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析汉画像中戟的图像马华民戟是汉代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中较常见的图像。朝的研究除了涉及汉代冷兵器发展情况外,还涉及到汉代社会等级、思想意识、军事制度等问题。本文仅对汉代朝的形象、形制、工艺、效能等问题探微钩沉、求教于方家。一、汉画像中戟的表现形式与作...  相似文献   

2.
高文先生编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四川汉代画像砖》和由巴蜀书社出版的《四川汉代画像石》两书,汇集了四川境内出土的汉画像砖(含纪年、文字砖)、画像石拓片(照片)606幅,与目前我国发现的汉画像砖、画像石较多的几个省区和已出版的汉画专著相比较,具有显著的地方特点:画像石,以众多汉阙画像和崖墓画像为全国罕见;画像砖,则以内容丰富而数量众多居全国之首。这六百余幅汉画作品,再现了四川境内1700多年以前的政治、军事、生产、生活、文化艺术的不同侧面,是一部生动形象的大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3.
汉画像石刻画的图像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刻画儿童形象的画像可大致分为历史故事类、生活图景类、生业图景类、神话传说类等。其中历史故事类画像刻画儿童形象较多,此类儿童往往具有一定身份象征意义,对于表达历史故事内容完整性而言不可或缺。观察不同题材汉画像石中的儿童形象,可探析汉代社会的实际生产生活情况和汉代人的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4.
汉画像石所见周礼遗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具体考释了汉代画像石中的"孔子见老子"、"胡汉战争"、"投壶"等画像,认为这些画像所反映的献挚礼、献俘礼、投壶礼皆为周代遗俗.  相似文献   

5.
《文博》2016,(3)
绥德白家山汉画像石"交战图",构图精当,要素齐全,但由于战事双方的体貌特征及衣饰几无不同,不辨胡、汉,学界对其究竟是否真实的战争场面还是所谓操演性的"都试",以及战事性质等问题鲜有讨论描述。本文通过图像解析判断,白家山"交战图"描述了汉廷平定南匈奴叛乱的战争场面,是汉代北方边郡汉、匈关系即胡汉战争的写照。  相似文献   

6.
山东滕州汉画像石馆藏有一块疑似早期佛教内容的汉画像石。本文通过对其图像志的分析,结合山东地区其他汉画像材料,并将其放置在汉代佛教初传中国的视野中,将其初步定为"胡人礼佛"题材的汉画像石。这一图像与同时期犍陀罗美术中"梵天劝请"佛传故事图像形成可供对比研究的序列,代表了早期佛教与中国本土神仙信仰和儒家信仰在鲁南地区的碰撞和融合,对研究早期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汉代的画像石、壁画内容中,人首蛇身形象很多,是一种从外形到内涵都很丰满的艺术题材。关于它的定名,基本为一种意见。即认为那种有性别之分、呈对偶状态的人首蛇身像,是神话中人物伏羲和女娲。山东地区的画像石上对这类形象有“伏羲”榜题,为这种形象的定名提供了可靠依据。伏羲女娲形象在各地汉画像中大量存在,展示出不同的特征。所以,分析其形象特  相似文献   

8.
现存的汉代艺术品类极为丰富,画像石、画像砖、帛画、壁画等等。在各类艺术品中,龙,这个与民族文化同期孕育,同步发展而又被汉代尊奉的艺术实体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汉画像对龙的艺术展现是我们探讨汉文化的一个侧面,本文的主旨正在于通过对汉画像龙的艺术体的粗浅分析,探讨其在汉代文化中的作用及其对民族文化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汉代是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从现有文献和考古材料看,至迟于东汉晚期梁桥、拱桥、索桥三大桥型~([1])已形成,且大量为木结构桥。而汉画像(画像砖、石及墓室壁画)所提供的桥梁形象,更在一定程度上直观反映了汉代桥梁的面貌。本文通过搜集汉画像中的木构桥梁形象,结合已出土实  相似文献   

10.
<正>陕北地区是汉代画像石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目前所发现、发掘的画像石墓已达数十座,这些墓葬不论在形制、随葬器物,还是画像内容、雕刻技法,均表现出极强的地域特征,反映出汉代陕北边地独特的社会历史。在陕北地区的汉画像石画像中,笔者发现了一些不见于其他地区的博山炉图像,虽然数量不多,却造型丰富,颇具特色。由于以往研究并未对该地区画像石中的博山炉图像过多涉及,故本文试对这些博山炉图像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更加全面理解和认识该地区汉代画像石。  相似文献   

11.
绚丽多彩的画像石——四川解放后出土的五个汉代石棺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汉代画像石,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石棺椁为汉画像石之一种。抗日战争时期,四川芦山县出土了王晖石棺,郭沫若先生写了专门文章,后来重庆也出土了石棺。解放后也先后出土了几个石棺。本文介绍的是未曾报道过的五个石棺椁,即:彭山县高家沟崖墓石棺、彭山县双河崖墓石棺、荥经县石棺、泸州市石棺和灌县石椁。四川出土的石棺不但数量多,而且画像题材广泛,画面生动,为画像石中之精品。四川汉代画像石与四川汉代画像砖同为汉代封建贵族墓室之艺术珍品。它们同源异流,斗彩争艳,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四川汉代画像石的产生与发展,是汉代封建地主经济的反映,亦是厚葬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说过:“惟汉代艺术,博大沉雄。南阳汉画像石,可谓是汉代艺术的首席代表。南阳汉画像石从它被发现到现在,一直以其独有的魅力在海内外持续着巨大的影响,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探寻和发现其中的奥秘。它被艺术界称为“纯粹的本土艺术”,被理论界称为“中国第一个艺术热情时代”,更在美术史上被誉作“禀三代钟鼎玉器雕刻之工,开两晋唐宋绘画之先河”,南阳汉画像石展现给人们的是大气磅礴、古拙素朴、活泼热情的艺术风采。南阳汉代画像石作为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具有汉代石刻画像“博大精深”的共性特征;其次,南阳汉画像…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从历史文献的记载还是从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来看,在我国历史上的西汉和东汉时期,都产生和存在一定数量的裸体画像和裸体雕塑,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直到目前还很少有人对此做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就汉代裸体画像和裸体雕塑产生的原因以及它的艺术成就,提出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两汉时期的裸体画像和裸体雕塑两汉时期的裸体画像既有文献中记载的,又有从壁画中、帛画中、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铜镜中发现的形象。 (1)最早的壁画中的裸体形象,见于西汉景帝时的鲁恭王在曲阜所建的灵光殿,其壁画中画有太古时代的裸体怪形。东汉时的王延寿曾作《鲁灵光殿赋》予以描述。 (2)西汉广王川刘海阳宫中的壁画中有男女裸体形象。而东汉时的张衡在《同  相似文献   

14.
近日,我受成都某美术教育家之邀,观赏其收藏的书画碑帖和石雕砖刻珍品。其中四块汉画像砖格外引人注目,为《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卷》、《四川汉代画像砖》、《巴蜀汉代画像集》等权威专业书籍中所未收录作品,对于研究汉代农业生产和市集贸易具有重要价值,故撰短文介绍如下: 收获画像砖 38×48×5厘米 泥质灰陶 模制表面局部剥落 该砖画面阡陌纵横,用线条将田地整齐地分成几块。田间放置食案、盆、罐等食具,一妇女送饭而来。右侧两人挥舞钹镰大刀刈割。其余之人弯腰割  相似文献   

15.
吴扬 《黑龙江史志》2014,(5):278-279
犬在汉画像中是比较常见的形象,庖厨、狩猎、畜牧等场景中均有出现。这说明它不仅以其自然物的有用性得到了汉代人的喜爱和信赖,更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对徐州汉画像中的犬图像进行分类分析,可以对汉代人驯养类动物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叶其峰 《收藏家》2002,(8):54-55
在我国古代印章中,有一类称作肖形印的印章,方寸之间,古人以其精巧的雕工,刻画出无数生动精美的人物、动物、花鸟虫鱼。它是古代最小的浮雕、画像,韵味无穷,令人赞叹。其中汉舞乐百戏肖形印,更是汉代艺术宝库中的奇葩。汉代著名的舞蹈、百戏、在肖形印中几乎都有反映:盘舞。见干(图1)右上角。舞者足下有二扁状物,乃汉代盘舞中特有的盘的肖形。盘舞又称七盘舞,舞时七盘摆放地上,中配一鼓或两鼓,舞者舞跃其中。盘舞图像又见于沂南画像石及四川彭县出土的盘舞图画像砖。不同的是,沂南画像石有七  相似文献   

17.
汉画执棒小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上刻的车骑出行、宴乐和守门人等图像中,常见到侍从执一种一头粗一头细的棒形器物。过去对此物的解释,多认为是舞者所执的箭。如孙文青编的《南阳汉画像汇存》第一○四、一○五、一○六、一三三、一四○、一四一、一四三诸图,皆有执此物者,孙氏称之为箭(图一:1)。闻宥编的《四川汉代画像  相似文献   

18.
汉画像艺术探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画像辨义(一) 画像砖、画像石研究的对象,是汉代建筑壁面上,棺椁表面上镌刻及窑烧的画面。这些画面主要包括线刻和浮雕(浅、中、高几类)。汉代建筑遗存至今,地面除石阙、石兽、祠堂及一些城垣、宫室的残留部分外,基本上是各地出土的墓葬。因此,画像砖、画像石的材料来源,自然以各地出土的墓葬为主。“画像”一词,来源于宋代兴起的金石学,如赵明诚《金石录》、洪适《隶释》、《隶续》等书中,屡用画像一词。以后明、清学人沿用,直至今天的文物考古界、美术界中,也普遍使用这一用语。宋以前,“画像”  相似文献   

19.
河南是汉代画像石刻重要“产区”之一,著名的南阳汉画像石和嵩岳汉三阙画像以及密县打虎享汉画像石墓,已驰名中外。然而,永城县芒砀山区的汉画像石却很少有人知道,可以说它是被埋没的一块瑰宝。其实,永城汉画像石是研究中国汉画像石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就目前出土数量来看,还是相当可观的。就其地望来看,它处在豫东大平原的东部芒砀山区,东距苏  相似文献   

20.
汉代弹琴类画像文物,质材有陶俑、画像石、画像砖、铜镜等。俑琴分有弦无弦,姿态有恬然型、微笑型和歌唱型,组合有二人型、三人型、四人型等。画像石砖上有师旷伯牙鼓琴图、聂政刺韩王图,还有乐舞百戏图;在汉代出土的铜镜背面也铸绘有弹琴的图像。汉代弹琴类画像文物,折射出琴不但是汉代儒士修身抒情的载体,汉代正义品德的象征,也是汉人祈求好运的神器及汉人乐舞百戏的乐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