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代画像石中羽人图象经常出现,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是汉代人好神仙,追求成仙而长生不老的象征,但如果追溯羽人的发展源头,就有学者认为是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外来影响。但是我们对上古东夷部落鸟图腾的崇拜,以及对羽人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考察,就会发现羽人图象是最地道的中国原始文化演变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从人类四大文明的角度来检视,不难发现中华文化最早由鬼神信仰发展出人文精神,这个枢纽蜕变来自夷夏两大部族文化的长期冲突与融合。夷夏两种文化自新石器时期即可看出不同的发展倾向,并常通过激烈的军事冲突确立彼此共主与宾服的关系。商朝的族裔源头与文化传承都承接于东夷部族,鬼神信仰对东夷人生活具有主导性的意义,其最崇敬的至高神就是上帝。商朝统治阶层深信自身天命来自上帝的授权,而周王朝通过不懈的奋斗灭亡商朝的事实裂解了长年被普遍认同的“血统天命观”,开启了特有的“德性天命观”。周建国初期,统治阶层对于天命的确保就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使得从商朝的亡国到周朝的立国,不止是王朝的更迭交替,更反映出中华文化的枢纽蜕变。周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源头,其表现就在人们尽管依然有天命的信仰,却不再迷信鬼神,更相信人自身的奋勉与否,才是任何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华文化的理性化历程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鸟形象的分析观察,认为辽西地区是史前鸟崇拜的发源地之一,且不同的考古学文化鸟形象作品无论从材质、制作技法和鸟的造型上,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赵宝沟与新乐下层文化与红山文化抽象鸟形象之间可能存在有幻化躯体由分段自由组合向一体化的演变,而各文化写实性鸟形象则区别较大。从鸟形象作品的出土环境观察,各考古学文化的鸟形象作品均应该是被作为一种具有神性或宗教意义的动物被人们信仰,并由首领一类的人物所把持或占有的。辽西地区史前鸟文化与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乔虹 《中国土族》2013,(2):52-54
动物崇拜源于万物有灵观念,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曾广泛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原始部族.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从新石器时代起,青海地区多支考古学文化都发现以鸟作为艺术形象的文化现象,其中一些鸟纹极富地方特色. 羌,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西北地区的黄河上游及渭水上游一带,古籍谓之羌,或谓之氐羌.古羌人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传说时期共工壅防百川、神农教民耕织、大禹疏导治水,到华夏族的形成,都与古羌人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新见在江苏邳州大墩子大汶口遗址出土的一些重要器物,其中阳鸟石璧和骨雕鸟上的阳鸟刻画,从考古遗存上对夷族的太阳崇拜和鸟图腾说提供了证据.獐牙勾形器柄上的刻符与<系辞>中八卦卦形符号相同,证明八卦起源于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比通常认为易学萌芽于商用之际早两千余年.为研究东夷文明增添了宝贵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新夷夏东西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与岳石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文化断层 ,也就是说 ,它们是先后由两支族属不同的先民留下的遗存。岳石文化无疑是夏代的东夷文化 ,那么山东龙山文化就不可能也是东夷文化。先夏无夏 ,亦无东夷。事实上山东龙山文化是融合组成二里头文化的源头之一。夏代时在今冀鲁豫皖地区夏人居西、东夷居东、先商居北、淮夷居南 ,夏人与淮夷联姻联盟 ,先商与东夷关系密切 ,这就是夏代夷夏东西的战略态势。一直要到商代中期 ,商文化才开始进入山东地区 ,经过商周时代的征尸方、征东夷后 ,华夏族大举移民东方 ,东夷才逐步地融合到华夏族中来 ,表现为岳石文化的东夷文化终于完全消失了  相似文献   

7.
良渚文化鸟形玉器的宗教文化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鸟崇拜是中国上古时期普遍存在并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人文现象,其鸟化宇宙观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塑造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上古时期崇鸟观念的地理文化重心——东南沿海地区良渚文化鸟形玉器为研究对象,从其材质、造型、置放环境等诸多方面探索了鸟形玉器在良渚文化宗教仪式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胶州三里河遗址出土玉器不多,不像良渚玉器那样数量庞大、形制多样,但具有东夷文化的显著特点。三里河遗址出土的玉璇玑是目前所知制作最早的玉制类璇玑,造型精美、寓意深刻。学术界对玉璇玑的定名、功能及代表文明都有所研究。玉璇玑与东夷文化密不可分,代表了东夷的太阳神鸟崇拜。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地下考古资料阐述了新石器时代东夷文化的有序性和承继性、先进性、影响性和辐射性等三大优势和特点,从而论证了东夷文化才是华夏文明孕育的真正母体、中华文明的主源头.  相似文献   

10.
赵慧群 《江汉考古》2005,(4):52-58,68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玉鸟饰是对东方沿海和东南地区鸟崇拜传统的承袭和发展.这些玉鸟型饰有单体鸟型饰和组合型饰,亦即直接用玉制成鸟形饰或鸟与其他动物的组合型玉器,或将鸟纹和以鸟为部分构成单元的组合纹饰刻画其上.它们主要分布于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红山文化以及凌家滩玉器中,既体现了各种文化不同的表现手法和特征,又表达了社会化人格化功能差异性与文化内涵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王铭 《江汉考古》2014,(1):94-101
唐宋时期墓葬中常常出土一些鸟身俑,研究者往往不加识别而混淆。通过辨析墓葬中鸟身俑的形态特征及其墓葬位置,可以对其加以识别。笔者认为,鸟身俑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为人首鸟身的千秋万岁鸟,一为鸟首鸟身立于风竿之上的观风鸟。千秋万岁鸟通常成对置于棺台前或棺床的东、西侧,可能来源于传说中孟舒与凤凰的结合形象,象征长生不死;观风鸟则位于墓道口,是卤簿相风乌的明器化产物,具有探知物候节气的镇墓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归纳了汉唐之间文物中双头鸟身纹样的材料,并且就中国古代对比翼鸟的记载与佛教文化中对共命鸟的记载探讨了这两种古代神鸟的传承关系。认为它们的含义都有所改变,并且相互影响。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在中原人的概念中,共命鸟与比翼鸟的形象融合为一体。通过这一推导,提出在沂南画像石中出现的双人头鸟也应该是共命鸟,它反映了早期佛教的传入情况。  相似文献   

13.
新近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立鸟陶器,实即带有茅草或羽状装饰的陶祖,是东夷人祖先崇拜的产物。山东莒县陵阳河等墓地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瓶形陶文,不过是这类神圣陶祖的抽象形式,有可能就是“且”(祖)字的原型。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东夷史前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东夷史前经济刘俊勇东夷史前文化是辉煌灿烂的。这辉煌灿烂的文化正是植根于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本文拟就现有的资料,从农业和饲养业、渔业和狩猎、手工业、冶铜业等几个方面,对东夷史前经济进行初步探讨。根据考古资料,东夷史前文化可以分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许多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中,都存在鸟崇拜的现象,在长江下游地区尤为突出,许多相关传说都和我国东南地区有密切的联系。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取象神鸟,与鸟崇拜相关,而这一母题,应是鸮鸟,即猫头鹰。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傩的源生与流变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傩的文化内涵和学术意义。中国傩源起于自然崇拜,""的初始原型当为禳星祈福的女巫,是远古星宿崇拜的一种反映。禳星祈福的女巫是古代方相氏的最初形貌。中国傩在距今约二万年前甚至更早时期便有可能产生。傩由北向南迁移与图腾崇拜有关,""与"隹""鸟"的结合是太阳、鸟图腾崇拜的历史印证,是稻作农耕文化的内在要求。驱""巫仪是鬼神崇拜的产物,方相氏在驱""仪式中以巫的角色担负着驱疫恶鬼禳解邪祟的使命。道教、佛教的兴起与发展丰富了中国傩舞、傩仪的形式与内容,促进了傩戏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史料多处记载葛天氏为上古伏羲氏之后古天子之一,历来学界都默认宁陵为古葛地、古葛伯国,当为葛天氏生息地。通过考证《葛天氏之乐》,对其中的"玄鸟"和"遂草木"篇进行探究,可以发现葛天氏之地确在宁陵,又从图腾和姓氏溯源来看,嬴姓当是鸟夷中的玄鸟部族,葛天氏可称为玄鸟部族之始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以及赫哲族,是中国境内拜熊族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拜熊是原始部族图腾崇拜之一种.笔者就所接触到的有关资料,谈谈图腾与拜熊问题,有不当之处请专家学者们指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献记载、远古传说和考古发现人类对动物的驯化等方面论证,认为1987年河南波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中华第一龙”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有关。温阳为“源项之墟”,“中华第一龙”应是颇项部族遗留下来的图腾形象。  相似文献   

20.
高健 《东方收藏》2023,(2):74-76
在我国传统古建筑之上,有许多含有鸟禽艺术形象的装饰及构件,这是民俗文化与古建筑营造艺术相融合的体现。古代建筑中的脊饰艺术以及木作、砖作、石作中的各类与鸟禽相关的装饰构件,在其传承演变中,深刻受到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中的思想观念、象征寓意通过这些带有鸟禽元素的建筑载体得以充分反映,民俗文化与整个建筑造型整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艺术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