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外中国学发展趋势与文明史观陈启能一中国学(Sinology),又译汉学,系指海外对中国的综合研究,一般不把中国本国的研究包括在内。Sinology一词有几种不同的中文译名。一是“汉学”,这是长期以来的习惯译法,一是坚决反对译成“汉学”,主张一律改译...  相似文献   

2.
也谈“文艺复兴”一词的含义和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卓恒同志在《世界历史》1980年第1期发表文章,建议把Renaissance改译为“文化复兴”。读后觉得该文既有合理成分,也有不足之处。 关于Renaissance一词的源流本末,庞文已基本介绍清楚,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该词含义在不同时代的学者笔下的变化差异。的确,象过去那样一律简单地译为“文艺复兴”,显然与欧洲不少资产阶级学者赋予该词的含义不符。庞文列举的一些例子表明他对旧译法的批评是持之有故的。但他建议把该词一律改译为“文化复兴”,我以为不能算是言之成理,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收藏研究世界钱币必要涉及外文,其中最头痛的是专用名词使用的不一致。对于近代人名和地名尚较简单,但在古代钱币文章中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例如在诸多古罗马皇帝中几位著名的译法都已基本固定,Titus Flavius Domitianus译为图密善,Publius Aelius Hadrianus译为哈德良;英国的OliverCromwell更为著名,几乎找不到第二种译法,译为  相似文献   

4.
理雅各以译介中国经典而成为19世纪欧洲著名的汉学家。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由“译名之争”肇始。“译名之争”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God译为汉语。作为论争一方的主要人物,理雅各的观点也经历过由最初的译“神”到最后的译“帝”的重大转折。这其中理雅各深入中国经典,以大量的例证论证了将God译为“上帝”与《圣经》的并行不悖性,这也体现出他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相似文献   

5.
释“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出版的儒家经典译注中,多数将“俭”译为“节俭、俭省、俭朴”。如《论语·学而》“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俭”,杨伯峻译为“节俭”,唐满先泽为”俭朴”。①《礼记·檀弓下》:“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王梦鸥译“俭”为“节俭、俭朴”,钱玄等人亦译为“节俭”。②《孟子·离娄上》:“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杨伯峻译“俭”为“节俭”,还有人译为“勤俭”。③纵观儒家经典,“俭”…  相似文献   

6.
改译日军编制、军衔势在必行汤重南日军编制和军衔的汉译名称,长年来未能统一,给著译者和读者带来诸多不便。我以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国际交流的广泛展开,改变旧译,采用符合国际通用军语的译法,势在必行。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后,采用的是欧美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印度均为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据有文字记载,中印之间的最早接触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始于经济贸易交流。西汉时的《史记》和《汉书》称古印度为“身毒”,东汉时的《后汉书》改译为“天竺”,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开始改译为“印度”。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族学与考古学的关系,近一时期争论一直较为激烈,译介性的和讨论性的文章发表的都不少,这反映了部分考古工作者对考古学在理论发展方面的关注和探索,但是我觉得不少人在有关概念的使用以及理解上还存在着混乱,因此我愿意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各位同仁并希望将这样的探讨推向深入.首先谈谈“ethnoarchaeology”一词的译法.目前较流行的有两种:一是“民族考古学”,二是“民族志考古学”.无论是“民族考古学”还是“民族志考古学”,实际上均来自英语中“ethnoarchaeology”一词,“ethno”表示“人种”,“种族”、“民族”,因此,从词源学角度讲,“ethnoarchaeology”译为“民族考古学”是无可非议的.不过,根据英语的构同法,“ethno”在“ethnoarchaeology”一词中至少可以表达三种意思:(1)“nation”的(民族的)或“race”的(种族的);(2)“ethnoarchaeology”(民族志的);(3)“ethnological”(民族学的),因此,“民族考古学”和“民族志考古学”究竟哪一种说法更为妥当,在此仅据词面意思是难以妄下断语的.笔者曾与俞伟超先生就“ethnoarchaeology一词的译法交换过意见.俞先生根据该词在英文著述中使用的具体语义背景以及他自己在工作、研究当中的心得,认为将“ethnoarchaeology”译为“民族学的  相似文献   

9.
1 “嘎百福”歌是苗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文学。“嘎百福”是苗语音译。它流行于贯州省黔东南地区。最初在剑河县翁福南、纠洼和方秀等地,是作为酒歌来唱的。在流播过程中,逐渐为其他地方的苗族人民所喜爱,被称为“嘎百福”歌(有译为“嘎别福”的)或“嘎吾洼”歌。“嘎  相似文献   

10.
1.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本条为全篇首二句。不少译释本解为:文章的体裁是恒常有定的,写作的方法则又是变化多端的.译意不误,但总觉得“设”字“变”字似乎不应失落,失落了总少了些什么含义。赵本’“‘’首句译作“文章体裁的确立”,龙本又译为:“文章体裁的设置”,“确立”、“设置”皆从原句“设”字中来,训释为当,也可见“设”字本有实在含义(二句“变”率亦一样)。但是,按赵、·龙二本的译法,反推原文似应作:“文体之设有常”。于是又有新的疑点,显得不够贴切呢?细予辨斟,“设文”和“变文”的语词之中.两…  相似文献   

11.
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为搜集海西女真史料,编写《海西女真史》,从1988年以来,在所长李澍田教授的带领下,一行数人进行扈伦四部故地考察,现将3次考察叶赫古城的情况,综合文献资料,整理如下: 一据《柳边纪略》载:“也赫,一作也合,又作叶赫,又作野黑。”习称叶赫。叶赫之名,源于满语,因系译音,写法不一。关于叶赫的译义,有的译为“练麻”,有的译为“皇帝赐给有功之臣头上戴的盔缨顶甲的库筒”,也有的译为“水鸭子”,其说不一,尚需探讨。叶赫部的先世,本是世居松花江北岸明朝塔鲁木卫羁縻州的官员。正德年间(16世纪  相似文献   

12.
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可以确认的西夏文钱币只有5种,即“福圣宝钱( )”、“大安宝钱( )”、“乾祜宝钱( )”和“天庆宝钱()”。但是,其中的“福圣宝钱”是否要改译为“禀德宝钱”,却是西夏文钱币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期,笔者在进一步探讨西夏文钱币相关问题时,忽然想到这一问题,并冒出来一些新的看法。现略呈如下,恭请同好指正。  相似文献   

13.
西夏文“福圣宝钱”是否要改译为“禀德宝钱”.是西夏钱币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日,笔者在撰写《浅论西夏文钱币》一文时想到了这个问题,并冒出来一些新的看法,现略呈如下,恭请同好指正。  相似文献   

14.
巴扎,也曾记作“八栅”、“把删”、“捌杂”、“八咱尔”等等,它们都是维吾尔语“Ba z ar”的译。人们往往把巴扎译为集市、市场之意,但巴扎与中国内地的“会市”、圩集并非一个概念。巴扎对于新疆的维吾尔族人民有着比集市更为广泛与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玮璟 《西夏研究》2022,(4):124-127
“■”《番汉合时掌中珠》译为“檎”,读为“余麻”“■”到底指什么水果?本文通过讨论“檎”“朱柰”“频婆果”“苹果”的关系,认为在明代之前,这几种名称没有严格区分,混为一物。我们发现突厥语“阿里马(Alma)”读音、意义与“■”读音及意义完全相同,从该词汇看,西夏语的一些词汇与突厥语词汇有密切的关系,故西夏语中一些词汇可能为外来词汇。外来词汇在对译的过程中受双音节词化的影响,党项人采用音义兼译词的方法对其进行翻译,这也为西夏语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名号文殊菩萨(Majusri),全称“文殊师利”,又译作“曼珠室利”。文殊是外来语,因文殊为“妙”意,“师利”为“首”、“德”、“吉”等意,故亦译为“妙德”、“妙首”、“妙吉祥”,藏语称“江白央”。在佛教中文殊被视为智慧之神。文殊通常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  相似文献   

17.
徐伊  王毅 《风景名胜》2012,(5):150-160
“SPA”源于拉丁文“Solus Par Agula”的字首,Solus译为健康,Par是“在”的意思,Agula——水中意指用水来达到健康,健康之水另一种解释是将SPA中的“P”译为拉丁文“Por”即精油!  相似文献   

18.
回鹘文钱币目前发现有两种,一种为双面回鹘文钱币,其面文被译为:“厥、毗伽圣天回鹘可汗”或“有名望的、圣智的仆固回鹘天可汗”或“圣明的回鹘卜古可汗”。背文被译为:“奉王命准予流通”或“奉神赐王命颁行”。另一种为单面回鹘文钱币,回鹘文铸于钱币正面,背面无文字,面文译为:“奉亦都护之命准予流通”或“圣命准予通行”。  相似文献   

19.
日军编制、军衔中文译称一见干前进日军编制、军衔的中文译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纂中即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过去翻译照搬日文汉字,歧义很多,应该予以订正,统一采用规范化军语。一种意见认为,旧译符合“名从主人”、“约定俗成”的习惯,不能更...  相似文献   

20.
张启雄 《历史研究》2007,(1):88-114
清末民初中暹因争夺华侨而引发建交谈判。交涉中,在国家元首称号上,暹方强求中方将暹罗国王“King”译为暹罗皇帝“Emperor”,为中国所拒,建交谈判因之破裂。其根本原因在于暹罗原为中国属藩,在接受国际法后,开始废弃中华世界秩序原理,在国家定位上改采主权对等、国籍上改采属地主义的国际法。因追求中暹平等地位,以致造成东西国际秩序原理的冲突,尤以“名分秩序论”之文化价值冲突为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