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代甲骨占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十九世纪末叶甲骨文的发现,在中国史学研究上是一件大事,它的发现和研究使司马迁有关商王朝的记载成为信史,为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商代甲骨的研究多着眼于殷墟甲骨文,忽略了对甲骨本身的研究,但在发现的十几万片甲骨中有刻辞的仅是少数。近年来这种研究偏向虽有所扭转,但对殷墟以外甲骨的研究仍尚欠缺。对商代各地甲骨进行综合研究,有助于了解商代甲骨占卜的发展规律及地方文化特性。现就商代甲骨主要出土地二里冈、殷墟、藁城台西、济南大辛庄等地所能搜集到的资料,对商代甲骨占卜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献》2017,(5)
《甲骨文合集》和《甲骨文合集补编》等集成性的资料汇编的出版,给学术研究带来很大方便,极大地促进了甲骨学研究的进程。由于巨型资料汇编的材料来源庞杂,编纂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前人对此已多有校订。国家图书馆藏甲骨资料丰富,其中部分甲骨曾被著录过,在全面开展馆藏甲骨整理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利用甲骨实物对现有著录专著中涉及到的馆藏甲骨做一次全面校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甲骨文合集补编》中的"历藏"实际就是国家图书馆的"善斋"。本文就《甲骨文合集补编》中著录的部分馆藏善斋甲骨,辑有释文、重片的校勘资料百馀条,并对照学界以往相关的校勘成果,供大家参考。这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利用甲骨实物校勘以往著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捃》乃曾毅公择取诸家所藏甲骨墨拓及摹本粘贴而成,其来源甚广,主要收录了孟定生、山阳何氏、凡将斋马衡、端方、陈潍生、徐旭生、柳风堂张仁蘸、罗振玉、周肇祥、姚师魏、粹雅堂、叙圃何遂、通古斋黄濬、孔德成、胡厚宣、明义士等所藏的3667版甲骨拓片和摹本,其中有上百版仅著录于《甲骨文捃》当中,这将为学界提供新的材料。由于是早期拓本,有些则保留了甲骨较为完整的面貌,这将有助于甲骨缀合及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甲骨文捃》为海内外难得一见的孤本,自20世纪60年代曾毅公将其捐赠给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组供编纂《甲骨文合集》使用之后,就一直珍藏在历史所。因其年代久远,该拓本集原拓纸张破碎零落,又由于诸多拓本被剪去用在《甲骨文合集》和《甲骨文合集补编》中,目前《甲骨文捃》已残缺不全,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整理研究并著录出版。这项工作不单单是在资料上保护甲骨孤本、抢救文物精华,而且追踪厘清《甲骨文捃》拓本及原骨的来源、流传与收藏事略,对于研究《甲骨文捃》本身、甲骨拓片早期流传情况,乃至与之相关的学术史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是我国年代最早的文字系统,且发展较为成熟,是汉字源头以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分析甲骨文的优势,传承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非常重要。世界已知四大古文字体系—“尼罗河的古埃及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以及“中国甲骨文”,都是人民的智慧结晶。且我国甲骨文是唯一一个得以保存且一脉相承的文字体系,意义尤为重大。甲骨文内容丰富,是分析我国上古社会的真实材料。因此,要弘扬甲骨文的文化价值以及历史意义,王懿荣纪念馆收集了大量的甲骨资料,这些资料对研究甲骨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作用,对甲骨学的未来发展以及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展翔 《文献》2021,(1):32-51,F0003
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数量极为丰富,《甲骨文合集》和《甲骨文合集补编》仅收录其中部分藏品的拓片。本文以"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拓片数据库·甲骨拓片"业已公布的甲骨拓片和彩照为研究对象,进行著录整理。具体包括甲骨残片缀合15组、复原13组,并对742版甲骨做出著录情况的对勘。  相似文献   

6.
张渭莲  段宏振 《文物》2012,(1):64-74,1
邢国是周初重要封国之一,1991年南小汪遗址的发现和西周甲骨文的出土,揭开了邢台地区西周文化研究的序幕。本文通过对邢台西周遗有的分期和年代、平面分布、甲骨文和甲骨坑以及邢国历史等问题的探讨,认为邢台地区的西周遗存可分为早、中、晚期,不同时期的遗存各具特点;出土甲骨文的灰坑中出土的陶器属于西周早期,卜骨上契刻的文字与祭祀有关;邢同始封地在今邢台,南小汪和葛家庄分别是邢都的政治中心和邢侯墓地区;邢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邢国分封于邢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甲骨学便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殷墟和殷商文化也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1999年是甲骨文发现100周年,积极宣传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安阳市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一甲骨文是指流行于我国商周时期锲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种文字。19世纪末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1899年被清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并鉴定,从此“一片甲骨惊天下”。它与流沙坠简、敦煌帛书一起并称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三大发现。殷墟甲骨文目前共出土有15万片,约有…  相似文献   

8.
甲骨卜辞的断代和历组卜辞的研究是甲骨文研究中两个相当重要的的问题,本文是针对这两个问题所作的学术评述。  相似文献   

9.
展览     
《文物天地》2021,(7):126-128
<正>郑州:殷契重光"殷契重光——天津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甲骨文联展"目前正在河南博物院举办。展览将天津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馆藏甲骨资源汇聚一堂,分为"稽古:甲骨文发现前的殷商研究""惊世: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探微:透过甲骨看商朝"三个单元,观者可以系统了解甲骨文的发现过程、历史价值等。展期至7月29日。  相似文献   

10.
《文献》2020,(1)
对照国家图书馆藏8415至9917号甲骨实物,校勘补正《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等著录书及相应释文书,可补缺拓背面、正面8例,校勘拓片不清晰导致的释文错漏109条,校勘手误或技术性错误导致的释文错漏12条,补充《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字编》等未著录或稀见字形、辞例、骨形等23例,补正《甲骨文合集》及《补编》"材料来源表"错漏27条,汇总重复著录24组,"材料来源表"漏藏地"北图"及重复著录者多出自《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甲骨续存》(上)二书。可见甲骨实物校勘的重要意义,以及梳理清楚甲骨的递藏源流及著录脉络,对编纂集成性甲骨著录书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照相关释文成果,可见"汉达文库——甲骨文库"的释文虽稍有疏漏,但较为精审,校勘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11.
殷墟甲骨文自1899年被发现至今已90年了,它为商代社会诸方面的研究提拱了大量珍贵资料。谁要想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谁就必须从甲骨文中去发掘古代文化珍品,因此,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和许多不同学科对它的重视。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一股“甲骨热”。为了继承和弘扬华夏文明,一批青年人立志于甲骨学研究,但苦于不得门径,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便于入门的良师益友式的参考书,王宇信、杨升南、聂玉海主编的《甲骨文精萃选读》(《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就满足了这种迫切需要。综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首先,选片精。本书是以已出版的甲骨  相似文献   

12.
展翔 《文献》2023,(1):4-18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全世界甲骨实物存藏量最大的单位,相关的甲骨资料发布、数据整理工作一直在持续展开。针对新公布的著录号为北图11801到北图13800的甲骨资料,并结合先前公布的材料,经过数据筛选和比对,完成甲骨残片缀合11组、复原14组,并补充了这些甲骨在《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二书之外其他甲骨著录书籍中的著录信息。  相似文献   

13.
《南方文物》2008,(4):131-131
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把我国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一百多年来,甲骨文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已知的四千余甲骨单字中,破译并取得共识的仅有一千个左右。为更充分地利用甲骨文这一商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全面弘扬与发掘古代社会的优秀文化,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和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决定共同设立"王懿荣甲骨学研究奖",对在甲骨文破译及研究取得新突破者进行奖励。此奖项以后将二年举行一次,坚持科学性、权威性和公平、公正的原则,宁缺勿滥,确保新成果得到奖励。  相似文献   

14.
张聪颖 《史学月刊》2022,(12):128-132
明义士(James MellonMenzies,1855—1957),加拿大人,从1910年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至1936年回国(间有去法国及回美休假),20多年中实现了从传教士到汉学家的转变,在甲骨收藏、研究及商史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在学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促进了中国甲骨文化的海外传播。学界对于明义士的研究更多集中在他的甲骨收藏和研究方面(如方辉:《明义士和他的藏品》,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魏敬群:《明义士甲骨收藏始末》,《史海钩沉》2010年第2期,第52~55页;董延寿:《明义士与甲骨文研究》,《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第189~192页)。  相似文献   

15.
商代的"天"观念,在甲骨卜辞里是由"帝"来表现的。甲骨文的"帝"能够表示"天"的大部分意蕴,但无有"处所"之意。《尚书·商书》部分所载的"天"观念,与甲骨卜辞基本一致,但杂有周人述古之语,有一些是周人的观念。所以应当予以缕析和区分。从甲骨卜辞和相关文献的记载里,可以较为清楚地认识商代的"天"、"帝"观念,这对于研究我国上古时代思想文化的起源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遗产中,甲骨文以其历史悠久、数量浩繁、文字独特、内容翔实而著称于世。对它的发掘和研究,不仅为考察殷商史提供了文字资料,而且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展和研究内容的深入,终其导致了甲骨学科的创立。一甲骨文出土于安阳市西北郊的的小屯村一带,即著名的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伴随着对甲骨的大面积发掘及分类研究,“甲骨学”已开始逐步形成。甲骨学是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     
利用甲骨文来研究古代的语言和历史,必须首先对甲骨进行缀合,尽可能地恢复其本来的面貌。首都师范大学的黄天树先生非常重视甲骨缀合工作,近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是收藏大宗殷墟甲骨文的公家单位之一,甲骨数量达2023片①。甲骨的来源与入藏,起自20世纪50年代,与郭沫若主编、胡厚宣师任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编集岁月前后相系,有着厚重的当代学术史印迹,又隐现着前贤矻矻业绩与殷殷操守。追踪考订这批甲骨藏品的来源、流传与入藏事略,可以使人们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文的文物与学术史双重价值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对前  相似文献   

19.
在甲骨文研究中,卜骨形态和字体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利用字体特征和卜骨形态缀合六组牛肩胛骨,并作出相关考释与说明.新缀合的甲骨涉及田猎、气象、军事等方面,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中年古文字学者刘桓研究商史的著作《甲骨征史》 ,已于 2 0 0 2年 1 1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正文收载商史论文 1 8篇 ,附录甲骨文释读论文 8篇 ,系工楷抄写影印本。作者长期钻研甲骨文、金文 ,利用甲骨卜辞研究商史 ,颇有创见。书中论述内容涉及到商王世系、祭祀、礼仪、历法、农业、职官、方国、战事及社会阶层 ,皆厚积而薄发 ,时有新的发现和重要论述。李学勤先生对此书给予很高评价 ,他在“序”中说 :“《甲骨征史》这部书就是沿着《古史新证》开辟的方向作出的新的发展”。《甲骨征史》一书出版@志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