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乡土建筑保护后,提出的又一重大遗产保护类别,一般指18世纪工业革命后的遗存。加强其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对于传承人类先进文化、保持和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国家文物局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湖北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遗存数量丰富、门类众多。  相似文献   

2.
<正>工业遗产作为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载体。认定和保存有价值、有特点的工业遗产,并加以合理利用,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留住"都市乡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从小众的个人爱好到大众的共同关注,从隐学到显学,发展迅猛。1978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成立,作为国际古迹遗址  相似文献   

3.
“双碳”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城市工业结构转型以及工业排放是否符合环保标准提出的新理念。现有文献及实际案例尚缺乏对现阶段城市工业结构转型中有关“双碳”问题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工业遗产中文化资本属性价值的探索。成功落地转型的老牌工业遗产北京首钢工业遗产群是这方面较好的案例:通过保留部分结构、推动冗余转化后的再生文化资本价值提炼,以及新场域下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之路和功能重置,以“双碳”理念在原有场地基础上深耕场所精神、社会共情;通过承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改建博物馆、树立新型创意设计IP等新发展模式重新焕活工业遗产群的文化资本内涵,延续人们对传统工业遗产的记忆信号,由此为以后的工业遗产项目改造提供了经验蓝本。  相似文献   

4.
城市快速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冲突,导致太原市文物遗存空间趋于破碎。以太原市463个遗产点为研究对象,通过GIS与FCE优化下的AHP分析法,运用HUL理念分析太原城市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历史性景观现状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太原市域范围内文物遗存单体均呈现出较高价值,而且遗产类型与建成年代分布呈现出沿地形特征区域化聚集的规律;太原东部主城区历史性景观总体价值较高;西部周边区县的文物遗存保护状态不佳、与城市结合度不高、整体历史文化景观价值较低。建议将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存与所在区域的山川地貌环境相结合,打造具有环境特征差异、不同景观性格专类的历史性景观。  相似文献   

5.
工业遗产的价值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正式认可,但工业遗址和它们的管理者仍然面临着挑战,如运维工业遗产的高成本性、社群与工业历史的脱节造成社群与工业遗产的交流困难。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维护社群和社会真正重视的工业遗存,如何让在后工业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找到与工业遗产的联系。工业遗产的保护需要实现工业遗产的持续增值、可持续管理和政策主流化,积极探索更有效地利用工业遗址的方式。没有一个万能模式可以适用于所有工业遗产,但我们需要探索出一个架构,来解决资金与交流这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驱动世界秩序转型的物质佐证和逻辑形制,中国工业遗产亦经历近似于西方遗产语境中发生的工业遗产话语变迁历程,并表现出速率更高、密度更大、范围更广的本土化特点。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数接近其城市总数的11%、部分城市及地区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初期及其工业遗产面临全球大遗产语境中的话语显示度困境等背景下,以2006年为标志性时间节点,中国工业遗产从三个方面开启了话语变迁历程:政策话语的多层次聚集、专业化的话语内容及多层次的话语场,并表现出四个方面的话语特质:镌刻显性的红色基因与民族情怀、呈现中国工业化布局的历史变迁、强调遗产项的适应性再利用及彰显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中国特色。而该变迁的发生主要基于三大文化条件:强有力的物质与非物质支撑、多维的社会基础及可持续性的情感连接。  相似文献   

7.
王刃馀 《四川文物》2023,(2):111-120
“大遗址”是近十余年来我国最为重要的考古资源管理利用的概念。从遗产认知、历史价值建构、社会价值建构、遗产形态建构等角度分析甘肃马家窑遗址的遗产化困局,揭示出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遗址在遗存形态向利用形态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部分困境。鉴于当地群众在重要遗产建构过程中的参与度普遍较低,而该过程又能够为当地社会发展和乡里凝聚提供新机遇,故应尽可能使当地群众参与到考古遗产建构过程中来。同时,农村较贫困地区的考古资源利用工作还应考虑到当地社会的经济条件、民众需求及既有人居设施等因素,再采取合理适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受线路改道、列车提速、城市扩容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铁路部门每年都会撤销部分站点,随着铁路工业设施废弃数量的不断增多,铁路遗产逐渐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工业遗产类型。这些工业遗产虽然丧失了原有的铁路运载功能,但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却无可估量,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遗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江苏铁路工业遗产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在铁路资源亟需综合化利用、文化旅游事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江苏境内近代铁路工业遗产分布现状,宜围绕原沪宁铁路、陇海铁路、津浦铁路和宁芜铁路四条线路,按照苏南区域、徐州—连云港区域、南京区域三大片区布局,结合工业遗产、工业遗迹、工业遗留不同的保护等级,从铁路工业遗产特有的跨省市的行业属性方面进行整体规划,不仅注重“硬件”保护,也强化“软件”整理;既注重显性的站点保护,也重视线路的常规保护;同时重视铁路历史“鲜活个人”的印迹。通过充分整合铁路遗产与区域资源的优势,让这些遗产继续发挥自身魅力,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福州作为近代"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在近代西方建筑东渐过程中,工业建筑具有典型意义。现存许多已失去原有功能的工业建筑需要得到保护和再利用。但对于福州内遗留的近代工业建筑还未有系统地梳理。因缺乏对这片区域内遗存的工业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区域内的近代工业遗产已所剩无几,其现存状况也多处于低效使用的状态或面临拆除的命运。文章主要通过对福州近代工业遗产整体风貌的审视和对工业遗存案例的考察,总结了福州近代工业遗产的特征,并对其工业遗产进行价值评析,并对未来保护利用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文博》2016,(1)
陕西省西安市纺织城是我国上世纪60年代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是西安市乃至西北地区最具规模的纺织工业遗产区,具有浓厚文化气息与工业价值。本文立足西安纺织城工业遗产现状与再利用研究,明确纺织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现状与优劣。在对纺织城现状与居民问卷调查表明,明确了西安市纺织城地区具备开发保护的工业价值与人文环境,指出在开展纺织工业遗产再利用时,应按照统一的主题风格,坚持保护性利用与改造性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工业遗产整体保护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价值工业遗产实现综合再利用的思路,更大限度的发挥纺织城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为保护规划纺织城工业遗产区与解决纺织城地区当前面临社会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青岛是中国近代以来重要的纺织工业城市,不但拥有众多工业遗产,而且在开发再利用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文章基于实地调研,归纳出青岛工业遗产开发再利用在区位、建筑、业态、开发者、设计等方面的特征,分析其成因。研究认为,这些特征是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经济实用规律、多元主体诉求、相关法规制度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遗产再生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与开发机制。文章旨在以青岛的经验为中国工业遗产再生模式的探索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技术价值是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之一,需要通过一定的特征要素呈现出来,从而被识别和感知。矿业遗产是工业遗产中蕴含技术价值最为显著的一类,其特征要素也更为丰富和突出,可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矿业遗产技术价值应围绕矿业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展开,包括技术本身承载的或通过技术反映出来的价值。矿业遗产技术价值特征要素可被归纳为四个方面,包括物质要素、技术及工艺流程、生产人员和管理体系、生产活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等。上述内容能够通过田野考古、科技考古、操作链分析、科学技术史研究等途径挖掘。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依照上述四个方面剖析其技术价值特征要素,包括选址、井巷、竖炉、工具等;探矿、采矿、冶炼技术及工艺流程;人员结构、生产体系等;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的影响等,进而可归纳出与技术价值的对应关系。案例研究为矿业遗产技术价值研究提供详细的分析路径,即挖掘技术价值特征要素,分析要素反映技术价值的特征,归纳并阐释技术价值。该研究体系可普遍适用于从古代延续至近现代的矿业遗产,有利于促进矿业遗产调查研究、价值评估等工作的开展,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奠定基础,对工业考古和工业遗产学科的发展也应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工业遗产是近代工业文化的遗存。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包括使用价值和见证价值(艺术、历史、技术),其核心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技术的价值,因此保护工业遗产的核心就是保护工业技术的价值。而工业遗产的保护程序,包括价值评价、保护评价、保护模式和方法,只有都围绕"工业技术价值"这个核心而展开,才能由内涵到外延真正完成对工业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志明  张铁生 《人文地理》2009,24(6):111-115
"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世界观现象已经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有效形式之一,成为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必然性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文章综述了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研究的现状,提出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我国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发展理论、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旅游营销、利用信息技术保护遗产资源、旅游研究的定量系统动力学模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大连有着百年的工业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建设军港时期。随着近年来房地产的迅速开发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诸多工业厂区面临着搬迁或改造,工业遗产逐渐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要对象。文章对大连工业遗产的现状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通过综合性开发和公共空间开发两种工业遗产开发模式的实际案例来讨论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认为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和生命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更新和保护利用应融入到城市系统中,需要通过工业遗产的改造利用来带动城市区域的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从一种型式向另一种型式转换的过程。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西方国家城市转型有许多成功的做法:伦敦发展创意产业以实现城市转型;纽约发展生产服务业以实现城市转型;匹兹堡发展多样化经济以实现城市转型;夕张发展工业遗产旅游以实现城市转型。中国社会转型对城市转型提出要求。中国社会转型对城市转型的具体要求是:树立权力服务理念,加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强化城市规划管理,加强城市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7.
"遗存县治"是县级行政区划变迁的政治(行政)聚落遗存。论文以浙江省为例,在历史地理研究的基础上,从遗产保护的视角分析了"遗存县治"遗存特点,认为"遗存县治"是中国传统政治(行政)文化和城镇规划思想的重要载体,即作为曾经的中国古代地方基层政治(行政)中心,遗存了丰富的地名遗产,保留了古代基层行政文化,反映了传统城市规划思想,保留了较好的传统政治(行政)城镇格局,仍能与周边山水环境融为一体,是中国(东方)农业文明背景下的聚落遗存代表,拥有较高的遗产价值。加强对"遗存县治"类小城镇的学术研究是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为我国历史城镇遗产特别是历史小城镇遗产的申报提供了案例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江苏沿江各大城市的近代工商业发展壮大。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过去一些门类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而这些建筑物、工厂车间、机械、磨坊等已成为具有特定价值的工业遗产。通过对工业遗产内涵的界定,明确了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保护工作的紧迫性,探索江苏工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和重新利用。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其工业遗产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文化、科技价值,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缩影和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及以已开展的工作基本情况梳理,总结辽宁省工业遗产具有的典型特点,指出目前辽宁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城市中产阶层化与商娱场所的空间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兴中  高丽 《人文地理》2008,23(2):49-55
自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后工业社会"转型以来,中产阶层化现象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问题与空间规划方向的重要研究方面之一,发展至今日,中产阶层化成为了一种全球化的社会与空间现象(Bell,1999)。娱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反映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是与每个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的领域。因而有关文化休闲娱乐场所的微区位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中外地理学界和社会学界有关学者的极大兴趣。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角度探讨中产阶层生活方式及其消费(娱乐消费)与娱乐场所形成的中产阶层化现象等的社会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