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煨红薯在我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母亲煨的两个红薯。我永远也忘不了上个世纪饥饿年代中那个很可怕的晚上。那时我只有7岁,对许多事都不太懂,不知道大人为什么要把我家从前住的几间瓦房拆掉, 搬到一个住了几十户人家的大屋场里的一间牛栏里面住?不知道大人为什么要把百年古树砍掉,烧成木炭炼什么钢铁?不  相似文献   

2.
正每年到了金秋时节,正值红薯上市。我家的儿孙们颇喜爱吃红薯。隔上一两天饭桌上都有红薯供应。尤其是用烤箱烤出来的红薯香气扑鼻,甜蜜可口,吃起来有滋有味。每当我们家吃红薯的时候,几十年前《长江日报》编辑部十几个年轻编辑记者在那艰苦岁月的一次"红薯宴",那种快乐的精神风貌,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肉类、副食等物资都按计划、凭票供应,人们的生活相当艰苦。  相似文献   

3.
包紫云 《南京史志》2011,(11):18-19
今天,妈妈带我和弟弟回老家看望外婆。吃完午饭,我和弟弟都觉得十分无聊。哥哥便提议去烤红薯,我和弟弟都没有烤过红薯,觉得十分兴奋,便激动地点点头。我们先来到一片空地上。哥哥先帮我们挖了一个大坑,约有一个筷子的长度。我又找来砖块围成一个小炉,接下来就可以做主要工作了。我们先把红薯放在挖好的坑里,哥哥将旧报纸点燃放入坑中,然后,哥哥他  相似文献   

4.
红薯是怎样传入中国的华明夫红薯,是人类最早种植的作物之一。在中国许多地方都盛产红薯,有的地方,红薯几乎成了人们的主食。现时中国红薯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它的祖籍并非中国,而是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红薯被带到欧洲。1...  相似文献   

5.
我的老家住在印江自治县新寨乡大云村官塘村民小组。自我从孩童有记忆的时候起 ,就知道寨子里有一位名叫端午大婆的妇女 ,因她的丈夫叫严端午 ,排行老大 ,寨子里辈份较低的人都习惯地喊她端午大婆 ,她也习以为常声喊声应。端午大婆会种茶养茶 ,还特别会煨罐罐茶。用她种的茶煨出来的罐罐茶还能治一些小病 ,而且效果常常是“立竿见影”。1955年 ,我离家到县城读小学五年级 ,有一次星期六放假回家 ,母亲病倒了 ,肚子闷胀 ,吃不下饭 ,大便也不通 ,很难受。母亲见我回家 ,忙叫我取10个鸡蛋到端午大婆家买点罐罐茶来帮她治病。我放下书包 ,…  相似文献   

6.
感受农人     
若不是国庆后面的几天帮父母收田,我早已忘了自己曾经也是农人。 当硬邦邦疲惫的身体一接触到粪草煨热的土炕,我便呼呼欲睡。这一夜,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服,不害怕失眠,也没有任何梦,更没有半夜莫名其妙地醒来,一觉睡到天亮。  相似文献   

7.
飘香的野菜     
徐锐  木子 《旅游》2012,(5):1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些生长于田野、山间路旁、房前屋后的花草野蔬菜类的东西虽然不能和人参、鹿茸、猴头、燕窝相提并论,然而它们土生土长,蕴含着大自然最原始的韵致,享用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呼吸着春天的气息,心和春天的脉搏一起律动,我的思绪不由飞回了家乡,飞到了遥远的童年时代。小时侯家乡很穷,整整一冬,乡亲们基本上是用红薯和酸菜打发着日子。"红薯面,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是那时生活  相似文献   

8.
煨火     
燃火也就是点火,二者与煨火在词典中的解释虽有所不同,但在民间对这三个词的理解为同一个意思。在生产和生活中煨火的情形较为普遍。一、生产中的煨火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阳历一般在5月上旬,天气已经暖和了,但在河湟地区气流翻滚变化,有时乍暖还寒,有时还有民间所说的"下黑霜"的情形,会将待开和正在开着的果树花蕾和花儿冻伤,致使收成减少或减没。此时,农户和园子  相似文献   

9.
熬红薯糖     
<正>故乡人制作红薯糖的过程有个很接地气的叫法,名曰:熬红薯糖。一个“熬”字,就说明是个缓慢的过程,性子急的人是干不了这事的。红薯收获的季节,多在苦霜落下、薄冰初结的时候。红薯叶被寒冷蹂躏着,由墨绿开始变得深黑,甚至被西北风吹着,被太阳晒着,变得枯黑而脱离藤蔓。于是,生产队长开始吹哨子起红薯,这也是一年的农事中,最后一个被运回家能够填饱肚子的粮食了。  相似文献   

10.
<正>1972年春夏之交,我在东胡村二队担任育红薯苗的技术员,还担任从本村碱土中提取碳酸钠(食用碱)、硫酸钠(皮硝),从草木灰中提取氯化钾、硫酸钾、碳酸钾的厂长兼技术员时,突然收到黄西沟大队的邀请,聘我重返学校执教。原来,自我上次离开后,大队一直努力争取让我再去。恰逢千庄公社书记换成孙希锦,孙希锦是我在梁赵上高小时的校长、老师,也曾是我母亲的下级和同事。他对我很了解,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方志记载,明朝万历、天启年间,陕西、河南、广西、福建、云南各地已经普遍种植玉米和红薯。而生活在隆庆年间的徐渭更是咏过马铃薯"似芋而此差松甘"。明朝晚期,许多有识之士大力推广种植这两种高产作物,比如徐光启就为推广红薯种植而总结了"甘薯十三胜"进行宣传,也在其《农政全书》中最早称呼了"玉米"。虽然玉米和红薯至迟在  相似文献   

12.
餐桌     
丁杰 《文史月刊》2011,(8):15-16
现在人们生活好起来了,绝大多数人也都讲究起来了,除了早餐之外,吃饭没有菜是不行的。就是早餐不炒菜,咸菜最少也是要有一小碟的。吃饭只要有菜,哪怕只有一个,也是要用餐桌的。以前生活困难的时候,尤其是生活贫困的农村人,可是没有那么多讲究,多数人吃饭是不用餐桌的。在我的老家农村,生活困难时期,当地的农作物就是红薯,因此人们的主要食物也是红薯。  相似文献   

13.
藕圆     
要说藕圆,首先便要说藕,要说武汉独特的排骨煨藕的“煨汤化”。武汉莲藕的历史悠久。屈原流放洞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作为荷之根的藕,身处污泥而内心洁白,枝虽断而丝相连,亦如屈原之高风亮节,想必屈子是不会拒绝用以充饥的。  相似文献   

14.
师承小记——忆我师顾颉刚教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半个多世纪以前,当我就读于燕京大学历史系的时候(1932—1936),学生人数虽然有限,而学术气氛却十分浓厚,这首先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有方。教师之中最有影响的有三位,就是洪业(煨莲)教授、邓之诚(文如)教授和顾颉刚教授。三位教授在  相似文献   

15.
宋伯航 《文史月刊》2011,(12):32-33
我从小生活在豫南山区。上个世纪80年代初,农村开始实行土地包干到户,我家分到12亩土地和3亩山坡地,耕地里种小麦、稻米、苞谷等作物,山坡上除了种红薯、豆类之外,还有3分地的龙须草。  相似文献   

16.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千百年来,广大庶民百姓对为官者的最基本的期望和要求。 “政协主席算不算官呢?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这是个既无权又无钱的官。即使如此,只要是‘官’,只要是党和人民把我放在了政协主席这个位置上,那就是对我个人的充分信任,我就要当好  相似文献   

17.
谢承年 《文史天地》2012,(12):75-78
1959年冬至1961年夏,是我国的“三年困难时期”,那时我16岁左右,处于初中到高中阶段,当时那些凄惨景象,深深刻印在我的头脑中。至今仍挥之不去。进入1959年下半年,大炼钢铁的场面没有了.为“亩产稻谷6万斤,亩产红薯20万斤”(宣传标语)报喜的锣鼓声停止了,“三年超英,十年赶美”的口号喊得少了,随之而来的是物资匮乏和饥荒。  相似文献   

18.
打泥坑是包括土族在内的青海农村普遍盛行的一种暖炕。制作打泥炕,就地取材,用料简单,煨热的泥炕,温暖舒适,热力持久。制做方法是在房里靠墙用土坯或砖砌一个高约二尺一二的长方形墙圈,里面用干土块垒成椭园形,朝房墙外留一个洞,用来烧煨,叫炕洞门。垒好后在上面盖上石板,石板上抹一层长草泥。等长草  相似文献   

19.
在浮夸风盛行“一天等于二十年”的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的家乡龙潭河畔闹出了几个特大奇闻,不仅震动了三湘四水,还波及省外。一是一丘6分面积的山田总产稻谷9000多公斤;二是用网收打红薯,工效提高数十倍;三是马角般的玉米棒子。  相似文献   

20.
张宝昌  张事贤 《百年潮》2009,(10):78-80
48年前,毛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并请溥仪吃晚饭的事,我曾于1983年在《中国烹饪》第12期发表过《从“紫罐煨肉”说起》一文,那时除了写吃的,别的不便多写,也不敢多写。在毛主席和溥仪先生长达5个多小时的谈话中,我所听到的一些内容,仅用“毛主席面带笑容十分和蔼地对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一一作了中肯的分析和亲切的勉励”这样简短的文字搪塞读者,不好意思,但没有办法,只能如此。现在好了,社会安定和谐,是可以说说当年具体情况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