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考古事业不断发展,大量的古文物相继出土,在这些古文物中,古代青铜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青铜器完整程度会受到自身材质及埋藏环境等多方面影响,通过对已出土青铜器文物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发现大量的古代青铜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需要对其进行修复。本文首先讨论了有利于青铜器完整保存的修复原则,并结合自身经验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完整修复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望本文对我国青铜器修复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喀左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文物的前期勘察,制定科学详细的修复方案,有针对性地对该批青铜器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施工,达到去除病害、提高文物参观体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甘肃平凉地区100多件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介绍了该地区的青铜文物保存现状,论述了在现场进行青铜器保护修复使用的方法,为今后保护处理青铜文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孙晓敏 《黑龙江史志》2013,(5):29-31,36
<正>随着我国文物事业的迅速发展,青铜器修复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并且受到国家文物局和各地博物馆的高度重视。2012年分别在山西和河南省举办了金属类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和修复技术提高班,为进一步提高青铜器修复人员的  相似文献   

5.
古代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经过几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研究实践,已经相对成熟稳定。但青铜器文物出土状况及保存环境千差万别,青铜器保护修复验收规范也只是一个定性标准,所以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度的把握十分重要。文章结合文物保护原则及个人工作经验,阐述了古代青铜器在清洗、去锈、矫形、补全、做旧、缓蚀、封护等保护修复程序中度的把握,强调了预防性保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对商代青铜器齐史祖辛觯的修复过程。通过对齐史祖辛觯的具体情况及修复方案、修复过程等步骤的记述,叙述了在文物修复方面,传统文物修复方法与现代文物修复技术相融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青铜器的修复与保护是对文物修复者工作技术的一种考验。青铜器因为其铜质的差异和水土条件的不一样使得它的锈色各异,并由此形成了具有别样特色的朴质美感。出土的青铜器由于年代太久,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对其修复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青铜器的修复和保护进行重点论述,探讨如何保护好这一类重要的历史文物。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繁峙县博物馆藏有商周至明代的多件珍贵青铜器文物,是研究晋北地区青铜文化起源及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23年5月起,在山西省文物局的统筹安排下,修复组对繁峙县博物馆馆藏的25件青铜器进行保护修复。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文物长期缺乏科学合理的保护、存放条件,文物面临断裂、残缺、锈蚀等病害。通过科学的检测分析,明确文物病害的类型和特点,以此为依据开展科学合理的修复工作,是文物保护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红铜镶嵌鸟兽纹铜壶出土于湖南长沙,糟朽、残破,该件文物表现了战国冶金工业高度发展的镶嵌红铜工艺。在阐述保护修复理念的同时提出针对不同的具体的文物灵活运用文物保护原则,从该器不同于其它青铜器的特点进行了修复工艺的探索;对该器的胎体、镶嵌部分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该工艺的实施方法、过程、特点进行了论述,得出了该方法是修复镶嵌青铜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文物修复中的粘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宣汉罗家坝出土青铜器的修复,介绍了环氧粘剂、氰基丙稀酸脂胶粘合剂及其在文物修复中的运用与粘接工艺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残缺是出土青铜器常见的病害。传统青铜器完美修复通过手工制作补配件后连接固定的方式进行,这样的修复方式周期较长,一旦修复后不便于拆解,且掩盖与改变了部分原文物有价值的破损信息。随着3D打印精度与效率的不断提升以及打印材料的推陈出新,3D打印早已从单一输出树脂材料发展为多材质复合输出的方式,其中以直接金属增材为主的金属3D打印以及3D打印结合铸造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青铜文物修复技艺得到了更为科学而有效的发展。本工作通过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经过"改制"的商代晚期兽面纹青铜斝的修复案例,对"完美复原式"的传统青铜器修复方式进行新的探索,将可拆卸式补配方式结合3D打印铸造的方法,融入到文物修复流程中,在补配残缺器物的同时,不对文物本体产生干扰,保留具有研究价值的"改制"痕迹,在最少干预性与展陈效果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使得传统文物修复变得更为安全、精准与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培养文物修复人才,加大文物修复、保养、利用力度,改变我省文物修复技术人才奇缺的现象,湖北省文物局委托省博物馆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了第二届湖北省青铜器修复培训班。共有来自武汉、黄石、荆州、襄樊、十堰、随州、咸宁、恩施等8个地市(州)的20余名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除此之外,我们还接收了来自北京的一名学员参加学习。 湖北省文物局局长沈海宁、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万全文、原馆长陈中行等领导及文物保护专  相似文献   

13.
前言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博物馆入藏了大量的出土和流散文物,其中有大量的待修复文物,包括残破的青铜器。由于修复力量有限,使很大一部分考古发掘品不能及时利用。所以,培养文物修复技术人员成了文博  相似文献   

14.
通过鎏金铜碗修复保护的实践,介绍了德国目前在青铜器文物修复方面的一些方法和经验。结果说明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所体现的对文物保护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17,(5)
<正>北京有一个颇为传奇的贾氏家族,家族三代都是文物修复的高手,涵盖青铜器、书画、纺织品等领域,被誉为"贾氏文物修复之家",启功先生在世时曾专门为其题写了匾额。2016年底,凝聚了贾氏家族三代心血的旷世之作《吉金萃影—贾氏珍藏青铜器老照片》在京发布,震动文物界。书中,700余件青铜重器"显影"见证民国时期的考古史,  相似文献   

16.
殷代青铜器在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们进行考古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经过三千多年的埋藏,殷代青铜器因长期受到地下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土后多已存在不同程度的锈蚀、变形、开裂、破碎等损坏。有些铜器腐蚀严重,表面被厚厚的铜锈覆盖;少数铜器甚至损毁。因此,如何整修、复原这些珍贵的殷代青铜器,使其重现原貌,就成为文物修复工作中需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我们在修复殷代青铜器的过程中,在老一辈专家的具体指导下,继承和运用了传统的修复技法。通过实践,总结了一些新的经验,现将我们在修复…  相似文献   

17.
曹光新 《丝绸之路》2010,(18):29-31
本文针对法门寺明代铜塔刹的保存现状,在对制作技术以及病变原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物表现出来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关系,就如何对文物表达出来的非物质属性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加以保护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现代修复和传统修复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青铜器的保护、修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各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更多的古代墓葬和遗迹被发现,伴随而来的不仅是文物考古的力度加大,而且出土文物也越来越多,在这些出土的文物当中常有破损严重的文物,之中不乏有青铜器的精品及一级品。而以往发掘出土的精美青铜器也只有少数保存较为完整,多数都需要修复。摆在文物修复工作着眼前的问题是,怎样更好的将这些古代文化瑰宝修复好并还原它原有的面貌。在这方面。修复人员必须了解并学会简单的素描与雕塑的技法,(这也是文物修复基本功的其中一项)这在修复文物方面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解决结构具有对称性的破碎文物的数字修复问题,本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结构具有对称性的破碎青铜器文物的数字修复方法。首先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实现破碎文物的三维建模,然后采用基于特征点集的最小二乘方法计算破碎文物的对称平面,进而利用对称性实现破碎文物的数字修复。针对对称性计算的镜像模型与原始模型几何造型不完全一致的问题,采用非刚性配准方法实现了镜像模型的几何变形。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实现破碎文物的数字修复,将为实体修复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2004年5月至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文保室对扶风县齐家村北M41出土的铜尊、铜簋、铜卣等三件器物进行了修复.修复的方法是运用我国传统青铜器文物修复的矫形和焊接、去锈以及着色做旧等技术,并与德国现代文物修复技术相结合,使三件变形的器物重新修复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