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字交互是博物馆陈列展览中观众与展品之间最直接的交流途径,也是连接观众与展品的纽带。文章简单介绍了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的目的,分析了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框架,论述了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内容,包括宽视野立体显示、跟踪定向、三维建模等,并从虚拟现实漫游、增强现实交互、混合现实交互几个方面对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实现做进一步探究,希望为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祎君 《东南文化》2021,(4):151-157
受"叙事转向"思潮影响,展览叙事日渐成为博物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如何判定展览的叙事性"这一关键问题仍然有待厘清.这既需要避免"泛叙事观"对叙事概念的消解,又需要考虑展览传播特性对叙事表征的限定.由整合叙事学、广义叙述学、电影理论三者的观点可知,人物、事件、因果、冲突、价值五要素可在内容层面成为判定文本叙事性(属性与程度层面)的重要依据;而信息以实物和空间为媒介载体,以陈列语言为主要传播方式则应成为展览形式层面叙事性的判定标准.由此,可在学理上为澄清三组含混概念——叙事与非叙事、强叙事与弱叙事、整体叙事与局部叙事——提供一条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3.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博物馆原有的展出和教育格局,让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线上文化”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疫情的持续,线上展览已经是博物馆文化展出的唯一途径。国内数千家博物馆的两千多项网上展览,以其多样化的内容和新颖的手段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和欢迎。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民覆盖以及汹涌的文化消费潮的到来,我国文化相关部门几年间陆续出台相关的政策,明确鼓励虚拟博物馆的建设,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展陈数据库。由此,线上展览方兴未艾,不仅是博物馆数字化程度的“标配”,更是博物馆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4.
胡小玉 《文博》2009,(5):89-93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博物馆展览从纷繁多变的国际博物馆环境中,应梳理出自身有文化价值的主题展览,并形成独特的博物馆发展理念和展览运行模式。国内现阶段博物馆的展览事业要得到提升和发展,其关键在于加快引进高素质策展人才和专业团队来从事这项重要工作,使新的展示观念和审美体验在与公众不断增进的文化诉求中接轨,使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最广泛人群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博物馆文物的展览不仅有利于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学习,还有利于相关专家对文物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进一步研究。传统的博物馆文物展览方式在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博物馆文物的展览,不仅有利于文物展览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还有利于文物的保护。文章简单分析了博物馆文物展览的意义和现状,列举了传统展览方式的一些问题,对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展览工作中的优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博物馆藏品展览是高等学校博物馆履行服务职能的重要方式。本文从高等学校博物馆开展藏品展览的主要特点、积极效应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并具体提出了相应的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知识和思想传播的一种媒介,既要有创新性、实用性,还要兼具有艺术性。本文主要围绕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基本含义、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意义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艺术性展开全面论述,最终就如何有效提高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艺术性给出相关结论和建议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刘雷 《黑龙江史志》2013,(21):245-245
博物馆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对观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陈列展览是基础。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博物馆展览现状进行剖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形势和先进经验,对新形势下我国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区域形成了博物馆群落,它们之间既是邻居,也是竞争对手。以博物馆展览为抓手建设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是凝聚区域文博势力,打造更高水平文化产品,提高各馆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的概念、构建方式、特性及功能是该类研究的先期基础研究,之后还需开展实践研究及理论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行业博物馆有着突出的专业属性和行业特征,不同于传统的文物系统博物馆,它以展览策划等为代表的基础性工作都带有较为鲜明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特点。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中,公众呼吁更为积极的文化建设,博物馆作为其中的重要一项,在展览策划上要创新思路,从人的角度出发,为公众提供特色丰富的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社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公众在精神领域的矛盾与问题日渐加剧,其本质上是文化与认知上的差异导致的。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需促进多元复杂社会群体求同存异。在多元视角下,博物馆展览从观众角度出发,强调时间上拓展到参观前后;体验上从观看与行走拓展到多感官、多运动模式。从博物馆角度出发,强调展览主题和视角多元性;展览内容呈现多元开放性;展览策划、阐释和空间推进多元性实践,并进一步讨论展览的主体性问题,促进博物馆在尊重个体差异与文化多样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精神世界的富足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的关注度明显增加。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是博物馆职能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新形势下不断做好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是传播历史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文化场所,类属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为促进社会主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每个博物馆的建成,都与其陈列的展览风格相互关联。就整个陈列展览而言,装饰是属于细部处理的范畴。在考虑装饰问题时一定要从整个展览风格出发,而使装饰隶属于展览整体部分,,并成为展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将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风格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赵天聪 《文物天地》2022,(S1):22-27
随着近些年博物馆热度的不断提高,“博物馆疲劳”的现象引发了更多关注。展览文本作为观众和展览最直接的交流媒介,与“疲劳”的产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避免文本引发疲劳,甚至于让文本具备消除疲劳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精明 《东南文化》2023,(1):149-156
展览类型或展览面向对于展览策划、展览评估具有方法意义。宗教文物具有艺术面向、宗教面向等多种面向,根据展览面向不同而有不同的策展依据、评估指标。博物馆展览往往倾向于展示宗教文物的艺术面向。从展览目的、展览的陈列与设计、展览文本内容三个层面,对宗教文物展览案例进行评估与比较,研究发现宗教物件整体的品质影响了物件是否展示为艺术作品,馆所的创办人和历任馆长的理念、馆所形成的展览惯习、策展人的专业背景均为宗教物件是否展示为艺术作品的影响因素。博物馆可通过制定明确而具有差异化的博物馆宗旨和定位、吸纳不同专业背景的策展人、确定清晰的展览面向,促进宗教文物展览的多元面向,避免出现博物馆的美术馆化、宗教文物千篇一律展示为艺术作品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李延强 《丝绸之路》2013,(8):135-136
随着博物馆数字化技术和功能的完善,国内外大部分博物馆已经进入实体博物馆与虚拟数字博物馆结合的时代,虚拟数字博物馆的实现大多都采用VR技术。本文结合笔者所从事的工作实际对VR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及其功能设计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贝洛 《中华遗产》2011,(6):122-127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参观博物馆的经历,也许每一位观众在参观完博物馆之后,在为所见的珍宝赞叹思索之余,都会有些许遗憾或不满意:若那里怎样设计会更好、若那件解释一下源流会更有收获、若它俩调换一下位置会少走不少冤枉路……  相似文献   

18.
杜姗 《东方收藏》2022,(6):115-117
艺术展览作为美术博物馆的传播媒介,其呈现方式决定展览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展览的呈现方式发生了转变,这也决定了艺术展览作为美术博物馆的展示舞台其创新性呈现方式的价值有所提升。基于以上,本文通过对美术博物馆与艺术展览的分析,阐释艺术展览呈现现状,探讨当今艺术展览呈现方式的新趋势,由此创新艺术展览呈现方式也为观众、艺术展览及美术博物馆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芳 《丝绸之路》2013,(8):137-138
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在一定的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运用先进艺术手段和声、光、电等设备,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而成,是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设计精美、形象高雅的陈列展览,不仅可以使观众从中受益,获取相关知识,而且还能得到美的享受。天水市博物馆陈列展览巧妙地运用艺术规律,提高了整个陈列展览的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展出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杨瑾 《东南文化》2018,(2):98-104
女性题材的展览主要分为女性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综合类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旨在以"物"为媒介来展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与公众一起讨论有关女性的话题,甚至包括一些敏感的、有争议的现象或问题。博物馆以女性为题材,组织展览和教育活动,关注、探讨并传播女性文化,一方面反映出博物馆关注并回应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并贡献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现实,发挥博物馆作为时代潮流倡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另一方面,女性观众数量增多,参观需求多元化且女性广泛参与博物馆事务,对博物馆展览理念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博物馆的女性主题展览也存在数量少、展览和诠释活动中对女性价值和意义挖掘不够等问题,需要在理念和实践上进一步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