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5月底,香日德镇东3公里沟里乡牧草村北朝吐谷浑墓葬出土一枚拜占庭金币。金币径145毫米,重2.36克,边缘剪轮。正面为皇帝半身像,头稍偏,戴顶饰羽盔,脑后两股冠缨结带翘起,冠两侧垂珠露于颊旁,着战袍,胸露铠甲,右手持短标枪扛于右肩,左鬓露枪头,左手持以矛刺敌战斗图案盾牌,铭文从右手顺时针排列,有字母  相似文献   

2.
传世文献中常见的"钩膺",古代学者一般都解释为"樊缨"。根据出土文献和考古实物来看,"钩膺"不是"樊缨",而应该是两件马饰。"钩",是"娄颔之钩",已经有实物出土;"膺",可能就是秦陵铜车马、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两骖马的"缨环"。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文物》1973,(9)
(一)马王堆汉墓女尸究竟是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人究竟是谁?许多同志根据一部分出土器物上有"鞅侯家丞"的封泥和"鞅侯家"的朱书,认为应是軑侯的家属或是鞅侯的妻子。我认为仅凭这些,根据似不充分。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4.
滇西高原青铜时代墓葬中出土的鸡形饰杖首和铜马俑是该区域存在鸡、马信仰的物质反映,其中鸡信仰是滇西高原青铜文化中固有的传统,而马信仰则可能与盐源青铜文化有关。随着文化与族群间的交流和互动,新经济文化类型的产生,原本来源于不同区域的鸡、马信仰逐渐整合为一个整体,由此衍生出了云南地区古老而著名的"金马碧鸡"传说。  相似文献   

5.
《文物》2014,(9)
<正>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中心的长江沿岸汉墓中,常发现带有圆形小孔的鎏金牌饰,多在表面刻有精细的西王母、"天门"一类图像,常常与泡钉同出,这些精致的牌饰一般被认为是贴附于木棺上的棺饰。本文拟对这些鎏金棺饰在巫山汉墓中的使用情况略作分析,兼论汉代饰棺之法。一巫山汉墓中的鎏金棺饰2012年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对地处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巫山县龙头山和水泥厂墓群进行了抢  相似文献   

6.
襄城县是河南省出士画像石较多的地区之一。1985年10月,我们在孙祠堂乡和湛北乡征集到一批汉画像石。现选择其中有特色的介绍如下。第一石:左刻一马,鞍辔俱全,长尾修身,昂首阔步。中一人,眉骨前突,高鼻,形似胡人,头戴冠,手捧一物,跟在马后,右为一飞翔的鸿雁。下边饰三条水波纹和斜线三角纹。石长134、宽43厘米(图六)。此石刻的马和人,或可认为是"献马图"。第二石:画中一人,吹须瞪目,右手持  相似文献   

7.
《收藏家》2020,(4)
正高58厘米道教弘扬的天地水三官信仰流传甚远,尤以天官赐福的说法最得人心。道经中说,天官号曰上元九气赐福天官,又尊称紫微帝君、曜灵元阳大帝,是玄都元阳一品位阶,居住在紫微宫中,率部众三十六曹。他主宰众生善恶之籍,执诸仙升降之司。又说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领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便莅临世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此尊头戴贯簪系缨的通天冠,正面铸刻日月星山四章。面庞圆腴,双目宛若未开敷的莲苞,眼睑低垂,目光下敛,俯视芸芸众生,颌下留有一缕长髯。身着宽大的袍裳蔽膝,并饰以革带玉佩。衣纹曲走流回自然,衣料质感厚重,衣缘处刻饰精美的云纹、卷草纹及几何图案,巧夺天工,繁而不乱。佩绶的两端拂卷体侧,  相似文献   

8.
向桃初 《南方文物》2007,(4):108-116
铜镈是商周时期常见的青铜乐器之一。从传世和考古发现出土的材料来看,整个商周时期的铜镈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春秋后期至战国末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体较矮、无扉棱、有钲间和篆间及36乳、一般饰蟠魑纹的镈,李纯一先生称此类镈为"北系镈或中原系镈";第二类是以湖南湘江流域出土为主,体较瘦高、有两条或四条扉棱、无钲间或篆间、一般饰兽面纹的镈,李纯一先生称此类镈为"南系镈或越系镈";还有一类是被李先生包括在"中原系镈"之内的矮体、有扉棱、无钲间或篆间、一般饰龙纹的镈,  相似文献   

9.
漫谈玉带饰     
袁伟 《收藏家》2003,(6):52-58
玉带是一种饰玉的束腰器。带饰的种类很多,除玉外,尚有金、银、铜等,然而尤以玉带饰最受古人的重视。一条完整的玉带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供给扎玉饰用的革或绸缎制成的带(古称鞓);二是结扎在玉带两端形如圭状的铊尾;三是其它结扎玉饰即带板(古称銙);四是供佩戴时用的带扣。玉带虽系腰间之物,却是古代统治者显示职务高低、身份尊卑的象征,是古代礼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后来玉带  相似文献   

10.
商城县文管会,收藏了一批具有一定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出土文物,现选介如下,供专家学者研究参考。汉代陶狗1972年7月,商城县双铺乡樊庙农民挖坟取砖时,将一座平面呈“十”字形的汉墓全部毁坏。随葬品或破碎,或佚散,仅收存一件陶狗,现藏于商城县文管会。陶狗高27厘米,身长23厘米。引颈昂首,二目圆睁,双耳竖立,胸脯饱满,尾巴上翘至后背,六棱形的四肢挺立,颈与前胸束有2.2厘米宽之革带,上饰“○”图案,两革带结于狗背肩胛处,并突出一圆环,似为系缰绳而置,革带前项下饰有一半球形,若悬挂之铃。陶狗通体作桔黄色,局部残留褐…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意义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西方文明其实已经接触和交流,这从大量出土文物中得到了印证。中国西北地区是传统丝绸之路的早期孕育之地,因此,研究此地区出土文物以及他们所携带和涵盖的文化因素,对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促进文物保护与当代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在中国西北地区出土一批春秋战国时期刻纹镀锡青铜板带,其板体轻薄,在变化丰富的几何形纹饰之上施以镀锡层,形成银白色表面。为探讨出土镀锡青铜板带纹饰制作技术,本工作利用三维视频显微镜观察三件甘肃天水地区采集镀锡青铜板带表面纹饰后发现,板带表面纹饰由四种饰线组合而成。其中一件具有典型性纹饰板带样品的金相组织显示,板带基体主要为铸态组织,在靠近短直线、长直线、曲线三种饰线下方金相组织显示有明显的加工退火痕迹,而宽凹槽饰线下方的基体为铸态组织。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宽凹槽纹饰表面微痕观察测试后,判定镀锡青铜板带表面短直线、长直线、曲线三种饰线为錾制,錾制工具为V形刃口錾刀,而宽凹槽饰线为刻制,刻制工具则为砣轮。  相似文献   

12.
周默轩 《江汉考古》2024,(1):102-109
秦始皇陵铜马车的出土为马车驾驭操作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材料,但由于损坏严重,辔的分配方式和系结位置仍有疑问。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辔绳分配方式,并通过对觼軜结构的分析,认为其在驾驭操作时具有操纵台的作用。由古今策的对比研究,为马匹驯化程度的提高找到了证据,并基于此尝试对其他时期二马和四马驾车中马车的操作驾驭问题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的鎏金铜饰片上的禽鸟以往多被认为是"海东青"的形象, 本文通过与出土辽代石棺上四神题材图案的比较,认为铜饰片上所表现的应是四神中的朱雀。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怀宁县皖河区文化站在雷埠乡收集到一面唐人马球图铜镜,是当地群众1983年作农活时挖出的。铜镜为八瓣菱花形,直径19.5、边缘厚1厘米,半球形纽,镜面微鼓。镜背饰凸连弧纹一周,镜边与连弧纹之间饰等距花蝶纹。连弧纹内为浮雕式马球图,有四人驾驭奔马抢击二球,间饰花草、山峰。一马四蹄腾空,骑士高举球杖奋力夺球;一马后蹄高扬,骑士肩荷球杖伺机击球;一马后蹄着地,前蹄腾空;一马似被紧勒缰绳,昂首嘶鸣,骑士侧身向后用球杖钧住地上的球。整  相似文献   

15.
吴耀珉 《文博》2010,(5):65-70
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南宋院体山水画统治了南宋一百多年,并形成了"马夏"画派。本文主要对"马夏"绘画风格(即构图布局和笔墨特性)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传世代表作加以明证,辨析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然后再分析《雪景四段卷》与"马夏"绘画风格的戚戚相关,认为此图卷为夏圭所作。  相似文献   

16.
从四川南部泸县南宋石室墓中发掘清理出的人物浮雕石刻上能找到大量结饰造型。其中仕女石刻与武士石刻上的结雕刻最为精细,最具特色。这些结饰在造型上、数量上、位置上的不同安排,塑造出石刻人物的不同风貌,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结饰在南宋时期的特独风貌,更为南宋时期中国结饰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在开展"湖南出土珠饰研究"项目时,在湖南省澧县博物馆发现并整理出两套罕见的元代玉带,均为20世纪80年代发掘出土。澧县双龙乡花庙村出土玉带澧县双龙乡花庙村出土的一套玉带共7件带饰,分三种形制:第一种是带饰略呈圆形,器下有一椭圆形扁环。共2件,均长4.9、宽4、厚0.8厘米。1件完整(图一),1件背面稍有缺损(图二)。青白色玉,光洁润泽。正面浅浮雕雕六瓣花卉纹,侧面有略呈长方形的横向  相似文献   

18.
周元通宝铸行于五代后周时期,因其是用毁佛之铜所铸,被认为系有灵之物,此后历代仿铸出了许多面文为"周元通宝"、背饰各种不同图案的民俗钱。本文介绍分析了周元通宝民俗钱所铸龙凤纹、罗汉纹及辟邪类、秘戏图等不同纹饰的特点及其寓意。  相似文献   

19.
九象尊与四蛇方甗两件铜器,均系故宫博物院藏品。今分别介绍于次: 九象尊解放后由北京市文化局拨交,未经著录。通高13.2、口径20.7厘米。圆形、鼓腹,侈口、颈内凹、圈足(图版陆:1)。通体布满纹饰。腹部以雷纹为地,主纹为九只象纹。腹与颈的接合处有一周圈带纹。颈上部饰有三角雷纹,中为云雷纹,在云雷纹上下各饰一周圈带纹。圈足上饰瓦纹,并有三个十字形孔。器底外部有铭文一字(图版陆:2)。  相似文献   

20.
国宝档案     
《文史月刊》2013,(4):F0003-F0003
三彩陶三花马。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高:54.6厘米首尾长:54.5厘米所处时期: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 出土时间:1957年出土地点:陕西西安鲜于廉墓 马头向左侧视,通身白色,鬃上剪三花,马鞍上披着深绿色绒毯状鞍袱,胸前和鞍后均络绿色革带。胸前的带上饰有黄色小铃(金铃),金铃间饰有黄点的蓝色流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