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团花纹样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齐国王墓出土的葬服面料金锦以团花纹饰作为装饰图样。文章通过中国传统团花纹饰源流的阐述,对齐国王墓出土葬服进行赏析,了解金代服饰的装饰风格和金代葬俗文化。  相似文献   

2.
满族文学是由满族及其先人共同创作的文学,包括肃慎文学、挹娄文学、勿吉文学、靺鞨文学、女真文学、满洲文学.今天的满族文学源于先人文学,在继承了先人文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自己的文学.满族文学是整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曹雪芹、纳兰性德、文康、顾太清、老舍、舒群、端木蕻良等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客家源流问题长期以来是客家研究的核心问题,并一直伴随并推动着客家研究向前发展。本文不仅回顾了近200余年关于客家源流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主要的观点和争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旨在探究客家研究进一步向前发展所需要之动力与精神。  相似文献   

4.
北京最早的方志可追溯到秦代,《燕十事》和《燕丹子》有涉及燕国的记载。现存最早的方志为元朝的《析津志》;明代万历《顺天府志》是北京历史上第一部保存完整的方志;清朝光绪《顺天府志》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部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府志。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稀少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稀少是战争、瘟、疫和自然灾害共同作用的结果;否定了湖北麻城孝感乡是湖广填四川重要驿站一说。也否定了隆昌杨氏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的口头传说,得出了隆昌杨氏来自湖南武冈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继承发展章(太炎)黄(侃)之古汉语言文字学的精髓,以旧法举新证,阐明探求汉语字词之源流变化是以音为主,以形为辅之法理.并且以汉语字词音义源流变化,来论证中国历史文化源流.  相似文献   

7.
秘祝是秦及西汉初期负责为君主移过消灾的祝官,通常以"移过于下"的方式履行其职能。"移过于下"是一种转嫁灾祸巫术,虽然秘祝之官晚出,但秘祝这种"嫁祸于人"的方法却起源甚早。本文以转嫁灾祸巫术为线索,深入研究秘祝的起源,并对秘祝的设立与裁撤、秘祝之法的流变等问题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8.
杨阳  杜骁 《黑龙江史志》2013,(13):320-320
美国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是我国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源流,我国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发展状况为采用杂志的编排方式的节目形态,影响力大。  相似文献   

9.
近十多年来,增城客家研究得到增城市(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1996年8月21至23日,由增城县人民政府支持赞助,增城电大与华南师大中文系联合主办,在荔城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客家方言研讨会。会后,出版了论文集。1995年,新编《增城县志》把增城客家话(含程乡话与长宁话)载入了史册,并出版了客家方言专著《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册。进入21世纪,深圳大学客家学会把增城客家列为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僻处东南一隅的福建自古以来民间信仰就特别发达。闽都福州的民间信仰与整个福建民间信仰形成"同中见异"的关系。福州民间信仰在土著—闽越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汉唐以来不断吸收融入中原汉族宗教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闽越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产物。尽管在中原宗教文化的浸润下,中华汉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日深,然而在融合重构中本土化地域特色愈见鲜明,由此勾勒出闽都福州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多彩风貌。  相似文献   

11.
罗香林先生是客家研究的奠基者,他的《客家研究导论》(1933)和《客家源流考》(1950),对当时及后世的客家研究均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在他的学术观点中,影响最巨者,莫过于他的客家源流观。罗先生在上述两本书中,引用了大量客家人的谱牒,反复论证客家人的祖先是真正的中原(中州)人,是经过五期大规模的迁移,而由中原辗转南迁到华南各地。对于罗先生在客家源流研究中强调血统的追寻,学界普遍关注的是他在《客家源流考》中提出的“纯粹自体”说。事实上,对于客家人的源流问题,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两书中的论述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四川方志的源流可追溯至《华阳国志》,至宋元成形,明代定型,至清代鼎盛而体例、内容进一步完善,民国出现转型。大量地方志的编纂,既体现了悠久的方志编纂传统,同时也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地方性文献资料。作为四川地方性知识宝库的文本载体,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四川历代方志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举凡朝代之隆替、文化之兴衰、经济之发展、民生之忧戚,均可从中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王睿 《华夏考古》2019,(5):108-112
宋钧的出现和唐钧有密切的关系。钧窑早期还受到汝窑的工艺技术影响,当其自身特色逐步形成后,开始影响包括汝窑在内的周边窑场,并形成规模较大的钧窑系。钧窑刘家门与禹州城内两个钧瓷区之间似有一定的承袭和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儒家伦理源于周公所创立的德政思想和礼乐制度。孔子以仁为最高道德原则,以礼为表现形式,创立了儒家道德学说。汉代以后,出现了以"三纲"和"五常"为主体的儒家道德伦理体系,其主体性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等方面,其中仁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源泉,是儒家一切理论的出发点,其他诸德都是仁的具体展开和体现,都是从属于仁这个最高原则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5.
粤西许氏源出、立国、繁衍、支分、变迁的脉络线路考证。明释了:唐朝时"昶"为入闽一传,宋代"峙"为入粤始迁,宋末"青"为广州番禺潭山开传祖,元代"如高"为东莞长安始祖,明朝"文壁"是粤西始祖,明"颂艺"是新坡始祖。  相似文献   

16.
江淹文集版本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宋以后,江淹文集的版本日趋复杂,理清其版本实为必要。本文从历代书目及有关文献入手,作了探讨。依其源流和编排情况,将江淹文集自宋迄今的主要版本,分为两个系统:即宋本系统和整理本系统。每个系统内部,以时间为序,对诸版本的授受源流、钞刻时代、篇目增删以及版本特点进行了说明,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优劣异同。  相似文献   

17.
一些大型辞书在佛教成语的收录过程中,往往以中土文献为源,结果导致误释成语本义、义项设立不全等问题。文章以《汉语大词典》等四部大型辞书收录情况为基础,结合中土、佛教文献,对“半路出家”等六条成语进行源流演变、释义及义项设立等方面的考释。  相似文献   

18.
《清异录》最早完成于五代末至北宋初,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笔记,保存了中国文化史和社会史方面的很多重要史料,书中一半以上的条目分别被《辞源》和《汉语大词典》采录,其价值可见一斑。该书宋本已经不存,而传世各种版本甚多,内容文字差别颇大。现在的通行本是在元代孙道明的映雪斋残抄本和明代《说郛》抄本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梳理《清异录》版本源流,对认识其原貌以及进一步研究《清异录》,都有很大帮助。本文在考察现存主要版本的基础上,大致理清了《清异录》的版本源流,并对各本的特点、优劣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才调集》自南宋刊刻以来,版本甚繁。其源头为南宋陈氏书棚本,明代先后出现孙、钱、焦、赵四家宋抄本,明末又先后出现徐玄佐补录本和沈春泽刻本,冯舒、冯班等人又先后加以校补,直到毛晋重新刊刻,才较为明确地分成两大版本系统。一是汲古阁刊本系统,二是述古堂藏本系统。后一系统又分为两支,一是从述古堂影宋刊本到四部丛刊本,再到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人选唐诗(十种)》本;一是汪文珍垂云堂刻本。相较而言,垂云堂本可以说是现存最好的《才调集》版本。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