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台湾省的新文化运动,与发生在祖国大陆的新文化运动一样,是一场伟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以提倡新道德、新文学,反对旧道德、旧文学为根本标志的伟大的文化启蒙运动。当时,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已经25年。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体系日趋完备。这种特殊条件,决定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在政治上发展成为极其深刻的抗日民族解放运动,成为认同祖国的爱国主义运  相似文献   

2.
1939年2月,台湾革命领袖李友邦将军在浙江金华创建了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这是一支台湾人民在祖国大陆参加抗日斗争的革命队伍,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这一光荣使命而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3.
一、1945年10月25日,与祖国大陆分离长达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将其割让给日本,致使台湾和祖吲大陆分离长达50年之久。  相似文献   

4.
爱国志士连横发愤著《台湾通史》,讴歌先民开拓台湾,传承台湾历史与台湾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于不坠,以笔为剑,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连震东继承先人遗志,投身祖国的抗日复台运动,经多方奔走,《台湾通史》得以在祖国大陆出版刊行,使这部著作为中国大陆的学术界所知晓。连战在祖父、父亲精神的感召下,力推《台湾通史》在中国大陆再版,使这部台湾史学名著得以走进中国大陆的千家万户,扩大了《台湾通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至今已50年了(1945-1995年)。由于人为的隔离,使台湾与祖国分开了50年,如果连日本侵占台湾50年算在内(1895-1945年),则台湾与祖国大陆分开了100年。因此,祖国大陆人民迫切需要了解台湾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情况。台湾少数民族指现有的台湾原住少数民族,即平捕人、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卑南人、鲁凯人、曾人、赛夏人和推美人等。在台湾光复后,尤其在1953年全国人口第一次普查后,大陆人民概称其为高山族;台湾当局则称其为山地山胞(简称山胞).最近又称之为“台湾原住民”等。显而易见,这些名…  相似文献   

6.
近四十年来,台湾以其高速发展的经济而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同时,也由于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和经贸往来日趋密切,使人们迫切想了解台湾,研究台湾的经济,从而兴起了一股“台湾热”。但是,在国内已出版的研究台湾经济的著作中,却还没有一部全面研究台湾经济发展史的专著,而东南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由南京大学历史系史全生主编的《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一书,堪称是填补了学术界的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7.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早在旧石器时代,台湾就与祖国大陆发生联系,其后,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不断加深。祖国大陆人民特别是闽、粤两地人民源源移居台湾,与当地高山族人民一道,共同开发建设宝岛,并肩反抗外国侵略与封建压  相似文献   

8.
台湾族缘考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仅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设有行政机构,行驶管辖权,而且两岸民族同源,占台湾人口98%的汉族来自祖国大陆,2%的高山族也主要来自大陆的古越人。中华儿女不仅共同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共同开发了台湾的经济,而且长期同遭屈辱,共同进行反侵略、反分裂斗争,这是加强民族认同,加快祖国统一步伐的精神纽带和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祖国大陆与台湾吸引海外华人人才措施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人才竞争的格局中,祖国大陆和台湾都遇到了人才从流失到回归的过程,台湾已经完成了这个循环,祖国大陆正值人才回归大幅增长时期。台湾为吸引海外华人人才采取的一系列法规、措施,在吸引海外人才参与岛内经济发展、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成果斐然。对比分析两岸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对吸取有益经验,创新人才战略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健 《文史春秋》2010,(10):58-62
2008年10月,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正常化20周年,我随中国新闻出版代表团,应邀到台湾台北和高雄两地参加祖国大陆展览活动。在香港乘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C1606航班波音747—400大型飞机飞往台北桃园机场。年轻的空姐身着淡紫色的职业装,就像飞机层翼的那朵巨大的蝴蝶,兰花的颜色,落溶大方,彬彬有礼,成为半代台湾空中服务的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11.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沈葆桢奉旨巡台护台,根据朝廷要求,组织船政学堂学生等绘制台湾地图和风土人情图样,有36幅画。2012年夏天,台湾著名史学家谢国兴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达成共同研究、出版《台湾风俗图》协议。于是,有了大型画册《晚清台湾番俗图》,它是反映晚清时期台湾东部原住民浓缩的生活全景图。  相似文献   

12.
你好,台湾     
《风景名胜》2008,(6):78-83
台湾,无疑是个说不完、道不尽的地方。那是个影响中国数代人的文化宝岛,从八九十年代的琼瑶、罗大佑等到今天的周杰伦、SHE,他们无一例外都成为年轻人的集体记忆;更多的人在说,那是个有着阿里山、日月潭等美丽得恍女口世外桃源般的海岛。……就让我们从台湾的历史说起,掀开层层面纱去展现这个自古便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的一弯海岛。  相似文献   

13.
最近,陈红民同志撰写的《台湾政坛风云》已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台湾政坛风云》是一部历史纪实著作,共八章二十四万字。作者选取了最近十多年来台湾政坛上的重大事件为主要背景资料,并以台湾目前两股最主要的势力——国民党和民进党各自的演化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为主线。尊重历史事实,作到了字字句句言之有据,语言流畅,文笔活泼,把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台湾十几年的沧桑巨变形象生动地再现于纸上,读来颇受启迪,不失为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14.
尹士俍与《台湾志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士俍在清代雍乾年间历任台湾同知、知府、巡道,任职10年。《台湾志略》是其私人编纂的府志,该志在成书后20年即散佚。作经多方寻觅,终于查访到了这部颇具价值的志书。《台湾志略》记载的多为尹士俍亲见亲闻和实地调查采访所得,包括台湾人口资料、少数民族的化习俗、本地的民间信仰、山川岛屿、台湾政务等内容,尤其对台湾的战略地位进行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青年杂志》第一卷张涛《新青年》是现代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最重要的杂志。它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每月发行一号,六号辑成一卷。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始改称《新青年》,后来再版时第一卷亦题名《新青年》。《新青年》第一卷为陈独秀...  相似文献   

16.
本刊本期续发“二二八”专题史料三组,本馆阅卷室参加了资料提供工作。台湾真相张琴(一九四七年三月廿五日) 一个自由首先我要说明的,我是不折不扣的中华民国台湾省人氏,但是现在台湾的同胞,甚至我的故乡(台中)的亲友,都说我不像台湾人了。为的是:一呢,我不会说日语,二呢,台湾话我也不能说得流利了,三呢,我的衣著以及生活习惯完全祖国化,这是因我在国内太久了。十  相似文献   

17.
从1895年11月18日,侵台日本总督桦山资纪宣称“全岛完全平定”之时起,台湾人民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艰苦抗战。他们的斗争始终和祖国大陆的革命运动紧紧相连。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台湾青年就建立起兴中会和同盟会的台湾分会、发动武装起义、并为推翻封建清王朝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台湾人民的斗争与大陆革命浪潮遥相呼应,其深刻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人文台湾     
在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有一串明珠似的岛屿,像鹊桥一样连接着台湾海峡两岸的文化与亲情,那就是澎湖列岛。这六七十个岛屿,离大陆直线距离约11公里,离台湾西海岸约40公里,历史上就是大陆与台湾之间往来的中转站,它曾是“台湾陆桥”的一部分,大陆的远古人类就是这样越过茫茫海洋,走入台湾的…… 现在的台湾与大陆有着太多的联系,无论是坐在淡水夜晚的老街品尝小吃,还是在台北的博物馆里欣赏珍玩,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之间仿佛始终留给人“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印象。 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国宝是两岸亲缘、血缘、文化缘最好的见证。自从1933年645.784件珍贵文物走出神武门、走出北京,它们就再也没有能够回来,最终随着国民政府在台湾落了脚,撑起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天空。于是,国宝们承担着骨肉分离痛苦,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得以在台湾延续——它们成为两岸同胞眼中最真实,最亲切的文明象征——一脉相传的文化,一脉相传的血缘,这是没有人能否认的! 在台湾,人们自觉传承着中华的传统文化,他们教小孩子们念《论语》、《孟子》;他们尽量摒弃外来文化的影响,依旧崇尚着中华民族古老的习俗。 台湾,其实浸透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汲取天地之灵气,可以任人一品再品而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9.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丧权辱国,将台湾割让日本。恶讯传来,台湾全岛震惊,岛民“若夜午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为号召台湾人民奋起反抗,连横奋笔疾书,写了这首《桃花源图》,诗曰: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研究》2004,(2):74-74
20 0 3年7月台北世界综合出版社出版了由楼子芳著的《抗日烽火中的台湾义勇队》,1 5万字。该书记述了台湾义勇队的筹组,初步发展,参加祖国抗战,台湾少年团的成立与学习工作,台湾义勇队为“统一台湾革命组织”、团结朝鲜、日本等国际反法西斯势力的努力,转进闽西艰苦奋斗,为抗战最后胜利的努力和爱国精神。《抗日烽火中的台湾义勇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