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网络口碑的长春市文化娱乐场所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微观个体的心理认知及参与空间行为的差异性需求分析成为21世纪场所微区位研究的新趋势。本文尝试通过将文化娱乐场所的网络口碑信息与地理空间关联,从地理分布与口碑分布两个方面,探讨长春市文化娱乐场所的空间布局特征。研究认为文化娱乐场所的空间圈层分异明显,数量等级特征显著;空间热点区总体一致,呈多中心发展态势;空间分布模式表现各异,口碑得分具有随机性;不同业态类型场所其空间区位选择、分布模式及口碑得分均具有显著差异,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研究应深入到微观业态内部及业态之间去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流动摊贩对缓解城市失业和贫困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广州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研究了摊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摊贩区位因子的微观作用机制。摊贩在不同空间尺度呈现集聚分布,在不同时间尺度呈现有规律的数量变化。摊贩的区位选择主要受市场因素作用,但同时受到住地与摆卖地之间的距离、政府管制、外部相关利益主体(商户、公共场所管理者、居民)的干预以及摊贩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微妙影响,结果不是市场最大化原则下的最优区位,而是合理的区位。强调市场因素的内涵不仅包括人流量,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需求。摊贩区位选择没有偏离现代区位论的思想,其区位决策是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商业微区位空间关联类型与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微区位空间关联是指城市街区范围内商业设施之间以及商业设施与其他城市设施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一种外部经济性现象。论文将空间关联划分为消费者主导型、商品主导型、结构主导型等。论文讨论了空间关联的测度指标,将关联度分为共栖型、依附型和区域型。共栖型表示商业设施之间的关联程度,依附型表示商业设施之间的依附程度,区域型表示区域内商业设施的总体关联程度。论文阐述了商业微区位空间关联分析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型旅行社空间扩张的区位选择--"上海春秋"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行社是介于旅游吸引物与旅游者之间的组织者,它对地理区位的选择是本文的探讨重点。本文以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为例,归纳它在国内宏、微观选址的经验,得到其以省会城市、著名旅游城市、新兴经济发达城市为节点的宏观网络和以中心门市及社区门市为节点的微观网络;根据区位因素理论,初步分析了与旅行社空间区位选择有关的一些因素,包括对市场、成本等一般性因素的分析和对行为等特殊性因素的分析;最后,提出旅行社的区位扩张不仅要重视物理空间,也要重视网络信息空间。  相似文献   

5.
戏曲地理在文化展演空间感知与认同方面的积极探索,对深入拓展文化地理学的空间文化隐喻与再现等研究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微观尺度探讨了文化消费者对秦腔剧院的感知与认同差异,显示出秦腔展演空间对传递与隐喻地域文化特性、功能和意义有着重要影响。文化消费者在获得秦腔蕴含陕西地域文化记忆的同时,对秦腔地域文化内涵的审美性及其传递的文化价值功能性特征给予显著认同,体现出秦腔的社会群体教育功能价值的重要性;不同消费者对空间主体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我者”对有共同爱好和价值追求的“他者”产生亲切感、对群体则产生归属感,基于展演空间,秦腔文化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构建了一个地域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是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有必要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向。本文从理论基础、方法论、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回顾了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述评与展望。研究首先厘清了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从通勤行为、就业可达性测度等方面总结了职住关系测度的方法论,并对居住-就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国内外职住关系研究内容进行比较与述评,并展望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以天坛公园具有固定居民活动的滞留性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行为观察法得到人群分布密度与使用者行为数据,在景观建筑学领域对居民行为影响公园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在整体规划层面,通过GIS建立交通网络模型,计算出公园开放空间可达性,将结果与人群分布现状相比较,分析二者形成差异的原因,提出线性活动空间应成为关注重点;在空间设计层面,发现使用者对活动时间、空间的选择受行为类别差异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对公园内滞留性活动空间形态进行归类.并提出改造策略。从宏观到微观探寻使用者行为与活动空间设计的内在关联,为从使用者行为分析入手的公园绿地研究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8.
大都市区民宿和酒店业的空间竞争区位识别及其态势驱动力解析是实现都市旅游住宿业多业态共赢与全域可持续的重要现实条件。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理探测器,从微观尺度刻画上海市民宿和酒店业的空间竞争格局演化特征并探测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上海市民宿业和酒店业集聚热点均趋向群集演化,民宿业历经“零星单点、单核、双核引领+郊区多组团”演化阶段且具有显著的景区指向性;酒店业历经“单核、单核强化、面状集聚+点状环绕”演化阶段且具有显著的城市商业中心指向性;②民宿业与酒店业的空间竞争程度加剧,竞争范围扩大,竞争形式由酒店业近乎垄断的空间剩余竞争发展为空间非剩余竞争和剩余竞争并存,最终形成空间竞争与错位共生并存状态。③文旅禀赋、商业设施和人口集聚是影响民宿和酒店业微观布局的主要因素,地价和交通条件的影响次之;经营理念、客群定位、经济实力以及空间载体差异是造成民宿和酒店业格局分异的隐性宏观动因。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农民工空间回流及其区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空间回流正在改变我国农民工流动的空间格局,而回流区位决定了空间回流的具体流向和回流者的空间分布。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经济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在研究内容上,国外主要集中于空间回流动因的理论阐释、空间回流影响因素、空间回流评价和区域影响等方面,而国内主要关注到了空间回流动因与机制、回流地及回流意愿地空间特征、空间回流的区域影响等领域。农民工空间回流的产生是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际回流区位多以农民工源地附近的县城和小城镇为主,而回流意愿地多为大中城市,意愿与现实矛盾突出。农民工空间回流对务工城市和来源地农村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可能为正面影响,也可能为负面影响。今后应加强回流区位的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归纳总结回流区位的一般规律,同时,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模型分析、定量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我国电子商铺区位取向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商铺的日益发展,信息时代地理区位的重要性成为地理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以我国淘宝网电子商铺为例,解剖网购交易完成的全过程中所涉及的服务空间、物质往来以及资金交付等,从微观角度对互联网下电子商铺的区位取向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电子商铺有明显的区位取向,互联网应用技术与普及环境、配送空间的易接近性、第三方支付体系是影响其区位的三个主要因素。区别于传统的商业模式,电子商铺依托于发达的互联网上,不再受实体地理空间限制,但其网络结构式的经营模式使其仍依赖传统的地理区位。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型营业性场所的人本主义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区理念的引入,当前社区各类场所的规划都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人本主义的方法论入手,结合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原理,还深入到存在主义"引力区"构成、商娱空间行为场所认知构成、社区资源可接近性-可获性构成及社区阶层化构成,总结出城市社区型营业性场所的四种布局规律。  相似文献   

12.
乔家君  周洋 《人文地理》2014,29(4):72-77
空间界面理论是乡村社区选址的适宜理论。在分析传统农村聚落区位选址中空间界面取向及其演变、新形势下农户择居需求等基础上,得出乡村社区选址大致有四种倾向:城镇边缘区、交通沿线、产业集聚区外围、其他资源指向等。利用空间界面理论中的避害原则、就近原则、功能原则、加成原则,认为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晴岚社区的选址是合理的,接近于理想中的最佳区位。  相似文献   

13.
查爱苹  徐娜  后智钢 《人文地理》2017,32(1):152-160
基于经济型酒店高速发展的背景,通过相关文献研究,选定社会经济基础、交通条件、商业因素和公共服务4大因素13项评价指标,利用综合熵权法和加权平均叠加法构建经济型酒店微观选址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和步骤,组合运用缓冲区分析以实现评价指标值计算、空间插值以实现研究区域新建经济型酒店适宜性评价、泰森多边形划分计算经济型酒店市场域以评价经济型酒店在研究区域的总体选址情况。以上海中心城区的黄浦、杨浦、虹口、长宁、徐汇、闸北、静安、普陀等8个区及区域内33家锦江之星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黄浦、静安以及徐汇的北部、闸北的南部适宜锦江之星选址;环城高速中延安高架路、内环高架路、中环高架路中心城区段沿线区域适宜性较高,适宜性区域沿着高架两侧分布;大部分锦江之星门店的微观选址合理。就新门店选址而言,静安和黄浦交界处、环城高速南北高架段和苏州河交界处以及黄浦区黄浦江沿岸皆为可选址区域。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刘旺  张文忠 《人文地理》2004,19(3):6-11
住宅作为城市的重要职能和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一直关注城市居住和相关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全面阐述西方居住空间研究的理论、方法、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有关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并展望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1920年代以来国内外商业空间研究的回顾、比较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动态研究方法,选取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内外商业空间研究成果中的典型代表,通过时间纵断面上的梳理和空间横断面上的对比,总结出国内外商业空间研究包括商业空间结构和商业空间选择研究,依据研究时序和内容,划分了国内外商业空间研究阶段,得出国内外在研究范式、内容和成果等方面的异同。并对国内商业空间研究进行展望,提出商业空间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商业空间分异、商业郊区化和虚拟商业空间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农村居民点区位研究评述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李君  李小建 《人文地理》2008,23(4):23-27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点的外在特征和空间结构也在不断的演化与变迁,居住地点的选址和布局最能反映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机制。目前国内外在城市居住区位研究方面已经形成大量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农村居民点相关研究还存在一定滞后。文章从居民点区位影响因素、区位演变、居民点分布和等级结构四方面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梳理了国内农村居民点区位研究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并对今后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居民消费行为与城市生活空间行为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消费社会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居民生活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社会空间秩序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人本主义"地理学为出发点,应用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理论,结合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对居民消费行为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来探讨城市居民消费行为与日常生活空间行为的关系,并总结出相应的居民消费生活空间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18.
申悦  李亮 《人文地理》2021,36(2):46-54
年龄是影响就医行为的重要因素,从年龄分层视角出发探讨医疗资源可达性对就医行为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居民的就医行为决策机理.本文以崇明岛为案例,利用一手调查数据,结合两步移动搜寻算法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医疗设施可达性对居民就医机构选择和惯常就医距离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年龄群体之间就医行为影响机理的差异.研究发现,医疗设施可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