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宇辉  陈辉 《东方收藏》2022,(2):116-118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不仅历史非常久远,而且民俗特征浓厚,具有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特色。本文通过分析朱仙镇木版年画在现代插画设计中的应用,从年画的内容、颜色、风格方面说明它对现代插画设计的启发以及造成的深远影响,从而提高现代插画设计的文化内在涵养并推动朱仙镇木版年画这项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郑海涛 《收藏家》2013,(12):82-86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兴于宋代,盛于明、清。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近岁节,市井皆印买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是中国记载最早的民间木版年画。它题材丰富、造型古拙夸张、构图饱满、线条单纯、色彩浓重强烈,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发展,为鲁迅先生所称道,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2006年,朱仙镇年画被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人们所了解、欣赏,收藏它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朱仙镇位于河南开封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木版年画艺术之乡”称号。朱仙镇的木版年画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其特色朴实,不染脂粉,色彩浓重,很有乡土味。  相似文献   

4.
刘振 《神州》2011,(13):70-74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年画作为中国独有的一朵艺术奇葩,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精华。朱仙镇在河南省开封市城南10公里,虽然是个小镇,明至清朝中叶却为中原商坞要冲,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它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合称中国四大名镇。朱仙镇木版年画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  相似文献   

5.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兴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汝波 《史学月刊》2003,(6):125-126
朱仙镇木版年画为我国最早的木版年画 ,它随着封建社会的神鬼文化而兴起 ,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化而动荡 ,随着社会意识形态和高科技印刷术的发展而衰落。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郊 2 0公里处 ,是战国时期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魏国名将朱亥的故里 ,以朱亥的被封仙而得名为“朱仙镇”。朱仙镇自唐宋以来 ,一直为我国的商业重镇。历史上曾与粤之佛山 ,赣之景德镇 ,鄂之汉口并称为国内的“四大名镇”。镇中有贾鲁河纵贯南北 ,尤因与北宋京都汴梁 (开封 )相邻 ,是京都通往南方的大门。商业、船运业异常繁盛。昔日的朱仙镇 ,所产的土特产品甚多 ,其…  相似文献   

6.
范育桦 《东方收藏》2024,(1):150-152
木版年画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审美与创造,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武强木版年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紧随时代步伐,在做好传承的前提下,结合传统木版年画视觉语言迎合现代社会审美。文章以研究武强木版年画吉祥文化的视觉语言为基础,讨论其构图、造型、象征符号等要点,探索如何通过设计法则与传统年画的融合应用,沉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展现内在灵魂,从而赋予传统年画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由山东省民俗学会主办的2003年迎新春中国年画楹联学术研讨会2003年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在济南召开。 会议论文就中国民间年画的民俗特性与人文精神、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山东民间年画的内客和审美特征,以及杨家埠木版年画、东昌府年画、平度年画、朱仙镇木版年  相似文献   

8.
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采用梨木雕版、中药炮制颜料、手工水色套印 ,史称“世界绝活” ,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院校均有其藏品。如今 ,这一中国文化瑰宝已经濒危 ,掌握这门技术的艺人仅剩数人 ,中药炮制颜料的技术多已失传……是什么原因造成朱仙镇木版年画濒危的呢 ?记者通过深入调查采访 ,发现其原因神秘而复杂  相似文献   

9.
张桐源 《沧桑》2008,(5):235-236
山西新绛民间木版年画是宝贵的民间艺术财富,文章以总述中国传统民间木版年画为前提,引出山西新绛民间木版年画,深入的分析取材、用线、着色等特点,并和其他地区木版年画进行对比研究,说明新绛民间木版年画独有的特点,同时对继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种类丰富多彩,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每到年关,人们都要买些木版年画贴到门上,贴到灶房、车辆、牛圈、粮仓,以营造祥和美满的过年气氛,表达人民安居乐业、保富平安的朴实愿望。五谷丰登、宅院安全、避邪驱灾,在年画中都能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张晓晴 《民俗研究》2011,(4):228-236
明清民间木版年画女性人物图像吉祥意蕴是传统吉祥文化的形式意义显现.它根植于中国民众共同的“趋吉求瑞”心理以及对于生命存在“求生祈福”精神本质的永恒追求,形式表现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人物表现与构成法则。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中。解悟明清民间木版年画女性人物图像吉祥意蕴是提升设计作品文化识别性,打造具有本土文化内涵的设计形态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2.
都晨 《民俗研究》2012,(3):120-128
选取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年画运动中木版年画作品的创作和民众接受情况的分析,探讨木版年画发展中国家意志、艺术创作者、接受者和文化之间的结构与能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早期上海小校场木版年画,深受苏州桃花坞年画影响,店铺多为仿冒桃花坞的作品。清末民初,小校场石印年画以其题材新颖、色彩艳丽、物美价廉而盛极一时,木版年画开始走向尾声。而月份牌年画的出现,又开创了中国年画史上一个特殊的辉煌时期。正是近代西方印刷技术的传入,彻底改变了中国年画的命运。上海小校场年画的嬗变,清晰地呈现了传统年画消亡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谢建青 《神州》2013,(17):54-54
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木板年画是民间年画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受到了相当一部分民众的喜爱。随着我国对民族文化发掘和保护的力度增大,木板年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从目前木板年画的发展和保护来看,为了适应我国新文化发展形势的需要,在木板年画的保护过程中采取了互动式的发展模式,鼓励年画爱好者参与到木板年画的创作当中,亲身体会木板年画的魅力,为木板年画发扬光大提供有力支持。因此,从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应积极开展"互动"木板年画的制作,提高民族文化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木板年画是民间年画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受到了相当一部分民众的喜爱。随着我国对民族文化发掘和保护的力度增大,木板年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从目前木板年画的发展和保护来看,为了适应我国新文化发展形势的需要,在木板年画的保护过程中采取了互动式的发展模式,鼓励年画爱好者参与到木板年画的创作当中,亲身体会木板年画的魅力,为木板年画发扬光大提供有力支持。因此,从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应积极开展“互动”木板年画的制作,提高民族文化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朱仙镇古版年画与中国民众传统意识文/任晓林朱仙镇古版年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构图饱满、线条粗犷、造型古拙生动而著称于世。其制作者主要为乡村艺人。他们将自己熟知的生活、刻意追求的境界,用一种朴实简洁的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现、...  相似文献   

17.
朱仙镇     
【朱仙镇】是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开封县西南 2 3公里 ,明清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合称中国四大名镇 ,相传战国时为朱亥旧居仙人庄 ,故名。北宋时此镇居南北水陆要冲 ,商业发达 ,明代中叶最盛 ,全镇人口 30余万。特产有红纸门神、木版年画、玉堂号豆腐干。古迹有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重要代表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兴于明初,盛于清代的乾嘉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与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全国三大木版年画。文章通过对“非遗”视域下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与创新路径的研究,进行相关梳理和归纳,望能够为业界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年之艺     
民间文艺技艺是过年最富有活力的部分。庙会、戏剧、歌会、高跷会、龙灯、旱船、幡会、气功和杂耍等等,它们不但因为“过年”而得以产生和传承,也成为了过年的主要内容,成为传承传统文化和精神遗产的重要载体。而今天它们面临着继承和保护的难题。板凳龙、朱仙镇木版年画、武安傩……它们都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6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很大部分属于过年文艺活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南北方年画艺术谈起,以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开封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广东佛山年画为主要对象,分析了我国年画艺术中所包含的传统装饰地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