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安江中上游流域的史前遗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安江流域中上游地区调查和试掘的一批史前遗址表明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属于中国南方的砾石石器/砍砸器工业,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晚期;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接近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但又包含较多的地方特点。  相似文献   

2.
考古发现的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数量,从后李文化时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呈增多趋势,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步扩大,岳石文化时期稻遗存数量减少。后李文化时期尚处于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稻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较低;北辛—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农业成为生业经济的主导,稻栽培成为稳定的农业发展模式;龙山时代农业进入强化生产阶段,稻作农业达到海岱地区历史上的顶峰;岳石文化时期,稻作农业萎缩,旱作农业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3.
海南史前文化遗存经济生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位于中国的南端,临南海,处于纬度较低的地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长夏无冬,高温多雨,作物生长季长.热带雨林植被茂盛。因其四面环海,海洋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本岛中部黎母岭、五指山势高峻峭,南部山地散布许多小盆地,  相似文献   

4.
5.
在考古研究领域中,每一个发掘者和研究者都会注意到遗迹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尤其是当我们从史前遗址中清理出一排排一组组的房屋时,都会为当时的建筑技术而感叹。当不同形状的柱洞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都会肯定地认为这些柱洞是由不同形状的木柱所留下的。然而,却往往忽视了不同形状的木柱所形成的原因。例如一些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的柱洞,应是把一截较粗的圆木劈开后所形成的形状,这就是石楔器在原始建筑领域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石楔器的出现,是建筑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  相似文献   

6.
侯彦峰 《华夏考古》2021,(1):122-127
田野考古动物遗存采集是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受人为控制,本文着重讨论了采集过程、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旨在推进采集的规范化、科学性和完整度,为深入开展动物考古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史前遗址稻作遗存的植物硅酸体判别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植物硅酸体方法鉴定考古遗址中的栽培稻遗存,关键之一就是确立鉴定标准。通过对野生稻生长的环境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在中国北方地区,在全新世时期,特别是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不具备野生稻生长的气候条件;在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稻属植物硅酸体可以被看成是栽培稻的遗存。  相似文献   

8.
鞠荣坤 《中原文物》2022,(4):67-77+86
新石器时代有许多表现动物崇拜的玉雕。从红山文化晚期到龙山时期(约公元前3500年—前1700年),在先民的思维中,人与动物的联结愈加紧密,投射到艺术品的形象塑造上,即是与动物形体的融合和转化逐渐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图像中的“眼睛”“獠牙和羽翼”以及“冠冕”是三个最重要的特征,体现了人对动物自然力量的汲取和尊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海岱地区发现3处史前玉石器埋藏地点,均位于泰沂山系南侧,考古、文献和民俗材料表明,这类古文化遗存应属于山地祭祀遗存.  相似文献   

10.
卡若遗址新出土的动物骨骼经鉴定的16种动物均为现生物种,其地界分布多属"北古种",少数为"东洋界"。从卡若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和生产工具上看,其生业方式在1千多年的文化历程中发生了历时性的变化。其用于"狩猎"、"畜牧"的石质工具从早到晚呈递增趋势,晚期狩猎业仍占有重要地位。农耕作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尉迟寺史前聚落遗存的微观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吉怀 《文物世界》2005,(2):10-17,33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黄淮地区考古学大课题的确立[1],随着安徽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调查[2],随着蒙城尉迟寺史前聚落遗址连续13次的发掘[3],黄淮地区的史前考古研究也随之活跃起来。同时,根据尉迟寺遗址的史前建筑资料,又把聚落考古的研究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世纪  相似文献   

12.
综合鲁南地区四个龙山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情况来看,动物种属具有一致性的特征,除了本地区常见的动物外,还有一些属于现在南方地区的种属,表明在龙山时期本地区的气候条件要比现在温暖湿润;先民主要依靠饲养家畜尤其是家猪来获取肉食,同时也会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狩猎野生动物,捕捞水生动物来补充肉食;遗址出土的野生动物遗存数量较多,且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说明先民在这一时期对周围的环境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这一时期的墓葬中一般都会随葬完整幼年猪的下颌骨,显示了特殊的葬俗。  相似文献   

13.
2011~2012年统万城西城遗址,共出土动物种类10种,均为家养哺乳动物。从出土动物的种类来看,当时遗址周围的环境以草原为主,草原上有马、驴、牛、羊等各种食草动物,不远处有沙漠分布的自然景观。从人们对动物的利用情况来看,该遗址农业相对滞后,而以饲养家畜的畜牧业为主,这和其所处的农牧交错带及明长城外缘特殊地理位置相吻合。统万城人赖依生存的肉食来源主要是兽类中的羊和黄牛。饲养羊除了获取肉食资源外,开发其副产品羊皮、羊毛和奶也是古人饲养羊的另一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倩  郭济桥  武庄 《南方文物》2020,(1):160-166
文章以石邑城遗址2017年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为研究对象,应用种属鉴定、量化统计、年龄结构分析等方法讨论了石邑城遗址先民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模式;并结合发掘区是手工业区的性质探讨了石邑城遗址先民制骨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5.
16.
曹平 《收藏家》2010,(11):56-60
在新石器时代众多的玉器中,动物型玉器较常见。大多属于装饰品,也有的则作为礼仪玉上的纹饰出现。史前时期,由于生产水平很低,人们的智力开发也很有限,其思想意识尚处在一种混沌不清的状态,对世间的万物模糊不解,觉得神秘莫测。人们认为,动物同自己一样也有灵魂存在,其灵魂甚至可以上升为神灵。于是就产生了对动物的崇拜与信仰,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也就成了动物神。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徐州地区汉代墓葬的首次动物考古学研究。通过对徐州拉犁山汉墓M1出土动物遗存进行种属鉴定、数量统计、部位与年龄观察以及性质判断,并结合徐州两汉时期其他贵族墓随葬动物和其他地区汉代墓葬动物鉴定报告的梳理,推测拉犁山M1出土野生动物较多可能与墓葬等级较高存在相关性;随葬动物可能是作为肉食献给墓主,并显示墓主对财富和资源的占有。将汉代墓葬出土动物与汉代图像、文物和文献记载中所反映的汉代社会生活中动物利用的情况结合观察,可知拉犁山汉墓中动物的随葬与墓主较高的社会等级以及当时社会上层的肉食风尚相匹配,也体现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和礼俗。  相似文献   

18.
由于酸性土壤等埋藏环境,南方地区的动物骨骼往往保存不佳,给后续鉴定带来巨大挑战,也极大限制了南方地区的动物考古工作和研究。对此,我们初步提出“现场介入、清理四至、加固标本、托板(套箱)提取”的脆弱动物遗存提取流程,并加强相关鉴定特征与方法的积累与总结,以达到框架性地复原动物资源利用状况等学术目的,为后续科技考古检测、多学科考古提供线索与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大古界遗址位于陕西榆林市横山县雷龙湾乡沙峁村张油坊组,2010年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遗存。按照出土单位对所有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科学的收集以及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至少代表12个属种,包括蚌类、喜鹊、鹤、草兔、狗、貉、狗獾、黄鼬、猪、鹿科、狍、绵羊等。根据对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时遗址周围的环境以草原为主,不远处有一定面积的疏林、灌丛,草原、疏林间分布着一定面积的水域。家养动物猪和狗占的比例较少,主要以捕猎野生动物野兔和狍子为肉食来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种属与数量、测量尺寸、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骨骼发现率、骨表痕迹与异常等方面对庙底沟遗址庙底沟文化时期的动物遗存进行了分析。这一时期先民的肉食资源获取方式属于"开发型",饲养家猪为主,偶尔也狩猎野猪、鹿科动物、鸟类,捕捞软体动物和鱼类。针对不同的动物,先民采取不同的利用策略。结合以往研究发现庙底沟文化在动物资源利用方面有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