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酒泉市博物馆于2018年新入藏两方唐人墓志,分别是宋文墓志和陈节本及夫人宋氏墓志,两方墓志均为私人捐赠,且二志均为酒泉本地出土。由于现存酒泉本地出土唐人墓志相对较少,故两方墓志对于研究唐代酒泉地区的政治、文化以及志主家族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两方墓志的志主均为唐初下级官僚,对于研究唐代基层政治也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北魏《高道悦墓志铭》于1969年出土于德州市,现存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因志主高道悦身世显赫、事迹显著,加之墓志字体古朴厚重,笔意苍劲有力,出土后便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综合考析了志主的家族世系、仕宦经历、家族墓地等相关情况,并对高道悦的死因作了深入的分析。此墓志是研究北魏孝文帝时期政治、文化的珍贵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3.
辛祥夫妇墓志,1975年2月出土于太原市近郊东太堡(详见《考古学集刊》1981年第1期,代尊德:《太原北魏辛详墓》),现藏山西省博物馆。辛洋墓志高72厘米、宽75厘米,共931字,志盖作盝顶式。夫人李庆容墓志无盖,高59.5厘米,宽54厘米,共280字。辛凤麟夫人胡显明墓志,盖高45厘米,宽42厘米,志石已毁,当与盖大致相若,1973年冬出土于同一墓地,在发掘辛祥墓时,从太原砖厂梁纪秦征得此拓片,共394字。三墓志镌刻于永平三年(510)至正光  相似文献   

4.
《吴道宁墓志》为1982年原河南省沁阳县西关汽车队院内出土,现藏于沁阳市博物馆。该墓志为青石质,由志盖与志石两部分组成。盖和志石均略呈方形,长约57厘米,宽约54厘米,厚约9厘米。盖正面阴刻篆书“明山西按察副使进阶亚中大夫吴公墓”16字。志文阴刻,楷书。竖行,满行40字,共35行,计1316字。现录文标点并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6年密云县出土的《唐易州修政府折冲都尉张难墓志》是近年来北京地区出土的较重要的唐代文字资料,墓志对志主张难的世系交待清晰,但对其生平及职任交待简略。志主及其父、祖都生活于唐代中期以前,志主及其父、乃子均出任武职,因此在志文中保留了安远、修政等军府名称,增补了唐代折冲府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6.
1992年8月在平泉县柳溪乡马架子村出土辽代墓志一合,因残缺墓主不明。经考证,为辽御使大夫、上柱国、兰陵郡开国公萧福延之墓志,可补史之缺。  相似文献   

7.
北魏冀州刺史、博野县开国公苟景墓志,1928年于洛阳东徒沟村西南出土,因非科学发掘,墓葬情况不详。志被关中于右任氏购得,置其鸳鸯七志斋。1935年捐献西安碑林。志石纵68、横74厘米,盖盝顶,四周有铁环(图一、二)。本文依据故宫旧藏拓本进行考证,先谈志石铭文,后谈志盖纹饰。 一 苟景墓志铭  相似文献   

8.
1964年,新李封村一村民在宅院植树时发现一座古墓。1978年清理时,出土一合墓志后即停止作业,该墓志即《有元故潜斋先生许仲和墓志》。1984年,在其附近又发现一合墓志,《大元故承务郎新济州脱脱禾孙副使许公墓志铭》。该地俗称老茔洼,为元代著名的历史人物许衡的祖茔。二合墓志现存焦作市博物馆。现简述如下。一许衎墓志该墓志并盖一合两石,青石质。志盖正方形。边长68、厚20厘米,正面阴刻楷书三行十二字“有元故潜斋先生许仲和墓志”(图一)。志石长72、宽68、厚13厘米。  相似文献   

9.
金代时丰妻张氏墓志铭出土于河北新城,志主张氏系金初重臣时立爱季子、礼宾副使时丰的妻子,是金代涿州时氏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墓志所记张氏生平及家庭情况不仅可以完善涿州时氏家族成员世系、婚姻及仕履等信息,同时还涉及到海陵正隆削爵、进士人数辑补等金代史实,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虞弘墓志》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原隋代虞弘墓共出土两方墓志,一方是虞弘本人的,一方是他夫人的,因限于篇幅,本文仅探讨《虞弘墓志》。《虞弘墓志》内容与石椁雕绘相互呼应,在某种意义上,是对雕绘图案的补充和说明。志中所载墓主的国籍鱼国,是一个史书失载的古国,据志文,仅知其国原在西域,后进入北魏与柔然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目前考古发现北朝至隋入华粟特人墓志出土情况、内容、分布、形制等方面分别介绍的基础上,对其间入华粟特人墓志的形制与志主品秩做了比较研究,从中发现在北朝时期入华粟特人墓志大小与志主的品秩已呈明显正比关系。出土墓志反映了唐以前入华粟特民族在中原的主要活动范围,见证了在华粟特首领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且遵从于中原统治阶级的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七年,雁塔区曲江乡西曲江池村砖厂新出土北宋郭遘墓志一合。志盖被破坏、惟有墓志保存较好。志为方形,高63宽64、厚10厘米。三十一行、满行三十字,共七百九十五字。朝议大夫致仕贾蕃撰文,供备库副使葛(?)书,内殿崇班王汴篆盖。据墓志铭文载、死者为郭遘、字通叔、唐汾阳王郭子仪之后、官内殿崇班、西京皇城司巡检。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五月十四日卒,同年八月二十三日葬于京兆府万年县龙首乡芙蓉原。该志的出土为研究宋史及郭氏世系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墓志全文如下: 宋故内殿崇班新差西京皇城司巡检上骑都尉郭公墓志铭并序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界对部分邺城遗址周边东魏北齐墓志出土地点的记述不一,将志载墓主下葬地点与前人记述的出土地点相对照,可以判明墓志的出土地点,并可得出以志载墓主下葬地点推断墓志出土地点的标准:志载葬地为“邺西北X里”且X大于等于5,或有“魏之西陵”“武城之北(西北)”“漳水之阳(北)”“紫陌河之阳(北)”等语,其出土点当为河北省磁县;志载葬地有“邺西南”“野马岗”或“西门豹祠西(东)南”等语,则出土点当为河南省安阳县。  相似文献   

14.
该墓志在1936年出土于洛阳孟津县北陈庄。墓志为正方形,高、宽各78厘米,厚15厘米。志文为隶书,分上下两列,各41行,行20字。首行题曰:“宋故朝议大夫致仕王公墓志铭”。碑文由宋代名臣范仲淹之子范纯仁撰,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书,李稹刻石。志石除少数文字残毁不清之外,其余皆清晰可见,现存开封市博物馆碑廊中(见图)。  相似文献   

15.
牛红广 《沧桑》2014,(2):51-54
洛阳新近出土唐代李昂墓志,志主出自赵郡李氏,仕至仓部员外郎,一并出土的还有其夫人韦氏墓志。据墓志所记可考索仓外李昂的家世生平,结合相关出土文献又可了解其诗文成就。  相似文献   

16.
七道泉子唐墓位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七道泉子镇七道泉子北村,2015年7~8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对墓地进行了发掘,共发现唐墓3座,均为圆形单室砖室墓。出土陶俑、陶动物、陶模型明器及墓志等,其中陶俑和陶动物,形象生动,对了解唐代营州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根据M1出土墓志可知,墓主陈英,为唐代师州录事参军,卒于麟德二年(665年)。墓志志盖上刻篆书"大唐师州阳师县陈君之框志",为目前所见隋唐墓志中唯一一件称"框志"者,为研究唐代墓志的演变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7.
1958年,大金故礼宾副使时公夫人张氏墓志出土于河北新城县,墓主张氏为金初重臣时立爱季子时丰之妻。时氏家族为辽金之际涿州世家大族,是典型的由辽入金的汉人官僚家族,张氏为时氏家族重要成员。墓志详细记载了张氏的生平以及家庭成员的情况,不仅为研究时氏家族史提供了资料,同时还涉及金代地理、官职、签军、削爵等相关史实,对于研究辽金历史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初,河北涿州市出土了一方唐武则天时期的墓志,志主为范阳人王端。墓志刊刻于圣历二年,志文中使用了当时颁行的改体字8个,印证了武则天推行新字的史实,又称涿州为“涿城府”,对研究唐代前期涿州的地方历史及变迁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唐裴怀古墓志铭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霖 《中原文物》2005,(5):72-77
2003年春河南孟州新出墓志,志主裴怀古为唐高宗、武则天时期著名将领,曾受命讨抚桂田及出使突厥.两<唐书>有传.史、志相较,不少记载可补史阙.墓志的出土为研究唐代前期和裴氏宗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0.
<明故夏阳县主墓志>,1988年出土于西安市陕西省标准化研究所基建工地,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志石并盖一盒两石,青石刻制.志盖近方形,长68、宽66厘米.志盖阴刻篆书"大明夏阳县主圹志铭"3行9字,四周边饰花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