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振 《东方收藏》2023,(2):116-118
齐长城,即东周时期齐国所修筑的长城,后世称“长城岭”“大横岭”。齐长城作为东周时期齐国伟大且艰巨的军事防御工程,不仅是山东境内现存古代规模最大、年代最为久远的地面建筑遗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钜防之一,是目前国内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古建筑遗址”,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愈来愈受到历史、考古、地理、建筑、军事、文化、旅游等诸多方面专家及学者的关注。笔者通过对齐长城长清大寨至赵家林东山段的调查研究,加深对齐长城价值的认知,从而保护和利用齐长城资源。  相似文献   

2.
齐长城作为齐国高超土石建筑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春秋战国纷繁兵事的见证,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清华简等新出材料也给齐长城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信息,本文结合新材料从考古和文献等角度系统论证了齐长城与"济水之防"及长城与"防"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齐长城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社会、文化价值。对齐长城的保护目前主要还是传统保护,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齐长城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将是一种突破传统的新手段、新方法 可综合运用数字三维数据扫描技术、数字倾斜摄影技术、数字激光雷达技术等对齐长城现实数据进行搜集、处理,最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建成数字化齐长城游览体验模型,让观众体验齐长城的丰富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山东境内齐长城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建筑形式、走向和防御功能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指出齐长城的修建,是山东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中华民族的骄傲,因而成为山东古老文明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齐长城肇建原因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长城,东起长清,蛇行泰沂山脉,绵亘千里,分限齐、鲁,东行南折,走黄岛入海。西段长城始建于齐桓公元年(前685年),止于齐灵公27年(前555年)。至战国齐宣王时代(前342—前324年),东段长城业已竣工。以上大致是当前历史学家们的共识。令人困惑不解的是:齐国,尤其是春秋早期的齐国,为什么要修建这条长城?一 齐长城之肇建并非出于战争目的人们把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齐长城与战国时期的赵长城(据《史记·赵世家》,赵长城建于肃侯十七年,即公元前333年),以及秦始皇所筑长城等量齐观,认为它也是出于战争防御的目的而修建。这一观点并非无据。《战国策…  相似文献   

6.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工作,是关乎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文化工程土地问题是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必须要解决的基础要素之一本文结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齐长城青岛段为例,针对文物古迹用地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用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久以来,众多文史学家都非常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文章和著作。本文全面梳理西海岸区域历年考古发现以及采集的文物标本等周代文化遗存,并对这一区域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材料,对齐长城的建造年代、作用以及齐国对这一区域的统治与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齐长城(青岛段)多为土夯筑,是典型的沿海地区土遗址,全部位于青岛市黄岛区,长56068米,主要构筑形制为土墙、石墙和山险。因长城墙体自身材料、结构和风雨侵蚀等原因,面临着表面风化、掏蚀、乔木生长、人类和动物破坏等险情。近年来,青岛市黄岛区文物部门开展了齐长城(青岛段)的抢救性修缮保护,通过补夯加固、培土植草等主要技术手段的实施,成效明显,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优化。  相似文献   

9.
齐长城于青岛市黄岛区入海,关于此段落的常见史料,大都被专家学者反复引用,但在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档案中尚有部分散落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可加深对齐长城的了解和促进历史文化的发掘、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寻访齐长城     
公元前221年,列国中的最后一个王国——齐国被秦军攻占,天下归于一统。随后,始皇遣蒙恬“将三十万众”,将秦长城与燕、赵长城连缀一体,以御匈奴,史称“万里长城”。而随着硝烟散尽,原来的齐、楚、魏、韩诸国长城则风光不再,乃至今天已鲜有人知。那么,两千余年沧桑岁月,这些先秦的古老建筑尚存与否?2004年初冬,我们在专家的带领下向齐长城进发,开始了寻访齐长城之旅……  相似文献   

11.
胡杨  王金 《丝绸之路》2003,(11):44-45
长城第一墩于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对于它的雄险,名长城专家罗哲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  相似文献   

12.
起伏跌宕,越跃腾翔,令人眼开胸 阔的司马台长城 位于北京东北 部 120公里的险关重镇古北口境内。此段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是当今唯一一段保留明代长城原貌的古长城。 司马台长城段,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置身其间,综观这雄秀的司马台长城,可用“险、密,全、巧、奇”五字概括。 险:司马台长城沿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修筑,蜿蜒曲折,惊险无比,尤其是天梯和天桥两段,更是险中有险。天梯是单面墙长城,坡陡墙窄,最窄处不足半米,呈直梯状沿山体上升,两侧更是陡峭悬崖,置身其上,俯首下望,令人…  相似文献   

13.
数干年前闪耀东方的齐文化,脊梁就是那勾连山海、至今犹存的古老齐长城。它曾守护东方霸主的地位,它也曾见证战国风云的变幻……行走齐长城,探遗迹、抚残垣,仿佛一场时空穿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4.
《左传·僖公四年》中"南至穆陵"之"穆陵",既不在齐境内,也不在楚境内,而应在越国南部,可能就是会稽山中的"永穆陵"。  相似文献   

15.
先秦燕文化是构成早期长城文化带的重要范畴。燕国作为北方农耕文化中心,与周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长期对峙和交融,形成兼容并蓄的文化格局。从西周至战国,先秦燕文化从滥觞、成熟逐渐发展至鼎盛,并强势扩张,造长城以拒内外之敌,其在北部边界抵御东胡等游牧民族的“燕北长城”及在易水流域防御齐、赵等国的“燕南长城”,是长城文化带初期成型的标志性建筑物。通过对“先秦燕文化发展谱系”“战国时代的燕长城”“燕文化在长城沿线的传播与影响”三方面的探究,建立起对先秦燕文化和早期长城文化带动态而立体的观照。  相似文献   

16.
长城,本来是阻隔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推进的一道实体墙,但随着历史发展,长城内外不同的文明在共同存在的过程中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长城也从隔离带变成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岁月沉淀,长城文化由长城的本体建筑的物质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2018年《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这次展览是国内几大博物馆首次合作的有关长城文化的特展,对研究长城内外农耕文明、游牧文明、长城文化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保护齐长城的基础上,利用和开发齐长城莱芜段及其周边的旅游资源,统筹规划,合理整合,打造出莱芜的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8.
北朝长城是指从北魏开始,历北齐、北周,至隋朝时期修筑的长城。这些长城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山西、河北境内,是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朝长城的修筑,涉及中国历史上这段纷乱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9.
铁岭境内的明长城,位于辽东镇长城的最北端,地理位置属辽东山地和辽河平原的交汇地带,是辽东镇长城中线路最长、构筑方式最丰富、结构最复杂的段落之一,从修筑伊始,就因地形而用险制塞,或山险、山险墙、石墙、土墙、河险,以及多道墙体与壕堑平行的布局,形成了以北路开原为中心,辅加以卫城、堡城与星罗棋布的敌台、烽火台等一系列设施和防御体系,为保卫明朝北部边境的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安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见证了中国北方地区民族间的碰撞、融合与交流,也见证了铁岭作为长城地带,汉文化与游牧民族文化的彼此消长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山西明长城     
<正>八台子长城,地处左云县三屯乡八台子村,这里的明长城墙体完整,堞垣崇隆,像一条巨龙蜿蜒起伏、腾跃盘越在摩天岭山上,十分雄险壮观,所以也有人将这段长城称为摩天岭长城,有"东看八达岭,西看摩天岭"之说。另外,八台子村还有一座残存的哥特式教堂遗迹,它与中华民族古老的长城在这里相伴,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