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佳氏是满族八旗姓氏之一,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渤海国皇族大氏家族,后金时期,戴佳氏的许多族人率众来归,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家族后世子孙也在清朝的发展中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有清一代的两江总督中,共有三对父子总督,范承勋、范时绎父子即是其中之一。沈阳范氏早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就投奔清朝效力,范承勋的父亲范文程辅佐清朝入主中原,成为清朝开国元勋,他的家族也受到清朝皇室优待,很多族人都被委任高官。  相似文献   

3.
与朵院士结缘,要从朵氏家族的寻根问祖说起。目前甘青朵姓族人正在编纂《甘青朵氏家族》一书,从谱系中追寻得知,朵英贤院士是编委主任朵权贵的爷爷辈。2012年春节,朵权贵偕妻子万春香去北京给爷爷朵英贤祝贺八十大寿,并呈上了《甘青朵氏家族》的初稿。朵院士把自  相似文献   

4.
明清鼎革之际,与明朝依附至深的桐城桂林方氏族人,对清朝多持不合作的态度.方拱乾一支较早认同清朝,但历经顺治十四年科场案和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的打击,两度沉沦.随着统治的巩固,雍乾时期统治者调整政策,方观承等族人自强不息,方氏家族得以重振家声.满族贵族与汉族望族从互相猜忌、斗争,逐步走向认同、合作,终至合作默契.方氏族人佐君辅国.惠政颇多.通过入仕,该家族得以保持家声不坠.入清后的方氏家族史,就是一部满汉磨合史.  相似文献   

5.
龙亢桓氏是汉晋之际颇具影响的氏族,从东汉桓荣起桓氏家族几经起伏,最终因桓玄篡晋立楚之败,而在史书中留下灭族的记载。据前贤所做谱系,遍寻史籍以求桓氏成员的死亡记录,得以修订些许错误。同时,就桓诞在桓氏家族中的地位做了考辨。最终得出所谓族灭,大抵上是指清除本族知名人物,并非指在肉体上消灭了所有桓氏家族的成员。这样的清算过后,即使有族人躲过此劫,桓氏家族也再无回天之力。  相似文献   

6.
刘肃勇 《文史春秋》2010,(12):52-57
清朝末代皇后婉容,姓郭布罗,字慕鸿,论族源本是黑龙江省讷河县境的达斡尔族人,因为远祖在清王朝勃兴开疆拓土时立有大战功,得清廷特赐将郭布罗家族编为满族正白旗,故此当1906年11月5日,婉容生于黑龙江的讷河县龙河乡,即是满族正白旗贵族人家女了。  相似文献   

7.
黄敬斌 《安徽史学》2023,(1):128-137
闻湖盛氏是明清时期嘉兴著名“望族”之一,除了族谱之外,其家族早期文献散见于明代地方志中。这些早期文献对家族历史的叙事存在不同版本,透过对其文本细节的分析,不仅能窥见元至明初盛氏先祖及其外家朱张氏家族的面貌,更能揭示明代盛氏家族重构族史的过程及其文化观念的变迁。明初及以前的朱张—盛氏家族并不具备正统儒家式的宗法文化与组织形态,相反却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明代中期以来,随着族人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盛氏家族逐步讳饰祖先祭祀活动的佛教色彩,探寻和构建自身以及朱张氏煊赫的祖先源流,创造出“钱塘临官驿”的族史叙事,同时通过编修族谱、建立家族祠堂、置办祭产,最晚到16世纪晚期,从意识形态和实体两个层面完成了“宗族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是第一任打牲乌拉总管迈图的后人,我们是穆克登长子穆朱祜这一支的。尹郁山先生见到的那张傅氏家谱目前尚在我的手里。《傅氏谱书》极为珍贵,据我父亲讲,那里有很多资料,可惜毁于文革,现在仅存这份谱单了。我的祖父是清朝的秀才,是傅氏家族最后一任族长(穆昆达),1947年去逝。傅氏家族与打牲乌拉的关系极为密切,了解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历史,必须了解傅氏家族,傅氏家族几乎参与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始终…… 傅柏龄 92.2.8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无锡望族秦氏积极参与无锡县的地方志编纂,县志总纂多出其门。秦氏家族热心地方志编修,与其家族的文化基因及学统有着密切关系。秦氏族人积极参与修志保障了家族的文化世族地位,促进了无锡县地方志编修的繁荣。  相似文献   

10.
眉山苏氏家族教育探析——以三苏时代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举制进一步完善的宋代,作为一个普通庶族地主家族,眉山苏氏因其应时、得法、成功的家教而崛起。围绕科举而进行的苏氏家教,培养出了苏涣、苏轼、苏辙等进士出身、以文学政事通显的科宦族人,为苏氏家族在文学、仕途上作了铺奠。三苏子孙凭借家族背景,或科举入仕,或荫举得官,维系着苏氏家族不至迅速衰落。另一方面,苏氏后裔于仕途虽不显达,却在文学经术上见知于世,形成著名的苏氏家学。可以说,良好的家族教育是眉山苏氏家族振兴、维系的文化保障。  相似文献   

11.
京兆仇氏是金元时期活动于京兆地区的女真人家族。元朝时期,仇氏家族成员通过诸王重臣举荐、学官入仕与国子监释褐等多种渠道入仕,其族人常在监察机构和地方行政领域任职,政绩突出。仇氏族人在江南和大都积极投身士人文化圈,通常选择与社会地位相匹配的文官家族联姻,与赵孟(?)、许有壬等著名文人多有往来。  相似文献   

12.
烈勤泰     
烈勤泰鄂伦春库玛尔浅古拉依尔(汉译关姓)氏族人,清光绪初年的鄂伦春骁骑校。他首倡维持鄂伦春,创设兴安城,废除谙达制度。鄂伦春族被清朝统治以后,即被谙达分管。“鄂伦春有布特哈官五员分治,三岁一易,号曰谙达。谙达岁以征貂至其境,其人先期毕来,奉命惟谨”。谙达不仅在政治上统治鄂伦春人,而且鄂伦春族的经济也一手垄断,给鄂伦春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烈勤泰挺身而  相似文献   

13.
《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组织撰写的《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全面而系统地反映该家族的历史和现实,生动地记述了其族人在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与建树。这在全国尚属首次。该书共分10册,每册为一独立内容:①《家族全史》,详述家族600余年兴衰史;②《...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把受骗叫做"上当"。其实"上当"的原意是指到当铺去典当东西。清朝末年,清河地方有一个大户人家姓王,世代经营当铺,家大业大,生意兴隆。生活富裕了,各房的族人开始懒于经营,  相似文献   

15.
张丹 《中原文物》2012,(2):57-62
《左传》等传世文献中记载有大量薳(■)氏家族的信息,南阳浙川发现有■氏家族墓葬,楚简等出土文献中还包含有■氏家族及速氏(学界以为即薳氏)家族的信息。结合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并运用考古出土材料和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上述几大家族作重新认识和考察,可以发现,春秋时薳(■)氏家族在楚国的地位很显赫,至战国时开始衰败。传世文献可见,薳氏即■氏。薳与■,作为邑是不同的地名,在金文及楚简中,■地即■地。薳与■,作氏称可互通。作氏称时,在金文及楚简中薳另作■;■则另作■(■)、■。  相似文献   

16.
明中叶以降,海洋环境剧烈变化。本文以圭海许氏家族为例,根据地方志书、族谱和田野调研所得,试图透过一个家族的个案,分析其在明中叶至清前期闽南海洋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应对之策,以及海洋社会中许氏族人的经济活动,进而探讨海洋环境与家族发展之间的关系。明末清初,圭海许氏家族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时昌国作为金代涿州时氏家族的成员,其墓志铭同样出土于河北新城时氏家族墓地。《时昌国墓志铭》虽然涉及历史史实不多,但对时昌国生平事迹及其家族成员情况记载颇详,对考察涿州时氏家族在金代早期和中期的发展状况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史博览》2007,(7):32-32
人们常把受骗叫做"上当"。其实"上当"的原意是指到当铺去典当东西。清朝末年,清河地方有一个大户人家姓王,世代经营当铺,家大业大,生意兴隆。生活富裕了,各房的族人开始懒于经营,就把资金存入当铺  相似文献   

19.
八旗制度之运作与旗人认同之变迁,是清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往的研究较少使用民间历史文献,也较少从普通旗人的角度"自下而上"地思考此类重大问题。本文以一份普通的驻防汉军家谱——《福州洋屿颍川赖氏家谱》和其他相关文献为主要资料,较完整地呈现了清代驻防汉军的生活与认同之变迁。赖氏家族自康熙间驻防福州以来,经历了雍正间分防三江口,乾隆间部分"奉命出旗",清末出现家族整体转型的历程,清晰地展现了汉军旗人从清初驻防地方,到清中叶面临"出旗"压力和生计困境,再到清末建构家族组织和实现地方化的转变。福州赖氏由"旗人"到"族人"的转型,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普通汉军乃至部分满洲旗人的共同经历。  相似文献   

20.
汉魏时代河内司马氏家族的个案研究表明,司马氏家族文化特征的形成与河内地域社会风气的变迁具有密切关系。将司马氏家族视为东汉中后期兴起的新兴文化家族,似乎比笼统地将其称为儒学大族更为合适。河内乡里社会对司马氏家族崛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司马氏正是借助乡里交往、通婚网络,从河内地方进入中央政治舞台,从一个普通的地方大族,一跃而成为皇族。河内司马氏崛起之个案,对于我们探究中古士族社会内部的运作规律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