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军 《沧桑》2014,(4):153-155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观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博物馆工作的业务重点,也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可从文物类别、展览形式等方面进行策划设计,利用优质的陈列展览吸引观众,通过增强陈列展览的知识性、鉴赏性和互动性,满足社会观众的精神需求。本文提出了博物馆在实施陈列展览策划与设计时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民族民俗文物的优势和观众的心理需求,分析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展览与观众的关系。其中包括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展览必须研究观众的缘由以及做好观众研究工作对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3.
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处在从传统工作模式向信息化与个性化、学习型与服务型的模式转换过程中。要尊重陈列展览工作的客观规律,关注陈列展览的社会效益,根据陈列展览内容和观众接受程度,选择适宜的知识表达方式和信息传播设施,为广大观众奉献丰富多样的优秀陈列展览。同时,文物展品是陈列展览中的主角,要拉近文物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情感上、艺术上、文化上触动观众的心灵,实现博物馆陈列展览知识性与通俗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参观群众主要是以休闲观光为主,博物馆要关注观众的感受,注重"以人为本"的文物陈列理念,迎合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审美情趣,将人文服务精神贯彻始终,设计类型丰富的陈列展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陈列设计不仅要注重内容和形式,还要在展览中传递民族文化内涵,在时代背景下通过文物展览实现华夏文明的创新再生,从心灵文化需求上拉近博物馆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临时展览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有特色的临时展览,对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观众对临时展览的期待越来越高。展览不仅要通过展品满足观众的求知心理,而且要用创新、美观的陈列形式提升展览的视觉效果,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甘肃省博物馆举办的"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精品联展"为例,探讨了临时展览陈列设计的发展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的陈列形式设计对陈列内容赋以生动的、形象的、艺术的表现形式,其设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展览的成败与优劣。而陈列活动的主体是观众,陈列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满足观众的需求,适应观众的审美心理。因此,了解和研究观众的审美心理对陈列设计的艺术追求有重要意义,对陈列的成功与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民俗博物馆陈列的关键和灵魂就是创新,艺术设计理念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陈列展览的成败,而要想使得博物馆陈列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首先就要进行设计理念的创新,不断地将好的陈列作品推送出去,让观众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要摒弃传统的设计理念,将提高观众兴趣作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主要目的。在选择陈列内容时,要考虑到观众的兴趣、是否与主题相关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历史纪念类博物馆约占我国博物馆总数四成,而这些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方式则大同小异,不同程度上出现形式设计模式化、展览内容教条化、展览主角被神化等通病。要走出"千馆一面"的困局,就要敢于打破旧的陈列格局,立足自身主题,坚持以文物为核心,以观众为主导,突出亮点,在空间造型、艺术表现手法、高科技项目等方面切合内容的展示,实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处在从传统工作模式向信息化与个性化、学习型与服务型的模式转换过程中。要尊重陈列展览工作的客观规律,关注陈列展览的社会效益,根据陈列展览内容和观众接受程度,选择适宜的知识表达方式和信息传播设施,为广大观众奉献丰富多样的优秀陈列展览。同时,文物展品是陈列展览中的主角,要拉近文物展品与观  相似文献   

10.
程艳妮 《文博》2015,(2):75-79
分析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咸阳博物馆的秦史陈列展览在内容和形式设计方面的特点,归纳总结秦史陈列设计在历史内容诠释、文物与史结合、形式设计等方面可采纳的方法,认识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准确的学术定位、贴近群众是精品展览应遵循的设计准则,以期对今后的秦史陈列展览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知识和思想传播的载体。它既要符合展览传播的需要,又要以观众为中心,吸引公众参观。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应该结合自身的定位与资源,确定陈列展览的主题和特色,重视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文本与设计制作,加强陈列展览的学术支撑,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阐释展览内容特别是出土文物的综合价值;同时,有效运用高科技展示手段,补充完善陈列展示方式,提升陈列展览的感染力,追求陈列展览艺术与陈列展览技术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地传播展览的知识信息,从而实现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更好地发挥传播与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12.
张岩  高玉 《文物天地》2023,(S2):67-74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向社会大众展现文物艺术品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作为基本展览的有效补充,原创性临时展览如何在短期内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一直是文博学界的关注热点。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以旅顺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穿越千年的东方微笑——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展”为策展案例,从展览前期筹备、展览内容设计、展览形式设计、展览信息宣传与教育推广等四个角度,剖析策展方式对观众吸引力的影响,以期“抛砖引玉”,为业界同仁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讲解通过语言艺术和讲解策略,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内容、意义传递给观众,并通过沟通互动启发观众思考和探索,为之提供愉悦的、有启发性的参观体验。在人际沟通的视阈下,博物馆讲解被视作一个典型的沟通过程,它具备沟通的基本要素,并受到环境、噪音等外在因素和沟通动机、对信息的理解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借鉴有效的人际沟通策略,有助于讲解员克服沟通障碍,不断提升讲解水平,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黄翀宇 《东南文化》2023,(1):157-163
“一米线”是博物馆运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现代工业设计产品。博物馆是否设置、如何设置“一米线”,既影响博物馆的展览效果和观众的观展体验,也涉及博物馆的观众需求、观众注意、观众态度、观众行为等一系列观众心理与行为的问题研究。“一米线”在博物馆的文物展示空间、互动教育空间、公共服务空间中,其功能与效果各有利弊。从人群行为控制理论观点出发,博物馆应兼顾展览效果与观众感受,利用视觉设计解决观众视觉引导的问题,在展示空间中利用群体结构控制,合理设计“一米线”及其使用形式,从而实现观众群体需求和使用感受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陈开宇 《文物世界》2006,(3):40-42,94
陈列是观众与藏品沟通的桥梁,陈列设计是陈列的主体。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成功案例,以及本人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岩矿厅陈列设计中所做的有益尝试,得出多种手段相结合的设计形式是当代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陈列语言,以更好地满足观众与展品对话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浅谈基层博物馆陈列展览艺术形象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在一定的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运用先进艺术手段和声、光、电等设备,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而成;它是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一个设计精美、形象高雅的陈列展览,不仅可以使观众从中受益,获取相关知识,而且还能得到美的享受。基层博物馆陈列展览中能够巧妙地运用一般的艺术规律,不但可以提高整个陈列展览的质量,取得更好的展出效果,而且能提升基层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艺术形象,达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潘耀 《丝绸之路》2014,(14):70-71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体现其社会服务功能的集中表现形式,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地方博物馆可以选择推出一些专题展览。陈列设计理念是一个陈列的前提和指导思想,主要通过设计理念来构建文本和实物形式,以求用有限的陈列空间展示相关人文历史。泰州明墓出土服饰陈列通过专题展览的形式反映明代泰州地区的人文历史风貌,将服饰研究成果转化为观众可以读懂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参观需求。  相似文献   

18.
赵若涓 《黑龙江史志》2013,(15):168-168
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展览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让观众得到更好的观展体验,可以在展览中设计观众互动,让观众不仅仅是看展览,更能够参与到展览中来。本文将就临时展览的特点,分析临时展览中经常使用的观众互动设计之利弊。  相似文献   

19.
数字交互是博物馆陈列展览中观众与展品之间最直接的交流途径,也是连接观众与展品的纽带。文章简单介绍了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的目的,分析了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框架,论述了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内容,包括宽视野立体显示、跟踪定向、三维建模等,并从虚拟现实漫游、增强现实交互、混合现实交互几个方面对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实现做进一步探究,希望为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列展示作为博物馆的基本职能,是展现区域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服务平台。运城博物馆基本陈列"大河之东",突出展览的原创性和地域性特点,力求实现有故事的运城历史、有底蕴的文物资源和有格调的艺术情趣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