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是最早成立中共早期组织的城市之一.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刘伯垂等在武昌秘密成立共产党武汉支部.从1920年下半年到1923年年底,即党的一大到三大前后,武汉地区的党组织发展了一批党员,中央也曾向武汉地区党组织派遣过干部.长期以来,由于史料相对匮乏,发掘难度较大,对这段时期内武汉地区有多少党员活动,都是谁,依...  相似文献   

2.
湖北人为中共"一大"的成功召开作出了比较多的贡献,被视为中共"一大"上的"湖北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应该在辛亥革命后十年间武汉地区的社会土壤中寻找。在政局动荡、民生凋敝的环境下,董必武、恽代英等探索着救国救民之路。媒体的发达与教育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为他们建立早期共产党组织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工商业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与学生运动的结合为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通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董必武、恽代英等都走向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征途。因此,湖北成为中共早期组织创立的六个地区之一和重要发祥地,在"一大"上出现"湖北现象",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3.
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功与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播火者李汉俊原名李书诗,又名李人杰,1890年4月出生于湖北潜江县一个穷教书先生之家。当他12岁时,就在二哥李书城的挚友吴禄贞资助下留学日本,此时马克思主义正在日本传播,他受到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河上肇的影响,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1918年秋,中国留日学生为抗议段琪瑞政府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纷纷回国,李汉俊也带着大批马克思主义著作和进步书刊回到上海,正巧董必武、詹大悲、张国思等同乡也在上海,李汉俊向他们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919年,他在一篇文章里鼓动大家…  相似文献   

4.
郭汝瑰参加过大革命,抗战期间与董必武有过联系。他在国民党军政部任职时,曾将绝密文件交任廉儒转给党。我们知道他早已心向共产党,待机起义。 这样重大工作为什么我能参加呢?因为我和任廉儒早在二十年代后期就在党内工作,都受罗世文领导。任廉儒和郭汝瑰是四川同乡.又是好朋友。任的堂兄任锦时,在郭部担任政治部副主任。由于有这些关系,我们的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 1948年元旦,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在香港成立。党委王葆真以军事特派员身份,来上海成立了民革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王任主任委员。我和任廉儒参加了民革上海临工会,是五个常…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一年二月份,组织调我到南方局招待所负责行政工作。南方局招待所对外叫做八路军办事处招待所。公开的工作是接待共产党身份的参政员家属、亲戚。当时的参政员有:周恩来、董必武、林祖涵、吴玉章、秦帮宪(博古)、邓颖超、陈绍禹(王明)等七人。也接待共产党、八路军著名领导人,如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等人的家属以及亲戚。也是南方局各条战线输送和培训干部的一个枢纽站。招待所设在重庆化龙桥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对面的小山坡上,房子原是饶国模的工人住房,只有一楼一底四间房间的一座土房子。后来,又在屋的两头搭了两间小屋子,一共就有  相似文献   

6.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际建立,平型关作战胜利后,在共产党的要求下,国民党被迫在他们的报纸上发表了共产党的国共合作宣言,默认国共合作,武汉建立了八路军办事处,我们博文教会学校的进步生物老师吴醒夫,到办事处请董必武到校作时事报告。  相似文献   

7.
周子信 《文史春秋》2014,(10):33-34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是于1920年8月在上海首先建立的。稍后在陈独秀、李大钊的推动下,于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相继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名称不一,有的叫“中国共产党”,如上海;有的叫“共产党小组”,如北京;有的叫“共产党支部”,如湖北。其他地区党的早期组织也都离不开这三个名称,但没有一个叫“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8.
刘作忠 《文史春秋》2003,(3):64-64,35
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中的主角落李之龙,面对蒋介石及其死党的非法审讯,威武不屈,声闻遐迩。但,其积极改革楚剧就鲜为人知了。李之龙其人李之龙,1897年出生于湖北沔阳西流河杜家窑。1904年随交至武昌,入两湖师范附小就读。1912年考入武昌处语专门学校英语科,课余与同学组织话剧,创作并主演新话剧《叶老爷丑记》。1915年,考入烟台海军军官学校,因发动水兵和罢工,反对校方扣军饷,被军校开除军事家籍。1921年秋,在上海结识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等,接受马列主义,回武昌从事出有因革命活动。12月,加入中国防大学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炎炎烈日照在旧日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二号的房廊前.正厅里13个男青年正在开会。这是李达、李俊汉、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涛、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和包惠僧(陈独秀的代表)参加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向西去1400公里的同一纬度线上的四川省中江县下罗家祠的左厢房内。  相似文献   

10.
孙国 《文史春秋》2004,(3):23-26
上海已经解放了半个世纪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然而,在上海解放初期,国民党和共产党还在进行着激烈的较量。  相似文献   

11.
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六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武汉地区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1943年,美国记者福尔曼首次提出访问边区的申请时,共产党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当时的负责人董必武就特别致函向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介绍情况,向福尔曼伸出欢迎之手。1944年2月23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梁寒操在每周一次的新闻会议上宣布同意外国记者访问延安。由此,中外记者参观团,作为抗战全面爆发以来赴延安的最大的一个新闻团体,得以成行。在记者团被批准出访以后,周恩来亲自发电报给董必武转告外国记者说:“我受毛泽东、朱德两位同志及中共中央委托,特电你们表示热烈欢迎。”同时,还安排当时驻重庆的新华日报社记者龚澎及第十八集团…  相似文献   

13.
我于1936年11月(15岁)初中毕业后,由柳湜、徐鸿夫妇介绍进入了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当练习生.当月又经社里同事周巍峙、李自强二人介绍,参加了“上海职业界救国会”. 我家是贫穷的工人家庭,我家周围邻居也大多是工人和农民,我们都知道共产党是为穷苦老百姓谋利益的党,是坚决主张抗日救亡的党,虽然见不到“共产党”,但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看到许多进步人士抗日救亡的言论、文章,我们就朴素地认为这些“进步人士”,就是共产党方面的人士.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共同撰写的划时代经典文献,1920年经陈望道翻译,8月由又新印刷所印刷,上海的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发行。这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它的问世是中共上海发起组积极运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袁振英,对于当今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这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名字。他是上海、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但是,在党创立之初,他很快就与党脱离了关系,致力于学术研究。他曾于1928年初,因"共产党重要分子嫌疑"而被当局监禁;"文革"期间,又因"现行反革命罪"遭到逮捕,直到1979年去世后才得以平反。求学香港,涉猎新的政治思潮1894年7月,袁振英出生在广东省东莞县  相似文献   

16.
张时才 《百年潮》2005,(12):50-53
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里,有一批引人注目的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译本.该书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陈望道翻译,1920年9月在上海出版;还有<马格斯资本论入门>、<工钱、劳动与资本>、<列宁传>等书籍.这些珍贵史料都是由上海早期共产党员张静泉阅读后,托家人秘藏于空棺内保存下来的.解放后,张静泉的弟弟张静茂将这批文物捐给了纪念馆.  相似文献   

17.
正湖北青年才俊杨松(1907—1942),原名吴绍镒,湖北黄安人(他是林彪、徐海东、刘华清等的老乡)。杨松早年随父赴武汉读书,期间受董必武、陈潭秋等的革命思想影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曾与同学组织"现代少年学社"开展革命活动,至1925年"五卅"运动前夜,加入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随即又参加湖北全省青年团体联合会的领导工作,组织学生罢课和游行示威,声援上海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不久,他被推选为湖北省"学联"的代表,与林彪等一起赴上海出席全国学生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8.
"辟地开天功莫与,耕云播雨业无称."这是中国共产党元老之一董必武的自谦之词.董必武(1886-1975)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11年投身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同年参加同盟会.五四运动时,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之后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兴学办报,宣传马列主义思...  相似文献   

19.
董必武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活动家之一。他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他为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开创和发展,无私地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董必武研究是中共党史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已取得不少进展。现对董必武研究作一简要述评,希望能有助于进一步开拓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20.
李新市 《文史春秋》2011,(12):12-16
董必武,是备受党内尊重的苏区“五老”之一。他不仅具有坚定的革命立场和献身精神,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传奇的斗争经历。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他的主要革命足迹在湖北和江西,后到莫斯科完成学业,再从上海一路征程到了红都瑞金。1934年10月,年近半百的董必武踏上了漫漫长征路,胜利到达陕北后再次回到武汉,投身于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洪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