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收藏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物。文章通过地域历史研究、民族特色准确定位,开展民族文物调查、整理与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掘文物蕴含的特色和文化价值,为更好地利用民族文物提升民族地区博物馆宣传和展示效果,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宣传的重要基地和窗口,肩负着弘扬民族历史文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博物馆应更多地利用文物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固有资源的文化魅力,去吸引观众、满足观众,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
文物的分析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萍 《东南文化》2000,(3):123-126
对文物的材质和构造进行分析与检测,不仅对考古研究意义重大,而且也能为文物的保存、保护、鉴定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在文物保护与检测方面常用的一些技术方法。这些技术在文物领域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更好地进行文物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物信息是文物运动的状态及其改变方式。文物信息以文物为原初载体,是文物价值的主要来源和文物状态的反映。本文以文物保护学的视角,结合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文物信息的定义、文物信息的变化与度量、文物信息的分类、文物信息系统、文物信息的价值五个方面对文物信息进行探索,以期对文物信息的获取和认知以及文物保护学的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所意义,更好地指导文物保护的研究和工作。  相似文献   

5.
马志达 《丝绸之路》2011,(14):116-118
研究保护、修复纺织品文物的方法对于妥善保护我国丰富的纺织品文物资源、更好地研究我国纺织和丝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对纺织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本文主要结合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发展及现状,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各个环节与技术进行概括性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蜀学是巴蜀文化的灵魂。加强蜀学研究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博物馆是教育、典藏、展览的场所,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为研究蜀学提供了佐证。以物见史,从信仰、教育、科技、代表人物等方面深度解读博物馆文物信息,进行蜀学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文喜 《神州》2013,(35):43-43
铜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从古至今,铜器都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美观的造型受到人们的喜爱,收藏价值很高。由此,大量的伪铜器、仿制品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市面上,为了更好地辨别真伪,科学的文物鉴定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将概述文物鉴定的重要性,介绍铜器鉴定的理论,并给出相应的文物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聂菲 《南方文物》2000,(1):125-126
为了更好地展示湖南文物考古专家的研究成果,湖南省博物馆与湖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共同资助我馆研究馆员出版个人学术论文集。此次出版论文集的研究馆员有熊传新、高至喜、傅举有和刘彬徽。其中高至喜先生的《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和傅举有先生的《中国历史暨文物考古学研究》已由湖南岳麓书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9.
不可移动文物是优秀历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好这一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激发民族自豪感、民众自信心,助力当今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机制体制建设、激励性工作机制的形成、文物保护从业人员的培训、多种宣传举措、出版相应故事性图书等五方面介绍了闵行区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中做的工作,阐明随着全社会对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视、全民保护意识的提高,不可移动文物这一特殊形式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新的历史时期会得到更好地保护。  相似文献   

10.
郭孟秀 《北方文物》2004,(1):98-102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地区近现代民族文物范畴、特征的研究,指出在进行征集民族文物时,要注重与物质文物相联系的非物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要注意同一民族不同阶段文物的收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民族间的文化活动越来频繁,博物馆是收藏文物的场所,是为人们提供艺术文化的场所。在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代表了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文明延续到今天,是为了能够让全球人民更好的了解文物代表的历史,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就要提高对博物馆文物的翻译水平。在本文中,作者从文化角度对博物馆文物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进行探索,为翻译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如何才能全面而又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利用,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笔者将根据避暑山庄内的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做针对性调查研究,并在实践中整理和提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的方法,希望能够恰到好处地处理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13.
徐斌 《东南文化》2002,(4):32-39
林耀华先生在《民族学概论》一书中谈化与民族的关系时谈到:“化是人类创造的,同时,化又陶冶和塑造了人类本身。由于种种原因,人类不可能创造同一种模式的化,而人类刨造的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化,又将他们自己塑造成了各具不同化特征的化群体——民族。”林先生精辟的论述说明了每个民族的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化是区分民族的重要标志。物作为化的物化形式、化的载体,也必然反映出化的特点。那么,作为藏族化载体的藏族物又有什么特点呢?  相似文献   

14.
民俗物对于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认真搜集、保存、展示好民俗物,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吴春明 《南方文物》2008,26(2):82-92
一.略说民族考古学 “民族考古”曾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范畴,它的学科定位、性质、方法、领域及学术史等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其实,“民族考古”(ethnoarchaeology)的性质已经明白地表现在字面上了,它就是民族学(ethnology)和考古学(archaeology)的组合,这一组合源于美国的人类学学术传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观众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需要不断创新自身的内容设计,在满足故事性与叙事性、多样性与互动性、教育性与普及性、保护性与可持续性的原则下,根据文物特点、基于历史时期或事件等确立主题思想,并通过引入、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构建一个有层次、有逻辑的展览内容结构,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历史文化知识。在文物陈列展览中还应该采取多样化的互动设计,包括多媒体展示、互动游戏、模拟体验等,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17.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一批清代藏传佛教殿堂,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极其珍贵的藏传佛教文物及与藏学有关的其他文物。这些建筑与文物是明清、特别是清代民族政策、汉藏文化交流及东西交通等方面的生动见证。以藏传佛教艺术为重点的故宫藏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整个藏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故宫学的重要内容。故宫藏传佛教研究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正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18.
糟朽传世木质文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器具在我国古代社会得到广泛的使用,因此遗存的木质文物数量众多,但它们因自身为有机质地而极易遭受各种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损害。大量木质文物因遭受菌、虫的破坏而产生变色、糟朽和坏损,或受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弯曲、开裂现象。本文针对糟朽这一病害采取相应修复研究,使其恢复原貌,更好更久地展示其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叶剑 《中原文物》2005,(4):51-53
民族文物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古代不同社会形态以及生产、生活状况的活化石.它填补了史籍记载的缺失和田野考古的不足,为人类社会发展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科学研究、发展旅游业、繁荣民族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民族文物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应及时抢救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古史传说时代分布着二三个大的民族集团,蒙通先生称之为河洛、海岱和江汉民族,而徐旭生先生则将其分为华夏、东夷和苗蛮三大部族集团。除华夏之外,东夷和苗蛮究竟是什么关系?除民族的差异之外是否存在着人种上的差异?解决这一问题当然需要人类学的研究,而物学尤其是人形物的研究往往可以给予考古学、人类学以信息上的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