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样式雷”家族乃清代古建筑世家,为清王朝设计建造皇家园林达200余年,其作品成为清代园林建筑设计的典范。本文以清西陵为例,通过对各陵建筑特色的分析,探讨了“样式雷”建筑设计的特点,即:在继承中国古代建筑传统的同时,又因地制宜,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
“样式雷”世家新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清代二百余年间,有雷姓一家累世供职清廷样式房,从事皇家建筑的设计与营造,以及服器制作设计,在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多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被清人美誉为“样式雷”,至今青史留芳,为建筑史及科技史家  相似文献   

3.
周苏琴 《中华遗产》2005,(4):106-112
样式雷的设计,是通过雷氏家族独创的烫样来展现的。去年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样式雷图档展”上,长2米、宽1米的定东陵烫样就成为一大亮点,被损毁的圆明园局部建筑的烫样模型也吸引了无数眼球。  相似文献   

4.
<正>在清代,专门负责皇家建筑的设计及其图样、模型制作的匠役被称做"样子匠",清代样子匠的职业大致相当于皇家建筑师,以雷氏一族最为著名,即所谓"样式雷"世家。从1689年康熙帝钦赐雷金玉为钦工处样式房掌案,到1915年雷献彩、雷献祥完成光绪皇帝的崇陵设计与施工,两百多年间,样式雷世家赓续八代,执掌皇家建筑设计机构"钦工处样式房"的掌案职务,如同今天的国家级建筑大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解读《广东省城内外全图》及样式雷图档中所保存的广东机器局地盘图与立样图,对广东机器局的兴建与选址情况进行初步研究,分析其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情况。再结合天津机器局图档,研究样式雷设计两处机器局的关联性,并探讨样式雷在近代建筑转型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宋奕 《中华遗产》2005,(4):72-79
在清朝260余年间,北京皇室的建筑师成了世袭的职位。在17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研究、宣传与申报消息已使样式雷家族及其设计图档不再是少数专家学者知晓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询这个传奇建筑世家的兴衰,关注其设计文献的整理与保护。申报“世界记忆”之路也许坎坷漫长,但其过程却让我们在放眼四海之时,不忘回鉴自己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8.
朱启钤《样式雷考》疏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威  陈秀 《文物》2003,(12)
朱启钤先生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和样式雷研究的最早倡导者,他除多方访求、收购雷氏图档外,还开创了样式雷世家的专题研究。朱先生有感于当年“学术风气未开,学士大夫所竞竞注意者,不过……流连景物而已”,而他却是“以司隶之官,兼将作之役”,其  相似文献   

9.
“样式雷”是人们对世代为皇家建筑、园林进行设计、建造的一户雷姓人家的尊称。而烫样是指按照实物比例缩小的木制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对故宫博物院藏样房图文进行著录审核、识别、类型划分等方面的工作。作为课题研究的初步阶段,作者在阐述故宫藏图基本情况之后,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清代建筑图样研究应着眼于皇家建筑设计机构“样式房”,这较以“样式雷”冠名更加妥帖;2.样房遗图、遗文的特征反映了清代建筑设计水平,工作流程特征反映了样式房设计工作情况;3。故宫藏样房遗图、遗文具有数量丰富、内容广泛、绘制水平精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方捷  王其亨 《文物》2020,(4):73-91
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中,有6件图档系咸丰帝定陵地宫烫样设计图。通过对定陵工程档案的梳理,结合其他相关图档可知,作为样式雷图档中的建筑烫样设计图的孤例,这一组图档是在特殊背景下,针对变革性的复杂建筑结构而专门制作烫样并因此绘制的。该图档反映了样式房匠人之间通用的图学语言。本文通过对图档的解析,揭示了可逐层拆装"揭看"的定陵地宫烫样背后的设计意匠。  相似文献   

12.
清代内务府样式房机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存的清代宫廷档案和各处收藏的样式房图文档案为资料基础,对应分析样式房“设计成果”与“职掌”及其工作记录,笔者运用校雠研究等方法,探讨了清代样式房的隶属情况、职掌范围、历史地位三个基本问题。据作者研究,清宫样式房隶属内务府,亦常随工而徙,其职掌包括建筑设计和监察工程等内容,在清代皇家建筑业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3.
萧山博物馆藏有清道光及同治年间颁发的葛氏家族的敕命两轴、诰命两轴。诰命和敕命封赠文书是一种特定的文书形式,其内容包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通过解读,对探析清代的封赠制度,了解葛氏家族及葛云飞生平相关事迹等,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咸丰帝宾天后,因陵寝尚未竣工,被迫建立"暂安奉殿"暂厝梓宫。本文通过对样式雷图档的鉴识、整理和解读,综合梳理其他史料,还原咸丰帝暂安奉殿的设计,以及改建东陵隆福寺行宫为暂安奉殿的过程。进而讨论了作为清代首次建置的大行皇帝暂安奉殿,及围绕该建筑展开的咸丰帝奉安仪式的一系列筹备工作,揭示出建筑工程对晚清皇家葬礼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雷金玉新识     
1933年7月朱启钤先生发表了《样式雷考》,虽指明雷发达长子雷金玉是样式雷世家"迁北京之支祖",样式房一业终清之世最有声于匠家,更是始自雷金玉,但论其生平,不足三百字,相关史料也未彰明。嗣后发表的《雷氏迁居金陵述》及《雷金玉碑记》等关键史料,披露了关涉雷金玉的重要史迹,推进了样式雷世家的研究。本文承袭《雷发达新识》的研究思路,以重新寻获雷氏族谱以及雷氏后裔笔记等为契机,系统梳理了上述史料,廓清《样式雷考》雷金玉一节的史料来源,并回溯已有研究,逐一考证雷金玉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16.
相关样式雷图档的研究成果,澄清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不少重大疑难或讹误;夙呈学术空白的我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也从相关规划设计图档中清晰透现出来,甚至同现代的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比较起来,也亳不逊色。  相似文献   

17.
李飞 《文博》2022,(2):81-85
《汉西岳华山庙碑》长垣本是备受清代金石家关注的珍品,如今其上题跋累累,其中有一则跋语落款为“老木”,之前未见有详细论定此题作者身份者。本文综合年谱、诗词、题跋等各种记载,比对书迹,考证“老木”即清代金石学者瞿中溶的晚年自号,《华山碑》长垣本上这条题跋是道光十七年三月七日,刘喜海在苏州请瞿氏所书;进而揭示《华山碑》长垣本在清代中后期的流转及其背后宦学交游之史迹。  相似文献   

18.
高文 《成都文物》2004,(4):16-17
我平生研究四川历代碑刻,近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购得“驷马桥记”碑拓片,十分高兴。成都北门外之驷马桥,早已不存。清代《四川通志》、清代《成都县志》以及近年刚出版的《成都文物志》上均未收录驷马桥。人们的印象中驷马桥只是传说中的一座桥梁,无任何历史遗迹遗物,驷马桥已经成为历史,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驷马桥记”碑,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的字、号,记述多有歧异。如:《清代碑传全集》卷7《李文忠公别传》载“李公鸿章,字渐甫,号少荃”。《清代碑传全集》卷7《李文忠公神道碑》载“公讳鸿章,字少荃,晚自号仪叟”。《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载“李鸿章,字少荃,少泉,号渐甫,仪甫,仪斋”。《...  相似文献   

20.
清代文进士总数考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清代文进士的总人数,至今没有统一答案。《清史稿》、《清实录》、《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钦定科场条例》、《续增科场条例》、《钦定国子监志》、《国朝贡举年表》、《听雨丛谈》等七种文献中只记载了清代历科进士的人数,而且相互之间多不一致。《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附引得》、《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四种专门记载明清及清代进士的人物名录和人名索引工具书,它们既提供了清代历科进士的人数,也详细刊载了每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甲次。经过详细对校,发现《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中的记载相对可信,据其统计清代文进士的总人数也最可行。清代文进士的总人数是26849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