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形态日新月异,元宇宙概念及其应用场景的出现,搭建真实的文物生态系统,实现博物馆的虚拟在线体验,让观众突破时空界限,成为历史文化的亲身参与者,这无疑是未来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出路。文章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为例,横向研究对比国内外博物馆数字项目的优秀案例,纵向分析国内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特点以及元宇宙博物馆的特点,进而探索未来元宇宙博物馆的建设思路,为现代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提供有价值的设计思考。  相似文献   

2.
单爱美 《丝绸之路》2012,(22):103-104
我国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之一就是群众教育与服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博物馆建设质量的好坏主要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能够广泛地适应不同层次公众的需求.因此,博物馆要借鉴传播心理学方式,树立观众至上的意识.同时,提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博物馆与公众的社会互动,促进博物馆事业的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3.
郝振国 《文物春秋》2022,(5):55-63+96
知识服务是博物馆创新发展中的重要突破口,研究型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对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智慧博物馆自适应调整的需要,研究型博物馆的创新发展在研究功能的强调、知识资源组织、研学协同及参与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彰显了知识服务在博物馆创新发展中的整合价值。以中国知网助力研究型博物馆的实践为典型案例,可知,博物馆知识服务整合价值的发挥在知识平台服务、知识管理服务、知识传播互动服务、知识体验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4.
虚拟技术与遗址博物馆的结合打破了时空壁垒,使遗址得以整体且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对二者结合的优势特点加以梳理,力求在促进遗址博物馆发展的同时实现与观众更好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是公众文化、休闲、教育服务的平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高涨,调查研究表明,截至2019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共有5535家,同时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政策也带来了大量的参观人群,博物馆应该紧抓这一次的机遇,利用智慧化、信息化、技术化的新型技术手段,以观众的需求和体验为中心,建立观众服务平台,引导观众主动参与,提高博物馆整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是社会教育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公众对博物馆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审视博物馆的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大众生活,增强为大众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文章结合固始县博物馆具体情况,分析博物馆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从人才建设、政策研究、工作模式、服务模式以及社会团体等五个层面,提出了提升博物馆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价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朱文元 《神州》2013,(23):265-265
微博作为一个新型媒介。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文章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阐述微博强大的特性与功能,展示其作为新媒体在博物馆行业所起的重要作用,博物馆行业通过微博这个展示平台,也拉进了与公众的距离,能够更及时、更广泛的与公众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8.
詹伟 《文物天地》2023,(3):51-53
在物联网、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AR、VR技术的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博物馆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多样化的观众服务需求和现代化博物馆管理、服务、保护水平,必须开启智慧化建设。智慧博物馆应该怎么建,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系统是博物馆最需要的,是每一个博物馆智慧化建设人员都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微博作为一个新型媒介,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文章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阐述微博强大的特性与功能,展示其作为新媒体在博物馆行业所起的重要作用,博物馆行业通过微博这个展示平台,也拉进了与公众的距离,能够更及时、更广泛的与公众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0.
骆晓红 《东南文化》2016,(6):107-112
智慧博物馆是传统实体博物馆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新的博物馆高级形态,具有主体的人本性、资源的整合性和数据的再生产性等基本特征。与数字博物馆相比,智慧博物馆的"智慧化"主要体现在数据来源的多样性、数据传输的多向性和数据交换的普遍性上。建设智慧博物馆需要警惕走入载体离心化、技术泛滥化、内容娱乐化、数据固态化和建设盲目化的误区,抓住"数据"这一核心要素,围绕数据生成、数据加工、数据运用和数据共享诸环节,科学系统地推进展开。  相似文献   

11.
202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通过了新的博物馆定义,定义中新增了博物馆应“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公众在享受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阻碍,也许是经济上的、文化上的,也许是身体上的、感官上的。影响博物馆可及性的因素有很多,提升博物馆的可及性就是要着眼于消除这些障碍。文章主要对博物馆线上服务进行分析,以廊坊博物馆为例,浅谈中小型博物馆如何通过互联网平台提升博物馆可及性。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主要公益机构,它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不仅可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还可以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博物馆参观接待人员是公众与博物馆之间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为了给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需要规范参观接待人员的基本礼仪。随着公众知识层次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参观接待人员的基本礼仪规范情况直接决定着博物馆的服务水平。为了更好地提高博物馆在公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范参观接待人员的基本礼仪。  相似文献   

13.
时兰兰 《丝绸之路》2022,(3):184-188
博物馆调查问卷架起了博物馆公众文化服务工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新时代博物馆的研究发展迅速,以观众为主体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多元和需求是新时代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趋势,各个博物馆都践行着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宗旨,调查问卷是必不可少的首选之一。博物馆进行观众调查问卷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对观众需求有更全面、更精准的了解,是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的必要手段。博物馆通过观众调查问卷,及时了解观众需求并采取相应措施,满足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等服务水平也得以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4.
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新要求下,顺应博物馆语境变化,充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构建智慧博物馆体系建设的标准和实施路径,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试图厘清智慧博物馆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知识分享不足”“规范不足”等问题,并指出完善政策规范、加强数字技术革新、挖掘公众需求是标准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中小型博物馆蓬勃发展,但是因客观条件的制约,其制度建设尚存在诸多需要提升的方面,如体系不够完善、内容不够科学、程序不够规范、表述不够严谨、特色不够突出、落实不够到位等。加强制度建设不仅是中小型博物馆高质量创新性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广大公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的需要。中小型博物馆的制度建设要力求体现规范性、强调系统性、遵循科学性、符合公平性、注重前瞻性,同时处理好分散与统一、民主与集中、规范化与人性化、原则化与量评化、自律与他律、稳定性与更新性等诸方面的关系,通过规范的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6.
尹凯 《东南文化》2016,(6):118-122
与欧洲博物馆强调皇家收藏与民众教化的传统不同,美国的博物馆性格立足于社会教育与公众服务。自初创之日起,"教育至上"的性格一直贯穿美国博物馆发展的始终,由此养成的有关博物馆教育议题的思考成为国际博物学界的典范。爱德华·亚历山大在《美国博物馆:创新者和先驱》一书中系统考察了13位美国博物馆领军人物的超前理念和伟大事迹,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在强调博物馆教育和公众娱乐的重要性,并在"教育至上"的博物馆性格上达成共识。这些先驱们在博物馆平台上发挥才智、创造典范的经验材料对于理解美国博物馆教育性格生成与演变的具体过程与整体图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度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结合这一主题,专家们围绕博物馆收藏与文化多样性、博物馆藏品研究的新视角、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博物馆观众研究、博物馆教育推广与公众服务、博物馆库房开放、博物馆藏品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博物馆文创产品多渠道服务公众等,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建设与博物馆事业发展创新理念、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伴随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遗址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遗址博物馆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其存在的价值,进而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本文主要阐述了遗址博物馆存在的现实价值以及发展趋势,以使遗址博物馆能够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徐延章 《东南文化》2021,(2):159-164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不仅改变了用户的信息交流习惯,培养了移动服务与交互方式,而且提高了用户参与体验的热情,为博物馆智慧服务设计提供了新视角.在新技术条件下,博物馆应以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体验的要求、提升博物馆智慧服务能力为导向,将新技术应用与用户体验相结合,从用户洞察、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无疑是所有现代意义博物馆的天职,其对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博物馆公众服务功能的发挥需要多维度的考虑,既有诸如《博物馆条例》等制度性设计作为保障,更要有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的自律与约束,而后者是衡量博物馆行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在博物馆界,《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被公认为博物馆及其从业者的最低标准,比较清晰地反映了当代博物馆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它的相关原则在博物馆公众服务领域的引入,不仅约定了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弥补了博物馆法律工具的滞后性,而且帮助博物馆在利益博弈中做出正确判断。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博物馆在引入上述职业道德准则的过程中,如何制定资助和创收政策,如何解读和展示敏感文化物品,如何尊重所处或所服务的社区,如何对待非传统服务对象等,仍需要业界理性面对、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