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哺育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先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史前时期,作为文明标志之一的史前刻划符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史前陶文谈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史前陶文谈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张敏关键词史前,刻划符号,“文字”,文化谱系汉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自1899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迄今已近百年了从甲骨文开始,历籀、篆、隶、楷,汉字的发展可谓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白殷墟甲骨文发现以...  相似文献   

3.
长江下游史前刻划符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下游史前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处于中国字发展历程中从原始记事符号到字出现之间的过渡阶段,长江下游是中国明起源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4.
史前东方大口尊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史前东方大口尊这一具有丰厚文化内蕴的代表性器物作了全面深入的讨论,在类型划分、功能判别、刻划符号分析等方面得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试论陶文“■”“■”与“大火”星及火正王震中在史前陶器、玉器上的刻划符号中,“”及其简体“”是耐人寻味的。这类刻划符号,自60年代在山东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被发现以来,迄今至少已发现有25例以上。其分布,除山东省莒县陵阳河①、大朱村、杭头②、诸城前寨③...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是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生动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诠释。“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彰显了祖国的繁荣强大博爱,承载着华夏子孙文化的自信传承创新。甘肃史前文明深沉厚重、绚丽多彩,吸日月之精华,接大地之纯气,朴拙醇美、悠远流长。本文在探寻甘肃史前遗迹、发掘史前符号意蕴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教育创新实践,探索了史前符号的传承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7.
淮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其文化面貌表现出特有的多元性、过渡性和开放性。20世纪末在淮河流域发现和发掘了蚌埠双墩遗址、定远县侯家寨遗址、舞阳贾湖遗址以及龙虬庄遗址,出土了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刻划符号,一些学者把它作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以研究。这些刻划在碗、盘、豆等器物上的刻划符号,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有关远古先民们的经济、生活、信仰等多姿多彩的画面。  相似文献   

8.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刻划符号是研究早期文字形成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材料。其中,几何类刻划符号具有表现某些原始思想观念和简单记事的功能。水纹系列刻划符号主要是表现水波起伏的动态形象;"圆圈形"符号可能和"天"有关;"半框形"、"方框"和"十字形"符号可能和"地"和"四方"有关。  相似文献   

9.
重点介绍了蚌埠双墩遗址的自然环境、植物类刻划符号的类别与内容。并尝试解读这些刻划符号在双墩先民生产生活中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依据历年考古所见早期刻划符号,文章按其所处的时空和考古学文化类型的不同进行了归纳整理,亦评述了有关汉字起源的各家具有代表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分析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刻划符号“”,结合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鸟纹的演变、良渚文化玉器上刻划的鸟纹图像,大汶口文化陶尊上刻划的符号“”应是鸟的简化和变形,是巫师借用来沟通天地的巫术符号。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史前考古,近年来有着重大的突破,主要的有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发现有50多平方公里,规模巨大的坛、庙、冢礼制建筑遗迹,并且还发现了铜器和炼铜遗址。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大墓都埋葬在面积有数千平方米的土筑高台上,还可能有一定规律的礼制性建筑和刻划在陶器上的象形符号或原始文字。  相似文献   

13.
分析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刻划符号“ ”,结合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鸟纹的演变、良渚文化玉器上刻划的鸟纹图像,大汶口文化陶尊上刻划的符号“ ”应是鸟的简化和变形,是巫师借用来沟通天地的巫术符号。  相似文献   

14.
1991年5月,笔者在赤峰市文化市场收集到在松山区大庙出乡土的古笄壹套,共计5件,材质象牙.其中鱼形1件、鸟形2件、蛙形1件、刀形1件.在刀形笄的一面,发现刻划文字符号一组20余个.刻划符号由刀柄开始,其顺序为由上及下,由右及左.该文字符号可能属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使用的一种早期文字符号.它对于研究和探讨以"刻木为信"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又增加了新的佐证材料.文字符号的释读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5.
蛋壳黑陶的制作工艺无与伦比,代表着史前制陶的巅峰,为山东龙山文化所独有,是山东特有的文化符号。文章赏析了山东博物馆馆藏蛋壳黑陶杯的精品典型,并对蛋壳黑陶的发现、所处的龙山文化时代、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在现代的传承和应用进行探讨,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再论大汶口文化的陶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大汶口文化中出现的陶刻符号,就其意义问题,曾引起学术界的热烈争论。从 60年代首次发现于大汶口文化遗址以来,一直没有间断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本文通过相关文化的区域特征和刻划符号出土的背景资料,阐明大汶口文化的刻符,并非具有文字的意义,应该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史前人类在生产、生活、宗教和交往等活动中,为帮助记忆、表达意愿和传递信息,很早以来,就出现了多种记事的方法.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发现最多的是一种具有单元形体的符号.系刻划或绘写而成,绝大多数见于陶器,一般是在未烧之前的陶坯上完成的.其中,有的笔划结构比较规则、定型,有的两三个符号布列于一器,当有确切的涵义,再与后世甲骨文金文相对照,也可窥见某种联系的踪影,因此,在为数众多的目前统称为符号者之中,不能完全排除有的已属于文字.迄今发现最早的契刻符号,是在裴李岗文化舞阳贾湖出土的龟甲片和一件石柄形饰上的,年代约公元前6500-5550年(经校正,下同).仰韶文化中成批出土陶器刻符的著名地点,是半坡类型(公元前4800-4000年)的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分别发现有27种113件和38种129件.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青海柳湾墓地,在679件随葬陶器上画有144种符号,淮河中游新石器文化蚌埠双墩发现陶器刻符59种146件其他在大汶口文化的莒县陵阳河、大朱村、诸城前寨,山东龙山文化城子崖,良渚文化的余杭良渚,上海马桥,吴县澄湖等地,也都有重要  相似文献   

18.
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可能与数字卦有关的符号类型,对探索文字和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符号的释读提出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所代表的文化早于三星堆,是当时成都平原追溯到的最早的史前文化。这些城址的发现将成都平原的历史上推了1000多年,显示此时成都平原已出现早期文明的萌芽,与同时期的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处在同一发展水平。进一步证明了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是中华文明多源一体的考古新证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本文对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的发现、调查、发掘与综合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20.
张鑫艳 《丝绸之路》2021,(1):120-124
从电影符号学角度看,电影的影像语言具有阐述、表达和信号功能.从文本角度,可以把电影的影像语言拆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每类符号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从意义角度,特定的指示符号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作为华语影坛举足轻重的影片,《霸王别姬》以其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价值赢得了大众的喜爱,而电影所展示的特殊符号语言,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