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静 《东方收藏》2023,(1):110-112
文物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保护对象,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可以兴产业、促消费、促投资,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一极。文物建筑在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中延续生命、重焕生机,让城市焕发新活力,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动能。本文以青岛德国建筑——水师饭店旧址为例,探讨文物建筑在修缮和利用中重焕生机,让文物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挥新时代作用,使文物保护利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
如何平衡处理文物活化利用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及发展政策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文物保育在香港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2007年10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2007-08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全力推动文物保育工作。此后,特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文物保育措施,"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为其中之一,该计划通过邀请非牟利机构参与政府历史建筑活化项目并以社会企业的形式营运。透过活化利用,保存了历史建筑,为其注入新生命,供市民大众享用。通过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进行研究,从政策制定、执行过程、运行效果等角度,探讨香港的文物保育工作如何在决策和推行过程中既可保护文物的历史价值,符合社区居民和公众的利益,又能使文物再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发展,文物建筑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和符号。如何能使文物建筑得到更好保护,是采取原址保护,还是原址抬升保护,哪种方案更为合理适宜,一直是大家在争论和研究的焦点,通过对实例的比较研究,探寻不同的原址保护方法会对今后在文物建筑修缮中提供一点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3年始,受地方文物部门之托,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公司在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南方民居代表——安徽省黄田市徽州区呈坎村古建筑群、宣城市泾县黄田村古建筑群,持续开展保护规划、维修设计、修缮施工及展示利用等工作。基于保证民居村落的整体风貌,开展修缮保护和内部改造,丰富文物维修保护理念与模式,培养南方民居保护技师和工匠,推进优秀传统民居村落类文物的展示利用。规划设计阶段,修缮方案考量群众生活,兼顾民居的管理需求、使用功能;展示利用方案综合考量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性、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徐怡涛 《世界遗产》2014,(12):22-22
<正>文物建筑是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建筑物,凝聚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和情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映射,是由土木砖石所写就的史册。与青铜器、瓷器、书画等一般保存、展示于博物馆中的可移动文物不同,文物建筑面临着更大的人为和自然破坏,其保存更具挑战性。我国文物建筑修缮常常强调修缮工程的工期、预算、招投标等事项,而忽视在修缮前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由于修缮工程的"勘察设计"阶段直接服务于工程目标,并受  相似文献   

6.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物建筑遗存众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整个社会对文物工作的重视,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力度,不但逐渐增加修缮经费的投入,而且还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及管理办法,来规范和约束文物建筑保护过程中各方参与主体的行为,使我国的文物建筑保护工程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科学化的道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文物等法规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文物建筑保护工程领域里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7.
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杭州城区内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分布特点是基本与现代城市重合,木结构及砖石结构的房屋多集中在市区内人口密集的区域。由于杭州城区文保单位分布的这种特点,决定了文物保护工作应与城市发展同步。对于目前杭州城区文保单位的种种保护利用方式,既有值得推广的范例如沿用原有功能或辟为博物馆、纪念馆,也存在对各种不当利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对文物建筑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设中的文物建筑保护是建国以来一直讨论的话题,重提这个话题,是因为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大规模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把现代建筑与文物建筑的矛盾与冲突推到了极致,在大规模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应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文物建筑,在“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文物建筑的前提下,推进我们的城市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南通博物苑在对濠南别业的使用和管理中,重视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聘请专家编制保护利用规划,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文物维修方案进行修缮。注意继承传统维修技艺,又善于采用新维修技术。墙体维修采用德国雷马士公司的专用材料和修缮技术,对清水砖墙进行了冲洗、修补、增强、嵌缝、勾缝、防水等,运用新技术加固了墙体,有利于延长建筑的寿命。濠南别业维修,保持了历史原貌。恢复了建筑原状。  相似文献   

10.
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政策,使得建筑遗产活化利用成为保护学界关注的话题。实现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可持续性,要注意综合平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前两者更为重要,但也要逐步将经济效益纳入到建筑遗产活化利用考虑范畴。文物利用必须以确保文物安全为前提,以清晰的产权机制为基础,引入更多技术手段,科学规划、合理评估、规范管理;以经济学视野来研究分析,用经济技术手段来提出解决思路,探索更为合理的建筑遗产活化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对城市建成区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面对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移动文物所出现的本体原真性缺失、公众参与度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客观问题,应兼顾宏观与微观,充分考虑本区域不可移动文物的现状、特点及价值,全面把握社会、经济效益,提高不可移动文物在新形势、新时期的保护力度以及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其目前仅存的237处不可移动文物是这座城市悠久历史的缩影与延续,从机构建设、文物研究、规划协调、资金投入、修缮理念、智慧管理等方面进行文物保护管理的顶层设计,同时充分突出其地域特性和原有功能特点,将其置身于岭南文化、生态自然、文化教育背景中进行文物的合理利用,或可缓解城建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冲突,并促进文物与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承接了一项近代文物建筑的修缮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在细致全面地对文物建筑进行现状测绘勘察的同时,还研究了一些相关案例和已有研究成果。随着工作不断深入,有一个问题越发显现出来,即一处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修缮工作,能否划分为两项工程——"现状勘察设计工程"和"修缮实施工程"?对于古建筑,由于研究历程相对较长,研究人员相对较多,相关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和全面。目前对古建筑的结  相似文献   

13.
鲁宁  周劲思 《收藏家》2006,(9):71-76
在筹建恭王府博物馆的过程中,对恭王府东路前殿“多福轩”的修缮开始最早,也最全面。不仅建筑外观要恢复恭王府时旧貌,室内陈设布局也要符合原状。因此在多福轩建筑修缮基本完工后,室内的原状复原就紧接着开始了,正殿后墙大书架的复制是其中第一个项目。国家《文物复制暂行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文物复制是指依照文物的体量、形制、纹饰、质地等,基本采用原制作工艺复制与原文物相同的制品的活动”。但对多福轩后墙书架复制来说,却没有原物来进行一对一地准确参照,而只能根据一定的历史资料进行复制,有些部分则需要反复地论证推敲,利用一…  相似文献   

14.
黄洁薇 《文物天地》2022,(8):124-127
<正>历史建筑是人类的集体记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近年来,社会各界保护历史建筑的呼声渐高,各地都明确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全方位保护,提出“在城市有机更新中融入现代城市发展理念,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化、旅游、体育、商业等行业融合发展,鼓励、支持对保护保留建筑进行活化利用,支持有条件的历史建筑作为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由此历史建筑得到新的生命,同时也得到一定的修缮保育,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既保证了历史文脉的传承,又嵌入了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15.
刘氏家庙是晚清名将刘永福驻军广州时建造的家庙和居住的寓所,其大量采用晚清岭南厅堂建筑的装饰手法,是广州晚清岭南家庙建筑的重要代表。刘氏家庙反映着民族英雄刘永福的忠、义、信、节,文化内涵深厚,是城市文化品位的标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刘氏家庙的保护利用不仅仅是简单地维护修缮一幢建筑,而是要保护这幢建筑所承载的文化,保护因名人而产生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保护城市文脉的亮点,保护城市的历史。应以有效保护为主,充分挖掘文物资源的内涵,开发与文物陈列展示、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休闲相融合的保护、教育、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6.
对价值的认知和评估是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基础,也是编制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名人故居类文物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历史遗产,对其进行价值分析更是讲好历史故事、彰显文化内涵的前提。青岛市部分名人故居的研究案例表明,分别从名人视角(历史成就、突出贡献、社会影响等)和建筑视角(历史特征、风貌特色、科学布局等)对名人故居进行价值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探索名人故居价值内涵的路径方法。而展示思路上兼顾名人价值导向和建筑价值导向,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评估名人故居现状,指导文化的展示与建筑的修缮,为文物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布村玉皇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慈林镇布村村北,坐北朝南,二进院落,院内中殿呈现明显的早期建筑特征。在修缮过程中,发现文物建筑的木构件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文章以布村玉皇庙中殿前檐铺作中的一件残损散斗为例,对其材质、形制及其材份制等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对该件散斗的现状勘察,针对其文物价值与残损状况,探讨传统的文物保护与修缮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8.
略说文物建筑维修的原则杨益民当今,世界各国都提出过保护本国、本民族历史文物的修缮原则,但各国对这一原则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早在100多年前,欧洲就出现了职业的历史文物建筑修缮者。19世纪中叶,法国的建筑学家维奥勒·杜克提出了对文物建筑“整体修复”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升天塔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城区,建筑形制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这座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极具保护价值。参加其修缮工程的各单位不仅能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还能团结协作,修缮技术也有新的创新和突破。整个修缮过程体现出各方严谨的工作态度,密切配合的协作精神,确保了升天塔文物修缮工程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作为国家文物事业“十一五”规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和管理创新,其中包括“工序记录”工作,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文物建筑修缮工程资料收集模式。笔者曾于2010年8月在晋城玉皇庙、2011年7至10月在临汾东羊后土庙从事工序记录的个案研究和标准修编,主要记录内容包括现状信息和施工工艺两部分:前者体现不同文物建筑的特征、改易和残损等历史信息,而后者主要侧重修缮措施和地方做法,包括材料、工具和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