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58,(10)
第三次博物馆周在今年5月11—18日举行,主要目的是为庆祝捷共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和扩大人们对博物馆藏品的兴趣。参观博物馆的人数不断增长:1953年参观人数为二百六十万人次,而去年已增至四百五十万人次;最近捷克古代展览(在民族博物馆展出)仅在两个月内,参观人数就达五万人次以上。  相似文献   

2.
唐贞全 《东南文化》2012,(3):110-114
注意是人类进行信息加工的前提条件。博物馆观众的注意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大多数观众的参观是无意注意行为,博物馆应根据此特性进行管理,从展前的信息组织开始,合理规划展览的内容和形式;在展览预展期,应结合驻足人数、驻足时间以及参观效果访谈等因素进行观众注意力评量,并根据结果实时调整展览设计;开展后,应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完善观众注意力引导,从而加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和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镇原县博物馆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年均接待中小学生3万人次、群众6万人次、外来游客2万人次、全国各地党政考察团80个2万人次,累计年参观人数达13万人次以上。在社区文化活动促进方面,每年组织"流动展览"四进活动40多次,既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也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在学术交流方面,与西北民族大学、陇东学院等大学共建教育  相似文献   

4.
张乐 《东南文化》2023,(1):131-135+199-200
临时展览是博物馆不断激发活力、持续吸引公众的重要内容。南京博物院临时展览的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和施工制作均为独立完成,体现出综合性、经济性和实操性的特点。其中,形式设计注重艺术元素、统筹空间布局、协调组合设计、规范照明设计和优化版面设计等,通过打造一系列历史类、艺术类、文物类和数字类等临时展览,力图呈现更具专业性、艺术性和影响力的高质量展览,为观众营造舒适的参观环境。加强博物馆临时展览形式设计的综合研究,有助于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研究博物馆和遗产的著作对当代博物馆的展览都持一种批评态度。因为博物馆的展览很少关心观众在参观展览过程中的实际体验。我们不知道公众如何利用博物馆?是否吸收了博物馆展览所传播的信息?博物馆展览所传播的信息是否为观众所希望接受的?博物馆的建立和展览的设计很少考虑到观众的组成及其需要。在英国,对博物馆参观的研究也不成熟,也缺乏对公众及其博物馆利用的大规模调查。 一九八五年,英国曾对博物馆的利用和遗产作过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调查,这次调查可以弥补这方面情报的短缺。调查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理论的框架,在此框架上去认识参观博物馆的文化意义。过去,由于缺乏这样一个理论框架,所以,早期的博物馆参观方面的调查都只是停留在简单地描述。……很显然的一个问题是,要把握当今社会里博物馆参观这个问题,我们不仅必须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被人们誉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窗口和标志”。为此,博物馆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据2005年末统计,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近1万个,观众增长到1亿5千万人次以上。以上两个数字,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中国博物馆事业在发展,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与参观博物馆的观众成正比,就是展览越多,观众人数也越多。可以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好转,博物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但是越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博物馆的领导者,就是所谓的法人代表,越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于2010年6月推出的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历史文物陈列"永远和祖国在一起",作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受到新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截止2010年底,参观受教育人数达35万人次,在此基础上,2011年初新疆博物馆考虑新疆地处偏远、各民族群众到博物馆参观受限的实际情况,策划举办了"永远和祖国在一起系列之二—血脉相连"流动博物馆,把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送到基层、农村、巴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的评选中,荣获"最佳宣传推广"奖。这种将展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工作方式,不仅拉近了博物馆与广大农牧民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观众行为,主要是指观众在博物馆环境中带有目的性的行动的连续集合。观众行为的跟踪调查和定点观察,是博物馆观众研究的重要手段。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展览"的观众行为、参观时间、展品参观率、博物馆标识利用率等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折射出博物馆在展线安排、服务设施等对外服务方面的大致情况,可以为我国博物馆开展观众服务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数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博物馆是通过展出实物向观众实施教育的场所。在参观人次数(参观率)和参观质量两种量与质的作用下,最终体现出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博物馆是藏品、陈列展览、观众活动的载体;藏品是观众参观的对象;陈列展览则是沟通观众与藏品之间的媒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实物教育的有机整体。除此之外,博物馆通过出版书刊、摄录影视资料、撰写文章、作学术报告等手段,也能把藏品及相应的知识内容介绍给社会,也能产生社会效益,但与陈列展览相比,这些都是次要的,辅助性的。我们提高博物馆的社会效益,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要抓提高参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临时展厅的出现极大地调节了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疲劳度。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此方面多有创新,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备、展览设置及活动的日益新颖,适应了观众的参观需要,越来越使观众参观博物馆时疲劳度减轻。  相似文献   

11.
杨瑾 《东南文化》2018,(2):98-104
女性题材的展览主要分为女性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综合类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旨在以"物"为媒介来展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与公众一起讨论有关女性的话题,甚至包括一些敏感的、有争议的现象或问题。博物馆以女性为题材,组织展览和教育活动,关注、探讨并传播女性文化,一方面反映出博物馆关注并回应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并贡献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现实,发挥博物馆作为时代潮流倡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另一方面,女性观众数量增多,参观需求多元化且女性广泛参与博物馆事务,对博物馆展览理念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博物馆的女性主题展览也存在数量少、展览和诠释活动中对女性价值和意义挖掘不够等问题,需要在理念和实践上进一步改变。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展览形式与观众认知是相互联动、互为因果的关系,观众需求是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民族博物馆因其自身的"民族性"特征,在展览形式与观众认知关系方面有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在形式设计方面应考虑观众的感觉与认知系统,观众的自然特征差异、参观心理与行为特征会影响展览形式与内容设计,观众构成、参观目的与时代变化也会促使展览形式产生新变。本文以裕固族博物馆的布展为例,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展览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活动,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参观和了解展览内容,博物馆展览的宣传推广策略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数字化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博物馆需要运用各种媒体和渠道进行宣传推广,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待,增强宣传推广效果。文章试以荣成博物馆展览工作中的推广经验为例对展览推广路径进行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一个品牌的时代,品牌的效应无处不在,作为公共文化架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陈列展览也不能例外。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临时展览品牌,其效果事半功倍。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临时展览,扩大一个博物馆在城市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更要靠临时展览的品牌。2008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实行免费开放后,人们参观博物馆的热情和兴趣高涨,博物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刘春艳 《黑龙江史志》2013,(17):176-177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的最重要手段,临时展览则是吸引观众多次走进博物馆参观的重要阵地。展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科学的立项、优美的陈列说明文字、良好的陈列氛围、充分的宣传都是办好一个临时展览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作为实体展览的重要补充,博物馆主题展览网将会最大程度满足各层次观众的参观需求,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文化教育的职能。本文通过对门户网站中展览模块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用CMS系统构建博物馆主题展览网的必要性及优越性,并以皇家珍宝专题网为例,阐述了用CMS系统构建博物馆主题展览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2022年我国博物馆年度接待人数达5.78亿人次,越来越多的民众愿意走进博物馆。目前公众以及学界也都倾向于以参观人数来评价一座博物馆发展质量的高低,而相对忽视观众的“回头率”,这样的印象和评价并不够全面。研究观众“回头率”有助于博物馆自我审视,根据观众的行为反馈,调整对应措施,促进其发展。文章以江西省博物馆作为调查地点,对江西省博物馆的观众“回头率”进行调查。通过对观众类型、观众参观满意度以及博物馆自身等方面的分析,探究其与“回头率”的关系,并对研究观众“回头率”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许多大学和机构都有自己的博物馆,甚至教堂、修道院也都设有博物馆,有些宫殿、府邸、教堂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笔者在博物馆看绘画和雕塑,看城市的历史,同时也看建筑。由于工作和学术交流,近30年来曾到世界各地参观了近百座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有些博物馆甚至反复参观过数次。几乎每次去巴黎总要去卢浮宫,那里有看不完的艺术品:几乎每次去纽约就会去现代美术馆(MoMA),那里总有新的展览。尽管多次重复参观,却总会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博物馆的建筑有一定的共性,但由于功能的差异,在空间处理和展览格局上存在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严建强  许捷 《东南文化》2018,(6):111-116
对展览传播质量作出中肯判断并作相应的调整与改善,是博物馆履行使命的重要环节。除了专业的展览评估外,博物馆也可以采用相对简易可行的观察来判断展览传播质量及观众受益情况:从空间维度(观众参观动线的吻合度)和时间维度(单位参观耗时变化)观察观众在展厅内的行为,大致可判断展览的传播质量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改善提升展览的传播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何晓雷 《东南文化》2020,(4):139-144
博物馆承担着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我国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参观人数急剧增加,公众对博物馆更加关注、需求不断提升,成为促进自身不断变革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动因。但目前博物馆发展中体制机制还存在障碍,藏品利用不够充分,展览质量不高,教育供给不足。未来我国博物馆应推进博物馆理论研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推进部门协作;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提升发展质量;扩大资源开放与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评价;引入社会力量,拓展多元化发展途径,促进博物馆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