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山东魏家庄遗址出土的一件腐蚀矿化且破碎非常严重的铁釜的保护现状的全面评估调查,在科学分析检测的基础上,针对其病害特征、病害原因和保护修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科学分析,同时研究制定了针对高度腐蚀矿化且破碎严重铁器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并实施了科学规范的保护修复工作,最终恢复了其原本应有的外观,基本恢复了高度腐蚀矿化且破碎铁釜的完整形态,增强了铁釜的稳定性。使其达到了一种安全稳定且可供考古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的良好状态,从中探索出一种针对高度腐蚀矿化且破碎的铁器进行保护修复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
广西博物馆汉代铁器修复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博物馆收藏有数量众多的一、二、三级汉代铁器文物,这些铁器由于受到出土前的埋藏环境、文物入库前保护处理不当以及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等因素影响,产生了严重的腐蚀病害。为了延长这些汉代铁器文物的寿命,减少其腐蚀损毁,本工作采用金相及矿相显微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表面微区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对部分铁器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采用7.5%的EDTA二钠溶液清洗器物表面污垢和锈斑,用3.8%和2.4%的倍半碳酸钠溶液浸泡以去除氯离子,用铁粉 AB快速加固环氧胶 矿物颜料加固修复,用100g乙醇 1g苯并三氮唑 4g聚乙烯醇缩丁醛作封护剂等方法进行修复保护。实验结果表明,对汉代铁器的修复保护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修复的金属文物种类多,尤其是铁器和铜器。铁器是金属文物中极易生锈的器皿,铜器也会生锈,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碳化物等介质都会对其进行腐蚀,出土的金属器物也会因氯化物的影响出现腐蚀。在检测铁器腐蚀程度时,可以采用有磁性的检验法,如果铁器失去磁性,其腐蚀情况就较为严重。因此,在金属文物修复前要对金属的成分、腐蚀类型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对金属文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4.
以南越宫苑遗址出土14件铁器脱盐保护为例,先经过分析检测对该批铁器的腐蚀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和判定,然后根据腐蚀程度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进行相应的脱盐工作,展开铁器脱盐判定和脱盐效果监测研究,实践证明采用电导率仪测定脱盐溶液电导率、硝酸银滴定以及“润湿箱”相结合的监测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魏家庄遗址出土铁质文物的脱盐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济南魏家庄遗址出土铁质文物中含有大量有害氯离子,严重威胁着文物的安全。因此,脱盐就成为该批铁器保护的重点,是阻止铁器继续腐蚀的重要保证。在经一系列实验工作后,该批铁器的脱盐溶液采用0.005mol/L NaOH溶液,对于仅为铁质的容器类铁器采用直接浸泡法,同时结合冷热交替和超声波法;对于带有鞘的兵器类铁器采用2%Primal AC33加固后再进行脱盐;对于带有漆皮痕迹的铁器也试用了纸浆脱盐法。铁器经脱盐后氯离子含量大大降低,脱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郑庄秦石料加工场遗址出土铁器的成分与制作工艺,采用了金相显微法和湿法化学分析对其中6件残铁器进行了取样分析。通过研究可知:这批铁器具有低锰、低硅的工艺特点,为生铁制钢。  相似文献   

7.
冮官屯遗址位于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冮官村,该遗址为辽至元代的北方重要的窑址群。遗址内出土数量较多的铁器,主要分为四大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马具等。出土的铁器与窑场的生产活动存在密切关系,特别是与窑址有关、用途明确的铁制工具,如粉碎釉料的夯锤、修整瓷器坯胎的刮刀、分离瓷器的铁撬等。遗址内出土的这批铁器种类较多、锻造工艺精湛,反映了当时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铁仔山古墓群出土铁器腐蚀病害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铁仔山古墓群出土铁器由于受到出土前的埋藏环境、库房保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出土后未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致使铁器锈蚀严重。为了延长这些铁质文物的寿命,减少其腐蚀损毁,本工作采用显微镜观察、密度法判断、硝酸银定性分析、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能谱等分析方法对铁器锈蚀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铁仔山古墓群出土铁器矿化严重,锈蚀产物主要包括针铁矿、纤铁矿、赤铁矿、大量黏土矿物及可溶盐。通过分析比较这些锈蚀产物及铁器锈蚀程度,对铁器锈蚀机理进行了分析,得知铁仔山出土铁器在埋藏时已受到严重的腐蚀,出土后未及时清除表面的污染物和有害锈及脱除可溶盐,加速了铁器文物的进一步腐蚀,加之保存环境湿度较高,致使空气中的水分透过锈层孔隙在未锈的铁质部分凝结,导致土壤中的有害成分继续危害铁器,大气中的尘埃粒子沉降到器物表面,因吸湿作用使铁器表面形成水膜,造成有利于腐蚀的环境。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使铁器文物的腐蚀加剧。本工作对这批铁器文物的进一步保护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也为沿海地区铁器文物的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五龙宫遗址是"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该遗址保护规划设想,期望更为深入地探讨该遗址保护规划问题。论文分析了该遗址现状特征:主殿已修复,废墟规模较大,历史沧桑感深厚,且拥有世外桃源般的环境,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景观价值;提出了保持基本现状不变、局部修复九曲墙与北道院、停车场设置在较远处等保护规划设想,以期保护该遗址独特的历史与景观价值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地揭示出二龙湖遗址铁器的金相组织,展示其钢铁技术进步,此次对遗址出土的铁器进行系统的金相学检测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钢铁技术信息。所检测的铁器种类包括铁钁、铁带扣、铁镰、铁刀、铁凿、铁镐、铁剑和铁环钉,均为铸造成型。包括麻口铸铁、白口铸铁、灰口铸铁、铸造后脱碳处理产品韧性铸铁,亦见到有球墨形态存在。在等待考古报告先行发表期间,见有该遗址部分铁器的金相检测及研究论文发表。综合分别进行的检测研究结果,加深了对于战国时期燕国金属工具的性质、东北地区金属文化的内涵以及与中原地区文化及钢铁技术之间渊源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黑龙江省出土了大批金代铁器。这些铁器南至松花江,北至黑龙江,西至大兴安岭,东到三江平原,几乎遍布于全省各地。在发现铁器的同时,还发现了大批铁矿井和炼铁遗址,仅在阿城五道岭一地就有十余处铁矿井和五十多处炼铁遗址,估计采出的铁矿石总量高达四、五十万吨。并发现有炼铁业和铸造加工业分开进行的迹象,可见当时铁器的生产已达到了一定的规  相似文献   

12.
<正> 1988年4月,三河县错桥村农民将取土中发现的铁质农具、工具、车器等交县文保所收藏。市县文物部门对遗物出土现场进行了调查,并对出土铁器进行了整理,现简报如下: 现场情况: 错桥村位于沟河的西岸,调查时发现村西地表暴露有较多的泥质灰陶罐、瓮、钵、筒瓦等遗物,器表多为素面或局部饰有细绳纹和弦纹,分析当为一处汉代遗址。铁器出土地点在遗址的东南部,土坑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18平方米,距地表深约0.5米发现铁器,坑深约0.8米,铁器摆放无一定次序,均为使用过的旧器。应为与遗址时代相同的窖藏遗迹。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铜铁器的制作技术及其年代,本文对第3次发掘出土的17件铜器和3件铁器进行了成分分析,部分器物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海门口遗址出土铜器的合金元素有铜、锡、铅、锑、砷等多种成分,当时已有较多的合金配比知识,加工方式多样化,处于较为成熟的青铜时代。2件铁器出土于第6层,1件铁器出土于第5层,出土于第6层的1件铁器进行了金相观察,为人工冶炼的块炼铁,是铁器时代的产物。剑川海门口出土的铜器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出土的铜器也有密切的联系,结合碳十四数据,本文初步推断剑川海门口第3次发掘出土铜铁器的年代应处于春秋到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河北徐水东黑山遗址出土的66件战国至唐宋时期铁器样品进行了碳十四年代测定、金相组织观察和夹杂物成分分析,认为该遗址内出土的铁器制作年代集中于战国两汉时期,铁器的材质全为生铁和生铁制钢产品.采用了铸造、退火、炒钢、淬火以及可能存在的灌钢等工艺,同时该地区至少在汉代已能根据不同的材质和工艺制作不同的器物.本研究为深入认识战国两汉时期太行山东麓北段的钢铁技术提供了新的科学材料。  相似文献   

15.
1991年8月,为配合110国道建设工程对白家湾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掘面积181平方米。发掘的位置是国道线经过的遗址南部边缘,清理灰坑6座。出土有陶器、铁器、瓷器、铜钱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友谊县凤林古城出土铁器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和夹杂物成分分析,认为该遗址出土的铁器材质为生铁系制钢产品,采用了铸造、退火、炒钢、淬火等工艺,本文为深入研究魏晋时期东北亚地区钢铁技术提供新的科学材料。  相似文献   

17.
《四川文物》2003,(5):39-39
2003年3月15日至6月中旬,为制定罗家坝遗址总体保护规划提供基础资料,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继1999年之后对宣汉罗家坝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此次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33座,灰坑31个。出土青铜器100余件,完整陶器100多件,玉、石、骨和铁器100多件。由于“5月5日”罗家坝大墓被  相似文献   

18.
渑池县发现的古代窖藏铁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4月,渑池火车站在站南扩建路面,发现一个古代铁器窖藏,河南省博物馆协同渑池县文化馆进行了现场调查,共出土六十多种器形的四千多件窖藏铁器,总重达三千五百公斤。调查时,根据窖藏内出有烧结铁和炼渣等现象,推测附近可能曾有铸造铁器的古代作坊。经过钻探,在窖藏南部果然发现一处铸铁作坊遗址。作坊遗址位于渑池火车站东南250米,  相似文献   

19.
1978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对二九○农场四十连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200平方米,清理房址3座,发现了一些手制的陶器和少量的石器、铁器。该遗址是一处属于同仁一期文化的遗存。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郑韩故城遗址出土战国晚期铁器的锈蚀产物类型,采用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观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郑韩故城遗址内仓城铸铁遗址出土的13件样品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分析比较样品间的锈蚀程度,发现铁质文物的锈蚀机理复杂,成分多样;一些锈蚀产物中出现明显的分层,锈蚀不均;部分铁器中还存在着活性锈蚀物,其保存状态与金相组织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