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花瓷器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青花瓷器为釉下彩,着色力强,呈色稳定;青花釉色为白地蓝花,显得明净、素雅,符合我国人民的审美习惯;青花瓷器原料丰富,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推广。由于有上述优点,青花瓷器自问世以来就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一直延用至今。明代烧造青花瓷器取得了重要成就,尤其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的青花瓷器,胎釉精细,青花颜色浓淡相宜,品种丰富,纹饰优美,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青花瓷器烧造史上的黄金时代。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现青花瓷器窖藏,  相似文献   

2.
陈建辉 《南方文物》2023,(4):253-262
2018年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等单位对海南澄迈、儋州境内的南渡江流域金江段的美扬窑、福安窑、深涌岭窑、善井窑、碗窑村等窑址考古调查和试掘,期间采集到了一定数量青花瓷标本。通过对其胎、釉与制作工艺分析,大致了解了该地区青花瓷烧造技术和产品特征。根据其中部分青花瓷化学组成元素科技检测,进一步发现该地区窑址出土的青花瓷属于“高锰低铁”一类。此外,根据现有资料基本可以推断:这些青花瓷烧造的上限应不晚于清早期,下限一直延续至清晚期。应是为了满足海南本地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而烧造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明代洪武时期,景德镇开始设立御窑烧造宫廷用瓷,因此,对这批洪武瓷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方法对景德镇和南京出土的数件洪武瓷样品作胎釉成分无损测试。结果表明,明洪武不同品种瓷器采用的釉料不同;官窑洪武青花瓷和蓝釉瓷的色料采用了低锰高铁特征的钴料;洪武瓷胎料使用了二元配方。  相似文献   

4.
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门类,从真正兴起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各大博物馆和文物保护机构含有大量的青花瓷器。但由于瓷器易于破损,这些青花瓷往往存在破损、缺失等病害,极大地影响了陈列效果。艺术陈列修复对于破损青花瓷器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青花瓷器修复中的上色处理是修复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通过对青花瓷器胎釉、青花钴料、青花纹饰画法、青花细节特征、破损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修复技法和修复步骤,使破损的青花瓷器得到修复,并达到陈列展览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浩 《文物天地》2023,(7):117-122
明朝是青花瓷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此时期民窑青花的纹饰也丰富起来。南京市糟坊村明代墓葬出土了25件民窑青花瓷碗,根据型式和纹饰题材可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纹饰题材背后包含着不同的寓意,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通过胎釉和绘制手法等方面对比分析,探讨这批青花瓷碗的大致年代和艺术风格,进而为了解南京地区明代生活的文化面貌和民窑青花的艺术风格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健丽 《收藏家》2007,(6):31-35
素雅宜人享誉世界的中国青花瓷,在元代就以其古朴、典雅、壮美的成熟器物出现。明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青花瓷的工艺取得新的成就,胎釉越来越精细润泽。  相似文献   

7.
明代青花瓷在整个青花瓷的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代青花瓷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即永乐、宣德时期;成化、弘治正德时期;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在不同的时期,无论从胎釉、造型风格,还是从绘画、青花用料、呈色等方面都显示了各自不同的时代风貌和特征。现介绍辽宁省文物总店收藏的三件青花瓷器,分别为明代青花瓷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 (一)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高43,口径9,底径17厘米。颈短,腹硕大浑圆,平底微泛火石红。口沿下绘卷草纹边饰一周,在边饰下写有“大明宣德年制”楷书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南澳Ⅰ号"出水青花瓷的产地、材料特征和制作工艺,对"南澳Ⅰ号"出水的6片外销青花瓷进行分析。元素成分结果显示,其中2片为景德镇所产,4片为漳州窑所产,两类外销青花瓷所用胎釉原料不同,但都采用了国产青花料;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漳州窑所产外销青花瓷的工艺有别于景德镇青花瓷,景德镇青花色料集中于胎釉结合处而漳州青花色料在釉层中间或在釉层内扩散。对漳州窑青花进行OCT无损分析显示青花部分呈弥散状亮点,显示青花料散布于釉层中。仿烧青花瓷片样品的显微结构对比也显示这批出水漳州窑青花可能采用了不同于景德镇釉下青花的工艺技法。热膨胀分析表明出水的两类青花瓷烧成温度接近,分别为1 160℃与1 175℃,当时可能采用相似的烧成技术。  相似文献   

9.
堆粉青花瓷,传统的观点认为它属于釉下彩的一种。从青花瓷的剖面清楚的看到,堆粉是在豆青釉之上,透明釉之下。因此,笔者认为堆粉青花瓷应是釉中彩的一类彩瓷。堆粉青花瓷的烧造,民窑较多,官窑甚少。因这类彩瓷多出在豆青釉底瓷器上,所以也称作“豆青堆粉青花”或“青花加粉”瓷器。所谓“堆粉”,是在素胎上先施以豆青釉,再在豆青釉上按照纹饰图案堆施一层厚厚的白粉(即碱式碳酸铅),然后在白粉上绘制出  相似文献   

10.
明代洪武时期处于元代和明代之间的过渡时期,它既继承了元代的制瓷工艺,又对之后永乐时期的瓷器风格产生影响,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本文拟从器形、胎釉、青料三个方面的特征入手,详细分析洪武官窑青花瓷器对元青花瓷器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洪武官窑青花瓷器,为洪武瓷器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霍华 《收藏家》2010,(12):43-50
青花瓷是以钻为色料,直接在胎上绘画,再施透明釉,入窑经1300℃上下的高温,一次烧成的蓝白两色相间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有釉下青花、釉上青花和贴纸青花三种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2.
正明代青花瓷属于青花瓷烧造历史上的繁荣期,它继承了元代的辉煌,把青花瓷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明代青花瓷不仅器型多有创新,纹饰更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创烧了大量的极具外来影响、适合外销需求的新器型和新纹饰。永宣青花瓷是一个青花瓷黄金时期。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  相似文献   

13.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4):93-101+111
本研究采用能谱仪对龙坦窑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青花瓷器样品进行了无损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与讨论,取得如下成果:(1)探明了龙坦青花瓷器胎釉组成特征与演变规律;(2)揭示了龙坦青花标本与景德镇青花瓷器标本的产地差异和形成原因;(3)研究了龙坦窑址青花瓷器所用青花钴料与《明实录》《天工开物》以及《陶冶图说》中记载的"浙料"之间的关系。本工作不仅为科学认识青花"浙料"以及浙江明代青花瓷器工艺特征、发展规律等相关学术问题提供了科学数据,也为相关遗址出土青花瓷器标本甚至外销青花瓷器的产地判别提供了新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蓝白交错的青花瓷宛若意境深远的写意画,浓淡相宜赏心悦目。唐代创烧后,自元代中期起,景德镇烧造的青花瓷便通过海路和陆路外销到亚非各地。至明清时期,世界范围内传输的中国瓷器大部分是青花瓷,各国将中国的青花瓷视为珍宝。因其巨大的需求量,青花瓷的生产由景德镇扩大到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生产的外销青花瓷具有不同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瓷器外销史上最具民族特色和代表性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晚明福建瓷器窑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明华 《南方文物》2010,(1):104-109
<正>明代晚期,福建地区的制瓷业突然有很快的发展,一些地区的窑场如雨后春笋陆续涌现,如德化、漳州等均是在这时期取得发展的白瓷和青花等品种的重要窑场,另外还有许多烧造青花瓷的窑场  相似文献   

16.
吕成龙 《收藏家》2023,(2):59-68
元代青花瓷是中国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自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对其认识以来,元代青花瓷即以其古朴的造型、优美的纹饰、亮丽的色彩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等,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研究、收藏和仿烧元代青花瓷的热潮。特别是仿制元代青花瓷的水平不断提高,使人稍有不慎即上当受骗,因此,愈来愈多的人关注元代青花瓷的鉴定问题。本文从造型、纹饰、胎釉特征以及在制作时留下的工艺特点等方面,简述元代青花瓷的鉴定要领。认为要想掌握鉴定元代青花瓷的本领,就一定要了解元代青花瓷收藏和出土的基本情况,多看真品,利用传统鉴定法,从造型、纹饰、钴料、胎釉及工艺特征等方面,反复揣摩其时代风格,功夫下到了,就不会被仿品所迷惑。  相似文献   

17.
为制定临安水丘氏墓出土的三件唐代越窑青瓷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对其病害状态进行分类,结合对同期、同类青瓷标本进行微观形貌观察、瓷釉XRF分析、瓷器表面附着物的XRF及离子色谱分析等,以期对这三件越窑青瓷文物的病害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批出土越窑青瓷在烧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生烧的器物,其胎和釉比一般瓷器较为疏松,更易受考古出土环境中可溶盐的侵蚀.存在的裂隙甚至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加剧.在此基础上,定义并且绘制病害图例,对其病害类型进行区分,以利于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措施,使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更具科学性、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明代是中国青花瓷发展的高峰阶段,景德镇窑不仅是官窑瓷烧造的中心,同时也是民窑青花瓷的大本营。明中期以后,民窑迅猛发展,至正德年间,民窑开始大量生产烧造一种独特的青花瓷罐,俗称"圹罐",其主要作用是用于丧葬。仅以安庆地区为例,在已发掘的大多数明代墓葬中均有这类瓷罐的出土,除了青花瓷外,兼有法华或单色釉,罐或出土于棺内外,多数则将罐置于棺头处,极具时代风俗和特色。明代中晚期,在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景德镇民窑青花瓷也得到高速发展,摆脱传统礼制束缚,寻求思想的解放,是这一时期青花纹样变化的主要特点,甚至出现民仿官、官搭民烧的现象,《江西大志》中就有"青色狼藉……流于民间,其制无复分"的相关记载。从另一方面来说,丧葬习俗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也进一步促进这类青花瓷罐量和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小型青花瓷盖罐向来不大为古陶瓷研究者所重视。然而,由于它在江苏常州、武进地区的明代墓葬中时有发现,其中尤以明代中晚期的墓中出土较多,此类器物又烧造于民窑,对了解民窑青花瓷业的生产历史有资料价值,故而研究的必要。本文拟就此类瓷盖罐及相关问题作简略的探讨。一、器物随葬情况明代常武地区地方官吏、绅士之家盛行厚葬之风,其墓穴均由大型青砖(一般青砖长度在32厘米左右)或巨石构筑,上用巨石盖合,并以糯米拌和石灰浇浆;穴内棺椁相套,棺椁均用金丝楠木造作,雕凿讲究。墓中随葬器物较丰富,其中一般均有小型青花瓷盖罐发现…  相似文献   

20.
人间最美是青花。温婉雅丽的青花瓷创烧于唐代,至明代发展到高峰,成为举国追捧的热销品。江西景德镇是青花瓷烧造的核心区域和主要产地。从古至今,碗、盘都是最基本的生活用品,生产量和存世量较大。本文对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民窑青花盘进行了整理、归纳,充分展现了明代各个时期民窑青花瓷器的特点与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