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思腾 《东方收藏》2023,(2):128-130
以设计实践探索水墨画的流态审美,将中国传统美学融入当代首饰艺术设计之中,从而探究传统美学的应用创新。研究传统中国画与首饰艺术中“水”的概念与美学是如何表现的,从水墨画中水、墨、色的使用,再到传统首饰中表现“水”的装饰纹样进行探索,以此挖掘“水”这一主题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语言与审美内涵。本文通过对塑料等材料的实验性应用,结合对中国画中“水”的意象的理解与再表现,以艺术化的当代首饰设计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创新探索,以期为相关题材的设计提供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艺术的眼睛 ,是艺术家向世界发言的话筒。因此 ,体味作品的意象世界几乎成了我们走近艺术、走进艺术家心灵的惟一途径。当代著名人物画家赵根成在近2 0年的创作实践中 ,从工笔到写意 ,构建了深沉博大的意象世界 ,完成了从绘画技法到审美境界的提升。他以春花秋月入画 ,以  相似文献   

3.
王科 《满族研究》2003,(3):59-65
名满族作家李惠,一生创作长、中短篇小说达500万字,在十七年和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当代满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有着浓重的,难以消解的民族情结,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自觉以满族作家姿态进行写作的作家之一。从满族特点出发,以开掘宏观的中华民族特色为旨归,他的小说创作典型地呈示了当代满族作家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4.
叶源成 《神州》2013,(10):225
弗朗西斯·培根是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师之一,其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而他的画作上对于描述人体的肉和人心里的歇斯底里充分折射出他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当艺术走向当代,艺术家成为了艺术的主体,那么研究培根的艺术心理的价值是具有非凡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忆石老三事     
忆石老三事范维祺我只想从下面三件事,说说我对凌鹤同志的敬仰和思念:一、他的创作他是非常重视创作的,不但重视他个人的创作,更重视对整个创作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他无论到哪里,总是把作家、诗人、艺术家团结在周围;一些编剧、作曲和演员们,总是他家的座上客。创作...  相似文献   

6.
在牦牛博物馆里,收藏着很多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和牦牛相关的作品。这些艺术家说,因为高原牧民的生活生产和牦牛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牦牛就没有藏人,藏文化和牦牛文化一脉相承。他们自己的创作灵感,便来源于对牦牛这种最质朴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正旧金山艺术家Andres Amador是一个专门研究沙滩上陆地艺术的艺术家,一把铲子和丰富的想象力就是他创作的工具。每片海滩上他都要呆上好几个小时来完成创作,这种创作需要人有优秀的远景构想和坚持不懈的毅力。现在就来看看这种不可思议的艺术吧。  相似文献   

8.
塞克,是我国声名卓著的艺术大师、诗人、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也是我国早期话剧、歌剧及电影艺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更是抗日救亡歌曲歌词创作的第一人。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备受挫折,但他始终满怀对光明和真理的追求,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以艺术为武器,战斗不懈,在人生和艺术的道路上苦苦探索,最终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艺术家。塞克富于传奇的一生,是中国处于内忧外侮、新旧交替时代艺术家的一个典型,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已故画家李伯安创作的巨幅大写意水墨人物画《走出巴颜喀拉》以其宏大的场景叙述、精湛的笔墨技巧和深度的文化思考而闻名于当代画坛。画家用生命诠释了对艺术的虔诚和对民族精神的崇仰,以广博的情怀向后人展现了一个执著的艺术家对文化和生命的持久思考。  相似文献   

10.
谢观滕 《神州》2014,(5):211-211
《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众多知名剧作家和艺术家曾改编该剧或为其创作音乐,其中包括作曲家韦伯、布索尼和中国当代剧作家魏明伦,其中尤以张艺谋导演改编的歌剧《图兰朵》影响最为深远。本文通过举例法,阐释法,论述了张艺谋版的《图兰朵》虽然缺乏威尔第那样旺盛的创作力和正歌剧的历史厚度,但是爱的激情让该剧的音乐附着魔力,对中国艺术家改编、熔炼西方歌剧有着巨大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西藏本土艺术家和美术教师,次旺扎西亲身经历且目睹了近几十年西藏的美术创作和教育的发展。他在《20世纪西藏美术史》的著作中,梳理了西藏当代美术发展史,在艺术实践之余,不忘向历史借力,这也许才是接近西藏的真正途径。寻根之旅并未结束,只是换了一个方式。  相似文献   

12.
徐建融 《收藏家》2009,(1):81-87
“当代艺术家”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画(或者制作)“当代艺术”风格的艺术家;第二种是指活跃在“当代”的艺术家,至于他的艺术风格,可以是“当代艺术”,也可以是“现代艺术”,还可以是“古典艺术”。本文所指,是就活跃在“当代”的,尤其是70岁以下的中青年艺术家而言。  相似文献   

13.
11月1日,东江畔,"人文·山水:中国惠州当代雕塑艺术展"在惠州东江公园里举行,18件当代知名雕塑家为惠州创作的雕塑作品从此落户惠州。这次具有实验性质的公共艺术作品展,是政府操作和艺术创作在冲突中的一次合作,对艺术家而言,则是创作个性和公共艺术属性的一次较量和妥协。"政府对雕塑的期待,和艺术家的艺术追求有巨大的错位。"策展人顾振清直言。3年的拉锯中,顾振清在艺术家和政府间不停地协调。这件事最终做成了。艺术又一次遭遇公共,这一次,又会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4.
桂林山水凭借旖旎的自然风光与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吸引着众多艺术家为此挥毫泼墨,创作出大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桂林山水画作品。然而当代多元文化融合的大背景,又对桂林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锤炼绘画艺术语言,展现出桂林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隽永意蕴,提升桂林山水画的格调、品质,创作出高品质的桂林山水画,成为当代桂林山水画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应以画家自身的素质、修养为基础,倡导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为基调,提升桂林山水画的绘画品质,进一步拓展桂林山水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2002年4月,当代名微雕艺术家王立平,携着他的最新创作来到北京。在故宫博物院西北门的一间办公室里,故宫博物院院长谭斌,研究室主任、中国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徐启宪,军报名记尚弓以及军旅作家、学张晓生等专家认真鉴赏着这批  相似文献   

16.
李喆 《神州》2012,(35):7
托马斯·曼的一系列以描写"艺术家困境"的作品自出版以来,在文坛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的开篇在归纳涉及此主题的一系列作品的基础上,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原理试图揭示艺术家创作困境形成的原因以及艺术家皓首穷经所追求的"美"的具体所指及其后的隐含意义。其次,综合同系列小说的情节内容,探索他对艺术问题的思考和总结,挖掘艺术家灵魂深处那永远跳跃着的、专注于自我的激情燃烧出的火焰。  相似文献   

17.
阿尔勃莱希特·丢勒(Albrcht Duree,1471—1528)是德国文艺复兴盛期著名的画家、铜版雕刻家、雕刻家、建筑师和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今年是丢勒逝世46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为德国和世界美术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巨匠,本文拟对他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一些探索。丢勒出生于德国纽伦堡的一个匈牙利血统的首饰匠师家庭里。他自幼喜欢绘画。15岁那年他的父亲送他到当地画家乌哈尔杰姆特的画室学画。丢勒在这里学习了三年,掌握了多种绘画技术,从而为以后的艺术创造打下了基础。1489年12月1日,丢勒结束了学徒生活。为了取得画师称号,他于1490至1494年间漫游了南方的  相似文献   

18.
嘎德的作品在藏族当代艺术家中极具辨识度,而且不局限于架上绘画、观念摄影、装置艺术……他更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隐喻,再由作品表达。2006年,作品《冰佛》被栗宪庭先生誉为“西藏当代艺术的里程碑”。作为本土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他的生命历程贯串西藏当代美术史。  相似文献   

19.
徐瑾 《东方收藏》2024,(2):167-169
20世纪50年代日本现代陶艺的崛起是世界陶艺史的大事件。文章所论述的陶艺家八木一夫是日本现代陶艺的开创者、“走泥社”的代表性人物,他通过自身的反叛精神摆脱了传统陶瓷器物实用性的束缚,运用陶瓷材料进行自由创作和自我表达,开辟了陶瓷造型的新领域,他的艺术创作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西藏人文地理》2009,(5):156-157
藏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强势的人文背景孕育了西藏精神.也孕育了与之相应的架上绘画。“天上西藏.人间天堂”的内涵与外延指向.都是西藏当代本土艺术家的灵感和艺术风格的土壤.它与西藏的当代架上绘画创作有着不可割裂的深层机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