞德,原名弗莱德里克·基希(Frederick Kisch),生于1894年,德国血统。  相似文献   

11.
在王元化的一生中有三次重要的反思,其中以第三次反思最为重要。王元化本人也对此有不少笔述。2007年7月,王元化先生因病住上海瑞金医院,身体逐渐衰弱,虽然周围的亲人医生都没有告诉他实际病情,但他已经感觉到此次的病情不容乐观。遂约我有时间多去病榻前,跟他谈  相似文献   

12.
正开国元帅刘伯承一生负伤9次战创10多个,最早的战创记录可以追溯到护国战争时期,1916年3月中旬,为支持云南护国军在川南战斗,24岁的刘伯承率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攻克丰都城,截断长江交通,阻止袁军对四川的水陆增援。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连中两弹,其中一颗从右太阳穴穿眼而过,把他的右眼珠打飞了。一位德国医生为他动手术时,刘伯承为了保护脑子,坚决拒绝使用麻醉药。德国医生用颤抖的手摘除了右眼球,又把周围的坏肉一刀刀挖去,刘伯承浑身冒冷汗,咬紧牙关,没吭一声。手  相似文献   

13.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中华民国的创建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溘然长逝。他于1924年12月31日到北京后即因肝癌病倒,虽经中外医生抢救,终因病情恶化而不治。孙中山先生在其最后的日子里是怎样度过的?今已鲜为人知。作者根据当年报刊所载的原始资料将孙中山先生最后  相似文献   

14.
熊丸 《文史博览》2007,(3):10-13
我自1943年担任蒋介石侍从医生起,每周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待在他身边,只有一小部分时间可以回家。事实上他并不需要贴身医生跟着,他的健康状况一直都很好,因他乃军人出身,每天生活定时,既不抽烟也不喝酒,还经常运动,懂得控制工作时间,不过分忙碌,这一切均造就了他健康符合标准的条件。但即使如此,他与医生的配合度仍很高,也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白寿彝先生离开我们了 ,他的道德文章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和丰硕的史学遗产。去年 4月间 ,在祝贺先生从事学术活动七十周年暨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大会上 ,看见他老人家虽然较前清癯得多 ,但仍然容光焕发。他曾经告诉过我 ,住医院检查身体时 ,医生说他各个部位的器官都没有毛病。我思忖 ,他说不定有望寿登“期颐”呢 !想不到刚刚跨入2 1世纪 ,他就一病不起了。1 95 4年中国科学院历史一、二所刚创建时 ,寿彝先生是历史二所的学术委员和兼任研究员。那时我不在历史二所 ,所以和他的接触不多。我和他接触多起来 ,是在文化大…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介     
《季羡林先生》季羡林先生的一生经历可谓中国知识分子命运在现当代的缩影,他在北京大学的50多年生涯与北大历史息息相关,所以我们从书中不光看到季羡林童年寄人篱下、成为清华高才生、留德十年、与德国姑娘的恋情,他在梵文、佛学、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成就,还看到了北京大学历次的"运动"史、"文革"史……(张光璞著作家出版社出版定价31元)  相似文献   

17.
去年9月走马上任的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先生,对中国媒体显示出开放的姿态。他因为滑雪而手腕骨折,打着绑带接受采访和拍摄。他评价中德关系就像德语中说的“Selbstlaufer”,意思就是“不需要用力推,本身就会自己奔跑”  相似文献   

18.
正1939年11月11日,白求恩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写给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一封遗书,请求把部分遗物寄给加拿大、美国的同志及友人。他写道:"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林赛先生送给我的那十八美金作寄费。"这里提到的"林赛先生",全名迈克尔·林赛,当时任北平燕京大学教授,而白求恩是远在晋察冀抗日前线救治伤员的加拿大医生。看似没有交集的两个外国人,却在中国抗战中相识、相交、相知,  相似文献   

19.
黄文迅先生是中外著名的学者,他在地理、地质、古生物,尤其是考古方面建树卓著。关于他的生平业绩,国内外多有记载,本文不再详记。本文就其三赴沙雅、两渡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考古行踪作一记述。民国17年(1928)春,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民族的大义,北京各大学府的学者联名抗议北洋政府允许以斯文·赫定(瑞典人)为首的德国考古探险队到中国的大西北亚洲的腹地来考古探险。为此北洋政府不得不有所收敛其出卖主权的行径。德国最后提出组建一支中外联合考古探险队。当时的北洋政府便将这一任务交付给北京大学。黄文精先生是在国家艰难、民…  相似文献   

20.
刘新利 《世界历史》2001,(6):117-118
2001年6月12—13日,由德国艾伯特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及中国德国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德关系与多边化趋势”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会议厅召开。外交部原副部长、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齐怀远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艾伯特基金会驻京办事处主任雷迪斯先生和歌德学院分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